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常見的中國書畫工具有哪些

常見的中國書畫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9 00:44:38

❶ 國畫需要什麼工具

1.宣紙:分生宣與熟宣,熟宣加了礬水,不容易受水,適宜畫工筆畫;生宣容易受水,適宜寫意派的中國畫。
2.毛筆:分狼毫和羊毫,羊毫質地較軟,狼毫較硬。必備大、中、小號。

3.國畫顏料:例如花青。推薦使用馬利牌的,依個人所好。

4.墨汁,硯台,洗盤,調色盤:墨汁是不可少的,較好的墨汁例如一得閣墨汁,芳香,書寫便利,不會發臭。洗盤也可以用其他盛水的物體代替。

5.氈子:墊在下面畫起來更干凈。

❷ 練書法的用具有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練習書法首先要准備好工具——筆、墨、紙、硯,又稱「文房四寶」。

1、筆——毛筆,主要有狼毫、羊毫、紫毫、三種。初學者不必講究什麼牌號,以選用筆鋒長短適中,價廉耐用的羊毫較為適合,對增強腕力也有幫助。但無論哪種毛筆,應選擇具備筆頭圓、筆鋒整齊、筆鋒尖銳且具有彈力的毛筆就好使用。寫字後,應把筆上的墨洗干凈,筆毫理順,頭朝下懸掛起來。

2、墨——墨分「松煙」和「油煙」兩種。松煙墨色黑而無光;油煙墨色黑而有光。寫字講究墨色好,寫出來的字有神采。所以用油煙墨較為適宜。磨墨要用清水,墨色濃淡適宜。因為磨得太濃會滯筆,磨得太淡會化水。可以先在紙片上試一試,不化不滯,墨色黑亮,即可。平時練字時,也可用墨汁。

3、紙——練習書法宜選用吸水性強、質地較粗糙的紙。如毛邊紙、元書紙、宣紙等。宣紙寫字,很能表現出中國書法的藝術美,但由於價格貴,平時練字,不要選擇宣紙。練字用毛邊紙和元書紙最為適宜。

4、硯——硯的品種很多,如秦磚、漢瓦、玉硯、歙硯、端硯等。習字以石硯為宜,注意選擇石質細潤、硯心深凹、容易下墨的即可。硯用完後要用清水洗干凈,並在硯池內放些清水,叫做「養硯」。

❸ 書法用具都有哪些

筆、墨、紙、硯、毛氈、鎮紙、筆架、筆洗、臂擱、筆簾、筆掛、筆筒等。

1、墨

墨,中國傳統文房用具之一,文房四寶之一,是書寫、繪畫的黑色顏料,後亦包括朱墨和各種彩色墨。

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質型態的存在。通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

墨的水分及膠的成分不同,會影響到墨的黏度。在不同場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製成的墨的水分亦較多。

另有存放時間較長的墨,其緻密度較高,並經過長年累月的乾燥,使墨色的立體感更高。這種墨在日本被稱為「古墨」。

2、鎮紙

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

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3、筆洗

筆洗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種類繁多、雅緻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珍品。

筆洗有很多種質地,包括瓷、玉、瑪瑙、琺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屬於名貴材質。各種筆洗中,最常見的是瓷筆洗。

4、臂擱

臂擱是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夠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外,墊著臂擱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體時。因此,臂擱也稱腕枕。

5、毛氈

不論是傳統書法中傳承下來的宣紙,還是現代練習者通用的毛邊紙,都易透,所以要有個墊子以防冗餘的墨汁污染桌面然後再反過來污染紙。主要用羊毛製成,要有一定吸水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書法工具

❹ 書法用具都有哪些呀

「書法用具主要是指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配套的用具:筆筒、筆洗、筆舔、筆格、水盂、墨床、印泥盒、鎮紙等。」

❺ 國畫常用工具有哪些

國畫常用工具有哪些

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國畫常用工具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分享的資料,一起來看一下吧。

筆有硬毫、軟毫以及介乎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硬毫筆主要用狼毫製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鬃做的筆,性剛,勁健。常用的有「小紅毛」、「衣紋筆」 「葉筋筆」、「書畫筆」(大、中、小)、「蘭竹」(大、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筆」等。軟毫筆主要用羊毫製成,也有用鳥類羽毛製造的,性質柔軟,有大小、長短各種型號。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相配,或羊毫與兔毫相配製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屬中性。如大、中、小號的「白雲筆」,「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筆。

