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溫"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概念
溫在中國古典哲學中,就是「中庸」的意思
中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哲學理念。
中庸一要恆久,貴在堅持。這樣不能冷落泄氣。故要溫。
第二中庸要中正,不偏激不過火,要以平和心態觀察和處理事務。這樣就會全面地看問題。公正的處理問題。就能把事辦得恰到好處,,就是溫。
第三中庸就是要有所長,就是要積攢實力,鍛煉才能,做有用之人,做成功之事。有實力,有能力,講方法,講策略的人,都是才華富足,仁德在胸,內斂豐潤,厚積薄發。這還是溫。
所以說,在哲學上,溫就是從容不迫,成竹在胸,公正平和,強悍厚重。就是中庸。
B. 中國中溫 暖溫 寒溫分界線分別是什麼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寒溫帶面積很小,在黑龍江與內蒙古北部。
C. 中國國內的濕度范圍是多少
中國南北方向跨緯度較大,南北氣溫有一定的差異。
冬季,中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最冷月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漠河縣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各地7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以上。
中國冬季溫度最低的地方在黑龍江的漠河鎮,1月平均氣溫為-30.6℃,極端最低氣溫-52.3℃;溫度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島附近,1月平均氣溫為22.9℃。
中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自治區的吐魯番,7月平均氣溫為33℃,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艾丁湖底49.7℃。空氣濕度是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和濕潤程度的氣象要素。地面空氣濕度是指地面氣象觀測規定高度(即1.25~2.00米,國內為1.5米)上的空氣濕度。是由安裝在百葉箱中的干濕球溫度表和濕度計等儀器所測定的(基本站每日定時觀測4次,基準站每日定時觀測24次),有三種基本形式,即水汽壓、相對濕度、露點溫度。水汽壓(曾稱為絕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部分的壓力,單位以百帕(hpa)為單位,取小數一位;相對濕度用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表示,取整數;露點溫度是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和氣壓不變的條件下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單位用攝氏度(℃)表示,取小數一位。配有濕度計時還可以測定相對濕度的連續記錄和最小相對濕度。
D. 中國的最高氣溫
與同緯度地帶相比,中國冬寒夏熱,氣溫年較差甚大,且越向高緯、愈向內陸愈大。年均溫的分布,在東半部地形較平坦地區受緯度影響明顯,北冷南暖;從東北北部(漠河為-5.0℃)至南海諸島(西沙島為26.4℃)相差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響顯著,青藏高原除東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區在0℃以下。在高度變化較大的地區,年均溫差異也很大,形成垂直氣候帶。
冬季1月均溫等溫線除山地外大致與緯線平行,最低值出現在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為-30℃(1927年1月26日在西藏那曲地區海拔4677米處測得最低溫度為-55℃),台灣島南部和海南島南部則在2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度緯度,氣溫遞降1.5℃,與全球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地區偏低15~20℃,黃淮流域偏低10~15℃,長江以南偏低6~10℃,華南沿海則偏低5℃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受大陸季風影響所致。中國在隆冬1月約有3/4的陸地均溫在0℃以下。0℃等溫線在東部大致東起淮河,經秦嶺至東經105°處,沿四川盆地西緣折向西南,穿過橫斷山脈到高原東南沿林芝、德讓宗一帶。有些東西向的山脈對氣溫的影響非常顯著,例如1月平均8℃等溫線幾乎和南嶺平行。長江流域大致在0~8℃。但四川盆地,北有秦嶺和大巴山的雙重屏障,又處於青藏高原的東側,氣溫偏高。秦嶺是中國氣候的重要界線。在昆侖山、秦嶺以北,天山、陰山以南,1月均溫約-12~0℃;天山、陰山以北和吉林、黑龍江省大部地區約-22~-10℃。大興安嶺北部和阿爾泰地區在-30℃左右。青藏高原一般在-24~-10℃。
中國冬季除青藏高原外,有3/4國土受寒潮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低溫和霜凍。青藏高原則全年高寒,夏季亦見冰霜。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地區約自10月~翌年4月在長達7個月的時期內最低溫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區的絕對最低溫在-30℃以下。1969年2月13日黑龍江省呼瑪縣漠河鎮曾出現-52.3℃的低溫。最低氣溫在-40℃以下的嚴寒日數為35.1天。青藏高原3000~4000米以上的地區雖各月都可出現0℃以下的最低溫,但絕對最低溫一般都在-30℃以上。南嶺山脈以南除個別年份外,最低溫都在0℃以上。
