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疫情失業人有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在疫情期間,大概有100萬人左右失業了,但是國家鼓勵自主就業,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⑵ 中國有多少失業人員
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在加拿大溫哥華「咸氏國際論壇」發布的公開演講中,有講到龐大的失業大軍是中國第二大困局。有講到2015年1月林毅夫在冬季達沃斯論壇表示,中國製造業的失業崗位達到1.24億,按中國9.4億勞動人口計算,中國2015年製造業的失業率為13.19%。
如果失業人口達到3億 中國真實失業率相當於32%
⑶ 失業人員指哪些人
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退學,且沒有就業的人員;
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的人員
被用人單位辭退或者開除、除名的人員;
解除勞動教養和刑滿釋放的人員;
農轉非人員、撤村建居人員;
歇業的城鎮個體工商戶;
符合失業人員定義的其他失業人員。
⑷ 哪些人屬於失業人員
2、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退學,且沒有就業的人員;
3、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工作關系的人員
4、被用人單位辭退或者開除、除名的人員;
5、解除勞動教養和刑滿釋放的人員;
6、農轉非人員、撤村建居人員;
7、歇業的城鎮個體工商戶;
8、符合失業人員定義的其他失業人員。
⑸ 大齡失業人員指哪些人
6月8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進一步規范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程序,健全就業援助制度,根據相關文件精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於日前制定出台了《內蒙古自治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明確六類人員可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
據了解,就業困難人員是指在城鎮常住人員中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願望並已進行失業登記的下列六類人員:
大齡失業人員:指在常住地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且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女性年滿40周歲、男性滿50周歲及以上失業人員。
殘疾人員: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殘疾人。
零就業家庭成員:指同一家庭戶口內有2名及2名以上共同生活成員,並且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要求的家庭成員均進行失業登記,且無經營性、投資性收入的城鎮居民家庭人員。
失地農牧民:指依法被旗縣級以上政府實施統一征地後,完全失去原承包耕地或草場,女性年滿40周歲、男性滿50周歲及以上的農牧民,正在享受的征地補償月標准高於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的人員不在此類人員范圍。
長期失業人員:指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且連續失業登記1年以上女滿35周歲、男滿45周歲的失業人員。
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指離校2年及以上從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主要指從全日制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人員,可向常住地的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未設立社區的向蘇木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提交申請。
同時,按照范圍和認定標准,不同類別人員還需分別提供以下要件:殘疾人員提供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失地農牧民需提供土地徵用相關證明材料;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提供畢業證等證明材料;長期失業人員提供民政部門核發的最低生活保障證明。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制定的辦法自5月1日起執行,原《內蒙古自治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同時廢止。按原《內蒙古自治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已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繼續享受到政策期滿為止。
⑹ 中國疫情失業人數
[雖然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逆全球化趨勢,但逆全球化不等於各國自我封閉化。考慮到中國在東亞區域的經濟體量、消費規模、發展潛力、數字經濟、金融市場的重要地位,中國在東亞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會進一步增強。因此,在逆全球化抬頭的情況下,中國支持與加速推進東亞區域化,將會贏得本地區的支持,也會增加中國的影響力與領導力。 ]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擴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疫情重心已從中國轉移到了歐洲與美國,未來不排除疫情重心轉移到南半球及南亞的可能性。這場發生在高度全球化背景下的高度傳染性疫情,對各國經濟、國際貿易、金融市場、全球化、地緣政治等各方面都已帶來或即將帶來深遠影響。
我們從全球背景總結了疫情對中國帶來的影響,包括中國受到的直接影響與全球對中國的反向沖擊兩個方面。及時採取應對危機的有效舉措,對中國經濟恢復與穩定增長、對維護中國的全球利益、對加強中國在全球體系的地位與影響均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范圍看疫情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1.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面臨新一輪的挑戰。
