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新形勢是什麼

中國新形勢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3 15:28:20

㈠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新形勢

中國經濟「新常態」孕育著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擁抱新經濟體系的宏大發展機遇。
第一,大改革與大調整的機遇。
第二,大消費、大市場與構建「大國經濟效應」的機遇。
第三,「大縱深」與構建多元增長極的機遇。
第四,「大人才」與構建第二次人口紅利的機遇。
第五,「大創新」與構建技術紅利的機遇。
第六,「大升級」與構建升級版中國經濟的機遇。
第七,「大開放」與中國經濟全球布局的機遇。
當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機遇,將各種戰略機遇轉化為真正的增長和發展,這不僅需要我們有效解決「新常態」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同時還需要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礎上構建出適合下一輪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

㈡ 什麼是我國新形勢

目前我國處的環境
國際、國內的
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
經濟形勢 、就業形勢 、周邊安全形勢的綜總和。

㈢ 中國製造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是什麼

新形勢: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如何優化一二三次產業結構,在提高消費比重、加大服務業佔比的同時,如何做強我國的製造業,而不是削弱製造業,這是個原則性、方向性問題。一段時間來,在有些智庫的報告中,有去工業化、弱化製造業的傾向,這是讓人憂慮的。然而,我們仍處於「大而不強」的階段,製造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等,與美、德、日等發達工業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期,如何變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
新挑戰:1.中國製造「低成本優勢」逐步衰減。2.中國製造面臨新一輪全球技術和產業革命沖擊。3.製造業後發優勢與創新投入嚴重不足。
新機遇: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這一規劃既是中國版「工業4.0計劃」,也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

㈣ 中國外交面臨哪些新的國際形勢

當前國際局勢
眾所周知,在當今經濟與科技迅猛發展的態勢下,國際局勢似乎也變得甚為微妙,有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但總體看來,仍是以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和歐洲諸國為主軸,在歷史和國際競爭的舞台上,任何兩國都在為自己的利益進行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角逐與對壘。而在如今以經濟金融市場為核心利益的主流經濟時代,只有在發展了強大的經濟實體與商業網路之後,才能真正樹立起自己的國際地位,才能使自己立於強國之林!

我們拋開意識形態之對立不言,單就國家的利益博弈而論。中國,目前處於守勢,而日本,美國之類的國家則是出於攻勢。他們視中國為未來國際地位的最大挑戰者,那正是因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舉世矚目,成為21世紀真正的世界大國,才使他們對中國的崛起虎視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識形態、社會體制而言,中國目前仍處於轉型期,相當於落後世界先進主流50年。但是這種逐漸形成的並且正在完善的社會體制一旦崩潰,勢必將動亂頻仍,民不聊生。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為韜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勢之下,已轉為主動突圍。

2006年11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中非數十國論壇足以見證了中國的國際發展戰略方針:是以新時代的步伐在邁進,是以尋求外部合作為主的外交政策。

對當前的中國而言,最大的國際問題莫過於台灣和朝鮮問題。台海局勢,關乎世界格局,牽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極,這也是中國和平統一的關鍵關口。而對中國台灣的回歸有極大異議和阻力的無疑是美國和日本,他們與台灣「淵源」頗深,單在目前的局勢下,大家都在觀察對方的舉動,以伺機獲得主動。恰恰中國與日本在東海問題上也是糾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腦「拜鬼」也時常引發中國民眾被屠殺時留下的傷痛。那麼,現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將依照自己的承諾不再參拜「神社」,是否有與中國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開發東海能源嗎?台灣問題在好的發展趨勢之下日本還會如此干涉嗎?我們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觀察。

當然,還有多年來一直充當台灣 「老大哥」--美國,它是「割捨」,還是將要採取什麼奇異的干預對策,它在「霸主地位」之上將給於台灣什麼樣的支持,我想它連自己也不知道。因為這是一個互相牽制的時代,誰也不希望為了局部而危害全局,更不想在國際上落下有損威信的罵名。

朝核問題,最終結果如何,將取決於中、美、日、俄、韓、朝的六方再次聚頭。而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存在著許多憂慮,從立場上很難做到像美國那樣「超脫」。50多年來,朝鮮至少在對美國、日本、台灣關系等原則問題上沒有出賣過中國。不管朝鮮的內政如何,中國在國際上都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須站在朝鮮這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傢伙」一邊。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國跟中國一道同為大國,他們一起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其目標應當更遠大:共同合作,維護一個有利於世界長期和平與繁榮世界體系。美中關系是個「密切而復雜」的問題。

或許,在某些時候,老美會想一些閑不住的做法來對中國進行「圍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國曾游說韓國和日本加入「北約」,在這之前還勸說過澳大利亞,這不都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霸權」而向中國和俄羅斯逼近嗎?

