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中國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主要是由擁有人口巨大、經濟超級力及軍事超強力這三大要素組成,再詳細解釋,它必須具備人口最多、經濟實力雄厚、軍力強大、科技發達、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以及社會凝聚力高度集中等,這就叫新型超級大國。
如今的中國,不論從戰略或戰術上來看,也不論從橫的、縱的、圓的、扁的去度量,都已具備上述全部條件。而世界公認的超級大國——美國,除了科技這一項稍領先中國以外,它並不具備人口最多、經濟實力雄厚、軍力最強大、社會凝聚力高度集中這五項主要條件。這就說明中國是世界上一個名副其實但又不為人知的超級大國,而美國卻不是,它如今的國力已過度衰敗,快速下降。但人們為了不讓美國太傷心而繼續往其身上貼上「超級大國」這一標簽。現在,以中美兩個新舊超級大國相互對比,美國絕對比不上中國,但美國的霸權中國將無法比,因為霸權是侵略、掠奪他國的罪惡。
首先,中國的人口接近14億,美國僅有3億,中國人口遠遠超過美國。
人口多,商品的購買力就大,購買力大,掙來的錢就多。錢多了,反過來又去促進經濟繼續發展,經濟發展了,就能大大地增強軍力去保家衛國。所以,人多是軍力強大的前提,經濟是軍力強大的基礎,而武器只是軍力強大的延伸。沒有武器,戰爭照樣打下去,但沒有人與經濟,戰爭無法存在。所以,人與經濟是軍力強大的主力,而武器只是軍力強大的小力。
其次,經濟。
2014年中國主要的工農業單項產量與第三、四、五產業及社會購買力等已位居世界第一,而美國就排名第二。根據世界銀行計算,2014年的中國經濟總量(國民生產總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17.8萬億美元,而美國為17.4萬億美元,中國比美國多出0.4萬億美元。但美國2014年的17.4萬億美元經濟是大大灌水的,按筆者粗略估算,如果再排掉其灌水部分(即17.3萬億美元國內外債務),那麼,其只剩餘4—6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了,中國比美國實際多出大約11——13萬億美元。
最後是軍力。
怎樣去理解中美兩國軍力誰強誰弱?應該這樣理解,2014年美國的軍事技術領先中國大約5年,但中國軍力(武器十內力)就領先美國大約20年。軍力是由武器與人民、國土、經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所組成的,武器的能量只佔軍力中的百分之四十,而人民、國土、經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的能量,就占軍力中的百分之六十。
人們常常談美國軍力是世界最強大,其實都是人的錯覺所致,並非事實。而筆者就認為,美國如今的軍力,完全是一種灌水軍力,若採用評估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購買力平價」,去把美國軍力中大部分的「水分」放掉,露出來的才是其真正的軍力。
例如:先把美國軍力中的全部武器與人民、經濟、國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以及削減5000億美元軍費所造成的損失都擺出來,然後採用「購買力平價」,去把美國軍力中的「大量老化與被淘汰的武器、3億人中產出的少量兵員、社會凝聚力大弱、17.3萬億美元的國債以及因削減 5000億美元而損失大約500架先進戰機、50艘戰艦、1000輛作戰坦克、1000枚戰略巡航導彈等」水分全部放掉,這剩餘的才是美國大大縮小的軍力,這就是如今的美國軍力落後中國大約20年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中國不是軍事強國,因為她現在無法生產出自己的超級核動力航母等先進設備。這只是片面的看法,按照這種看法,美國也不是軍事強國,因為它也無法生產出中國擁有的先進有人駕駛宇宙飛船與陸基遠程反艦彈道導彈等武器裝備。一切武器及其先進技術,只是軍力的延伸,不是軍力中的主力,而一個軍事強國所具備的主要條件應是人力與經濟,最後才是武器。中國即便沒有購買國外一件先進武器,也能生產出各種新型武器並在自己強大內力的支撐下去打敗敵人。在世界上,誰能打敗美國,誰就是軍事強國。
今天的中國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中國認為自己是超級大國,中國就成超級大國。然而,中國今天還是認定自己為發展中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嗎?不是,中國應是發達國家。不拿發展中國家就拿公認世界第一的美國這個最發達國家來說,它有能力建造中國擁有的世界最大的三峽水電站與世界最長的青藏高原鐵路及高速鐵路嗎?它有能力建造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嗎?它有能力開發出中國新型有人駕駛宇宙飛船與陸基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嗎?中國還有大量民用、軍用達到世界水平的東西,在此就不必多說了。
中國為什麼硬是認定自己為發展中國家呢?