從2018年3月以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先後經歷三輪沖擊。第一輪是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中旬,中美貿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一些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布局,小部分企業開始將生產從中國外遷。
第二輪是2020年1月下旬到3月上旬,由於國內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導致消費、生產與物流阻斷,從需求與供給兩個層面嚴重影響了國內經濟增長,外貿企業在生產側受到巨大沖擊,並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影響,促使一些跨國企業考慮從中國分散供應鏈。
第三輪沖擊是從3月上旬開始,預計到6月底結束。隨著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全球各國同樣出現消費、生產與物流放緩,從需求與供給兩個層面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對中國而言則是一批海外訂單被取消,進而對處於全球供應鏈的中國企業帶來了進一步的沖擊。另外,一些國家重視醫療物資生產的本土化,也將對在全球供應鏈的相關中國企業帶來影響。
從中長期看,除了貿易摩擦與疫情外,考慮到逆全球化、勞動成本等因素,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預計還將不斷受到沖擊。
2.部分「一帶一路」項目受到疫情影響延遲。
截至2019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新簽了6944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合同額1548.9億美元,佔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總量近60%。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對部分「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造成了嚴重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由於交通受阻以及人員隔離,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中國技術人員無法按時到崗,直接影響了在建項目的進度。
二是疫情對中國出資方的資金籌集帶來了嚴重沖擊,影響了後續資金的投入,此類現象在出海擴張的民營企業中較為普遍。
三是受項目所在國疫情影響,導致項目施工放緩或中斷。
目前,部分境外地區的疫情防控仍處於失控的局面,短期內,全球各國的工作中心將轉向疫情控制、恢復經濟、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因此,那些投入巨大、見效慢、周期長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面臨一定壓力,部分項目出現延遲是大概率事件,需要預做准備。
3.逆全球化可能進一步凸顯。
20世紀70年代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東亞經濟體,從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再到東盟與中國內地均成為最大的受益方之一。這也使得全球經濟中心,開始從歐美向亞洲逐步轉移。特朗普政府所推行的「美國優先」與歐洲右翼與保守勢力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歐美對現有全球化政策的調整與壓制,目的是更好維護自身在全球的利益。目前看,特朗普摒棄全球多邊規則,採取雙邊談判與「各個擊破」的策略,實現了其為美國爭取更多現實利益的目標,對全球現有治理規則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此次全球疫情的暴發加劇了全球供應鏈協作的難度,進一步加深了逆全球化的鴻溝。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的首席執行官羅賓·尼布利特表示,「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終結。」
4.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中國的溢出效應。
隨著疫情在全球及美國加速傳播,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了急劇下跌以及巨幅動盪期。美股在3月份4次熔斷,全球多個國家股市也相繼觸發熔斷。2月19日~4月12日,道瓊斯指數下跌19.7%,接近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同期下降幅度。
3月份,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達到了664.8萬人,是2019年平均值的30.5倍,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峰值還高出1032.5%。摩根大通預計美國4月份失業率將增至20%,失業人數將達到2500萬人。聖路易斯聯儲的經濟學家估計美國4月份失業率將急升至32.1%,創1948年以來新高。
目前,疫情在美國的傳播仍處於失控階段。保守估計在4月底美國確診人數峰值為80萬人左右,全球將突破250萬人。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美國與全球金融市場與經濟均將繼續面臨大幅下行壓力。
當前的全球形勢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鑒於中國經濟與金融市場相對2008年對全球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如全球及美國再次爆發經濟與金融危機,其對中國潛在沖擊將大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應對全球影響的舉措
1.穩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雖然疫情沖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但中國也有潛力抓住時機穩固這一地位。五個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由於中國先行控制住疫情,防控與復產領先全球兩個月,中國應全力向全球輸送大量合格品質的醫療物資與設備,凸顯中國在醫療物資方面的強大可靠的生產能力與在全球供應鏈的不可替代地位。
二是面對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中國應積極主動與供應鏈相關國家與地區加強合作,協調推進各方在零配件、物流及通關方面的正常銜接,共同確保當前全球供應鏈穩定。
三是牽頭發起全球線上進出口交易會,應對線下展會中斷的情況,構建與強化全球線上供應鏈體系,與線下供應鏈體系相互支撐。
四是抓住全球對線上業務與數字化轉型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契機,加速將5G與數字經濟產業鏈向全球延伸,這既可協助各方高效應對疫情、發展數字經濟,又可形成及鞏固中國在5G及數字化有關產業鏈的全球領先地位。