而中俄目前的關系僅止於「互有所需」這一極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層面,並隱藏著深層的風險。這一深層風險就是,隨著兩國的相繼崛起,雙邊關系可能會再次面臨「變」的格局。但是,在對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圍堵」時,中俄將會毫無疑問的「對外」。

在美國與歐洲諸國看似親密的關系漸行漸遠時,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向中國靠近,歐洲援華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證。他們希望中國變,但是不宜過激,以免引起社會動盪。社會穩定了,也就穩住了歐洲人對中國大片市場的幻想。因此,他們非常關注中國的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如果中國的改革不穩定,引起了社會動盪,它所有的投資可能全都泡湯。而保持社會穩定,也正是中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歐在將來的合作中一定會走向好的趨勢!

雖說中國在經濟等各方面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我們離最強還有一定的差距。

㈤ 新中國成立初期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

形勢:經濟方面百廢待興,恢復國民經濟,土改,穩定金融和物價。政治方面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運動,中共整黨建黨。外交政策反帝聯蘇。任務就是社會主義改造,工業、經濟」建設。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形勢總的來說是嚴峻的。

形勢:

形勢,指人事上的強弱盛衰之勢;事物的發展狀況,區別於「形式」 。語出《文子·自然》:「夫物有勝,唯道無勝,所以無勝者,以其無常形勢也。」在其周圍環境中所處的情形或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形的相對的或綜合的狀況。魯迅《故事新編·補天》:「伊伸了腳想踏住,然而什麼也踹不到,連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這才沒有再向下滑的形勢。」

㈥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新形勢

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中國的經濟改革面臨新的挑戰。概括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量依然可觀,但穩定經濟增長任務繁重。 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從經濟總量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從發展速度看,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 經濟新常態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能夠有效保障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而財力的增加能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從我國的發展實際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也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大國紅利」。 但客觀講,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挑戰亦十分明顯,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施策,使經濟增長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更為多元,但核心動力源正在培育中。 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從城鎮化角度看,我國正在經歷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過程,城鎮化伴隨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將推動消費持續增長,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2013年我國的名義城鎮化率僅為53.73%,戶籍城鎮化率則低得多,僅為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工業化角度看,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除東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業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區工業化的發展還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 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創新挑戰和技術瓶頸依然存在,離依靠「技術紅利」創造經濟增長核心動力源還有較遠的距離。 三是發展前景更加穩定,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 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的統計公報顯示,這一比例攀升至48.2%,這是非常好的經濟結構優化跡象。在支撐我國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內需結構中投資佔比相對較高,但2010年消費率和投資率達到各佔50%之後,消費率出現較快增長趨勢,在經濟結構中佔比再次超過投資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逐步得到體現。 由於地理條件、發展基礎、歷史文化等因素,我國區域經濟結構中,東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區域結構亦在逐步得到優化,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發展紅利」。 但同時應看到,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顯得較為落後,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些因素在制約著中國經濟質量的整體提高。 四是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但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新一屆政府將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目的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以來,國家先後取消和下放了共700餘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涉及到將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等一系列具體舉措。2014年前3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60%以上。 這些舉措既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當前地方一些職能部門過度干預企業經營管理,吃拿卡要、「紅頂中介」、尋租腐敗等現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也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挑戰之一。

㈦ 中國製造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是什麼

中國製造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如下:
1、新挑戰:
①現有的比較成本優勢加速削弱;
②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加大;
③適應新技術經濟範式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薄弱。
2、新機遇:
①有利於促進二、三產業的深入融合;
②有利於催生新的產業群體和經濟增長點;
③有利於加快傳統產業的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
一方面,新技術、新工藝將大量應用於傳統行業,大幅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激活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一些傳統產業將轉型升級為使用新技術、採用新生產方式、滿足新市場需求的新產業。
④有利於緩解日益趨緊的要素約束。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2021年是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形勢是什麼

