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最臭」的6種美食,分別是哪些呢
臭莧菜是紹興、寧波地區的美食,用莧菜老莖浸泡臭鹵水,最好的地方是莖肉中間一口吮吸,味道像果凍,但有煙味。紫紅色的干鹽水流出的那壇水都是「寶貝」。各種蔬菜在罐子里一泡,一蒸,就可以變成無限的味道。正宗的紹興臭豆腐也是用紫紅色的莖在鹽水中製成的。螺絲粉的臭味不是來自螺絲,而是來自酸竹筍。福建人也喜歡吃酸竹筍。
廈門人喜歡吃酸竹筍面,味道像蝸牛面。一碗蝸牛面已經有了新鮮、酸、涼、辣、臭的味道。如果你知道去欣賞它,可以知道,聞起來只是它的「前調」,清新涼爽是永恆的特徵,雖然每次都通過聞的想跑,但幾天沒吃就會想到流涎。安徽黃山有臭桂魚,味道和臭鹽豆一樣好。有些人用八個詞來概括安徽菜:輕度腐敗,嚴格(鹽)。臭桂魚真是徽州菜。據說吃了原來的臭桂魚後,你聞到的一切都會很臭。
B. 中國最臭的13種美食 你吃過幾種
臭腐乳
臭腐乳的誕生是王致和的功勞,落榜的他無心做豆腐生意,就把豆腐切成小塊放在缸中用鹽腌著,多日後發現豆腐變成了青色、散發陣陣臭味,吃起來卻臭中帶香、耐人尋味,於是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臭豆腐。還曾被慈禧太後賜名「青方」,列為御膳小菜。
2. 霉千張
被宮廷譽為「奇菜」的霉千張是紹興市上虞松廈鎮的著名特產,風味獨特,可油炸,可清蒸,它以鮮潔、清香(臭)、素淡而聞名,是豆製品中的佳品。黃豆浸脹後磨成漿汁,用文火燒熟,以鹽鹵打花後,倒在土粗布上壓干水分,做成薄、勻、燥的「千層衣」,疊齊切成小條,下面墊上干凈的秈稻稻草,上面壓一塊豆板,放在較暖的地方霉化後即可食用。
3. 臭豆腐
臭豆腐主要有兩個產地,一為長沙,一為紹興,兩者的製作及味道差異很大。長沙的臭豆腐將豆腐在放有冬筍、香菇、曲酒、瀏陽豆豉的鹵水中浸透,待其表面生出白毛顏色變灰臭氣撲鼻後,再用油鍋炸至顏色變黑表面膨脹後撈出,澆上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鬆脆、外焦里嫩的臭豆腐。
4. 臭莧菜梗
上面說了,臭莧菜梗對於製作紹興臭豆腐極其重要,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叫一個歷史悠久!別看圖片上這梗長得跟甘蔗似的,其實它與我們春天食用的是同一品種,只是經過「瘋長」之後而成。
把莧菜梗小段小段切開在水中浸泡一天再晾乾,而後抹上一定比例的食用鹼,過上兩天後,把冷鹽開水倒進盆里繼續腌制,次日即可上桌了。天然發酵而成的臭莧菜梗相對味道沒那麼濃郁,味道都在墨綠色的鹵汁中,吸吮起來微臭之餘竟有股清甜味道。
用臭莧菜的鹵汁還可以漬出其他許多蔬菜,如臭毛豆、臭冬瓜、臭南瓜、臭絲瓜等等,都是寧紹農家春夏用餐時的獨特風味菜。
5. 徽州毛豆腐
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名菜,其誕生的故事多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經歷有關,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豆腐切塊後發酵長出寸許白毛,就是毛豆腐了,一般吃法是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也可以油炸、火焙或清蒸。而古徽州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向街頭走街串巷的貨郎買上一份毛豆腐,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著油鍋邊吃邊聊,既鮮美可口,又獨具風味。
6. 臭鱖魚
臭鱖魚同樣是徽菜中的代表作,又稱桶鮮魚,腌鮮魚,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鱖魚用淡鹽水腌漬經六七天後,會發出似臭非臭氣味,將其放入油鍋略煎,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至湯汁濃縮,即成。這魚聞著臭吃著香,肉質鮮嫩,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擁有大量粉絲。
7. 豆汁兒