五是國內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加速數字化與無人化生產改造,減少因疫情影響人員復工的沖擊及提高生產效率,鞏固在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領先地位。
2.調整與「一帶一路」國家有關項目方向並鞏固與有關方的關系。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優先與重要的戰略腹地。疫情之下,中國應進一步增強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主要舉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思路要拓展,不能過於集中在基建方面。疫情後,有關醫療、5G、線上業務以及基本民生的項目將是各國政府更為重視的方向,因此,應積極向此擴展與調整。
二是積極主動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外方協調,在資金、復工、稅收等方面爭取支持與寬限,減少中方損失並避免出現爛尾項目。
三是加速形成我國在「一帶一路」中新的優勢地位。鼓勵我國企業抓住後疫情時期催生線上業務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契機,加速把5G與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鏈向「一帶一路」延伸。
四是進一步加大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金融合作,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3.鼓勵與加強區域化。
雖然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逆全球化趨勢,但逆全球化不等於各國自我封閉化。實際上,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物流以及人員阻斷,在一定程度上將加速供應鏈的區域化;同時,從此次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安全形度看,全球供應鏈也有收縮的趨勢。考慮到中國在東亞區域的經濟體量、消費規模、發展潛力、數字經濟、金融市場的重要地位,中國在東亞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會進一步增強。因此,在逆全球化進一步抬頭的情況下,中國支持與加速推進東亞區域化,將會贏得本地區的支持,也會進一步增加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與領導力。
4.進一步預做國內宏觀政策調整和儲備,應對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極度動盪或危機。
一是增強全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中國必須始終嚴控疫情,避免反彈,盡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與經濟活動,同時加速實施新基建等穩增長措施,使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綠島」,加快外資流入。
二是進一步採取降息降准措施,向實體經濟增加流動性。
三是發行抗疫國債,將今年財政赤字定在5%左右,為恢復經濟留足財政空間。
四是對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提供低門檻的流動性支持,在二、三季度給予減稅支持;直接派發消費券,救助失業與生活困難人群。
五是針對美國金融政策走向與金融市場面臨的壓力,跟蹤與預判美聯儲利率走勢,調節中美利差在適當的水平;對美國金融資產進行預先研判與配置調整。
5.適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考慮到中國在全球控制疫情方面走在前列,率先帶動經濟回升,人民幣存在走強的經濟支撐,為人民幣進一步的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時機。
具體來說,一是繼續開放外國金融機構在一定范圍內增加購買中國的金融資產,包括國債與股票;
二是積極實施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並擴大對外簽署范圍,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三是支持與中國經貿往來較多的國家優化外匯儲備結構,適當增加人民幣佔比;
四是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大宗商品交易、承包工程等領域的使用,特別是近期鼓勵出口抗疫救援物資的結算使用人民幣;
五是進一步便利人民幣在國際結算與清算方面的安排,順暢人民幣的迴流機制。
(作者系圖勝科技首席經濟學家兼東盟經濟研究院院長)
","force_purephv":"0","gnid":"99879d796ed185f23","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6,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39058908211,"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dfa30bb34da0401a","src":"飛行有趣事","tag":[],"title":"從全球范圍看疫情對中國 有哪些影響,如何應對在新冠疫情期間,多少人因此失業? - : 在疫情期間,大概有100萬人左右失業了,但是國家鼓勵自主就業,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中國失業人口大約有多少?失業人口數量或數據也可
最好是2 : 中國失業人口究竟是多少? [多多說] 於 2005-07-30 10:46:53上貼 --------------------------------------------------------------------------------目前,農村大約有4.9億左右的勞動力,全國19億...
目前國內有多少人失業?: 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有權威的數據來判斷2008年新增失業人數,但依舊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估計新增失業.最早的數據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公布的數據,2008年上...
中國失業率多少?RT :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局發布年度報告,2004年全球失業總人數為1.847億人.其中,中國城市登記失業人口佔17%.如果加上農村總失業人口,中國失業人數將達到2億,超過其他國家登記失業人數總和.目前,農村大約有4.9億左右的勞動力,全國19億畝的耕地充其量需要1.9億勞動力,加上農村鄉鎮企業吸納的1.3億左右勞動力,約有1.7億農村勞動力事實上處於失業狀態或潛失業狀態,農村失業率約高達34.7%.中國經濟處於失業性增長的不正常狀態,也是中國社會潛伏的重要危險.
