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中國的儀禮食俗
誕生禮又稱人生開端禮或童禮,它是指從求子、保胎到臨產、三朝、滿月、百祿,直至周歲的整個階段內的一系列儀禮。誕生禮起源於古代的「生命輪回說」,中國古代生命觀中重生輕死,因此把人的誕生視為人生的第一大禮,以各種不同的儀禮來慶祝,由此形成許多特殊的飲食習俗。
求子食俗向神求子。祭拜主管生育的觀音菩薩、碧霞仙君、百花神、尼山神等,供上三牲福禮,並給神祗披紅掛匾;送食求子。吃喜蛋、喜瓜、萵苣、子母芋頭之類,據說多吃這類食品,便可受孕;送物求子。包括送燈、送磚、送泥娃娃、送麒麟盆,相傳這都是得子的徵兆;答謝送子者。如廣州、貴州和皖南的「偷瓜送子」;四川一帶的「搶童子」、「送春牛」和「打地洞」;廣西羅城仫佬族山寨的「補做風流」;舊時彝族地區的「促育解冤祭」;鄂西和湘西土家族的「吃伢崽粑」、「喝陰陽水」;都屬於這一類型。
保胎食俗對於孕婦,古人是食養與胎教並重,還有「催生」之俗。在食養方面,強調「酸兒辣女」,「一人吃兩人飯」,重視葷湯、油飯、青菜與水果,忌諱免肉(生子會豁唇)、生薑(生子會六指)、麻雀(生子會淫亂)以及一切兇猛丑惡之物(生子會殘暴)。在胎教方面,要求孕婦行坐端正,多聽美言,有人為她誦讀詩書,演奏禮樂。同時不可四處胡亂走動,不可與人爭吵斗氣,不可從事繁重勞動,並且節制房事。在催生方面,名堂亦多。《 夢梁錄》雲:「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婦入月,期將屆,外舅姑家以銀盆或彩盆,盛粟桿一束、上以錦或紙蓋之,上簇花朵、通草、貼套、五男二女意思,及眠羊卧鹿,並以彩畫鴨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棗、粟果及孩兒綉綳綵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禮』。」湘西壩子是岳母給女兒做一頓飯,二至五道食餚,分別稱作「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時平安」、「五子登科」,飯食必須一次吃完,意謂「早生」、「順生」。侗族是由娘家送大米飯、雞蛋與炒肉,七天一次,直至分娩為止,浙江是送喜蛋、桂圓、大棗和紅漆筷,內含「早生貴子」之意。包括添丁報喜和產婦調養。前者有土家族的」踩生酒」,畲族的「報生宴」,仫佬族
㈡ 你對中國傳統禮儀了解多少傳統禮儀給現代生活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聖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教播於海外。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㈢ 儀禮的價值
《儀禮》一書,記載的是先秦的禮儀制度,時過境遷,它是否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儀禮》作為一部上古的經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書材料,來源甚古,內容也比較可靠,而且涉及面廣,從冠婚饗射到朝聘喪葬,無所不備,猶如一幅古代社會生活的長卷,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書中記載的古代宮室、車旗、服飾、飲食、喪葬之制,以及各種禮樂器的形制、組合方式等等尤其詳盡,考古學家在研究上古遺址及出土器物時,每每要質正於《儀禮》。《儀禮》還保存了相當豐富的上古語匯,為語言、文獻學的研究提供了價值很高的資料。《儀禮》對於上古史的研究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古代中國是宗法制社,大到政治制度,小到一家一族,無不浸潤於其中。《儀禮》對宗法制度的的闡述,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論形態,要深刻把握古代中國的特質,就不能不求於此。此外,《儀禮》所記各種禮典,對於研究古人的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次,盡管宋代以後,《儀禮》一書在學術界受到冷落,但在皇室的禮儀制度中,《儀禮》始終是作為聖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從唐代的開元禮到宋代的《政和五禮新儀》、《大明集禮》,乃至《大清會典》,皇室主要成員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以及聘禮、覲禮等,都是以《儀禮》作為藍本,加以損益而成的。
再次,由於佛教的傳入,使民間的傳統生活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如果聽之任之,則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有全面佛教化的可能。宋代的有識之士如司馬光、朱熹等,意識到《儀禮》中的禮制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典型,如果它從中國社會徹底消失,那將是儒家文化的徹底消失。他們順應時勢、對《儀禮》進行刪繁就簡,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體現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喪、祭諸禮,率先實行,並在士大夫階層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較積極的成效。可見,《儀禮》在宋代時還起過捍衛民族文化的作用。
最後,《儀禮》在在今天還有沒有價值可言呢?回答是肯定的。但這並不是說要恢復《儀禮》的制度,而是說應該利用《儀禮》禮義中的合理內核。《儀禮》中的許多禮儀,是儒家精心研究的結晶,有許多思想至今沒有過時。對於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保持應有的尊重,並以科學的態度加以總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用。今禮之中有古義,人們不自知罷了;古禮也可以今用,這正是我們應該象王安石、朱熹那樣,認真研究的課題。有關《儀禮》中的禮儀,我們將在後面作比較詳細的介紹,此處從略。
㈣ 對中國禮儀文化的認識
中國禮儀