這是因為中國為了麻痹敵人而制定出的一種國家欺騙戰略,其目的是少支持世界、多發展國內。中國制定的這種欺騙戰略的依據是人均產值,但筆者認為,用人均產值去定性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不恰當的,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中國的國情。試問,擁有百萬財富的人有資格去與最困難的窮人平均產值嗎?擁有百萬財富的人能捨得把自己一套多餘的樓房或轎車送與最困難的窮人嗎?答,絕對不可能。事實證明,產值平均過後,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既然平均產值能讓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那麼筆者也發明一種「臨時分割法」,使中國一下子成為發達國家並依此階梯步入超級大國。先把中國13億多的人口分為3億與10億多兩部分,然後把3億人口安排在中國沿海各省市裡,而把10億多的人口暫時寄存在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區里。這樣,就去計算這3億人口2014年的人均產值為幾萬美元而不是幾千美元,中國因此成為發達國家與超級大國。最後,中國用成為超級大國所獲取的最大利益與大量的資金,大力去幫助10億多的人加快發展經濟,這對中國的快速發展不是更好嗎?
中國當上超級大國後,將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利益與好處。
一、 美國殘余霸權因無力對抗中國將被擠下世界舞台;
二、 中國每年不再損失幾千億美元的和平紅利;
三、 聯合國將改名為「世界和平合作院」並在中國落戶;
四、 俄羅斯等國將它們早先霸佔的領土與島嶼全部歸還中國;
五、 日本沖繩群島等地區宣布獨立;
六、 台灣等島嶼回歸中國;
七、 外蒙古回歸中國並與內蒙古合並;
八、 朝鮮統一韓國成為一個完整國家;
九、 美國撤回部署在全世界的所有軍事基地;
十、 美國戰機與軍艦等將永遠遠離中國周邊與近海。
② 中國為啥叫「中國」
在古代,人們所說的「中國」,並不是現在的「中國」。
古代的「中國」,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國」的代名詞。在我國的文獻中,「中國」一詞有六種含義: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因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一般都處在各諸侯國的中間,所以叫「中國」。後來又發展為凡是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都叫「中國」。
3、指中原地區。
4、指國內、內地。清朝就把內地叫「中國」。
5、指諸夏族居住的地方。諸夏地區不僅居住著漢人,也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人們把這個地區叫「中國」。
6、指諸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從漢代起,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歷史上「中國」的范圍,除了王朝之外,還應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和部落。19世紀以來,「中國」則指我國的全部領土,與古代的不同。
「中國」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個王朝——商朝。由於商朝的國都位於它的東、南、西、北各方諸侯之中,所以人們稱這塊土地為「中國」,即居住於中間的王國,它同時又是政治、經濟中心。
在古代,「中國」沒有作為正式的國名出現,因為那時的王朝或政權,只有國號,而沒有國名。他們所說的「中國」,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③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呢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國家,大國的崛起更是不斷,如若是以世界近代史來看的話,自從新航路開辟之後,更是很多強大的國家不斷的出現,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蘇聯還有誕生不到兩百年發展到今天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它們在人類歷史的某一段時間可以算是非常強大的國家,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世界上有如此多強大的國家,那為什麼會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呢?
最後是因為中國對世界做出的偉大的貢獻。中國的四大發明曾傳播到西方世界,隨後便使西方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進了世界近代文明的發展。如今的中國,也在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不斷地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我們雖很強大,然中國卻沒有稱霸的野心,反而為了促進人類共同的發展而在不斷的努力,所以才會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④ 我們的國家為什麼叫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
「中華」,即中國、華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於敵人而言。在當代中國,凡是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范圍,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
共和一般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范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制等。
(4)為什麼都說中國擴展閱讀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
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⑤ 為什麼說中國是文明古國
在考古學語義中,文明即國家,文明的誕生就是國家的誕生。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在考古學上,一般把金屬工具、文字和城市的出現視為國家或文明出現的典型標志。
人類迄今已走過長達數百萬年的歷程,但文明的出現不過6000年,這表明文明或國家是人類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人類的文明古國雖然處於不同時代、位於不同地域,但均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創造了人類早期的國家、城市、文字、金屬工具、天文學、醫學、數學、哲學、宗教等,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明源頭。
不幸的是,長期以來古國文明的保護和傳承遭到兩個方面的嚴重挑戰:一是軍事戰爭帶來野蠻破壞,古國文明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二是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文化沖突,守護文化多樣性的道路異常艱難。
(5)為什麼都說中國擴展閱讀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明未發生斷裂的原因:
1、生態因素
首先,廣闊的水網分布不僅成為了天然的交通運輸網路,更將擁有同樣文化卻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們聯系起來。