C. 臭的食物有哪些
下面小編帶你網羅天下「臭名昭著」的幾種食物。
1、榴槤
在泰國被稱為」水果之王」,但是它味道很重,外表散發這惡心的臭味,讓人避而遠之,所以都是禁止帶入公共場所的。但是其味道十分獨特,味道非常好,口感也很棒。只要你第一次大膽嘗試,後面絕對會愛上它的,而且還會吃上癮。
在夏季榴槤的產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時候。榴槤好吃但是很貴,一個榴槤都要上百塊,夏季便宜的時候也要幾十塊錢。最好吃的榴槤當屬馬來西亞產的Musang King的品種,Musang King榴槤的肉深黃色,裡面的肉非常多,核還小,味道濃厚,肉質鮮嫩,口感非常棒。
現在通過雜交培育出了一種榴槤是紅色的肉,氣味沒有正常榴槤那麼重,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這是花了好幾年培育出來的,但是技術還不是很成功,有時候結的果實不一定是紅色的,所以紅色的榴槤會更貴一些,不過味道都差不多,何必買那麼貴的。
榴槤扒開後把肉放入冰箱再拿出來吃味道更棒哦!不過榴槤屬於陽性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女性可以多吃點,女性虛寒的體質,吃一些榴槤有助於緩解痛經的痛苦。吃一些榴槤可以補氣補腎的作用,榴槤還有一定得葯用價值,它的果皮和果核都可以拿來加工一下當做草葯。果皮可以拿來燉湯喝,用的是果皮裡面那層白色的肉,外面那一層是不要的,果皮再加上雞肉或者豬肉都可以,放入鍋中燉爛就可以食用了,湯非常鮮。不過對於不吃榴槤的人,這種湯聞起來味道更重。榴槤肉屬於陽性,但是它的果皮有清熱降火的作用,所以果皮燉的湯可以滋陰潤腸的效果。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榴槤可以當做葯用,用榴槤核煮湯可以補腎健脾,治療精血虧虛早衰等症狀。
2、臭豆腐
臭豆腐又稱為臭乾子,是中國一種傳統的美食,發源於很早之前。氣味很臭,而且看起來也是沒什麼食慾的那種,但是吃起來味道超級棒。
臭豆腐是用做好的豆腐塊,加上發酵用的鹵水,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而成的,發酵過後會產生一種硫化氫的物質,所以會產生刺鼻的氣味。
據說臭豆腐的發明是因為年輕時的朱元璋太貧窮,拿了過期的豆腐用油煎炸後食用,驚奇的發現味道非常的獨特美味。後來他率領的軍隊都吃過他發明的臭豆腐,從而臭豆腐的臭名也就廣為流傳了。
中國各個地方的臭豆腐味道都有所差異,但是氣味還是一樣的臭,越臭的豆腐越好吃。現在最為出名的就是湖南長沙的臭豆腐,味道麻辣香鮮。發酵過後的臭豆腐通過油炸,外酥里嫩。配臭豆腐的料汁也很重要,每個地方的差異應該就在料汁上。
有人把臭豆腐拿給外國人吃,外國人聞到味道後,也是覺得非常臭,這怎麼吃?但是他們吃了一口之後,就愛上了這道中國美食。現在臭豆腐也是全球聞名。說道臭豆腐小編嘴巴都流口水了,下班一定要去路邊買上一份嘗嘗。
3、螺螄粉
螺螄粉的口味也是相當的重,聞起來就想吐的那種,但是你吃一口之後就不會想吐了。其實那也不是臭味,是一種特殊的味道,是酸筍通過發酵形成的味道。螺螄粉裡面料很多,吃起來非常開胃。食材:螺螄,干切粉,豬脊骨,腐竹,酸筍,酸菜,生菜,蘿卜干,黑木耳,炸花生米,草果,小茴香,蔥花,香葉,辣椒粉,泡紅椒,泡山椒。
4、臭桂魚
臭桂魚是徽州的一道名菜餚,這也是一道能上宴席的發臭的名菜了。第一次吃的人聞到味道以為是這魚變質了,其實這就是這道菜特殊的味道。據說在古代,人們要把鱖魚運到別處去賣,但是怕路程遙遠,魚會變質,就在魚身上撒上淡鹽水。運到之後發現,魚有一種臭氣味,但是在烹飪之後,味道更加的鮮美了,所以這就有了這道菜。
現在臭桂魚也是用鹽腌制,鱖魚宰殺清洗之後,用鹽腌制,再用木桶壓制。腌制一個星期左右,夏天腌制3天就行了。
5、豆汁兒
豆汁兒是一款老北京人喜愛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曾經是宮廷中的一道御膳。豆汁兒是用綠豆加工而成的,磨成粉,讓後過濾澱粉,留下渣渣,經過發酵而成,甜甜的酸酸的還有點澀,如果不是老北京人應該都喝不習慣。
6、豆腐乳
豆腐乳也是用豆腐經過發酵而成的。在發酵過後,豆腐中的澱粉變為酒精,蛋白質變為氨基酸,經過發酵都會產生一股臭味,那隻是氣味有點臭,腐乳的味道很獨特。南方人把它當成調料經常拿來做各種菜餚,也可以直接食用,喝粥的時候配上一點點腐乳,就可喝完一整碗粥。
