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對古代歸隱的看法!!
古代歸隱的分兩種人:
一是對時局失望的人,看透了紅塵,看透了朝廷,認為到政府里任職不如自己生活自由自在,在政府里任職不能實現自己的報復,索性把自己藏起來,比如陶淵明。
二是渴望一鳴驚人的人,辛辛苦苦歸隱起來只為遇到一個賞識自己的人好一飛沖天一鳴驚人,比如諸葛亮、姜子牙。
(1)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隱士行為擴展閱讀: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傳席先生,把中國古代隱士分為:
1、完全歸隱:歸於此類的隱士是真正意義上的歸隱,他們與為仕而隱完全沒有干係,即使有時機有環境有條件,甚至朝廷派人來多次延請,他們也拒不出仕,如晉宋間的宗炳、元代的吳鎮等。
2、仕而後隱:這種類型的隱士在中國古代很多,當過官,因為對官場不滿而解冠歸去。這其中,名氣最大的是陶淵明,其隱逸的名氣甚至超過其詩名。但陳傳席認為在陶淵明歸隱之後就變成「真隱」了。
3、半仕半隱:此類人先是做官,但後來不願做了,但辭官又無保於生計,於是雖做官,卻不問政事,過著實際的隱居生活,雖然不具有隱士的名分,但卻有隱逸思想,如唐之王維。
4、忽仕忽隱: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後又隱居,待朝廷徵召或形勢有利,又復出仕,之後再歸去。陳傳席先生評價這種人不果斷,拖泥帶水,並說王蒙創造了拖泥帶水皴,董其昌的畫用筆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們的性格有關。
⑵ 中國古代的隱士都是怎麼一回事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識分子,否則就無所謂隱居。不仕,不在仕途,終身在鄉村為農民,或遁跡江湖經商,或居於岩穴砍柴。歷代都有無數隱居的人,皆不可稱為隱士。
隱士首先是知識分子,是「士」階層的成員之一。並不是所有居於鄉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稱為隱士,那些嚮往入仕但卻無機會無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隱士,那些沒有文化的農夫樵子細民野老也不是隱士。
只有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隱居者,才能被稱之為隱士。
(2)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隱士行為擴展閱讀:
隱士有真假之分,真隱士的人格特點是尋求詩意的棲居,是人性的一種回歸,是對仕隱情結的一種解脫。如老子出關歸隱,孔子周遊列國累了,便說沂水春風「吾與點」,莊子看慣了大小諸侯爾虞我詐,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遙;陶淵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而假隱士的社會角色是官迷、財迷、名譽迷。安貧樂道,就是隱士高潔人格的最重要的特徵隱士從來都是貧困的,但其精神卻是富有的。有了做人的精神,便有了做人的骨頭。
網路-隱士
⑶ 關於中國古代隱士的一些問題
你好樓主,古人崇尚高風亮節,不為五斗米折腰,通常隱士一是在期待明主,比如諸葛孔明;二是對當時社會比較灰心,故而隱於山水之間;三是不求功名利祿,只為逍遙天地間,因此不出世。
所以古人對於隱士是比較欽佩的,同時也是一種嚮往,能如此的灑脫,性情。但也有著一絲的無奈。
陶淵明的隱逸,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無聲抗爭。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從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來看,陶淵明的歸隱不同於東晉時借歸隱買名邀譽的其他隱士,他是真隱,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是一種對「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厭惡。
鮑照詩歌的藝術風格俊逸豪放,奇矯凌厲,但在當時卻被目為「險俗」或 「險急」。首先,從詩歌的思想內容與情調來看,鮑照以寒士的身份抒發了貧寒之士的強烈呼聲,表現為昂揚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氣和難以抑制的怨憤。他描寫邊塞戰爭、征夫戍卒以及遊子、思婦和棄婦的生活,反映普通百姓及不幸家庭的悲哀;同情百姓的疾苦,揭露統治者橫征暴斂和官僚政治的腐朽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其次,從詩歌的藝術形式、表現技巧以及風格特徵等方面來看,鮑照的詩歌尤其是樂府詩,多得益於漢魏樂府和南朝民歌的藝術經驗。