墨有「油煙」與「松煙」兩種。作畫用的是油煙墨。所謂油煙墨是用桐油燒出的煙子製成的。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制的墨。油煙墨色有光澤,宜於作畫,松煙墨黑而無光澤,宜於書寫,作畫不常用。偶然用松煙墨來畫蝴蝶,或作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畫墨紫牡丹,須先用松煙墨打底子。一般市場上出售的墨汁不能用,但近幾年北京、上海、天津特製的書畫墨汁可以用。只是畫工筆畫時,最好還是用墨自己研磨比較好。

中國畫古代多數用絹作畫,大約在元代以後逐漸選用宣紙,現在有些工筆畫仍用絹。我國宣紙大約自唐代就開始生產,因為以安徽省宣城製做的宣紙最有名,所以稱為宣紙。

宣紙的吸水性很強,容易滲化,用水稍多容易洇。初學者有人誤以為這是宣紙的缺點,其實,當掌握了它的特性,畫出來的畫墨色濃淡參差,富有變化,正是發揮中國畫的特有表現力的重要因素,許多筆墨技法就是靠宣紙的特性來體現的。常用的宣紙有:凈皮、料半、棉連等。好的宣紙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定筆,就是畫上去筆觸之間留有筆痕;二是發墨,就是筆行紙上不串,不會把濃淡關系串通沒有了,墨色不會發灰;三是滲透力適中…

把宣紙用礬水加工,稱礬紙或熟宣紙,它的特性就改變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於工筆畫逐層上色,或用水色碰染。常用的熟宣紙有:「蟬翼宣」、「礬棉連」等。如果買不到熟宣紙,可以自己加工製做,方法是用膠和礬加工調合,用排筆刷在生宣紙上,掛在陰處晾乾。膠和礬的比例與水量的`大小都要看紙質如何加以調整,如果紙厚,膠礬應該多些,紙薄就可以少些。氣候乾燥就多加些膠,氣候潮濕多加些礬,初礬時沒有把握,可以先礬一小塊紙做試驗。還有一種「風礬法」,就是把買來的生宣,在家裡掛起來,過一段時間,生性大減,有半生半熟的性能,不妨試試。

絹是很好的作畫材料。絹也有生絹熟絹之分,經過捶壓之後,再上膠礬水的叫熟絹,適合於作工筆畫。但絹的成本較高,不便於普及,現在用絹作畫的人比較少。熟宣紙的性質和絹差不多,所以現在多用熟宣紙代替絹。

硯石的種類很多,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其形式有方、圓、長方及隨意型硯石。以廣東出產的端硯,和安徽出產的歙硯較有名,惟價錢較貴。作畫用硯不是收藏硯石,不必太講究。普通選用質地細,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細則拒墨,不易磨濃;如太粗研墨雖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損壞筆毫。作大幅國畫需要多墨,選用硯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硯石要有蓋,可以使墨汁幹得慢一些,又便於保持清潔。

顏料

國畫顏色分石色與植物色兩大類。石色是礦石製成,有赭石、硃砂、石青、石綠、雄黃、石黃等。植物色有藤黃、胭脂,花青等色,此外還有人工合成的鉛粉。現改為鋅白)、朱膘(銀朱)等色。白粉也有用牡礪殼製成的,這就是所說的「蛤粉」。石色厚重,有覆蓋性能。植物色也叫水色,透明色薄。赭石雖系石色,一般研得較細,與水色差不多,沒有覆蓋性能。洋紅系國外傳入的,性能與水色相同。現在把各色性能與使用法分述如下:

花青

膠制,用冷水溫水皆可調,畫工筆畫最好當時研泡,泡久有滓。花青與藤黃調 成草綠,與胭脂或曙紅調成紫色,與墨調叫「花青墨」(墨綠色)。

藤黃

有毒, 勿入口、用冷水調用,不可用開水泡,開水泡易成滓,亦可研用。新泡 色鮮,久泡變暗。,泡久夏天易霉。與墨調成橄欖綠。與洋紅或胭脂可調成各種 橙色。與赭石調成檀色,與朱膘調也可調出各種橙色。

胭脂

膠制,用清水調用。新泡色鮮,久泡色暗,在寫意畫中有人也常用這種久泡的 胭脂。胭脂與洋紅、朱膘都可調成各種紅色系統的色相。胭脂調墨成濃重的胭 脂,有時用以點花心。胭脂調赭成赭色胭脂,有時用以畫春天的芽苞。