中國的禮節與儀式 。中國 古代有五禮之說 ,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禮儀的起源
按荀子的說法有「 三本 」即「 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 君師者治之本 」 。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 ,履 行禮儀即是向鬼 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源於鬼神信仰 ,也是鬼 神 信 仰的一種特 殊 體 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 都南 郊 圜丘舉行 。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 拜,在達到一定數 量之後 ,才抽 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③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 。廟中的神主是木 制的長方體 ,祭 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 吉拜 」、「 凶拜 」、「 奇拜 」、「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 ,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 、堯 、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曲阜的廟制 、 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⑥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
①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後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周歲時行抓周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②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發髻等儀式。
③饗燕飲食禮儀。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系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④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⑤五祀。指祭門、戶、井、灶、中溜(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溜、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溜、井的專祀,只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⑥儺儀。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津」的作用。
中國商務社交禮儀
握手禮儀
握手禮節源於古代歐洲人向對方表明手中未帶武器,表明親切友好之意.其後成為風尚,通行於歐美.辛亥革命後我國也習以為禮.
在當今商務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見面禮.
握手的方式:
雙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間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與腰部平齊,手握住對方時,應面帶微笑地注視對方,彼此應寒暄幾句。
握手時應注意:
1 不要三心二意,雙眼要注視對方;
2 握手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
3 握手時不要拍對方的臂膀;
4 握手不可用力過度。
(關系一般,雙方稍用力相握,上下晃一晃即可;如果關系密切,可略用力並上下搖幾下,表示十分友好或雙方的深厚情意。但只握指尖或只遞指尖或雙手包住對方的手,則是失禮之舉)。
握手時應遵循的原則:尊者居前。
上下級之間, 應上級先伸手; 長晚輩之間, 應長輩先伸手
男女之間 , 應女士先伸手; 同級同輩之間,不分誰先伸手。
注意:當握手雙方符合以上其中兩個或兩個以上順序時,一般先考慮職位,再考慮年齡,再考慮性別。
注意:介紹時應尊者居後(先介紹職位低者,後介紹職位高者); 但握手時應尊者居前(職位高者先伸手)。
客人和主人握手時,伸手順序有所不同。迎接客人,主人先伸手;送走客人,客人先伸手。 客人到來時,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歡迎;客人離開的時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客人先伸手,表示讓主人留步。
握手的禁忌
不雙手握手 不左手握手 不交叉握手 不戴著手套握手 不用不潔之手與他人相握
不在握手時將另一隻手放在衣袋裡 不戴著墨鏡握手 ,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名片禮儀
名片是現代商務交往中的一種經濟實用的交際工具。
是一種自我的「介紹信」和「聯絡卡」。
商務人員應對名片的選用、製作、遞接名片的禮儀等有所了解。
名片禮儀
規格 名片的規格一般是長8.6厘米-10厘米、寬5.5-6厘米。目前國內最通用的名片規格為9cm×5.5cm
顏色 多用白色、乳白色、淺藍色、淺黃色等色彩
版式 橫式和豎式(橫式名片行序由上而下,字序由左而右)
質地 名片的質地適合柔軟耐磨的白卡紙、香片紙等
圖文 商務名片圖案應簡單;文字宜選用簡體漢字,不要把兩種文字交替印在名片的同一面上。最好在兩面分別以簡體漢字和另一種文字印相同的內容。
標准商務名片的內容:
本人所屬單位(企業標識、供職單位、部門)、本人稱呼(姓名、職務、職稱)
聯絡方式(單位地址、電話、傳真、郵編,也可列上單位的網址、本人郵箱或手機等)
遞接名片的禮儀規范----如何索取名片
1.主動遞上自己的名片(如:你好!這是我的名片,以後多保持聯系或請多關照!)
2.向對方提議交換名片(如:我們可互贈名片嗎?或很高興認識你,不知能不能跟您交換一下名片?)
