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是怎麼樣一步步強國

中國是怎麼樣一步步強國

發布時間:2023-01-01 02:56:38

Ⅰ 我國是怎麼成為世界強國的

我國怎樣成為世界強國的,這個問題啊,還是比較尖銳的,因為我們現在官方定位我們國家是大國,但我們正在向著強國的方向前進。我認為我們國家能夠越來越厲害,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領導我們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央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我們國家的核心領導者,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原本鬆散的中華民族被重新凝聚在了一起,先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完成了「三大改造」,並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和平發展營造了一個較好地國際環境;我們建立了獨立的國防體系和科研體系;實行了改革開放,完成了脫貧攻堅的偉大任務,而今天所取得成就,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第二,我們之所以能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是因為我們獨特的文化。中華文化是整個世界上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是我們現今能夠自信滿滿地朝著世界舞台中央的底氣所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給我們這個民族積累沉澱了太多不同於其他民族對於世界、宇宙的認識,故而,我們能夠敞開心扉地吸收和轉化一切先進的文化成果,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
第三,我們的成就,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努力。我們經歷了一百年的艱難的探索和斗爭,終於在1956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樣,我們同上世紀的兩個超級大國周旋,先後完成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以及地球衛星的發射;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溝渠、大壩,很多都是在上世紀就已經完成了的。再者,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話語權越來越大,原因就在於我們是一代接著一代去完成別人認為壓根完成不了的任務、目標。我們的五年規劃,是一年接著一年地干,這五年有部分沒有完成的,下個五年接著干,這就是我們中國人。
第四,我們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勤勞能幹。這點是最好理解的,我們可以看看周圍的工廠、工地等等,到處都能看到。
所以,這邊是我國能夠成為世界級強國的原因所在。

Ⅱ 談中國強國之路

歷史文化學院 2019級 文物與博物館學 王禧 19819063824

一檔《輝煌中國》電視紀錄片,讓「厲害了,我的國」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一組《還看今朝》全景式畫面展示,讓錦綉山河閃耀熒屏;「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讓人流連忘返,引來無數點贊。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幾千年歷史沉澱,如今的中國,古老而年輕。它就像一本名著,需仔細品讀;又好像一位年輕姑娘,充滿魅力,不接近她,就永遠不會得知她面紗下的容貌有多美。

當今的中國,正以積極的心態,以強大的魄力描繪著自己的宏偉藍圖。當今的中國,仍然堅持走屬於我們的強國之路。

什麼是我們的強國之路?答案是改革開放。什麼是改革開放?改革,即對內改革,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調整生產關系同生產力、經濟基礎同上層建築之間不相適應的環節,更好的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符合當今國際社會發展大勢。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在中國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這條強國之路帶來了什麼?

當今的中國,是科技之國。一條條高鐵線路縱橫交錯,遍布全國,中國的高鐵正飛快地駛向世界各地,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速度」。它不僅僅是交通發展的代表,更是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表現。港珠澳大橋全面通車,拉近了內地與港珠澳的距離。從計劃、構圖、建造、測試,再到最後的通車,歷經多年。北斗衛星的發射使中國擁有了更完美的定位系統;移動支付方便了人民日常生活……中國科技正向世界演奏著激越的旋律。

當今的中國,是文化之國。走在大街小巷,我們會聽到國粹京劇那字正腔圓的曲調,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會聽到歡快明朗的流行音樂和激昂強烈的搖滾音樂。我們繼承發展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槽粕,戲曲評書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的生活中;也學習著外來優秀文化,使中國文化愈加豐富多彩。

當今的中國,是發展之國。中國努力發展一帶一路,即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開辟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藉助有效的經濟合作平台,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如中國援建非洲坦贊鐵路,從坦尚尼亞的前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到尚比亞的首都盧薩卡,它被譽為友誼之路、自由之路和希望之路。又如中國援建巴基斯坦港口瓜達爾港等等。中國不僅幫助他們改變了落後的現狀,更為自己贏得了良好口碑。

