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做好孩子的國際教育規劃
一、淺談本人對於國際化教育的理解
主要從家長視角分享關於在孩子的國際化教育規劃中家長們應該考慮哪些要素,以及在國際化教育背景下,未來孩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英語能力,專家講座:如何做好孩子的國際教育規劃。
近幾年,出國留學人群從早先以大學生畢業以後為主,逐步轉向大學階段、中學階段出國留學的孩子越來越多,低齡留學趨勢越來越明顯。加上國內的高考改革,整個國際化教育規劃對於新一代的家長是蠻復雜的一個命題。對於我本人,在給孩子做教育規劃到想要決策時,什麼時候走國際教育路徑是一個選擇題。這個選擇的選項包括國際幼兒園、外國語小學、公立中學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外籍國際學校。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是有不少國際教育機構供家長可以選擇的。
其實在任何一個節點選擇對孩子的未來都是一個重要的決策。目前來看,好的國際化教育在國內還是比較稀缺的,雖然還有大量的國際學校在投資建設中,但是目前看整體資源還是供不應求的。因此大家在國內選擇國際化教育的時候,會面對一個供需失衡的競爭。比如在北京的一些好的順義、朝陽、海淀的國際學校,入學都面臨著越來越激勵的競爭。如果涉及到海外留學的,這不僅僅是一個供需失衡的競爭,好的大學、中學都很難申請。但是孩子如果去了以後要真正適應、比較成功,從適應學習到將來踏入社會、比較自信,對孩子綜合實力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
先拋出一些問題。今天短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對所有的問題有詳細的溝通與討論,今天是國際教育群的開群講座,我做個引子,在後續的時間里,我們會邀請這個行業的大咖來進行一系列的講座,搭建一個開放的平台,和大家分享國際教育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視角、甚至不同的觀點,為大家在給孩子進行教育規劃是做一個背景的參考。
二、數據解析問題
下面我們挑選幾個典型的問題進行探討下,這些問題都曾困擾過我以及我身邊的朋友。比如到底上國內大學還是上國際的大學?怎麼能讓孩子有良好的中文基礎同時有能讓英語也有接近母語的能力?到底幾年級轉入國際學校比較好?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的教學本質差異是什麼?個人認為,在孩子做教育規劃時,父母多考慮這些信息是應該的。至於具體什麼選擇,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事。拋開個性化的討論,我們從路線圖的角度再去分析這個問題:
通過我們對大量家長的調查發現,回答孩子將來可能出國留學的家長佔57%,以後再定的佔31%,反映出來近90%的家長認為孩子有可能會有國際化教育的經歷,這個比重還是很高的。
從具體的路徑上,有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有了國際學校,或者在小升初的時候家長選擇初中國際班,或者高中轉到民辦或者外籍國際學校,也有一線的家長從初中左右開始通過標准化的考試考慮申請進入到美英的`國際學校。具體的路徑有很多,但需要引起我們思考的的是,選擇紅色或藍色路線,孩子在6、7歲至18歲這個階段學習的東西、成長的全日制的環境是不同的。紅色的路徑主要還是應試的導向,教育大綱是以國家新課標為基礎的。如果孩子要走藍色的路徑,在中學國際部的環境下,初中及初中以前是以英文為主,(不一定會是全英文),會用到大量英美的課程體系,從學科類的如科學、數學、歷史等,中文變為第二語言,家長之友《專家講座:如何做好孩子的國際教育規劃》。甚至在只接受外籍孩子的國際學校,中文就會成了外語。走國際化的路線,為了升入國外好的大學,也需要准備相應的考試,但學習的內容、方式、導向完全不一樣。所以,回到教育規劃的角度,還是要提醒家長要思考:希望孩子學什麼,希望孩子十幾年時間怎麼度過,這是一個基層問題,這是需要父母深層考慮的。而不是簡單的考慮說不想高考、沒想好等,還是要以終為始的慎重考慮。
我身邊接觸大量的家長,有孩子已經在國際學習就讀,但托福成績80多,因為聽說國外的好大學托福成績都要求95分以上,因此擔心申請不上國外好大學想重新選擇高考的。也有在公立名校就讀很優秀的孩子,但高二才轉向要出國,突擊准備托福、SAT、甚至AP的項目,也有成功的案例,但孩子都非常的辛苦。
現在我們通過互聯網,這些目標學校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入學基本標準是可以找到的,無論從標准化考試、或者競爭力的分析等。不是為了要競爭從小給孩子很大壓力,但是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應該了解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下面這個圖,家長可以作為孩子教育規劃的一個計劃表來填寫,通過這個表格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也是一個父母嚴肅思考孩子教育規劃的過程
三、孩子未來應具備怎樣的英語能力
下面我們進入另外一個命題,提到國際化教育,一般以英語為母語類西方國家的大學為目標出口,英語是一個基本能力和工具。那麼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英文能力?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一些探索。