3.向地位高、長輩索取名片(久仰大名,不知以後怎麼向您請教?或很高興認識您!以後向您討教,不知如何聯系?)
4.向平輩或晚輩索取名片(以後怎麼和你聯系?)
注意:
若別人向你索要名片,而你不想給時,要用委婉的方法表達,不能直接回絕。 該如何說?
若自己沒有名片,該如何說?
名片遞送的順序 :一般由職位低者先向職位高者、晚輩先向長輩、男士先向女士遞上名片,然後再由後者予以回贈;在向多人遞送名片時應由尊而卑、由近而遠,(圓桌)按順時針依次進行。
名片遞送方式:應面帶微笑,將名片的正面朝向對方,用雙手遞給對方(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持握名片上端的兩角送給對方)並說寒暄語。(如:這是我的名片,請多指教或多保持聯系! )遞接名片時,如果是單方遞、接,應用雙手;如果是雙方同時交換名片,應右手遞,左手接。不要用手指夾著給人,在遞送名片時,如果是坐著,應起身或欠身。
遞接名片的禮儀規范——如何接收名片
1. 接收名片時應起身或欠身,面帶微笑,用雙手接住名片的下方兩角。接過名片後應致謝,且應認真地看一遍,表示對對方的重視;
2. 看完後要妥善收好名片,不可在手中擺弄或隨意放在桌上.
3. 如果暫放在桌面上,切忌在名片上放其他物品,更不要在離開時漏帶名片。
名片注意事項:
不要在他人名片上寫不相關的東西;出席商務社交活動,要記住帶名片。
遞接名片的禮儀規范——名片的放置
隨身攜帶的名片應放在名片夾里或西裝上衣內側口袋或公文包里。
將名片放於其他口袋尤其是後褲袋、裙兜或錢夾里是失禮的行為。
最好將他人的名片與自己的名片分開放置。
㈤ 中國傳統禮儀之我見作文800字
以「禮」服人——中華傳統禮儀之我見
荀子曰:「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意思是說:無論一個人、一件事、還是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所謂禮,指的是行為舉止。儀,指的是儀容儀表。「禮儀」就是指我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方式和行為習慣。
中國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禮典:《周禮》《儀禮》和《禮記》,總稱「三禮」,是關於各種禮制的網路全書。其中《周禮》偏重政治制度,《儀禮》偏重行為規范,而《禮記》則偏重對禮的各個分支做出符合統治階級需要的理論說明。由這「三禮」所涉及的各種禮制的總和,也就是禮的全部內涵。
正所謂為人之道,擇善而從,養浩然正氣,樹松柏節操,不可蔑棄廉恥,媚世隨俗。可見禮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至關大要。它是指引我們說話辦事的行為准則,也是折射出當今社會狀態的一面鏡子。一個人綜合素質如何,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程度如何,都可以用「禮儀」作為標准來衡量。
中華民族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我想這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大的贊美與褒揚。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則無以立。」早在三千年前人們就提倡尊重師長,仁者愛人的重禮思想。可見中華民族對禮儀的推崇與重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必須汲取其中的智慧與精髓,將這種優秀的傳統繼承和弘揚。
而不知為何,如今的人們正一天天變得浮躁與不安,難道是社會發展的速度太快,我們的思想已經跟不上它的腳步?還是這種傳統的思想與理念變得越來越不被重視,甚至快要被拋棄?我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在公交車上看見10歲的小孫子空著手坐在座位上,而他旁邊站的是手裡拎滿東西的奶奶,我只知道在大街上看見破口大罵互相爭吵的小情侶,我只知道老爺爺摔倒在馬路上過往行人卻視而不見….這是人情冷漠嗎?我想不是,每個人都是有熱情的,每個人都是有愛心的。這是缺乏基本的禮儀,這是教育的失敗。想像我們今天的教育方式,我們太過於注重學業教育了,又有哪個學校開設過禮儀方面的課程呢?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去應用禮儀,所以我們只會效仿身邊的人,於是身邊的人冷漠了,我們也就冷漠了。我想我沒有資格質疑中國的教育,但是事實就殘酷的擺在眼前,這樣下去只會讓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好品德漸漸流失,讓我們更加無奈,更加失望…我認為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需求。
回首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被國際奧委會主席冠以「無與倫比」的字樣,是什麼使北京奧運會贏得這樣的贊譽?是盛世恢弘的場面嗎?是投資巨額的場館嗎?不是,是中國人民的彬彬有禮,是中國人民的好客熱情,是一個以「和」字貫穿始終的申辦理念。所以我們獲得了成功,所以我們永載史冊。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注重基本的禮節,這不僅是為人處世之道,更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原則。禮儀是一種非法律行為規范,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的一種自覺地社會意識形態,它是需要我們自覺地去遵守,是要靠我們個人的信念去支撐與維持的。所以一個人是否注重禮儀則從側面反映了他的綜合素質。有時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取決於你不曾注意到的細節。或許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使你喪失成功的機會,就會阻礙你人生的前進的腳步。所以我們要學習禮儀,重視禮儀,應用禮儀。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的重要性更不容小覷,人無禮則不立,國無禮則不興,無禮,則無以立。有禮,則立天下。
㈥ 你對禮儀一詞理解多少 你怎樣看待禮儀的問題800字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絕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范,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
些程式化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這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禮儀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禮儀是人際關系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對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系,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則、完整的禮儀規范,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紀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確證.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局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范,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現試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賢
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註:《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系,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註:《禮記·祭義》)。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註:《養蒙便讀·言語》)。《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志。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盡量考慮到為老人創造方便條件。關於敬賢,三國時候有個典故,叫「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能,要請他幫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厭其煩地親自到諸葛亮居住的草房請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諸葛亮才答應。從此,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發揮,為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來有作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為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為國分憂。不是賢才不為國家著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者,未曾有也」(註:《墨子·親士》)。
二、儀尚適宜