堅持強國之路,使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地位上升,社會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展望未來,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答案當然是繼續堅持走屬於我們自己的強國之路,堅持對內改革,發展生產力,打造科技強國,發展中國創造,提高綜合國力。堅持對外開放,發展與周邊國家友好關系,合作共贏,共同進步。

在祖國綜合國力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和個人魅力,在校期間打好專業基礎,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促進個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融會貫通,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新青年,為祖國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Ⅲ 中國怎樣才能完成從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很難很難得一步一步慢慢來吧 望採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成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面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後危機時期,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方面,經歷金融危機的沖擊,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而深遠的變化, 中國的未來既獲取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制約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要求我們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未來30年,是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真正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的關鍵歷史時期,我們必須根據新的國內外形勢變化,深刻認識對外開放的戰略意義,理性思考對外開放的戰略重點,積極推動對外開放的創新發展。
一、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途徑
(一)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薈萃世界多元文化精華,凝煉民族文化精神,建設生氣勃發的當代中國新文化,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在多樣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國文化只有在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才能顯示出它區別於其他文化的獨特魅力,朝氣蓬勃地走向世界。但無論是交流還是交融,都不能是簡單的移植或同化,而是要致力去創造與時代相適應的更加輝煌的中國新文化。建設當代中國新文化,必須要在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並充分吸收、有機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各種有益元素,融匯人類社會久經歷史檢驗的普適性的共同價值理念和各種先進文化精華。要使中國文化在當代有更高、更強、更豐富的影響力、吸引力、競爭力,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必須制定既能體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要求,體現中國文化的價值追求,又與世界文明發展方向相一致、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相貫通的文化發展目標,將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源、現代文化資源、當代世界優秀的文化成果很好地整合起來,從而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持。
(二)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重視文化創新,奠實文化強國基礎
建設現代化強國必須實現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面對著現代化的繁重任務,中國必須將推進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建設一個與文明古國、一個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正在蓬勃發展、國際地位加速上升的大國相稱的文化大國、強國作為一項重要戰略目標,不僅在科技創新方面,而且在引領世界文化發展潮流、影響人類思想觀念變革和價值選擇促進人類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等方面,作出中國應有的更多貢獻。
(三)增強中國文化價值觀的全球輻射和對外親和力與感召力,讓中國文化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增加中國文化在國際空間的「存在」
一國的文化軟實力主要體現的是國際間對該國文化價值的認同,中國的文化要真正變成國家實力的組成部分,不是使外國人獵奇式地偏好中國文化表象化的東西,而是必須要使其對國文化的內在精神和基本價值的體認。因此,做好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大力開展「文化外交」,推動國際文化間的多邊對話與合作,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與長遠的戰略影響。
二、實現中國經濟由大變強的轉變途徑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中國當前「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為特點的粗放增長方式,雖然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經濟規模的迅猛擴大,但與此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增長方式如不盡快轉變,必然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利於中國經濟做大做強。
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首先是要實現思想觀念的轉變,徹底改變「以速度高低論長短」的政績考核體系,正確看待GDP指標,強化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指出的是,轉變觀念,並不是要人為地壓低發展速度,更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提倡科學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有質量的發展。只有可持續發展,經濟做大的基礎才能鞏固,才能最終實現由大變強,也才能在發展中解決經濟增長「重增量,輕存量」,「重規模,輕質量」等問題。其次是要通過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形成一個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機制,特別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規范政府行為,使之到位而不越位,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企業是實現中國經濟由大變強的脊樑和基石。當今國際經濟的競爭大程度上是各國企業的競爭,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公司的數量往往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全世界6.4萬家跨國公司控制著全球1/3的生產、2/3的國際貿易、70%的技術專利、90%的國際直接投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直接面對市場,出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做大做強的內在需要和動力最為強烈。從國家的戰略角度來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也是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礎。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關鍵是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支持企業,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政府要強化服務和協調的功能,維護市場秩序,打破地區、條塊分割,努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通過多種途徑,推動建立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積極鼓勵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發展壯大。
(三)努力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中國經濟由大變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自主創新能力決定著國家競爭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政府、企業、個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體制、機制的不斷改革創新,更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發揮「後發優勢」,迎頭趕上。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創新機制和創新環境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稅收、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要強化企業的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進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重點扶植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行業骨幹企業。要創造一個鼓勵和保護自主創新的制度環境。大力維護創新企業和創新者的權益,堅決打擊各種損害市場競爭的壟斷行為,通過競爭激勵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的基礎是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教育發展,重視人力資本的投入,倡導激勵人奮進的創新文化,善於發現、培養和聚集各類科技人才,全面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
三、實現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途徑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和諧發展的中國特色體育為體育強國奠定基礎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首先在發展觀念上要以人為本,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互協調,推進體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Ⅳ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強大的