那麼需要具備怎樣的英文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未來游刃有餘呢?任何英語的考試其實只是一個考試形式,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我們認為首先應該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作為一個學習其他所有內容的工具,最後是成為孩子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孩子從小時候就持續的學好英語,這樣對於中高考的考試、出國留學的考試來取得優異成績是有保障的,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全英文的學習能力是孩子必備的能力,父母早點做教育規劃並不是下賭注,而是可以在不同階段構築孩子不同的能力,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機會。
未來孩子的英文溝通力開始於從小建立一種全英文的思維。國內的新課標和中高考的要求是不需要具備全英文思維能力的,但是如果孩子在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下,比如孩子在國外旅遊,從點餐、機場、問路,路途中與英語與外國人交流,這些如果仍然以翻譯式的方式交流的話,效率是非常低的。
那要做到全英思維應該(1)任何一個溝通都要以英文為基礎,大腦從語句構建、考慮事情都是以英文為輸入輸出,這個如果缺乏一個全英文的環境,能夠做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2)應該從小培養全英文的思維;(3)提供更多的應用英文的環境,比如常去游學或國外旅遊等,但是這個很短暫,最好每周都有這樣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從學英語過渡到用英語。
第二個能力非常重要,針對需要在國際化教育道路上堅持走下去的孩子們的一種基礎能力。構建在全英文基礎之上的學習力的孩子完全可以用英語學習科學、數學、歷史、音樂等任何一個他需要學習的科目,這樣的全英文學習力,是建立在全英文思維的基礎上的。比如本人九十年代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當時所有的課程都是以全英文授課,我是要把老師講的內容先翻譯成中文,消化後再轉成英文輸出出去,無論是寫還是說,所以這樣的效率是很低的。
而在我們身邊看見的由於國際化學校是全英文教學,進入國際學校環境的孩子,如果這個基礎差的話,是需要經過半年左右的過渡期,而過渡期完成也不一定是能達到游刃有餘的進行學習、溝通等。有很多專業術語,如果從小沒有用英語學習過這些專業內容的話,還是比較吃力的。而這中間我認為閱讀能力是最核心的,最好在3歲左右從繪本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技巧、閱讀習慣,具備了閱讀能力,孩子實際上是通過閱讀去學習大部分的學科。而一旦孩子對閱讀失去了興趣,比如到了10歲到12歲左右才開始強調閱讀的話,在現在信息泛濫的情況下,要讓孩子踏踏實實回來再重新培養閱讀興趣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種能力叫影響力,表現在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演講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上,這三種能力也是非常核心的,而寫作能力、演講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構建在廣泛閱讀基礎上的。而團隊合作也是高級能力,這個也是孩子將來去了國外的大學非常需要的能力,同時也是當代孩子比較缺失的能力。
這些都是我理解的未來孩子國際化教育所需要的能力,我是希望提出來,讓家長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提前關注、提前選擇,提前注重以上能力的培養,對孩子未來的國際化教育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案例剖析
最後選擇幾個比較實際的案例,供大家形象化的理解國際學校的孩子在干什麼。我的孩子上7年級了,給大家展示上學期的科學生物課的一個小作業。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大量進行互聯網的搜索、閱讀教科書、課堂學習內容、自己製作、創意發揮、列印剪輯等很多工作。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收獲還是很大的,通過這個作業,適應了用在線網路全書去搜索學習知識的方式。第二個鏈接是一節歷史課,學習基督教的起源,讓3個孩子組成一個團隊,去收集匯總資料,自己用Imovie去製作講解視頻,展示他們共同的對於基督教起源這個事的理解。這是國際學校一個標準的團隊合作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他們學會了獨立思考、收集材料、討論協作,並取得了完成項目後的成就感。類似的例子,在孩子進入國際大學後會經歷的更多。
❷ 如果考試考不好,國際班是退路嗎
疫情蔓延,各大學校開學時間一再延遲,初三畢業季的同學和家長更是心急如焚,畢竟關繫到孩子未來中考升學的關鍵時期,普高、國際高中、國際學校......到底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升學道路?