他現存的200首詩中樂府佔八十多首,其中有三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有的是學習漢魏樂府,這些作品的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有的是學習南朝民歌,如《吳歌》三首、《采菱歌》七首、《幽蘭》五首、《中興歌》十首等。學習民歌,在當時曾被文壇盟主顏延之等人輕視,鮑詩也被視為「俗」。鮑照在這些俗體調的詩中,又以跳盪雄肆、酣暢淋漓的筆力,「慷慨任氣,磊落使才」(劉熙載《藝概·詩概》),心情發泄孤寒之士慷慨不平的激憤之情,因而被視為「險」 或「險急」。然而文學史的事實證明,鮑照詩歌的成就,遠遠超出了以顏延之為代表的「錯采鏤金」式的「士大夫之雅緻」。他的詩以凌厲之勢和「發唱驚挺」 的獨特魅力,不僅在當時標舉獨出,征服了同時代的許多讀者和詩人,而且也深得後代詩人與詩論家的贊許。如唐代詩人杜甫就曾以「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來稱美李白;宋代敖器之說「鮑照遠如飢鷹獨出,奇矯無前」(《詩評》);明代陸時雍說「鮑照才力標舉,凌厲當年,如五丁鑿山,開人世之所未有。當其得意時,直前揮霍,目無堅壁矣。駿馬輕貂,雕弓短劍,秋風落日,馳騁平岡,可以想此君意氣所在」(《詩鏡總論》);清代劉熙載說「『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此鮑明遠賦句也,若移以評明遠詩,頗復相似」,又說「明遠驚遒絕人」 (《藝概·詩概》),這些都足以說明鮑照詩歌俊逸豪放、奇矯凌厲的藝術風格在中國詩史上的突出地位。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鮑照模擬和學習樂府,經過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鑄創造,不僅得其風神氣骨,自創格調,而且還發展了七言詩,創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他以豐富的內容充實了七言體的形式>
⑷ 歷史上的名士都是隱士,這是什麼原因呢
仕與隱的矛盾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志士的一大困擾,由此矛盾產生的隱逸心態也隨之盛行。其實,生長於中國名士身上的「隱逸之風」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他們或身歸 於山林,或朝野於庭而隱於內心。其實,隱逸之風之所以盛行,歸根結底還是政治矛盾 激化的原因。魏晉時期政局極不穩定,戰亂導致生靈塗炭,士人的性命更是朝不保夕。
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以知道於世事未能忘情。」風雲變幻,朝代更迭。昏暗的政治時局終不會持久,大一統的國富民強時代也終究要來臨。中國文人歷來所具有的人世之心也會在這政治賢明之際再度出野,正所謂「窮 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骨子裡的人世之心最終還是要顯露於山水之中,而山青水秀的隱林生活也只是多數名士想要大展宏圖的一個過渡階段。
⑸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隱逸之風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中會出現"逸士"的原因,我認為是他們是不滿意現實政治,得不到朝廷重用。
可以這么說,但凡隱居者,都是些擁有獨立人格的高尚之士,他們或博覽群書,或德性高尚,或多才多藝,為鄉里所稱。他們隱居以後,雖說也留下了大量的詩歌、書畫與專著,比如陶淵明、陸羽等,但對於大多數隱士來說,所學非所用,隨著他們的辭世,其一肚子學問也就隨之帶進了墳墓,這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在西方,教會是與政治權威相抗衡的另一種權威,知識分子不滿意現實政治,可寄身教會,衣食無憂地研究科學、哲學、自然科學等,自得其樂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中國的知識分子則沒有這么幸運,一旦選擇了隱居,則衣食住行皆成了問題,要親自「種豆南山下」了。並且,除了琴棋書畫及儒道學問外,更無自然科學的內容可供他們研究,其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好在中國自古就有這個傳統,帝王允許這些採取不合作態度的知識分子逍遙於世俗生活之外,如堯時的許由,周時的伯夷、叔齊等,算是給這些人了一條出路。
隱士中也有具清醒政治頭腦者,如東漢桓帝延熹時的漢陰老父,漢桓帝「幸竟陵,過雲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只有他「獨耕不輟」;更有南郡襄陽人龐公,面對荊州刺史劉表的責問「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他這樣回答道:「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這是隱逸者何等理直氣壯的宣言!