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選擇走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道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輝煌成就,給中國、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帶來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通過走這條道路,不僅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起來,同時也使中華民族趕上了世界發展的潮流。這條道路,將繼續指引中國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勇前進。

Ⅳ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國的呢

首先得益於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就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中國化的指導思想。加強了黨和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設
再次是正確的內政外交政策,如不結盟,不主動傷害他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
再次就是制定了正確的經濟發展路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制定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改革試驗點等。再就是設立經濟特區,外出對外開放的腳步。

Ⅵ 新時代我國現代化強國之路怎麼走

「大國崛起」的說法緣起於近年我國國力的不斷強盛,「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從建國時就開始了,「強國」的夢想自1840年就有,但直到建國後才實現。本題的切入點是崛起的規律,用歷代大國崛起的事實映證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成功。首先,大國崛起有以下一般規律。1、執政者勵精圖治,敢於大刀闊斧力排眾議的進行政治改革;2、國家政策具有連貫性;3、重視經濟,大力推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4、順民心合民意,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等等。其次,得到以下啟示: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2、要大力推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3、要堅持國家政策的連貫性。4、堅持走群眾路線,順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中國如何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

70年來,我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1952年至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我國正在建設製造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7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大幅提升。據統計,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實際增長59.2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1956年實際增長28.5倍,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降到30%以下。

7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作用凸顯。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居世界各國首位,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大。

寧吉喆介紹,我國將多措並舉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項目建設的步伐和進度、加強項目儲備工作,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我國還將著力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推動更新升級,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破除汽車消費的限制。

具體來說,目前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經放寬或取消了汽車限購規定,西安、昆明、貴陽等城市也正在考慮,後續一些具備條件的地區也會陸續跟進。

■財政 財政收入70年增長3000倍

在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與新中國經濟發展同步,70年來,我國財政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國家財政實力日益壯大,公共財政體系逐步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持續加強,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為推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據介紹,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為62億元,1978年增加到113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增長,1999年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進入新世紀後,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跨越,2012年達到117254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達到183352億元。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增長了近3000倍。也就是說,現在一天的財政收入,就相當於8個1950年的規模。

劉昆表示,為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我國減稅降費力度也不斷加大。2013年至2017年,營改增試點改革累計減稅2.1萬億元,再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2018年全年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預計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2萬億元。

「從減稅量來看,比我們原來預計還會多一些。」針對減稅降費的實際成效,劉昆會上披露,國家統計局對北京等9個省市、311家企業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減稅的紅利中,七成以上是用於企業研發、技改和擴大再生產再投資,並明顯帶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減稅降費同時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和經濟增長後勁。當前我國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減稅降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 銀行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金融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我國基本建成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目前,我國金融業形成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領域種類齊全、競爭充分的金融機構體系。

2018年末,我國擁有45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31家證券公司、120家基金公司、229家保險公司;金融業總資產294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規模居全球第一,證券業總資產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2018年末,民間資本在股份制銀行股本中佔比超過40%,在城市商業銀行中佔比超50%,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中佔比超80%。民營銀行已批准開業17家。截至2019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1萬億美元,多年居全球第一。