尤其是國際高中和國際學校,作為近年來針對傳統教育弊病而推行的新型教育路線,目前國內發展現狀如何?該怎樣為孩子選擇最匹配的升學目標?今天為大家做一個普及。
算起來,從中國大陸開辦第一家國際高中算起,各類國際班/國際學校為代表的國際教育事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持續了15年,國際高中+國際學校的總數目超過了上千所,而且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浙江等重點地區的國際教育建設步伐還在加快。
隨著國際教育在大陸地區的日趨發展和完善,不少國際高中和國際學校實力逐年遞增,其畢業生升入世界名校的比例不斷增加,其升學招生門檻甚至比肩普高,並受到國際權威機構和廣大留學家庭的認可。
以2019年為例,金中中美班、一中中美班畢業生入讀美國Top50名校比例分別達到100%和92%,仙外小中美班在藤校沖刺上的成功案例也和本部比肩。
為孩子選擇國際教育之路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能進入世界名校就讀,採取西式教育,提前讓孩子感受國外教學模式的國際班/國際學校,自然是孩子留學路上最好的跳板。
同時,讓孩子享受國際先進教育,得到「全人教育」的培育,這會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附:全人教育,教學時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經驗、性格、意願等主觀條件,並加以配合之來進行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動機,而能快樂學習。)
國際教育具體的優勢還有哪些?
或許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如今我們的教育使命已經變了,不再是僅僅把以前儲存下來的人類智慧精華知識傳授給後代了。
這一代人並不能預知到下一代人會遇到哪些挑戰,需要用到什麼知識。未來教育的使命,在於最大程度激發每個孩子的潛力,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學習的動機,也就是天賦和興趣愛好所在,重點突破,應對人生挑戰。
家長們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則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判斷和評估事實的基礎能力。
未來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憑自己的能力,去觀察、交流和思考,結合各方面信息運用,綜合加以評估解析,得出最終結論。
這就需要孩子有自己的思辨能力,敢於在公眾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勇於挑戰權威,而不是傳統模式下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輸。
而這是需要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去引導和培養的,國際教育正是幫助家長解決這類難題。
什麼時候選擇國際教育?
2019年度教育部發布的《中國留學白皮書》大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留學意向群體中,40%以上的人是選擇本科階段出國留學,其次是高中階段出國留學。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2019年,中國家長對子女的學習規劃比起往年也更具備前瞻性,50%以上的家長在孩子上高中之前已經有了留學意向,並嘗試做出規劃。
另外從數據也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在為孩子提前規劃學習生涯,如果確定未來要去留學,則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國際教育出現低齡趨勢。
國際教育之路需早規劃
國際教育之路,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可是應了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無數家長心儀的世界名校——美國Top30名校招生標准:
圖中可以看出,美國留學標准中,考試成績佔了一部分比例,但是學校還會考量其他綜合因素,比如三年國際高中期間的學習軌跡/平時表現,所學課程體系是否含有大學難度的課程,社區服務以及各類社會實踐類社團運動等。
實踐活動這一項非常重要,很多家長覺得參加的活動越多越容易引起招生官關注,其實不是這樣,學校希望看到申請者的實踐活動要有一條明確清晰的主線,能充分反映申請者的個人特質和優點,還得跟留學申請文書、所申請大學專業保持一致。
想要做到這些,就得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努力,早准備早規劃,及時總結經驗,反思教訓,才能提升成功率。
還有一點非常現實的因素,家長不得不考慮——國內體制教育的高淘汰率。歷年中考大數據顯示,包括南京在內的國內一二線城市普高的初升高淘汰率將近50%。
我們整理了這三年體制內路線,從幼兒園直到研究生畢業的大數據,跟10年前相比,下降最大的就是初升高的中考階段,淘汰率50%。
這就給現在的廣大初三學習造成了極大壓力,也正因為如此,國際高中和國際學校受到越來越多有遠見的家長的關注,。越早規劃越有主動選擇權,等到淘汰邊緣才開始考慮就會更辛苦,而這些壓力是直接加在孩子身上的。
南京國際教育課程體系
各大國際高中的課程設置各具特色,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學生的整體學習體系也有差別,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國際高中和班型時,也需要充分結合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加以匹配。
