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十年後中國的農村會怎麼樣
首先,許多村莊將會消失,現在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少,主要是留守兒童和一些老人,村子裡面種地的都是留在村裡的老人,所以很多人認為現在農村正在慢慢消失,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經過20年後農村人口會越來越少,許多小的偏遠村莊將會消失,這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也是農業規模發展的必然。
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針對未來農業的農業專業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功能分化將更加明顯,經過20年之後,會有很多專門的村莊,也會出現養殖公司和一些在種植和養殖領域高度專業化的生態養殖基地,除了投入大量的農業資金外,還將投入更多的科技科研院所,探索出更具魅力的新型農業模式特色。
然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土地確權後,將繼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戶口不再有農業和非農業,統一變更為居民戶口,這是國民身份的統一,這也預測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城鄉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現在大部分農村的路不再是先前的土路,
㈡ 誰能預測一下,20年後中國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呢
20年後的農村到底會是什麼樣?我相信誰都不能清楚、准確地描繪出來,但是可以根據現在的發展態勢和農村發生的巨變,來大體預測將來農村可能會有的改變。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於我國農村在過去階段的發展變化,是有目共睹、深有感觸的!
未來農村還有哪些變化?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㈢ [科學發展觀]如何把農村變成城市
中國是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農民卻有九億之多,這一以農民為主體的國情特點,左右了中國的國策。中國要搞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就是如何實現農村現代化。目前,中國僅有二十億畝耕地,已經無法容納九億農民,其中至少有五至六億的剩餘勞動力,這是中國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會造成出乎想像的嚴重後果。如何消化五至六億正在流動起來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呢?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製造新城市,即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就地打造一座座中小型城市,讓農民以土地入股,成為市民。這樣,中國通過製造一座座新城市,將會產生經濟發展的規模效應,從而形成強大的內需力,並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化市場中化弱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而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製造城市需要龐大的資金、大量的優秀人才、眾多投資項目,如要國家投資、經營、管理,國家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建成後恐怕也負擔不起。新城市,由誰來建造呢?凡是建設性、經營性的行為都應歸屬於市場行為,市場的東西應該還給市場。製造城市純屬市場行為,國家不宜直接插手經營,只宜以法規、政策引導並進行宏觀調控。因此,製造新城市不必再由國家負擔承建,而一概把它推向市場,讓社會來造城。即讓民間資本、外來資本來投資城市,利用他們嗅覺靈敏、決策果斷、行動迅速、經營靈活的市場特徵來參與製造城市、經營城市和管理城市,打造出一個個充滿競爭力的年輕城市來。為什麼要讓「社會來造城」呢?因為以前所倡導的以國家投資建城的方式,在當今國際大環境下,要繼續運行下去,不僅在財力上存在眾多的缺陷,在時間上也是不允許的。要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軌道中搞好城市建設,分擔城市壓力,只有依靠全社會的力量來建設一座座新城,這樣才能標本兼治。是的,國家就象一位負累很重的母親,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的伸手,只有解放思想,跳出傳統思維的框框,才能尋求解決中國城市建設的新方法。 當然,製造城市這樣一個創造性的系統工程,絕不是一個人、一家公司或一個財團就可以辦得到的。因此,所製造的城市必須是眾多人、眾多公司或眾多財團共同聯手努力的結果。這樣製造出來的新城市必然是一個具有公共利益、公共權益的股份制城市,必然是一個走市場化的城市。從她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必須按照市場規律去運作、去經營。她不同於現存的傳統城市模式,其經營方式、管理模式與以往城市建設經營模式根本不同,她將永遠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它的盈虧、好壞將涉及到每一個市民的利益。因此,她必須是共同投入、共同建設、共同維護;必須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超越,才能生存,才能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子來。那麼,如何才能把中國農村變成中國城市呢?要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打造新型城市,其成功的關鍵就是每個新城市要有一種能夠自我完善、自我循環,並極具競爭力的主題產業。如德國漢諾威的展覽、義大利米蘭的服裝、美國底特律的汽車等。這些城市因其主題鮮明,各有特色,因而生存能力極強,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因此,在製造新型城市的過程中,只有把自己的主題產業做強做大,形成了一個主題產業群和主題產業鏈,並配合以商業服務、住宅和公共事業等配套設施的科學規則和開發,才能最後形成一個產業配套、生活配套、社會服務配套的完善的現代化城市。這樣,以主題產業的整體開發、生產流通為主,帶動其他功能共同發展的,可以自我循環的,具有吸引力的區域經濟板塊主脫穎而出,一種新型的製造城市模式也就誕生了。 這種製造新城市的模式為什麼可行呢?一是與主題產業相關的各種資源在有限的空間高度集聚,形成了集聚經濟,實現經濟總量的快速膨脹;二是相關項目高度集中形成產業體系,可以在較大范圍和行業的高度上主導市場,形成規模效應;三是由於產業高度集中,對內可以使相關信息高度匯聚,迅速交換和分享;四是可以帶動地區經濟的普遍繁榮,提高發展、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使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以主題產業造市、興市的思路形成後,用什麼辦法去啟動這一市場呢?一個全新的構想就是城市建設全球化、市場化、企業化、產業化和商業化,即把整個新城市真正實行政企分開,政府只管行政和市場監管,而把城市的所有企業統一變為一個城市經營公司。通過股份化改造,讓當地政府、企業投資者和市民都成為城市經營公司的股東,從制度上形成城市經營利益的共同體。這種全新的城市開發模式,既不同於傳統的自發形成的商業市場,又不同於政府強行推動的城市建設模式,因其國際化、市場化、企業化、產業化和商業化,從而產生極強的吸引力,形成一個磁場效應,將吸引世界上龐大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快速集聚。如此,一座座極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城市將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拔地而起。 所以,在當今現代化建設軌道上飛速發展的中國,要想真正做到甩開包袱,撒開大步向前跑,不僅要學會如何經營一個個舊城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去製造一個個新城市。只有一座座新城市的崛起,才能更好地分擔社會產生的種種壓力,從而更好地引導中國整個城市化進程朝著健康、有序、合理的方向發展。作者:程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