其次,廣袤的土地為承載大量人口的農耕經濟提供了保障,促使越來越多的族群和人們加入了中華文明。
最後,古代中國人的聚居區(中國北部地區)氣候比較寒冷,所以這里的人們比同時期處於較溫暖地區的人們,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倫人,需更勤奮工作。
為了抵禦寒冬,中國人需要搭建屋舍、准備衣物和柴火。中華文明即是源起於較寒冷的北方(黃河流域),之後逐漸遷徙擴展至較溫暖的南方,從長江流域到珠江兩岸。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於溫暖的南方(希臘和羅馬),並逐漸向北面擴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歐(荷蘭、比利時、法國、英格蘭、德國等),最終到達俄國。
2、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何中華文明能擴展並影響其他遠離黃河流域的族群。在這些因素中,有一個特別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國人有一種與「天」緊密聯系的世俗宗教。
盡管現代中文裡的「天」在英語中翻譯成「Heaven(天堂)」,但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天」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與先知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控著宇宙中的秩序,包括統治人類社會。雖然「天」被具化為一個神,受到人們朝拜,被稱作上帝(或上天),但它卻不是唯一的神。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中國人被灌輸了一種非排外的世界觀(正如天堂並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種兼容並蓄的文化。 所以,認為「天」並不限於某一族群,這與《聖經?舊約》中基督上帝僅限於猶太人不同(直到耶穌之後,基督教才被允許流傳至異教徒)。
而恰恰這種特性使得非漢族地區的族群融入中華文明成為可能。鑒於此,加之中國沒有像西方一樣的制度化的教會組織的存在,使得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宗教戰爭,這或許也是中華文明從未間斷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導致中華文明不斷擴張的因素則是皇室的統治方法,通過文化吸收以及示範效應等方法,而不是通過征服和壓迫。
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開始,中國統治者設立了一套分封制度來管理游牧族群。與西方不同,羅馬帝國征服歐洲後,用羅馬文化取代了希臘文明,而在中國的王朝更替中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文化斷層。
此外,由於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來入侵者融入其中並在征服勝利後被「漢化」。歷史上,中原曾兩次遭到少數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帶領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滿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
雖然他們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卻最終被「漢化」,用中華文明的思想來建立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文明從未被蒙古或滿洲文明所取代。
正因為中華文明的兼容並蓄,才使少數民族統治者更容易包容並接受中原文化。事實上,滿洲人毫無後顧之憂地接受了漢族文化。假設來說,這就好比羅馬人吸收了希臘、埃及文明,雅利安人包容了哈拉帕(印度)文化,而不是在征服後就以自身文明取代這些文明。
⑥ 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叫中國
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夏、商、周、漢、晉、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歷史上不斷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戰,眾多民族融合成為中華民族。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中國的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有著多彩的民俗文化,傳統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和國畫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⑦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中國這兩個字不是近代人發明的,根據目前已有的考古資料和史書記載,中國二字是三千多年前的周人發明的,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出土一個西周古銅器,被命為「何尊」,這是西周初年一個叫何的西周貴族所造,在尊底刻有122個字,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
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將居住在這天下之中,從此治理人民。這是出土文物中最早關於中國二字的記載了,這里的中國指的是天下之中的意思,這個何尊上的銘文記載的大概意思是說:周成王初次親政,來到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居住,並在此祭祀周武王,表示要繼承周武王的遺志。
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兒子,西周的第三位天子,他親政的時間是公元前1039年,距離今天是3060年,也就是說三千多年前,就有中國這個詞了,當時的意思指的是整個天下的最中間,這里明確提到了成周,當時叫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但是周天子大多數時候是居住在宗周的,當時叫鎬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
之後,在中國的所有封建朝代中,中國都成為國家的代名詞,史書上有數不清的關於「中國」二字的記載,雖然有朝代名,但是很多時候自稱時,都稱中國,就連大多數國家也稱呼中國,就連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清朝,很多時候對外也是自稱中國的。
比如清朝與俄羅斯簽署的第一個條約《尼布楚條約》,清朝的國號是大清,正式對外的國名一般是大清國或者大清帝國,但在說到領土歸屬時,就說屬於中國,以下摘自該條約中的內容:
大清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俄羅斯國統治大俄、小俄、白俄暨東、西、北各方疆土世襲獨裁天佑君主約翰·阿列克歇耶維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維赤欽差勃良斯克總督御前大臣費岳多·鄂斯塔斐耶維赤·烏拉索夫..........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
盡管清朝是滿族人建立,但仍然是認同中國的,他們自稱這片土地就是中國,在《南京條約》中也是如此,大清國與中國同時出現在文中,盡管清朝自稱為大清國,但是外國在翻譯清朝的國名時,大多數時候翻譯為中國(CHINA),而不是大清國,可見中國作為這片土地的俗稱和國家的稱呼已經深入人心了,已經成為所有在這片土地上建立的國家的代名詞,無論他的國號是什麼,一直流傳至今,現在我們仍然是以中國的名字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