國際學校常見的課程體系
◆ IB國際文憑課程
◆ AP (Advanced Placement) 大學先修課
◆ 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 Advanced Level)英國高中課程
在此要提醒諸位家長,別對課程體系抱有偏見,目前國際層面的課程體系,都是經過國際認證,比較成熟的,家長重點關注的應該是國際高中/國際學校的辦學理念、核心師資及相關辦學投入。
雙語環境的教學是國際班的一大亮點,以中加班為例,英語這門課,不是我們想像的雅思或托福課程,先看下面兩張圖,感受一下加拿大10年級和11年級的英語課程:
國外名校本科留學申請越來越激烈,家長們更需要提前做好留學的長線規劃。在選擇國際班時,家長和學生應該提前咨詢好國外本科的申請要求。
如何備考目標國際學校?
0 1
了解目標國際學校入學考什麼
目前來看,南京地區國際高中加試主要考察的就是英語和數學。其中英語更是重頭戲,畢竟國際高中的孩子以後都是要出國留學的,英語功底是未來國外學習生活的基礎和核心能力。
國際高中採取西式教學,課程教材和考試內容也都是英文為主,師資上也是英文教學。所以對學生的英語要求極高,這也是為他們未來三年國際高中生涯學習打基礎,未來出國語言考室和留學申請也會更加便利。
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是訓練學生邏輯思維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另外在未來申請加拿大大學時,在參加他們的大學入學考試時(SAT/AP/A-Level等),也都包含了數學科目。
數學考試題難度與中考相當,只是個別學校可能會採用全英文試卷,提醒各位家長和學生在備考的時候,要多注意背誦數學方面的一些專業詞彙,以應對考試。
0 2
了解目標學校的考試邏輯
目前國際高中加試基本是筆試為主,或者筆試+面試,這裡面是有講究的。
因為每個學校看中的學生特點不同,同時學生擅長的也不同,國際學校的申請和考試是非常藝術的,跟我們普通中考不一樣。
中考是對全體初三學生的考驗,設定分數線,每所學校的檔位在哪一級,都是很明確的。但是國際高中的申請不同,每所學校有自己不同的招生要求,其選拔學生的錄取和招生藝術、選人邏輯都是比較獨特的,不同的學生完全有機會體驗特色國際教育。
0 3
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需重視
眾所周知,目前南京地區廣大國際高中基本都需要經過加試,作為初三同學升學的第一關卡。國際高中英語加試難度如何?我們來將其和中考英語進行一個詳細的對比:
中國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學習上,經常是憑語感做題,這種方法也不是不對,但很難把控,憑感覺做題,卻不明白題目的真實對錯。其實要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點,是需要扎實的英語基礎,這卻常被很多中國學生忽略。
所以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全力掌握學校課堂上的語法基礎知識,這也有利於孩子將來更好地融入國際班的授課方式與學習規劃,以及在未來申請到理想的國外大學,順利適應留學氛圍。
0 4
知彼知己, 做最合適的院校選擇
接下來請收好這份國際高中學校備考時間軸,尤其是重要時間節點一定要牢記:
以上關於國際教育的基本了解,為廣大初三國際班意向家庭開啟升學擇校之旅的第一步,孩子們選擇了走國際教育路線,將來出國留學,這是一條充滿艱辛和汗水的追逐夢想的道路,比國內升學要求更高,挑戰更大。
因此在自己的最初升學目標選擇上,更要謹慎。面對疫情形勢下變幻莫測的國際留學政策趨勢,國內各大國際高中/普高/國際學校白熱化的競爭態勢,廣大初三同學和家長還是需要多聽取業內專家的指導,為自己選擇最合適的升學院校——
❸ 你認為好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我認為俞敏洪老師的教育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聽了女兒的話,俞敏洪老師當時先告訴她:「沒有興趣就不學了,不論你學不學鋼琴,老爸都知道你曾經是『溫哥華少兒鋼琴比賽』的第一名。彈不彈鋼琴你自己決定,這是老爸對你的一貫原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如果孩子沒有興趣,逼迫她繼續學習, 就會使她產生逆反心理。他想讓孩子停頓一段時間,調整好情緒。
後來,俞敏洪老師又利用陪女兒聽音樂會的機會,告訴女兒說:「我當時讓你學琴,是希望你將來能多一個夥伴,長大後, 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孤單的時候,如果那時我和媽媽都不在你身邊,能有一架鋼琴陪伴你,你就不會感覺到孤單了,因為你能傾訴。」最後他又告訴女兒說:「我不希望你這么輕易就放棄鋼琴,但是,我不會強迫你彈鋼琴。」
正是俞敏洪老師的這種對女兒肯定和不強迫的做法,使得他的女兒不僅自己去練琴了,還比以前更刻苦。
NO1:言傳身教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教育的導師,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最會去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NO2: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也要因人而異,沒有哪一種方法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一個家庭里,男孩、女孩不一樣,性格內向外向不一樣,家庭條件好壞不一樣,家庭教育的方法當然也不一樣。
NO3:循序漸進