只可惜這些知識分子,既不能從政,又不能進行專門知識的研究,而默默終其一生,這不能不說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巨大損失。
⑹ 怎樣看待古人歸隱現象
古代隱居者有兩種情況:一、為修道。二、為躲避,例如躲避戰亂、賦稅、勞役、兵役、仇殺等等。
其實古代的隱逸生活要比普通大眾的生活強出許多,自己開幾畝田,沒有人管,沒有賦稅,沒有勞役,逍遙自在,糧食蔬菜若有剩餘,還可以下山去換點酒喝,或者乾脆自己釀酒。
而今天隱居卻是比較痛苦,因為相對來說,古代的隱居生活比大眾生活要強,當代隱居的話,生活卻不如普通大眾,這在心理上會有對比。
在這個意義上說,隱居者的減少倒是一種進步,很多學者在嘆息隱居者的喪失,認為是當代人的物慾太強,這話很有道理,但也不絕對,因為我們的社會生活很好,國家政策很好,沒有人逼著去做勞役、兵役、沒有苛捐雜稅,而且生活很豐富,到處是樂子,根本不必避世。
至於修道者,隱居只是一種修行方式,真正得道後,最後還是會入世,因為他不忍心拋棄眾生。
隱士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成分,即便隱士消失了,但是隱者情懷卻會經常叩擊我們的心靈,這便是安寧祥和。
⑺ 關於古代隱士大家給點看法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識分子,否則就無所謂隱居。不仕,不出名,終身在鄉村為農民,或遁跡江湖經商,或居於岩穴砍柴。不論早期還是後期,隱者總的說來都是弱者。他們既不能面對現實拍案而起,或奮而反抗,或鑽營求進,只好退隱,但卻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文學藝術等創作。他們或過著悠閑的田園生活,或結廬於山林之中,所以中國的田園詩和山水畫特盛。。歷來學者對隱士都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隱士逃避現實,應負國家衰亡之責。當然,隱逸不宜提倡,年輕人隱逸不僅不宜提倡,還應加以反對。但隱逸者所創造出燦爛豐富的文化卻不容否定。而且,隱逸的根源在政治渾濁和強權統治,應該鞭撻的正是這一批獨夫民賊和卑鄙之徒
當然強者可以反抗,雖失敗也不要緊。弱者呢?只好退隱,總比同流合污要好。
隱士表面上超脫,在意識形態上也表現出超脫,實則內心都有無窮的痛苦。
清新,質朴的詩風,其飄逸、灑脫的
中國文化意義上的「隱士」,是有著「扶蒼生,濟天下」的雄心壯志的文人墨客,但他們終究是文人,當夢想與現實相碰撞,夢想便終成泡影,孤寂、苦悶、憂郁、彷徨、憤滿,萬種情愫交織在了一起,毀滅了他們原先的志願,卻糅合成了以擺脫社會黑暗現實的新的理想,
⑻ 對於"隱士"談談你的看法
有人說中國過去的隱士,就是西方文化中自由主義者「不同意」的主張,他不反對,反正個人超然獨立,這是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這個比方表明上看起來很對,實際上還是不大對,因為中國一般知識分子中,走隱士路線的人並不是不關心國家天下大事,而是非常關心,也許可以說關心得太過了,往往把自己站開了,而站開並不是不管。印度的思想,絕對出家了,去修道了,就一切事務不管;中國的隱士並不是這種思想。研究中國的隱士,每一個對於現實的政治社會,都有絕對的關系,不過所採取的方法,始終是從旁幫助人,自己卻不想站到中間去,或者幫助他的朋友,幫助他的學生,幫助別人成功,自己始終不站出來。在中國過去每一個開創的時代中,看到很多這樣的人。像這一類,也屬於隱士之流的思想,明知道時代不可以挽回,不勉強去做,不作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人應有中流砥柱的氣概,但能不能把水流挽回呢?這是不可能的,只可以為自己傳忠臣之名而已,對時代社會則無法真正有年貢獻。道家說要「因應順勢」,這類人的做法,就形成了後世的隱士。當然在當今如此開放如此尊重人才的社會,大可不必做隱士了。