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器皿到規格、程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貴在適宜。即如二程所主張:「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註:《二程集》程氏外書卷六)。葛靜可見,儀式的規模在於得當,適當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於吝嗇,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體的。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闢,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具有指導作用。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開張、兒女婚嫁,各種節慶活動,都有不同的儀式。我們要把握好各種儀式的規模,就必須掌握好適度的原則,要使必要的儀矩同現代文明相結合,相關的活動既隆重其事,又不至於華而不實。我們尤其要反對那種借婚喪慶典之機,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反對那種認為儀式越隆重越好,越豪華越合乎禮規的做法。如:當今不少新婚夫妻為使婚禮夠排場,擺闊氣,互相攀比,搞到債台高築,造成巨大浪費。甚至有些領導幹部不顧影響,為子女以權謀私,收受大宗賀禮,助長奢靡之風。這既不符合我們優良傳統,又不符合我們的國情、民情。
三、禮貌待人
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范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梁。它標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序,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禮貌待人。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驗之淡,無論過去和現今,都給人以啟迪。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與人為善。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是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註:《禮記·曲禮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心虛偽,或是僅僅內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裡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如果只對上層人士獻其禮敬,以財勢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實是小人所為。《論語·子罕》載:孔子看見穿喪服、戴禮帽穿禮服的人和盲人。相見時,即使這些人年輕,孔子必定站起來。行過別人面前時,一定快步走過,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願,體諒別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強人所難。不苛求別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強求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古人說:「不責人所不及,不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註:《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註:《論語·顏淵》)」,就是這個意思。在與人交往中,幽默與善意的玩笑往往給人帶來輕松愉快,但決不可戲弄取樂。如果拿別人姓名為笑料,或給人起不雅的綽號,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時顏之推就曾對此種不敬氣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戲。或相指名為豚犢者,有識旁觀,猶欲掩耳,況當之者乎」。
(二)禮尚往來。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准則。就是說,接受別人的好意,必須報以同樣的禮敬。這樣,人際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種良性循環中持續下去。葛靜因此,《禮記》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註:《禮記·曲禮上》)。對於受恩者來說,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古人眼中,沒有比忘恩負義更傷仁德。孔子說:「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註:《禮記·表記》)。可見,「以德報德」,有恩必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養。當然,往來之禮,也該適度。送禮的本意,在於表達敬意答射之意,所謂禮輕意重,並非越多越好。正如《莊子·山木》篇說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四、容儀有整
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態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古人對儀表的要求,不免過於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衣著容貌:《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范,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生反感甚至惡心,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徵、相處的環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艷抹,矯揉造作,只會適得其反。
(二)行為舉止: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註:《論語·學而》)。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註:《論語·顏淵》),處處合乎禮儀規范。(三)言語辭令: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註:《易·乾文》)。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要「言必信,行必果」(註:《論語·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於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說,上天生人,於舌頭上下兩排牙齒緊密圍裹,又在外麵包一層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們說話一定要謹慎。當然古人並不是要求人們少言語,而是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註:《論語·衛靈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幾方面,是我國傳統禮儀的精華。雖說時代不同了,但古人對儀容儀表的重視及整潔儀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鑒的。外在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人對整個生活的內心態度。具有一個優雅的儀表,無論他走到哪裡,都給那裡帶來文明的春風,得到人們的尊敬。毫無疑問,傳統禮儀文明對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一般說來,社會上講文明禮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便越和諧、安定。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教養有素,禮貌待人,處事有節,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多一些愉悅,而國家、社會更多一些有序與文明。從這一點講,禮儀對社會起著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於滲融並存的狀態,又由於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相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立足於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㈦ 古人對禮儀的理解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系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系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吊、慰問、撫恤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吉禮居五禮之首,它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其主要內容可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它的主要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檜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系的人之死亡,通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悲傷;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飢饉疫癘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採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弔唁慰問的一種禮節。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檜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財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持。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它主要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項。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征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眾;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嘉禮是和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的主要內容有饗燕飲食之禮、婚冠之禮、射之禮(後衍生出「投壺)、賑幡之禮、賀慶之禮、優老之禮。民俗屆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志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文明禮儀。
