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和印度為什麼要「打仗」
主要是領土爭端問題嚴重。
二戰以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西藏也受英國的控制。
英國人退出時在印度和中國西藏之間,設了個麥克馬洪線,這一來中國就沒有藏南了,中國不認,但當時中國沒有話語權。
新中國控制印度後,印度眼紅,把藏南視為戰略要地拚命爭奪,於是戰爭打響。
對印度藏南是戰略要沖,但對中國也是國家主權問題,也不能拱手相讓。
㈡ 中國同印度的關系怎麼樣了
就是關於國界問題,據說中國最近已經在青藏高原建設了三個空軍基地,運動半徑可以覆蓋了大半個印度,且中國如果空襲新德里所行進的距離是印度到北京距離的十分之一
印度和中國正在跳著探戈,每一方都有舞蹈天賦,舞步嫻熟,然而把對方當作一個舞伴時,彼此又十分警覺。不過,它們必須共舞。
印度石油部長艾亞爾本月在北京同中國簽署了一份協議,尋求在確保原油資源的問題上同中國進行合作。這一協議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亞洲能源地緣政治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表明了亞洲這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今後走向。
「我非常清楚,」艾亞爾在北京說,「印度和中國之間任何激烈競爭行為都對和平無益。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能源安全建立在對方的能源安全受到威脅的基礎之上。」本月早些時候,印度外交秘書希亞姆公開發表演講時說,印度和中國「都是大國,誰也控制不了對方,也不會被第三方所控制。」
由於印中的經濟都在繁榮發展,所以兩國間的貿易、投資異常活躍。印度的高科技公司蜂擁來到中國尋求進一步發展,中國的製造商也視印度為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在政治上,印中做到了相互理解,前者不再談西藏問題,後者置身於克什米爾問題之外。中國還支持印度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不過,在雙方共同分享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每一方都對對方存有戒心。雙方在尋求不同的戰略盟友,印度希望與美國發展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以確保在與中國的較量中占據上風。幸運的是,地緣條件使印中很難再起戰事,喜馬拉雅山脈將打消任何一方的軍事冒險主義。
印中關系中一個復雜的因素是日本。日本把中國視為「不斷上升的戰略威脅」,認為和印度交好是抵消這種「威脅」的一個方法。這就是日本外相1月初訪問新德里、尋求同印度進行定期高層對話的原因,而印度也在尋求這種額外優勢。
㈢ 中國與印度邊界問題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問題。
中印有爭議的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由於錫金段不存在爭議,故不含錫金段) 。西段長600公里,中段長450公里,東段長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級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
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2018年11月,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
(3)中國印度什麼回事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的由來:
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但自從英國佔領印度後,英印政府試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裂出去,為後來的中印爭端留下隱患。
1914年,由英國政府代表亨利·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制定了「線」,即著名的「麥克馬洪線」。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
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給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佔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膽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佔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1954年10月,尼赫魯訪華回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議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沖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系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沖突的各項建議,繼續侵佔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㈣ 中國和印度人口為什麼這么多
人口眾多的原因如下:
1、氣候條件好,兩地都適合農業開發,適合耕地的土地面積較多,人活下去並不斷繁衍,吃飯問題必須解決
這兩國可耕地面積較大。
當今世界的耕地面積排行中前幾名的分別是是美國、印度、中國、俄羅斯、巴西。一個國家能生產的糧食數量,是這個國家能養活人口主要制約因素。美、印、中、俄,這四個國家是僅有的4個耕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按照全世界的人均糧食消耗量和土地平均產出量,5萬平方公里耕地可養活1億人口,如果充分開發,這四個國家,是僅有的能夠養活20億人口的糧食大國。
2,歷史文化因素。印度和中國人口上最多,這是因為這兩國都有悠久的歷史,相對穩定的歷史進程,上千年的人口增殖過程。
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到現在來說都是人口較為稠密的國家。
3,兩國是發展中國家。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快速與否,主要看這個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通常來說,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較高,這個國家的生育率越低,反之生育率越高
4、地理位置因素。
兩地地理都比較封閉,中國東邊是太平洋,南邊是高山,西邊是青藏高原還有大漠,北邊是極寒之地;印度是個半島,被印度洋環繞,東邊是高山,北邊是青藏高原,僅有西北有個小缺口,還是山地。兩地的封閉環境,意味著只要本地政治穩定,不內亂自相殘殺,外部威脅不大,有足夠的安全感,有利於人口繁衍傳承。
㈤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是因為印度不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
㈥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是什麼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是合作關系。鄰國關系,中國和印度是鄰國,歷史上有友好時機,也發生過戰爭,總體來說是合作關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 ,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
中國與印度關系的由來
中印關系,指中國與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由由於之後關系冷淡;1976年兩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㈦ 中國和印度為什麼會鬧糾紛
主要是邊界領土的爭端產生的爭端: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分西、中、東三段;
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
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我們手中;
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裡;
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沖突也是在這兩段打的。
㈧ 印度與中國關系現狀2022
當前,中印關系的領域更加寬廣,不同領域之間的聯動關系也更加密切。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友好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同時積極發展其他方面的關系。從那以後,是否解決邊界爭端不再是中印關系發展的前提條件。
從客觀上看,當前中印關系已經與1988年大為不同,雙方的邊境管控能力都顯著上升,兩軍從在邊界地區的時空錯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轉變成同時空管控加常態化相遇。中印的經貿關系也更加密切,中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另外,中印兩國還歷史性地在海上相遇,兩國同時追求海洋大國身份,使得兩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動日益頻繁。這些都使得低水平時代的1988年原則變得難以為繼。
一個領域的中印關繫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中印關系從幾根相互孤立的支柱,變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大廈。這種新形態的中印關系,在不同領域之間將更加具有聯動性,但也將更加具有穩定性。2022年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談及中印關系,他表示,兩國應「彼此做相互成就的夥伴,不當相互消耗的對手」。(攝影/新華社記者金立旺)中印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不競爭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規律。但是,中印兩國僅僅是國際體系中兩個較大的行為體,還沒有進行全球性戰略競爭的能力,仍然有比雙邊戰略競爭更加重要的戰略利益和發展目標。因此,中印兩國都有迫切的需求,去改善當前的兩國關系。
㈨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
先說歷史遺留問題,中印在邊境上存在認知沖突,並且爆發過戰爭。但戰斗過程比較耐人尋味,用網友的話說,就是印度把侵略戰打成了首都保衛戰。
第二,民族情感不和。這是因為上述第一條的衍生,有分歧,還打輸了,肯定不服,不滿,他們的執政者也都會朝這方面宣傳引導。
第三,國際局勢,這個牽扯到全球幾大陣營,雖然中印雙方存在一定合作面,但總體上說,印度是親美派。
㈩ 中國和印度邊界糾紛是什麼
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新藏公路就通過這里,但是印度認為該地區是他們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