赭石

膠制,用水調用。赭石調墨叫赭墨,赭石有時也調花青或草綠,前者用於畫遠山, 後者用於畫老葉子。調時不要過多地在色碟里攪拌,以防變灰。

石綠

有多種製品,一種是加膠製成錠的叫「石綠墨」,可以研用。一種是不加膠的 粉末,用時加膠。石綠根據細度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頭綠最粗最綠, 依次漸細漸淡。石綠和水色中的草綠常常結合使用,都是用套色法(用法有二, 一是用草綠打底,干後罩石綠,另一是石綠平塗,干後再在上面畫或染草綠)。 石綠用過後,要出膠晾乾收存,出膠是用開水沏石綠,沉澱後,把水倒掉,膠 就沒有了。

石青

性能與使用方法大致與石綠相同。石青也分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幾種。 越是顆粒粗的越難用。例如用頭青或二青所染的磁青地子,就很難上均勻。根 據經驗,上石青(特別是頭青)要多上幾遍,待第一遍干後,再上第二遍。用 筆忌重復,力求均勻才好。

硃砂

有的製成朱墨(錠),可直接研用。有的製成粉末,要加膠使用。用法大致與 石青、石綠同。硃砂不能調石青、石綠。除了畫山水點苔點葉有時調墨使用,或者 蘸較重的胭脂使用外,一般不調水色。

白粉

主要是鋅白,也有「蛤粉」。以前用鉛粉,因為它不穩定,容易變黑,已被淘汰。 鋅白都是加膠製成的,可直接使用。白粉可以與各種水色調用。也可以單獨罩 染。「蛤粉」非常穩定,不易買到。使用方法與石青、石綠同。

朱膘

膠制,加水泡後使用。它雖有石色性質,但經常與胭脂、洋紅、藤黃等水色調 和使用。朱膘調墨,是一種很厚重的赭色(偏亮),也很好用。


;

❻ 中國畫有哪4樣工具

筆、墨、硯、紙絹、顏料
國畫工具:

1、筆:大斗筆一支,注意筆鋒不宜過長;大白雲一支;勾線筆一支。毛筆的質量相差很大,一支質量好是毛筆不僅使用壽命長,而且作畫時可以得心應手,要精心挑選方可。( 筆有軟毫、硬毫、兼之分。軟毫以羊毫為主,如羊毫提筆、羊毫屏筆、長鋒羊毫等;硬毫以狼毫為主,如大中小蘭竹、葉筋、山水畫筆等;兼毫用硬毫和軟毫相摻,如白雲筆、七紫三羊等。)

2、墨:一得閣墨汁一小瓶。(墨分油煙和松煙二種。油煙墨有光澤,宜於作畫,如頂煙、貢煙、漆煙等;松煙發黑無光澤,多數作寫字用。)

3、紙:可以買四尺生宣後裁開使用。但要注意紙的質量,如宣紙質地很脆如同普通白紙,不宜購買使用。(紙有生宣紙、熟宣紙二大類。生宣紙遇水滲化,宜作寫意畫;熟宣紙上過膠礬,遇水不會滲化,可暈染,適宜作工筆畫。礬絹(絹上過礬)和皮紙也可作畫,而且另有特色。)

4、調色盤:最好購買大號而且格子較深的調色盤或調色盒。

5、顏料:中國畫顏料一盒。

6、塑料小水桶一隻做筆洗。

❼ 畫國畫需要哪些工具

畫國畫最基本用到的就是筆、墨、紙、硯。

首先是筆。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按毫毛分為軟毫、硬毫、兼毫三種。

軟毫:軟毫筆以羊毫為多,雞毫次之。長鋒羊毫筆鋒長,含水分多,適於表現多種墨色變化,但不易於掌握;短鋒筆鋒短,落筆易於渾厚;中鋒羊毫鋒長適中,適於勾勒衣紋渲染著色。

硬毫:硬毫筆一般彈力較強,勁健鋒利,易於掌握和使用,它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其中狼毫和紫毫使用較多,用於勾線、皴點山石、花卉和畫蘭竹等。

兼毫:是軟硬毫混淆製成的剛柔相兼型的毛筆,軟硬適中,適於勾線,也適於渲染用。

選購技巧:初學國畫建議選購一支硬毫筆和一支兼毫筆,相對軟毫筆來說,這兩類筆比較好掌握,適合剛開始學習國畫的新手練習使用。

其次是墨與硯。

墨:它是中國古代書寫和繪畫用到的墨錠。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通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或繪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

硯:俗又稱硯台,主要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是中國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

選購指南:根據需求畫的主體來選擇適合的墨,比如,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適合畫山水畫;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黑而無光,大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