中國夏季最熱月多出現在7月份,僅少數地區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海南島部分地區及滇南,最熱時期出現在雨季前的6月或5月。東部沿海受海洋影響較大的地區如大連、青島、舟山等地則出現在8月。
7月氣溫分布,全國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興安嶺等地7月均溫低於20℃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大都在20~28℃。東部平均每一度緯度溫差僅為0.2℃。漠河與西沙的溫差僅為10℃左右。閉塞的盆地及內陸低窪地區出現高溫中心,如鄱陽盆地7月均溫達30℃以上,月均最高溫高於34℃,極端最高溫達39℃以上。吐魯番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火州」,其7月均溫達32.8℃,最高氣溫不低於35℃的炎熱天數達100天之多,平均最高溫達40℃以上,絕對最高溫曾達48.9℃。
中國北方普遍是春溫高於秋溫,南方則多是秋溫高於春溫。
E. 中國最高氣溫是多少度
中國極端最高氣溫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新中國成立前吐魯番曾創下了47.8℃的全國記錄。以後,在1953年和1956年這兩年的7月24日,都出現過47.6℃的高溫,1975年7月13日的吐魯番民航機場還曾觀測到目前中國的極端最高氣溫——49.6℃。
F. 我國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各是多少
2020年之前我國夏季最高氣溫出現在新疆吐魯番,曾經出現49.6°C的高溫。我國冬季最低氣溫出現在黑龍江的漠河,曾經出現-52.3°C的低溫。
地理常識,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南北東西差異大。
極端最低氣溫、極端最高氣溫應該是冬季最冷、夏季最熱.我國冬季最冷的地區是漠河,夏季最熱的地方是吐魯番!
黑龍江省呼瑪縣的漠河,是我國最北的一個村鎮,冬天非常冷,氣溫經常在零下四十多攝氏度,是我國最冷的地方。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三日,漠河的最低氣溫竟達到零下五十二點三攝氏度。漠河不僅天氣奇冷,而持續時間長,是我國低溫天氣天數最長的地方,那裡一年中最低氣溫低於三十度的日數,達九十天以上。
(6)中國溫什麼擴展閱讀:
夏季最熱和最熱的地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盆地,那裡夏季平均氣溫在32攝氏度以上。絕對最高溫度達到48攝氏度,這是中國的最高絕對溫度記錄。這里的地表溫度有時超過70攝氏度,是中國夏季最熱的地方,被稱為「火州」。
吐魯番西部不僅冬季溫度高,而且高溫期長。最高氣溫35度以上的日數達100天,40度以上的日數達38天,是吐魯番地區全年高溫日數最長的地區。
G. 中國北方和南方分別屬於什麼氣溫帶
中國北方全位於北溫帶,南方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少數位於熱帶。
溫度帶是以全球各地區活動積溫的多少為標准,按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熱量指標劃分的地帶。通常根據≥10℃的積溫的多少可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中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少部分位於熱帶。以各個地區活動積溫的多少為標准,按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熱量指標劃分的地帶:
23°26′ N(北回歸線)到23°26′ S(南回歸線)為熱帶
北緯(南緯)23°26′到北緯(南緯)66°34′(北極圈、南極圈)為南 北溫帶
北緯(南緯)66°34′ 到北緯(南緯)90度為南 北寒帶。
H. 我國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是多少
我國夏季最高氣溫出現在新疆吐魯番盆地,7月均溫達32.7°C,極端氣溫達49.6°C。冬季最低氣溫出現在黑龍江省漠河,1月均溫-30.9°C,極端氣溫達,為-52.3°C。
在中國境內,絕對最高氣溫出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達到48.9℃。絕對最低氣溫在黑龍江省的漠河,1968年2月13日測得-52.3°C。
氣溫的非周期性變化氣溫的變化還時刻受著大氣運動的影響,所以有些時候,氣溫的實際變化情形,並不像上述周期性變化那樣簡單。
例如3月以後,中國江南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卻常常因為冷空氣的活動而有突然轉冷的現象。秋季,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往往也會因為暖空氣的來臨而突然回暖。
氣溫受人類影響的因素如下:
1、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
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築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陽光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
2、城市大氣污染。
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3、人工熱源的影響。
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