中國失業人口大約有多少? - : 最少2億
中國失業人口數量是多少? - : 全國6億其中 大學畢業3000萬 a
中國失業人口到底是多少 - : 目前,中國中高薪行業只有互聯網和金融投資行業用工需求大,其他行業似乎都已經不行了.而金融投資和互聯網都是虛的,沒有好的項目和產品作為支撐,互聯網和金融就沒有生命的基石,早晚會崩塌.所以得出結論:中國經濟非常可能這幾年會崩塌.房市也會隨之崩塌.股市也會隨之崩塌,失業潮也會來臨,甚至失業率與隱性失業率可以達到60%以上.呵呵.
中國有多少失業人口? - : 據國家總理早些時候在美國說,中國失業人口有兩億.
中國有多少人口?失業多少人? - : 14億人口,3000W失業!
中國的失業率是多少?有沒有官方的數據? - : 中國官方失業數據的虛偽水分大如天,2008年中國失業率至少上升300% !!!什麼我們的政府救市政策無人聽,從奧運開始到結束,1400點的暴跌,造成股市災難,信心喪失.這就是...
⑺ 2022年中國下半年失業人數
2022年失業人口高達4400萬,失業的人未來該如何生存?有1條路走
網客會
2022-06-08 21:21 河南 科技領域創作者
關注
如果你現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哪怕一個月只有3000元,你一定要好好感謝你的老闆,因為在2022年中國失業人口預計有4400萬。
那麼對於已經失業或者正在面臨失業危機的人來說,未來該如何生存呢?除了上班還有1條路可走!
1、4400萬人失業背後的原因
2、1980年就給出了解決失業的方法
3、個體經濟經濟中的知識經濟
一
現在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失業呢?你可能認為是由於疫情及風控的影響,豈不知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幾乎現在每個行業都已經產能過剩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二元化現象。
就是在一個領域只有第一名與第二名能生存下來;而行業中的老三、老四以及大多數中小微企業都會在競爭加劇下被市場淘汰。企業的大量倒閉就會造成大量的失業現象。
其次,互聯網平台的泡沫在一個接一個的破滅,也會導致人員大量失業。
例如,2018年期間很多互聯網企業都一窩蜂地湧入社交電商領域,同時各地的公司及團隊,個人創業者都想跟風大賺一筆。
可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這些平台大多都是割韭菜的,割完後都撤離了,因此相關的團隊、公司都會面臨失業。
包括在2020年5大互聯網巨頭都想抓住社區團購的市場,不惜一切代價去瘋狂補貼,而現在社區團購平台都已經涼涼了。
另外,大量人員失業跟學習也有關。
在2022年有1076萬應屆生畢業,而其中一部分人畢業可能就會面臨失業,因為學習的東西跟市場脫鉤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前幾年電商很火各個大專院校都一窩蜂地開設電商專業;這兩年直播帶貨比較賺錢,又開始做直播帶貨專業。
可問題是等你看到是風口的時候再去學習,你學習完風口早就過了,能找到工作就怪了。
二
4400萬人失業的原因我們找到了,可具體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這跟問題在1980年其實就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在1980年為了解決大量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就推出了第二次所有制的改革,目的是把小餐飲、小零售等行業以個體戶的形式幫助返城知青解決就業問題。
而為了解決4400萬的人就業問題,在2021年的7月份13部門就聯合發文: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支持多元化的自主就業。
當個體戶、開門店賣貨、開餐館、賣服裝我們都知道如何去操作,可這個新個體到底是什麼,跟個體戶有什麼區別呢?
個體戶主要是依託門店作為經營場所吸引客流量,如服裝、鞋帽、化妝品等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新個體主要是依託數字化空間、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主。
因為現在各行各業都已經嚴重的產能過剩,所以只有通過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才能夠抓住新的風口與機會。
例如,新個體經濟的副業創新、自媒體、知識分享、微電商、網路直播,不都是在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嗎?