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使命和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在2020年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形勢。現在我們並不是剛剛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而是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高質量發展,並且針對疫情之下出現的很多新興現象,我們要面對新的挑戰。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路上課、遠程工作、在線購物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到目前中國應對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時間,並且已經連續幾個月比較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應對疫情的經驗。但是從2020年6月、7月、8月的國際形勢來看,疫情其實仍然在蔓延。應該說,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出現的一個新的長期性的挑戰。
(一)國際形勢發生了復雜深刻的變化
實際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到新冠肺炎疫情前,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比如東西方出現了力量對比。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也使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在這些新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對國際形勢作出整體性的新的判斷。因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首先要考慮國際經濟這個層面所面臨的新情況。
(二)我國國內發展出現了新形勢
我國國內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構成了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背景。
經濟發展空間更多地轉移到了新的空間中,並且發展變化幅度非常大。中國經濟在疫情之下看上去好像面臨很多新的風險和挑戰,有些風險和挑戰讓人不禁思考它們是不是給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汽車銷售數據來看,2018年、2019年中國的汽車銷售數據都出現同比下降的趨勢,2020年汽車銷售數據同比下降趨勢仍比較明顯。那麼,這些情況是否說明中國國內發展形勢面臨很多新的壓力?實際上,經濟活動有一個處在什麼樣的空間當中的問題。如果經濟活動發生的空間本身出現了轉移,這其實是一種結構性變化。
從2020年我國二季度經濟統計數據能夠看到,有些領域增速非常快,有些領域是低增長或負增長,這兩種現象同時存在。其中,高增長領域包括實物商品的網上銷售、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電子信息消費、新基建和現代服務業等;低增長領域包括紡織業、商業地產等。那麼,高增長和低增長並存說明什麼問題?這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單一方面看到的非常好或是面臨非常大的困難,而是經濟活動空間發生了轉移。
從果農直播賣水果的案例看,一方面,果農的收入相比以前是增加的;另一方面,消費者也享受到了實惠。當然,這其中超市渠道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失。但是我們要看到,這實際上體現出來的是經濟活動空間發生了轉移:水果仍然是從果農那裡到了消費者手裡,只是沒有經過超市這一銷售渠道。
再比如,現在看報紙的人比較少了,大家都從手機上獲取信息。那麼從手機上獲取的信息比看報紙的時候少了嗎?並沒有。從花費來看,從手機上獲取信息的花銷可能要比訂閱一年報紙的少。因此,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只是從看報紙改成了看手機;而對媒體來說,紙媒需要轉換成適合手機呈現的形式。實際上,供給者和需求者都獲得了新的體驗,甚至獲得了新的增長,經濟學上叫福利的增長。比如,我們現在不僅可以挑選很多網課,還可以挑選名師的課,而且花的錢還少,這就是福利的增長。
經濟活動的空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原來發生在線下空間的都轉移到了網上的新空間,這是國內經濟發生變化的一個明顯趨勢。2020年上半年的一個關鍵詞「直播帶貨」,其背後發生的就是廣泛的新的經濟活動的轉移。可以看到,僅僅是直播帶貨,就需要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支撐,比如遍布中國各地的高密度通訊網路,以及鐵路、公路等作為保障。當然,網上進行商品買賣銷售,還需要相應的其他方面的基礎設施,比如金融科技的發展、強大的資料庫等。
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僅僅是「直播帶貨」,就能反映出我國全方面的發展變化。
(三)科技條件的變化也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背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和科技,是我們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背景。那麼,創新現在有哪些新的重大的發展變化?
全世界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國都在競爭創新制高點。我們要更加細化地理解這個判斷。雖然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基本上只有在中國得到了全面性質的開展。什麼叫「全面性質的開展」?5G就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有了5G,很多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成果才有用武之地。人工智慧就是通過大數據讓計算機實現我們所需要的更加智能的功能輸出。實際上,沒有5G,很多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成果是沒有用武之地的,而目前只有中國才有能力全面、商業化、快速地開展5G,當然5G只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他很多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的成果,要想得到廣泛應用,都只有在中國才能真正鋪展開。這是中國當前在科技方面的一個新形勢。

㈨ 新時期中國處於什麼狀態

以下是劉世錦發言實錄:

在新形勢下,中國處在什麼位置?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大家的自信心都明顯增強了,但反映一個國家實際發展水平的最准確指標還是人均收入水平。按照最新匯率計算,中國人均GDP大約是9000美元,還沒有到1萬美元,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4萬美元以上,美國大約是5.8萬,歐洲幾個國家都超過8萬美元了。所以,從整個經濟發展角度來看,中國現在仍然是個追趕者,我認為,這個定位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就算現在我們的人均GDP到了1萬甚至4萬美元,那也都是發達國家已經做過的事兒,下一步發展的時候,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

我建議,中國下一步開放的時候,在創新比較活躍的地方(比如深圳或杭州)建設一個高水平的大學教育和研究特區,實行一些特殊政策,如在國籍、招生、經費管理等很多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做吸引人才的嘗試。有時候大家會擔心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其實可以先試一試,實在不行的話再關掉不就行了嗎?中國要發展高水平的大學教育和研究機構,能不能在適合國情的前提下,先建立一個試點,和國際上最好的做法接軌?我認為,中國國情在進步,最終是要解決中國人發展的問題,讓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先做一些嘗試,這樣我們下一步對外開放,大家就感覺到有味道了,那就是真正上水平、上台階了。

㈩ 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執政面臨那些風險與挑戰

三大風險:能力不足,精神懈怠,消極腐敗
三大挑戰:外部環境,長期執政、改革開放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新形勢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莫羅西尼在哪裡死亡 瀏覽:736
印度小哥現狀如何 瀏覽:101
印度人的花菜怎麼吃 瀏覽:122
伊朗和伊拉克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400
英國河畔的倫敦眼是什麼游樂設施 瀏覽:898
印尼的天氣現在是多少度 瀏覽:852
伊朗沙特為什麼是死敵 瀏覽:247
被騙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101
西班牙對伊朗什麼時候比賽 瀏覽:786
義大利和英格蘭什麼時候比賽2021 瀏覽:734
500元可以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29
中國7大名山是哪些 瀏覽:129
去伊朗投資合作需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101
英國有多少人砍價 瀏覽:183
伊朗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省人口最多 瀏覽:537
義大利後衛什麼水平 瀏覽:402
新加坡至中國要多久 瀏覽:37
印度人做瑜伽為什麼用手按著鼻子 瀏覽:162
中國人在泰國最多的是哪個區 瀏覽:456
英國能呆多少天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