最後還要談一個問題。歷來學者對隱士都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隱士逃避現實,應負國家衰亡之責。當然,隱逸不宜提倡,年輕人隱逸不僅不宜提倡,還應加以反對。但隱逸者所創造出燦爛豐富的文化卻不容否定。而且,隱逸的根源在政治渾濁和強權統治,應該鞭撻的正是這一批獨夫民賊和卑鄙之徒。《南史�6�1隱逸》有雲:「夫獨往之人,皆稟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譽期通。若使夫遇見信之主,逢時來之運,豈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天下事,能努力的,當然應該努力,但有時是努力而無濟於事的。蘇東坡《大臣論》有雲:「天下之勢,在於小人,君子之欲擊之,不亡其身,則亡其君。」結論曰:「非才有不同,所居之勢然也。」如武則天、慈禧,只一婦人,然天下勢在其手,千軍萬馬都不能奈其何,又何況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士人呢?當然強者可以反抗,雖失敗也不要緊。弱者呢?只好退隱,總比同流合污要好。 隱士表面上超脫,在意識形態上也表現出超脫,實則內心都有無窮的痛苦。
⑼ 如何評價中國古代文人的隱士情懷
隱逸情懷起源於先秦,老子的返璞歸真,莊子的」無端崖之辭「,無一不是踐行隱逸之風。即使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孔子,也曾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這可能與歷史背景有關,春秋時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小宗頻繁取代大宗,大國逐漸吞並小國,正是禮崩樂壞的年代。三閭大夫殷鑒未遠,面對舉世的險惡渾濁,隱是一條清醒的生路。既然憑一己之力無法改變上位者之間攻城略地的游戲,又何必深陷泥沼?除此之外,當時軍功爵的選官制度也有重武輕文之嫌。隱逸情懷由此而生。
隱士,又稱幽人、逸士、高士。他們首先是學有所成的讀書人,然後因為各種原因不仕。
功成身退者。「三台位缺嚴陵卧,百戰功高范蠡歸。」范蠡跟隨越王22年,足智多謀,身經百戰,又精於外交,封為上將軍。他卻懂得鳥盡弓藏的道理,靜靜遷到齊國,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做起生意。沒幾年賺得萬貫家財,聲名遠播,官至相國。他散盡金銀,搬到陶地白手起家,人稱陶朱公。自古以來,開國功臣都難免新君忌憚。與韓信、徐達等人相比,范蠡可稱智慧。
以隱求仕者。兩千年來,「學而優則仕」是讀書人的最高追求。沒有不想經世致用,贏得生前身後名的。也許是受選官制度所限,漢代察舉徵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諸葛亮隱居,卻關心天下大勢,熟讀史傳兵書,是為仕而隱,以隱求名。雍容富麗的大唐,出現了終南捷徑。白居易的」中隱「為讀書人在進與退之間找到了平衡。浪漫的李白曾給以識拔後進聞名的韓朝宗寫信,即《與韓荊州書》,非常深情地寫:」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可是一旦仕途不順,他又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只好「明朝散發弄扁舟。」
曲避全道者。陶淵明歸去來兮,倚著向陽的窗子寄託傲世情懷,審視容膝之地只覺心中安寧。他在雲開月明時出發上山,夕陽下與飛鳥相伴回家。「草盛豆苗稀」,他仍「帶月荷鋤歸。」「世與我而相違」,他也「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劉禹錫身居陋室,談鴻儒、調素琴、閱金經。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更是成為了君子的象徵。這些人多崇尚高潔傲岸的品質,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元稹「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皆以菊韻言己志。也許正是仕途的不如意,使這些才子的視線轉向學問,使中國文學史上迸現出如此多的耀眼星辰,照亮我們來時的路。
去危圖安者。都說唐愛牡丹宋愛梅。審美偏好與國家氣象不無關聯。宋代積弱積貧,因此文人都表現出十分細膩的敏感和自危。梅的凌寒傲雪,不與群芳爭艷,正符合士子們對自身精神品質的要求。因此在慶歷新政和熙寧變法失敗後,他們都選擇隱而求安。蘇子流放儋州,食無肉、病無葯、居無所,生活極其艱難。他高唱:「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回望平生,九死南荒吾不恨,此心安處是吾鄉。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無論為何而隱,無論結果是堅持出世還是選擇入世,他們都矢志不渝地堅守了理想。他們是歷史星空中最美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