三
在新個體經濟中,有微電商、直播以及自媒體、知識分享等多種模式,普通人到底該選擇哪一種模式才能用更低的成本賺更多的收益呢?一定要選擇知識分享。
知識分享就算把你的經驗、技能做成一套知識產權類的產品,然後通過付費平台銷售給有需要的人變現。
例如,你擅長營銷、你懂育兒知識、你會寫文案,你會音樂或者你是健身教練,都能夠把你的知識或者某一項技能,寫成電子書或者錄製成視頻、音頻課程售賣。
之所以要分享知識,做知識付費,主要是無需投資,而且是最暴利的生意。
因為只要你開發一套課程定價99-699元,你一個月賣1000份就是99000-699000元的收入。
當然你剛開始可能賣不了這么多,但即便有上述10%的收入也比普通上班族的工作高。
新個體創業模式是發展趨勢,知識付費也非常賺錢,可具體如何一步一步的落地呢?更系統的方案我下方專欄裡面都有一一講解,需要學習的可以進入專欄查看!
⑻ 四失人員指哪些人
法律分析:失獨、失業、失意、失常。
失獨是指由於獨生子女意外亡故引發的家裡老人養老送終成問題的社會現象。失獨屬於「特殊家庭老年人」群體中的一部分。
失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失業指的是生產資料和勞動者分離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勞動者的生產潛能和主觀能動性無法發揮,不僅浪費社會資源,還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狹義的失業指的是有勞動能力的處於法定勞動年齡階段的並有就業願望的勞動者失去或沒有得到有報酬得的工作崗位的社會現象。
法律依據:《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二十七條 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⑼ 失業人員包括哪些人
法律分析:《失業保險條例》所指失業人員只限定為,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就業轉失業的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四十六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第四十七條 失業保險金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⑽ 請問現在有多少人處在失業中為什麼
真的想知道有多少人處於失業中嗎?結果可能嚇你一跳。
在我們國家失業率有兩種,一種是城鎮登記失業率。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去當地人社部門申請辦理的《就業失業登記證》或者《就業創業登記證》。這個失業率一般偏低,2019年一季度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67%。
為了掌握更確切的數據,國家統計部門開始對全國城鎮失業情況進行調查,然後開始公布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2019年3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2%,比登記失業率高出1.53%。
按照人社部公布的《2018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586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3419萬人。
按照這樣的數據顯示,我們登記失業人數約是1563萬人,調查失業人數是2258萬人。動輒以千萬計,是不是我們比較渺小呢?
另外,2018年全國農民工數量是28836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7266萬人。由於確定口徑的問題,由於 歷史 原因我們一直沒有農民的失業口徑。畢竟農民還是以務農為主業的,包括退休年齡都很難確定。
關於農民工的定義,大家一定要搞清。農民工是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本地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全部就業人口,減城鎮就業人員,減農民工數量,全職務農的人員數量。
77586-43419-28836=5331萬人
也就是說,我們全職農民數量還有5331萬人。
農民工和農民的工作時間不穩定,各項保障也不全。
2018年,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有94293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是41902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1798萬人,參保職工只有3010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是52392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員15898萬人。
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就更低了只有19643萬人,2018年底還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23萬人。