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根據孩子身心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進行,要學會等待。
NO4:創造機會,搭建平台
要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家長就要為孩子創造機會、搭建平台,讓孩子展示自己。比如說,參與家務勞動是孩子的權利和義務,家長就要為孩子創造勞動的機會。
NO5:多鼓勵,少表揚
因為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而誇獎或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寬容而不縱容、疼愛而不溺愛、嚴格而不嚴厲!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把他們當朋友對待!有錯的時候,應該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不要輕易的打罵!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教育的定義是什麼。 但是不同的人對於這個的觀點是不一樣的,一些教育學者以及學生曾分享過他們的一些看法,這里可以參考一下:
「教育是我們抵禦煽動者、假新聞的唯一防禦措施,逐漸將我們推向反烏托邦的現實」
「教育為我們提供必要的知識來更好地了解周圍環境並在當今世界取得成功,幫助我們拓寬視野。」
「教育是一個過程,其目的是發展個人自主權。它通過發展能力、知識、對世界的理解來實現這一點,幫助你獨立行動,讓你區分好主意和壞主意,給你一個空間來爭論或玩弄想法。」
「教育在現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微觀層面,有學者認為,個體的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是對自身追求的理解、欣賞和實現,對個體具有內在價值。在宏觀層面,教育在社區、文化、國家和國家聯盟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教育就是生命——你從出生開始,直到你死,它才真正停止。這就是你如何使用你學到的一切,塑造你和你的道路,並決定你一路上想要的生活。」
可以看出,大家無不承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對於真正的教育是什麼,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從大家的想法中窺見出: 教育是為個人以及 社會 發展以及拓展發展道路而服務的。 所以可以說好的教育應該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實際上, 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教育的形式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出國留學接受國際教育。
這里就中國教育和西式的代表-英國教育進行一個對比分析:
中國有著悠久的教育 歷史 。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完善。而英國是西方教育的典型代表,擁有較為先進的教育體系。
由於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是育人,英國和中國的教育有一些相似之處。
1. 在英國和中國,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
2.重視學生教育理念的培養。
3.在教師培訓中強調教師專業發展和繼續教育。
但是由於 歷史 、文化、經濟實力不同,中英兩國的教育方式不同,主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
1.思維不同:中國重視知識教育,英國重視能力教育。
中國老師教給學生任何課本上的東西;考試不能脫離教科書。而英國教師則注重能力教育,他們強調學生能夠熟悉自己想知道的事物和現象,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到正確的答案,發現新的知識。英國老師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學生主動學習。
2、方式不同:兩國實現教育目標的方式不同,英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學的科目多,而中國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更長;中國班級一般由50-60多名學生組成,是英國人班級人數的兩倍。
3.差異也體現在班級的中心。中國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希望老師能教授一個學科的所有知識,但不願意被老師提問。英國的教學班以學生為中心,有豐富的講座和討論,教與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決定的。
可以說,其實不同的教育都有自己優勢和劣勢的地方,好的教育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點,特點等來幫孩子拓寬發展道路,給孩子未來足夠的選擇。
如果大家有什麼 想法 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
教育方法,我想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但是有最合適的教育方法。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的,而不同風格的教育方法對應著不同風格的人。
