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共同語怎麼形成的

中國共同語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3-01-03 03:07:06

1. 普通話的來歷 普通話是怎麼來的

1、民族共同語是民族內部共同用來交際的語言,是識別一個獨立民族的主要標志之一。

2、漢民族共同語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時期就產生了。當時的民族共同語叫「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語言就是雅言。漢代的民族共同語叫「通語」。唐宋時期,人們寫文章、作詩詞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國家頒布的讀音)。明清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官話」。民國時期漢民族共同語叫「國語」。新中國成立後的漢民族共同語叫「普通話」。

3、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它作為我們漢民族共同語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一方面,作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話,數百年來作為官府的通用語言傳播到了全國各地,而發展成為「官話;另一方面,「白話文運動」以後,作家們自覺地用普通話寫作,涌現出一大批作為普通話書面語規范的典範作品。「國語運動」又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語音成為全民族共同語的標准音。北方方言區自身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人口優勢等客觀條件奠定了普通話作為漢民族共同語的地位。

2. 什麼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以及其形成

二、什麼是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這個詞通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解釋指現當代以來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包括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和方言;狹義的現代漢語則僅指普通話。現代漢語這門課程講解的是狹義的現代漢語。
語言同現代漢語是一般同個別的關系。現代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一切語言共有的性質。

三、共同語和方言

1、共同語

指一個部落或民族內部大多數成員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語言。它是在一個地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這個地方方言通常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的方言。現代漢語民族的共同語是普通話,普通話也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民族共同語。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
2、方言
指局部地區的人們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方言大致分為七大方言區。它們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吳方言(以上海話為代表);湘方言(以湖南長沙話為代表);贛方言(以江西南昌話為代表);客家方言(以廣東梅州話為代表);閩方言(由於內部比較復雜,又分為一些次方言,主要以閩北的福州話和閩南的廈門話為代表);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代表)。
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廣,使用人口也最多,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北方方言區內部又可分為四個次方言區;即:華北東北方言、 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方言與方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上。
共同語與方言的關系:
方言在共同語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語的基礎;在共同語形成之後的相當長時間里,仍是民族語言的地域分支或變體,與共同語同時存在,並且接受共同語的影響。

3. 漢語共同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哪個時期

1、首先要認識到的是方言不是單只北方的方言,還要包括南方方言。
2、共同語就是普通話,是一種通用語,它跟地方方言的關系就像是英語跟其他國家語言的關系一樣。英語只是促進交流,減少民族隔閡的工具,普通話也是。
3、雖然說都是中華民族的語言,但是普通話跟方言之間沒有什麼十分必然的聯系(除了北方方言外)。普通話的歷史很短連500年都不到,形成於清朝,是滿族語碰撞漢語的結果,中國的方言少則1000年多則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所以不能說普通話是中華民族語言的標准、典範,也不能說中國方言演變自普通話。