70年來,我國基本建成了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了有效維護金融穩定的金融監管體系;基本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金融調控體系;基本確立了面向全球、平等競爭的對外開放體系。

針對社會關切的我國貨幣政策的問題,易綱表示,綜合分析國內形勢和國際背景,中國貨幣政策應該保持定力,保持穩健取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要保持杠桿率穩定,使整個社會債務水平處於可持續的水平

Ⅷ 中國憑借著什麼能躋身世界強國

人口和文化教育。對任何國家而言,最重要的資源不是石油、不是煤礦,更不是所謂金銀銅鐵,而是人力資源。
人是最重要的資源,但「人」這樣一個資源也是需要開發的。必須要能夠承擔勞動的人,才是資源。這就需要教育。在古代,生產力較為低下,生產方式簡單,絕大多數人也得不到教育,土地日益兼並。因此,每當人口達到小農社會能夠承受的極限的時候,中國就會改朝換代。
但現代社會不是這樣,農業革命之後,養活人口變得頗為簡單。而科技的進步使得勞動成為一種並不簡單的技能。人們需要經過基礎教育才能承擔勞動任務。也就是說,要將自然人合理地變為「產業工人」。
世界各國認為,中國近年來的成就是「人口紅利」。但13億產業工人,才叫做人口紅利。13億文盲,不是人口紅利,而是巨大的負擔,就像印度。
英國人說「工程師領導中國,律師領導美國,而我們只有吹牛大王。」二戰後,東亞經濟迅速崛起。現有日本在前,後有亞洲四小龍。改開之後,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整個東亞變成了人類社會最富庶之地。原因就在於東亞都是「工程師治國」,並且實施「應試教育」。為國家提供足夠的「理科基礎人才」,參與到各行各業的建設當中。而「工程師治國」或者說「專家治國」的戰略,也會讓國家的決策更為謹慎、更加務實、更加高效。
實業是興國的第一要務,國家發展的基礎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如此而已

Ⅸ 新時代,我國現代化強國之路如何走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在實踐中開創新路。

Ⅹ 新時代我國現代化強國之路如何走

新時代我國現代化強國之路:

1、執政者勵精圖治,敢於大刀闊斧力排眾議的進行政治改革;

2、國家政策具有連貫性;

3、重視經濟,大力推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順民心合民意,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等等,堅持走群眾路線,順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要大力推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要堅持國家政策的連貫性。

(10)中國是怎麼樣一步步強國擴展閱讀:

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初心。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表明,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真正實現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必須把富強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價值觀決定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底色。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勇敢擔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大任,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徹底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創造條件。

黨帶領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走中國特色的富強之路,一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民族危亡之際,其他政治力量之所以沒能力挽狂瀾、救國家於水火之中,根本原因在於沒有一個以科學理論武裝的政黨作為領導核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

參考資料來源:光明網—如何走中國特色的富強之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是怎麼樣一步步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1個師有多少人 瀏覽:184
中國豐收年在哪裡 瀏覽:314
越南人喜歡穿什麼顏色襪子 瀏覽:625
印尼電話卡APN怎麼設置網速快 瀏覽:820
義大利買哪些包包便宜 瀏覽:788
光弘科技印度工廠在哪裡 瀏覽:829
印尼轉換插頭什麼樣子 瀏覽:822
印度喝水的地方有哪些 瀏覽:192
伊朗日本韓國哪個足球比較強 瀏覽:826
中國到伊朗可以用什麼快遞 瀏覽:653
中國哪些隊伍有旗幟 瀏覽:721
中國化學分紅在哪裡看得到 瀏覽:587
伊朗用什麼麵粉 瀏覽:73
越南人為什麼騙婚 瀏覽:981
伊朗油人民幣多少錢一克 瀏覽:614
和平精英國際服腰射按鈕怎麼開 瀏覽:295
印尼一年吃多少蝙蝠 瀏覽:108
印度人在家怎麼隔離 瀏覽:339
越南手機如何把越南字改為中國字 瀏覽:212
義大利哪裡有賣拉桿箱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