對教育的研究最早從中國古代就開始,當時有一篇著作叫做《學記》,裡面就提到了,教學相長和長善救失,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等。這是從孩子學習知識的角度來看的一種教育方法。而在人的建構和思想的培養上,孔子也曾經提出過有教無類以及因材施教的人對教育有著很深影響的重要觀點。
當然在西方也有很多偉大的教育學家,比如說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的人。對於一個科學性的教育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蘇格拉底的一種產婆術。這是他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發而著名。這個問答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這是使人變聰明的一個重要步驟。第二步稱為定義,在問答中,經過反復的結論和歸納,從而得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第三部稱為助產術,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進行總結。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師生平等的辯論方法,他不是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 探索 理解去得到結論,因此這也是一種啟發式教學。
我也非常喜歡用這種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因為採用與學生平等的一種辯論模式,使得學生認為你是他的一個好朋友,在此基礎上,通過反復的總結反復的討論,最終讓學生自己學到先前所未知的事物。並且也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和你願意共享他的內心世界。
好的教育方法,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
2、理解孩子
3、信任孩子
4、平等對待
5、教孩子做好家務事情當中的灑掃應對,不包辦代替,自己的事情已經做,給孩子體驗、鍛煉的機會
6、提前講好做事的方法、要求與規則,不要等到孩子犯錯時候去責備
7、與孩子之間好說好商量,不大聲斥責,柔性溝通
8、允許孩子試錯,即使做錯了事情也沒關系,從中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與教訓,下次不在同一個地方摔跤
9、關注孩子身心 健康 的成長,而不是只盯著學習成績
10、教養人員自己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守承諾,做好孩子的榜樣
引導性教育 多鼓勵孩子一起嘗試他不敢做的一些事
其實我自己也是個急脾氣,通過半年的輔導功課,自己成長了不少,輔導作業這一點不會向剛開始那樣氣氛了,稍微有點耐心了,有的是從老師哪裡學來的,有的是被孩子感化的,教育過程是慢慢成長的過程,只有步步陪伴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想去學的才能學的進去。
我有三個寶寶,老大12歲男孩,經驗之談,一定要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加以有效引導,鼓勵,做好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榜樣很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❹ 中國家長開始送孩子去泰國讀書,希望孩子接受國際教育!泰國教育水平如何
中國家長開始送孩子去泰國讀書,希望孩子接受國際教育,泰國教育水平還不錯。
不管在哪裡接受教育,都要好好學習。
❺ 如何看待中國家長開始送孩子去泰國讀書,希望孩子接受國際教育
有很多中國的家長開始送孩子去泰國讀書,因為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國際的教育,其實之前也有很多中國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各個地方去留學,留學的這股風潮在之前還是非常的熱的,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寬的眼界,能夠接觸更多新的東西,接受不一樣的新的理念,我認為這種國際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利有弊的吧。
其次,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可能對孩子不是很好的一點。就是孩子要早早的離開自己的父母和朋友,早早的學會獨立,這個可能沒有了父母的監督會讓孩子在某一種程度上有可能成為一個徹底放飛自我的人,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成長很好,一切其實都是需要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和關心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❻ 8歲上初中,12歲獲國際金牌,父母坦言教育秘訣:做好哪幾件事
在維納來看:「天才兒童」和「奇才」,要是沒有適度的環境與不懈努力,就不可以成材,乃至沉淪為庸才。不管先天性相關資質多麼高,要是沒有堅持不懈的堅持不懈,那樣天賦便會在一天天的荒度中,被消磨殆盡,而「天才兒童」隕落的事例,從古至今幾乎不缺存有。憑著天賦和努力,變成第二個拿到數學界諾貝爾獎的陶哲軒,變成中國人數學家佼佼者,而他的父母在共享孩子教育竅門時,直言其實自己只都做好了1件事情。
❼ 中國家長送孩子泰國讀書!家長這么做是為了什麼泰國教育比中國好嗎