綜上所述,如果單純說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全國只有223萬人左右,按照登記失業率計算的失業人數是1563萬人,按照調查失業率推算的失業人數是2258萬人。
如果將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力就業人數作為非正規就業人數的話,這一人口數量高的47482萬人。
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高達全部就業人數的94%,如果能夠達到這一水平,我們至少需要將42827萬人納入到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
有一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才是我們退休後有穩定養老金保障的來源。因此,不僅在解決就業方面我們還有很大拓展的空間,在 社會 保險擴大覆蓋面方面,我們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具體數字可能比統計數據更多,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城鎮失業率在3.6%。
而城鎮就業人口在44247.0萬人,也就是說城鎮失業人口15928920人也就差不多1600萬人。
但是這只是城鎮的登記失業人口,還有大量的沒有進行登記,所以具體失業人數會比統計數據大。
為什麼會失業呢?可能最大的原因還是大環境不好,特別是疫情的影響,很多做外貿的公司都倒閉了,於是失業人口也稍微有所增加,但是不管怎麼說,失業的另一方面還是自己選擇失業的,畢竟如果想找工作的話,肯定能找到。
1.互聯網新經濟崛起,比方新零售,物聯網,AI等等,沖洗著傳統經濟;
2.個體漸漸覺醒,不再拘泥一份主業,謀求天性解放,有的裸辭後走向創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與其沉溺失業里,我覺得最關鍵是變局裡,怎樣定位未來職業方向,從我過往幾千起案例來看,我分享幾點建議,希望給你有所啟發。
失業是暫時的修整,這里有兩種情況,區分下是主動失業還是被動失業。
主動失業: 過往的工作實在無法忍受,也許是外部因素,復雜的人際斗爭或高負荷高壓,產生倦怠,也可能是長期無法得到發展。
被動失業: 企業發展面臨困境,被迫裁員,近兩年比較常見,一般是過往舊模式的部門裁員或低價值低產出的部門被裁員。
主動失業一般需要得到休息和調整,緩和後避免短板尋求高價值的新職業,被動失業提升學習能力,尋求新行業所需要的新職業,適應市場需求。
其實,從我過往的經歷來看,大部分未曾充分的了解自己,覺得自己很平庸,但是事實是90%的潛能被我們所忽略。
打個比方,曾經有位客戶,過往8年都是從事軟體測試崗,雖薪酬較高,但是多年重復低價值的工作,將她的激情消失殆盡,她重新尋求新的定位,通過測評和深入系統的 探索 後,她具備非常敏銳的判斷力和創意思維,這正好是策劃具備的功底,她自己多年尚未察覺,她後續察覺後,非常欣喜,順利走向新的軌道。
只擁有能力不夠,不能兌換成價值的能力,只能算愛好。
打個比方,你具備寶物鑒賞的能力,但是它僅僅是愛好,茶餘飯後的消遣,不能兌換價值,你具備識人的能力,可以運用各種場合,比方企業管理,員工培訓等,可以作為讀心術,避免耗費用人的精力,可以兌換成價值。
選取一項能力作為兌換點,精耕細作,滿足市場的需求。
我本計劃過段時間就申請離職,雖然還沒有考慮好下一步的打算,可能會面臨失業,但是我並不懼怕,因為放空的思考,才會助力你下一步更加合適的打算。
離開工作了四年多的單位,心裡有眾多不舍,但是我認為,我的離開,已迫在眉睫,離開的原因我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許會對與我相似的人有一些參考的價值(我是一個傳媒企業的編輯主管):
1、自我成長的迫切需求。在這里已經沒有能夠促使我成長和進步的任何動力,包括公司業務的發展、團隊協作的氛圍等等。
2、生活和工作的「兩難全」。也許這兩者本來就做不到兩全。經常加班,即使是周末在家,也會隨時被安排任務,也就是說在家也要時刻動著工作的腦子,然而,一次次對家人的冷落讓我自責(沒有任何補助,一個說服自己的借口都沒有)。
3、渴望豐富的人生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為我認為,任何從自己的經歷和別人的經歷換來的思考和成長,更加真實有效。
失業的原因有很多種,每一個人都有他特殊的原因。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方向和希望。
在人口大國中、正確的失業率是很難准確統計的,宅男、宅女、家庭主婦、和富二代等,你能說他們失業么?他(她)們也是靠自己賺錢吃飯。
你說他們在就業么?他(她)的確沒有穩定的工作。
如果以大多數人的眼光來看、好像只有上班的人才屬於就業,那麼失業的人占的比重至少是到了8%左右吧?因為農民人口就佔80%呢。至少有1、2億家庭主婦在家洗衣煮飯帶孩子啊。
現在很多大學生一畢業也需要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再去找工作,你說他(她)屬於失業么?
如果說就業?有些女性上班人員55歲就退了休,在農村70歲的人還在勞作,你說:這到底是誰在就業、誰在失業?
統計失業率、官方自有官方統計方法,我們農村老百姓對於這些事,不需要去很較真,也許官方統計失業率是為了和國際接軌吧?