選購硯台時,建議選購石料質地細膩且濕潤的,易於發墨,不吸水;市面上的外方內圓的大硯或許圓形平底盆狀之墨海是很實用的,而且價格廉價,合適初學者運用。

最後是紙。國畫用紙大多以宣紙為主,而宣紙可分為三大類,生宣、熟宣以及半生宣。除宣紙外,另有高麗紙、皮紙、麻紙,這些都不太常使用。

生宣:這是一種未上過膠和礬的紙,具有滲透性大、遇水則暈開的特點,水滴落在紙面則迅速向四周擴散。

熟宣:熟宣便是在生宣紙上刷上一層白礬水製作而成,礬有固定性,墨在紙上不潤,滴上水沒有擴散的效果。

半生宣:半生宣是在生宣紙上加大批的礬製作而成,其滲透性介於生宣與熟宣之間。

選購指南:常用於畫水墨畫或適意畫,建議選購生宣中的單宣,其質軟且面光平;用於畫工筆畫或寫意畫,建議選購熟宣紙;半生宣則適合於工筆水墨兼合的畫。

(7)常見的中國書畫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中國畫主要分為人物、花鳥、山水這幾大類。表面上,中國畫是以題材分為這幾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中國畫之所以分為人物、花鳥、山水這幾大類,其實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❽ 中國畫使用什麼畫具

中國畫的工具材料主要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外加中國畫顏料、膠礬、調色盤(調色碟)、筆架、筆洗(或水盂)、毛氈等等,一般在作畫之前,都需要准備好各種稱心的工具材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工具材料的選擇將直接影響作畫的情緒和表現效果。

1、筆(毛筆):
中國畫的毛筆按筆毛的軟硬度分為:軟毫、硬毫、兼毫三種。軟毫大多是羊毫,雞毫次之,軟毫筆一般彈力較弱,但含水量較多。硬毫大多是狼毫,紫毫、獾毫次之,硬毫筆一般彈力較強,但含水量少。兼毫是兩種以上不同質的毫料兼制而成,是兼合軟毫和硬毫的優缺點,軟硬適中,適於勾線也適合於渲染,如:白雲筆是狼毫與羊毫合制,五紫五羊筆是紫毫與羊毫合制。
按筆毛的長短來分,分為長鋒、中鋒、短鋒三種,長鋒筆,鋒長,含水較多,適宜表現多種墨色變化,但不易掌握。短鋒筆,鋒短,含水較少,落筆易於渾厚。中鋒筆,鋒適中,介於長短之間,適於勾線以及渲染。
毛筆選擇的優劣標準是:尖、平、圓、健。
尖:筆鋒尖銳,蘸墨後尖利如故。
平:筆毛修削整齊,將筆毫鋪開壓扁,筆毛一律整齊,不夾長短雜毫。
圓:筆肚圓渾飽滿,如新出土之筍,沒有凹凸不平。
健:筆鋒富有彈性,提筆後筆鋒收斂如故,彎曲後恢復性良好。
毛筆用後要及時用清水洗凈,把筆毛理順,筆尖理正,用吸水紙稍稍吸干,插入筆筒或掛在筆架上,或用筆簾卷好。

2、墨
墨在中國繪畫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墨有油煙墨、漆煙墨和松煙墨三種。一般作畫多用油煙墨與漆煙墨,選用時以質地細膩滋潤,呈藍或紫色為好。松煙墨無光澤,色調偏暖,適宜於寫字。
目前市場上的墨有北京、上海等地產的「中華墨汁」、「一得閣」、「曹素功」等。墨汁使用方便,色澤黝黑,墨韻佳而細膩,但是由於墨汁的膠質過重,使墨色流動不穩定,難於發揮筆觸變化和墨色層次的情趣,可以用硯研墨。
磨墨有法,磨墨宜輕、慢、正,即磨墨時不能過快求急,手捏墨錠要正,不偏不倚,保持垂直,不能左右搖擺。一圈一圈慢慢的、穩穩的研磨,直至濃墨為止。研墨所需的水,宜清凈,不宜混濁,加水時,須一點一點的加,待墨磨濃了以後再加水,再磨濃,如此反復,直至磨的墨量是當天所需的墨量為止,不要磨太多,當天用多少就研多少,以保持墨色的清晰、新鮮。