古人雲:「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這句話應該是古人對禮儀的理解了
㈧ 為什麼說中國是禮儀之邦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則、完整的禮儀規范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自古以來中國人十分注重禮儀禮節,使用文明禮儀用語。問人姓名用貴姓,問人年齡用貴庚。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即使是在唇槍舌劍的論戰中,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講究語言美。
現在我們用「你」和「您」稱呼對方,而古代,雖然有「汝,爾、若、而、乃」等好幾種稱呼,但是無論對長輩,還是平輩,從來不用這些詞,認為這樣稱呼不禮貌。
(8)如何看待中國的儀禮擴展閱讀
1、尊老敬賢
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
2、禮遇
禮貌待人是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都十分注重的。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范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梁。它標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序,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禮貌待人。
已贊過 已踩過< 你對這個回答的評價是?評論 收起㈨ 中國古代的禮儀是如何的
關於中國古代的禮儀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到堯舜時,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就是「五禮」。這「五禮」指的是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作為人類祖先的聖賢唐堯、虞舜、夏禹等,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傳說堯年輕的時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輩之間,禮讓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獵物平分給眾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時還把那最少的一份獵物再分送給年邁體弱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眾人的稱頌,所以大家都推選他為首領。虞舜講究禮儀是歷代的楷模。我國的《二十四孝圖說》中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講他躬耕歷山,任勞任怨;供養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之弟的故事。
堯舜時期制定的禮儀經過夏、商、周這三個奴隸制社會國家1000餘年的總結、推廣,日趨完善得多了。周朝前期歷經文王、武王、成王三個君主,重新「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政,而民和睦,頌聲興」。周公還在朝廷設置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把我國古代禮儀制度推向了較為完備的階段。
春秋時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禮」推向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復禮」,教育他的弟子們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食」。總之,為了「禮」的需要,可以舍棄一切。為了宣揚古代禮制,他不遠千里,從魯國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學禮。
到了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確立後,禮儀作為社會道德、行為標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後歷朝歷代都在朝廷設置掌管天下禮儀的官僚機構,如漢代的大鴻臚、尚書禮曹,魏晉時的祠部(北魏又稱儀曹),隋唐以後的禮部尚書(清末改為典禮院)等。同時,禮儀學著述越來越重要。漢代把《周禮》、《儀禮》列為五經之一,是讀書人的必修之課。西漢人戴聖在研究前人禮書著作基礎上,編纂《禮記》一書,也被列為十三經之一。爾後,歷代禮學研究者再在這些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先後出現了《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禮說》、《禮記集解》、《禮記集說》、《禮書通故》、《禮書綱目》等數以千卷的禮學著作,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一門重要學科,對人類文明進步起著特有的作用。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
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
「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志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①誕生禮。
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後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周歲」時行抓周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②成年禮。
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發髻等儀式。
③饗燕飲食禮儀。
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系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④賓禮。
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⑤五祀。
指祭門、戶、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⑥儺儀。
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律」的作用。
㈩ 中國古代禮儀有什麼特點
禮儀具有的4個特徵: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
一、尊老敬賢:
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
二、儀尚適宜:
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
三、禮貌待人:
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范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梁。它標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序,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
四、容儀有整:
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於進德修業。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態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
(10)如何看待中國的儀禮擴展閱讀
禮儀起源:
禮儀起源於祭祀。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師從豊,豊亦聲」。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
「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於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凶、軍、賓、嘉等多種儀制。」這里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展過程。
禮儀起源於風俗習慣。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范,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
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
1922年《西方禮儀集萃》一書問世,開篇中這樣寫道:「表面上禮儀有無數的清規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於使世界成為一個充滿生活樂趣的地方,使人變得和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