再說了我們農民失業了又沒有勞動補助,失業一詞具體的含義范圍是什麼,我們也不理解啊,所以對於農民來說,我們失不失業是都一樣的。
所謂的失業對稱的必須是就業。
老人和孩子就必須先排除在外,當然如果非要加孩子也可以,孩子的職業應該是上學,那麼孩子的失業率分界點在初中以後。
再說18至60歲的人中的失業狀況,50-60歲的人失業率相對偏低,因為在這個年齡的人如果失業馬上會拾起一個門檻很低的工作收入也很低的工作去做,他們熬出頭的日子是退休;最嚴重的危害最大的是35-50歲之間的失業,這個年齡段的人在原工作崗位上基本都已經如魚得水多數已經成為一些中層領導,一旦失業門檻低的工作不能做,同等的工作招聘范圍上限是35。這部分人的失業最可怕(上有老下有小)
最後說一下隱患最大的18-35歲年輕段的失業,因為這個年齡段失業後很容易在情緒上思想上有了負面情緒,容易自暴自棄容易誤入歧途。
中國的失業率實際數據誰也算不出來,不過廣大網友對官方出具的數據有質疑,覺得這個數字寫小了。
在各項政策和智能 科技 不斷擠壓就業的時候,國家應該想辦法提高就業環節和就業待遇。不能任由市場自主調節經濟。
2018年我國3.8%失業率,在全球來說絕對不算高,以我們多元化經濟的 社會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新職業出現,填補了許多傳統就業崗位的缺口。
給目前正在求職找工作夥伴的幾點建議:
1、不要對自己高估,尤其事業單位,公務員這種性質,總覺得委屈了自己,自己能幹一番大事業。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是行業,公司在推著人走,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個人的能力影響沒那麼大,你也沒自己以為的那麼不可或缺。
2、找工作還是要多選擇,給自己更多機會,不要看哪裡不好就給否決了,至少也要去面試下,就當多了個面試經驗累積
3、找工作要求不要太高,尤其薪資這一塊,因為你的薪資跟你個人能力,公司狀況,行業都有關系。
4、相信自己,調整好心態,有時面試時表現很好最後卻沒發offer,不見得是你的問題,也可能是主管領導說話不好使,公司內部情況復雜各種原因。
5、不要盲目相信面試官的話,以為對方非你不可,可能他是在客氣,要一直積極找工作,多拿幾個offer在手,給自己多點選擇機會,
提升個人能力才是最重的。
具體失業人數,這個得看官方數據。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失業的有關定義。
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並願意工作的人得不到適當的就業機會。沒有勞動能力的人不存在失業問題。有勞動能力的人雖然沒有職業,但自身也不想就業的人,不稱為失業者。
這裡面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自身定位不準確,得不到滿意的就業崗位而失業;有企業裁員而下崗的人員,有自身能力有限,眼高手低不斷擇業最終失業的人員等等。
總之,只有時刻警醒:不進則退,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才不會被失業。
2018年我國統計的失業人數不到4%,但奇怪的是各大招聘會都是人滿為患,政府招公益崗位報名人數1比數百人。這些事情讓我不得不懷疑城鎮居民的失業率的准確性。大學生的就業率達到70%就己經不錯了,我可能高估了大學生的就業率。有些專業性很強的學生就業門檻很窄。比如警察司法等等 社會 招聘非常難找工作。政府應多扶持一下冷門專業的往屆大學生。
這是個涉及到整個 社會 的大題目。就目前情況來說,農村三十多年未從新分配耕地,三十歲以下農民沒有土地可種,這部分人有的成家立業有了孩子,為了生活只有外出打工謀生,而就當前中小企業形勢並不樂觀,農民工工作環境差往往出現拖欠工資現象。而城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出台的調整產業結構,允許不同經濟形式並存,國有經濟關停並轉,大批一線員工下崗自謀生路。現在很多六O七O後還不到退休年齡,企業已破產多年這部分人基數不小,為了生存一邊打工掙錢生活還要上繳交老金。問題是這部分人很多年齡已過五十歲。而這些人企業不願接納,情況顯而易見可以理解。剩下的只有一些工資待遇很低且年輕人不願乾的活,像環衛工人,物業保安保潔等工作,即便這樣還有隨時被辭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