3、紙:
傳統中國畫的紙主要是宣紙和絹。宣紙有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三種,生宣紙的特點是具有滲水性,吸水性能好。熟宣紙是在生宣紙的基礎上加上膠礬水製作而成,它的特點是不透水,不吸收水份。半生半熟紙則是指滲化能力介於生宣紙和熟宣紙之間。絹有生絹和熟絹兩種,生絹的特性與生宣一樣,熟絹的特性與熟宣一樣,工筆畫一般選用熟宣和熟絹,只是絹的價格比宣紙的價格高很多,保存時間也沒有宣紙長。熟宣紙以含棉量多、不漏礬、不起毛為好。現代中國畫的用紙還有皮紙、牛皮紙、毛邊紙、高麗紙等,用紙的選擇按畫面的需要來定。
宣紙的種類,按原料來分,有棉料、皮料、草料三大類。按幅面大小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丈二、丈六等。按紙的原薄和加工又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宣、螺紋、玉版、蟬翼、雲母、仿古宣、孰宣、虎皮宣、泥金宣等。

4、顏料
中國畫所用顏料分植物性顏料和礦物質顏料,植物性顏料也稱水色,礦物質顏料也稱石色。植物性顏色有藤黃、花青、酞青藍、胭脂、大紅、曙紅等。礦物質顏色有石青、石綠、赭石、硃砂、朱膘、石黃等。
礦物質顏色的特性是不易變色,具有覆蓋力。植物性顏色的特性是易氧化變色,透明,覆蓋力弱。工筆畫上色,一般是用墨或是水色打底,經過多次的渲染疊加而成。工筆重彩畫,是在墨或是水色之上加石色顏色後,刷礬膠水,再上石色,再刷礬膠水,經過多次疊加,直到顏色達到滿意為止。中國畫中的「三礬九染」指的就是反復疊加的次數很多。

5、膠礬
膠礬是中國工筆畫中常用之物,膠礬的作用有三:一是用於紙張漏礬,二是用於固定顏色,三是用於畫工筆重彩畫調制顏色和製作膠礬液。
膠:現代作畫者用的膠大多是明膠。明膠為豬皮所制,具有透明度好、色淡、易溶化、粘合性強、價格便宜等特點。一般說來,透明度高,加入熱水後很快溶化的膠為好膠。明膠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泡膠時水溫以70—80度為宜。如水溫過低,膠粒泡不化,如水溫過高,則會破壞膠中的膠原蛋白,使膠性減弱。(2)倒入熱水後,要用小勺或小棍將膠粒與熱水攪拌,加速膠粒的溶解。為防止熱水過快冷卻,可在膠的容器外面加一盛有熱水的碗,以保持溫度。(3)泡好的膠如果當天使用不完,應蓋好放在冰箱內保存,以防腐臭變質,變質後的膠粘性會喪失。
礬:礬是明礬,是一種無色半透明的晶體,用溫水浸泡就行。礬在繪畫中起到的是隔離的作用,傳統技法中的「三礬九染」就是用礬來固定顏色。但是礬對紙的破壞很大,紙、絹上礬用多了,都會被腐蝕變脆、易碎,影響長久保存,古人有礬能「咬紙」之說,故使用時要注意量的探制。
膠礬水的製作,中國自古就有,其膠礬比例一般為「二膠一礬二斤半水」,即60克明膠+30克明礬+1250克水。這個比例還要根據天氣冷暖和陰晴做適當的調整,「夏季六膠四礬,秋季八膠二礬,秋日三礬七膠」,調配時靈活掌握。

❾ 學習書法需要准備哪些工具

傳統的書法,需要用到中國特殊的書寫工具—毛筆。毛筆有彈性,筆畫有粗有細有順有逆,可方可圓,可轉可折。東漢蔡邕說:「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毛筆這種特殊的書寫工具,成就了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也使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在審美內涵上有別於西方的繪畫藝術。

文房四寶指我國獨有的書畫創作工具—筆、墨、紙、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研究書法,必須了解書寫的工具。筆、墨、紙、硯不僅是書法藝術的工具和材料,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其本身也成了藝術品,具有歷史文化的價值

硯,一般稱硯台,或稱硯池、硯田、硯瓦、墨海等,是研墨、盛墨及舔墨的工具。目前所見最早的古硯是1957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一方石硯,硯及所附研石都是用鵝卵石加工而成的,上面留有墨跡。硯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除了筆墨紙硯外,其他輔助工具還有毛氈、鎮紙、筆洗、筆架等。創作書法作品時,一般還需鈐印,所以印章、印泥也屬書法創作的工具。而到了近現代,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又出現了以鋼筆為代表的硬筆書法,繼續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常見的中國書畫工具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6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09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7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3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09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4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09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6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1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48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
義大利怎麼考駕照 瀏覽:636
500馬幣是多少印尼盾 瀏覽:104
伊朗在地球儀上哪個位置 瀏覽:103
如何在中國和越南聊天 瀏覽:489
從印尼到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748
印度汽車關稅如何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