以上說了這么多都是中國比較常見臭味食物,國外的人其實吃的比我們還臭。下面就列舉幾種國外「臭名遠揚」的食物。
1、鯡魚罐頭
鯡魚罐頭是瑞典人發明的一種超級臭的食物,我們中國的臭豆腐和他相比簡直可以說是香氣十足的。瑞典政府也是規定,不允許在公共場合打開鯡魚罐頭,國際航班也是規定不允許攜帶和托運,可見他的臭味之可怕,也是排在臭味食物的第一名。
2、鰩魚片
鰩魚片是韓國的一種高端食材,鰩魚是海中的一種魚類,因為鰩魚是通過皮膚進行排毒的,所以鰩魚本身有一股味道。鰩魚片經過韓國的製作,經過發酵產生氨氣,發出一種如廁所般的味道,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心會發生意外情況。
D. 聞著臭吃著卻香,有哪些「臭臭的」美食十分惹人愛
在中國,聞著臭臭的,吃起來非常香的主要有三種食物或者水果,那就是臭豆腐、螺螄粉和榴槤,臭豆腐和螺螄粉是純國產的,榴槤這種水果東南亞比較多,特別是泰國,到處都有賣的,國內廣東和海南也有一部分地方種有榴槤,這三個東西可以說在國內是臭名遠播,下面分別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臭豆腐
全國各地吃過很多臭豆腐,但是說到正宗我個人認為當屬湖南長沙和浙江杭州的臭豆腐,這兩個地方的臭豆腐聞起來絕對是相當有味,但是做好之後吃起來也確實香。臭豆腐雖小,但製作流程卻比較復雜,必須經過油炸、加鹵和發酵等幾道程序。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有些人對它敬而遠之,有些人則將吃它當成了一種嗜好,愛的不行不行的。
除了以上三種食物,豬大腸、杭州莧菜梗的鹵汁也是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很香的,但是都不如上面提到的三種食物這么有名,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E. 中國6種公認「最臭」的美食,你都知道哪些呢
不知道你發現了並沒有,只需是有夜市街的地區,只需是有吃的地區,就一定會威海臭豆腐!樣子看上去不咋地,味道卻一流,隔著許多條街都能聞到臭味!剛出鍋的臭豆腐焦黃內嫩,咸,辣,臭,鮮混和一起,味道不能語言只有會意!實際上,威海臭豆腐,確定其異味的便是鹵汁!據研究表明,臭豆腐中起碼有49種可揮發物有機化合物!
F. 以「臭」聞名的美食,看看除了中華臭豆腐還有哪些上榜
還有徽菜中的臭鱖魚
臭鱖魚出自徽州,是徽菜代表作之一,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越「臭」越好吃說的就是它。
《十二道鋒味節目》節目組,也曾專門來到徽州,做這道名菜。
在徽菜館子里,你若聞不到這陣陣「臭」味兒,就說明這館子不夠地道。
其實臭鱖魚的本名該叫做「腌鮮鱖魚」,它的味道是一種發酵過的、似臭非臭的氣味,絕非臭魚爛蝦的腐爛味道。
這道徽州名菜的由來,據說只是無心插柳。
以前,缺乏冷藏保鮮技術,鮮魚不易保存。
據傳,安徽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入冬時,都會將長江名貴水產——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
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們會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而且上下翻動,來保證魚的賣相。
如此七八天後抵達屯溪等地,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
這股「臭味」來自於魚肉中蛋白質的發酵,雖然聞著「臭」,但是在烹飪過程中,大部分的「臭味物質」會揮發掉。
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魚肉的口感也發生了變化,肉質緊實、有嚼頭。
發酵食物有著新鮮食物所沒有的千回百轉的滋味,但這種味道需耐心與勇氣方能享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