每個家庭都關注孩子教育,每個家長都希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非常必要了,現在很多中國家長送孩子到泰國讀書,下面就講一下泰國教育方面幾個優勢。
一、泰國教育資源很豐富
泰國的學校國際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很多學校無論在師資還是硬體方面都很晚上。泰國高等學院大部門都在首都曼谷以及普吉、芭提雅等區域,當地對於教育很重視,學校資金雄厚,教育資金強大,學校教育隊伍龐大。
三、泰國的教育體系豐富多彩
泰國教育體系豐富多彩,很適合學生,學生能夠在這里快樂學習。泰國國際教育學校課程有英式課程、美式課程、加拿大課程及新加坡課程等。中國的課程內容、形式單一,很多孩子不喜歡一些課程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中國式教育。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者請留言。
❽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國際化視野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年輕人想要發展得更好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來自海外人才的競爭。當代的學生,面臨21世紀新挑戰,在校科目僅是學生成長的一小部分。在21世紀學習,就業和生活,要求學生獲取更多的技能和知識,更高的國際視野。
而「國際視野」 並不完全等同於「說外語的能力」
當今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和我們溝通的人已經不限於本國的人,還有很多事外國人。未來十幾年,我們國家也將會有大量的國際人才湧入。這就要求,新時代的孩子要想融入到大環境去,就應該從小就具備國際化視野。但當今許多家長,普遍地都錯誤地將「國際視野」直接等同於「外語能力」,這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我們的團隊大多是國際教育者組成,曾看見過這種從小接受國際化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好處。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最容易獲得更大的發展平台。
現在有不少家長單純地將學英語視為培養孩子國際化視野,但在實際操作上則更注重孩子對外語的掌握,忽略了對國際文化的熟悉。對此,GrowAlong建議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學習國際語言也還要學習國際文化。
「一邊學習語言,一邊通過語言解決問題」是我們平台一貫強調的教育理念。「培養國際化視野要依託語言工具,掌握一兩門外語相當於孩子多了一雙眼睛,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國際競爭力和個人魅力。家長要帶領孩子體會學外語的實用性。比如,閱讀英文說明書、英文圖畫書,讓孩子多跟外國小朋友平時生活多溝通等。還可以陪孩子視頻上課,切實體會到掌握外語能開闊視野的好處。從中,孩子得到了語言實踐機會,還提升了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父母做到這幾點,孩子就能有國際化視野。
前幾天,在地鐵上看到一位父親在反反復復教孩子怎麼看地圖,可八歲多的孩子文字都未完全認識,更難看懂路線。沒想到,煩躁的父親隨口說到:「我這么聰明,怎麼生了你這么笨!」諸如此類,國內許多家長輕易數落孩子笨,卻很少有能力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學習觀的事情並非鮮見。在外國,許多家長從不怕孩子笨,更在意孩子是不是勇敢地面對問題。有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不只是知識上的差異,而是文化觀念的不同。
作為平常的中國家庭,如何不出家門就能培養孩子具備國際化視野?一群在英國留學教育系的畢業生為大家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國際視野的培養來自於國際文化對比的教育。國際化教育並不意味一定要將孩子送出國門,比如,家長可通過我們GrowAlong平台,中外家庭匹配的平台匹配相關的小孩,幫孩子交往到同齡同興趣的國外朋友,小夥伴之間互相用英文介紹各自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愛好和朋友等,有利於孩子通過同齡人更直接地了解世界。
第二,讓孩子在外國節日中中體味外國的文化。比如下個月的聖誕節到了,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在家裡做聖誕節的裝飾物,利用節日給孩子講述更多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差異。
第三,培養孩子服務社區的意識和能力。GrowAlong建議家長可以每月帶領孩子清理一次樓道,讓孩子幫老人清潔衛生,多參加社區建設性活動。
第四,培養孩子的國際合作意識。隨著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國際交流將會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孩子長大後必然會有非常多的國際合作和海外工作機會,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是需要國際合作來解決的。所以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推薦孩子多看看國外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從而有意識培養孩子跨文化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