4. 我國的民族共同語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我們的民族共同語經歷了從雅言、通語、天下通語到官話、國語、普通話的漫長歷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大國,而且有記載的方言分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而且相當嚴重了。當時中原地區管「虎」就叫「虎」,可是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卻叫「於菟(讀作wūtú)」。《孟子》里說:「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也。」大意是說,有個楚國官員想讓他的兒子學會楚國話。請一位齊國人教兒子學齊國話,可是周圍的楚國人都說楚國話,實際上是干擾他兒子的學習,雖然每天都嚴厲地督促他兒子努力學習楚國話,卻總是達不到目的。而吧他兒子送到齊國的庄岳住了幾年,就學會齊國話了,這時再每天嚴厲督促他學楚國話,卻又學不會了。孟子用這個例子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不以認得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卻從這里了解了早在孟子那個時代,方言分歧已經是很嚴重了,而且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學習語言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春秋戰國時期與方言同時並存著天下共同語,叫做「雅言」。這也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你想啊,當時天下百家爭鳴,論辯和游說十分盛行,法家、名家、墨家、儒家、道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各派人物周遊天下鼓吹自家學說,能說別人不懂的家鄉話嗎?只能說天下各國都聽得懂的雅言。蘇秦、張儀奔走七國宣傳合縱連橫也必須說雅言。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里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是說孔子在誦讀《詩經》、《尚書》和主持典禮的時候,都是說雅言而不是說自己的家鄉話魯國方言。孔子有來自天下各國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可以推想孔子在講台上一定是說雅言而不是說魯國話。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成集的《詩經》,收集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些詩歌來自如今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北各地,大多數來自民間創作,本來應該反映出各地方言語音的差異,但經過文人(例如孔子)的修訂和刪改,在押韻方面已經很成熟,說明《詩經》是用當時的共同語雅言定稿的。 著名語言學家林燾先生在《普通話和北京話》一文里告訴我們,從周朝到秦朝,王室每年秋天都要派官員到全國各地去搜集地方歌謠和方言,集中保存在朝廷的「密室」(檔案室)里,可見當時的統治者是十分重視方言的,可惜這些寶貴的資料在秦末戰亂時全部散失了。西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揚雄見到一些殘存的資料,就以這些資料位基礎,向全國各地來長安的人作廣泛的方言調查,用27年的時間編成了《方言》,這本書記載了大量的方言詞語,並且一一加以解釋。全書的第一條是:「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用「知」來解釋楚國的「黨、曉」和齊、宋之間的「哲」,說明「知」是天下大家都懂得的詞,是共同語,而「黨、曉、哲」則是方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必是各地方言與天下共同語並存,《方言》也確實多次使用「通語」、「凡語」這些詞。這些都能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共同語與方言並存。 當然,古代的共同語(雅言、通語)跟今天的共同語(普通話)還不能說完全是一回事。我們說的不同,並不是說雅言、通語和普通話的語音、詞彙、語法有差異,古代的共同語跟今天的共同語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當然有巨大的差異;我們所說的不同,是說古代的共同語並沒有像今天的普通話一樣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有明確的規范標准,只是大家能夠聽懂即可,而且古代的共同語只為數很少的士大夫階級服務,只在王室宮廷和讀書人的書齋以及一些商賈圈子裡流通,跟今天的普通話通行全國各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服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漢代以後至宋代,雖然沒有指代共同語的一個名詞,但是共同語是一直存在和應用的。今天我們用普通話誦讀唐詩宋詞,覺得大多數作品在音韻上都是很美的,只是少部分作品好像押韻不太嚴格,有的平仄有點問題,是不是唐宋的詩人們不太注意詩詞格律呢?其實不是。因為古代至現代,語音變化很大,例如古代的入聲字在今天的普通話里都分別派入陰陽上去四聲了,聲母、韻母都有不小的變化。唐宋詩人們用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音韻,而且不管原作者的籍貫是哪裡,他們在音韻格律上倒是高度一致,因此我們也能斷定唐宋時期仍然存在著一種能跨越方言障礙的天下通語。事實上,從魏晉六朝歷經隋唐南北朝到宋朝,雖然沒有出現新的類似「通語、凡語」這樣的共同語的新名稱,但是產生了大量供寫作詩詞韻文使用的韻書,比較著名的有魏·李登的《聲類》、晉·呂靜的《韻集》、梁·沈約的《四聲譜》、隋·陸法言的《切韻》、唐·孫愐的《唐韻》、宋·陳彭年等人的《廣韻》、丘雍等人的《韻略》等等。韻書的作用是正音,以何為正?當然是通行天下的共同語,決不會是一方之言。 漢代以前的共同語有「雅言、通語、凡語」之稱,明清以後的共同語有「官話」之稱,而這中間自魏晉六朝至唐宋之間卻沒有對共同語的稱呼,我想這原因是,漢代以前(具體說是漢武帝之前),天下一直處於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過渡的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狀態之中,社會盛行「合縱、連橫」、周遊列國游說辯論、聚天下才子論道講學,而且人才靠的是自由競爭,因而口才之學繁盛發展,孔子、老子、晏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許行、孫武子、孫臏、藺相如、毛遂、曹劌等等,無一不是口若懸河的演說家。《孟子》、《戰國策》、《史記》等典籍都記錄了不少論辯的精彩場面。然而漢代以後,大一統的封建制度日趨牢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日益發達,人們的橫向交往越來越少,人才的選拔也越來越不重視口才(從舉孝廉、九品中正制的舉薦到索性以一篇八股文定終身),共同語的社會需求相對減少,共同語的社會影響自然漸趨縮小,以致縮小到沒有一個固定的稱呼。到了明清時代,資本主義萌芽開始萌動,城市、商業、戲劇、小說乃至對外貿易都日益繁榮,甚至西方殖民主義者或者炮艦相見,或者教會傳教,西方科學漸漸東來,我國社會對於民族共同語的需求再次上升,民族共同語終於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了一個「官話」的稱呼。 古代共同語的語音、詞彙、語法雖無明確的標准和規范,但一定是以當時的統治中心的方言為基礎的。自商周直到北宋,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中游的長安、洛陽一帶,因此雅言、通語應該是以長安、洛陽方言為基礎,或者說大體是當時的長安話、洛陽話。到了北宋、南宋以及同時代的遼、金,天下的政治、文化中心東移,而元、明、清以來的800多年間北京一直是首都,所以中古以後的共同語,有了較大的變化。普通話就是元代以後的共同語發展而來的結果。 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元代盛行雜劇和散曲,這是兩種接近口頭語言的新的文學形式。著名的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都是大都人,他們的作品《竇娥冤》、《漢宮秋》、《西廂記》等反映出當時大都話的面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根據元雜劇的用韻編寫的,書中歸納的語音(聲母、韻母、聲調)系統已經相當接近今天的北京話。中原,原指長安、洛陽一帶,這時的中原已經擴大到以大都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了。 明清兩代的共同語稱作「官話」。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擔心讀書人「拘於方言,無以達於上下」(使用方言不利於上下級溝通的意思),命人編纂《洪武正韻》並頒行天下,這是官定的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語音標准。「官話」的名稱出現在明代中葉。「官話」可以解釋成官員在官場上說的話,也可以理解成是大眾公用的話,因為「官」有時也當「公共」講,如圍棋中雙方均未佔領的地盤叫「官」,因而有「收官、官子」之說,舊時稱「公路」為「官道」,稱「公共廁所」為「官茅房」。「官話」名稱的出現標志著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早期形式初步形成。當然,官話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和統一的規范,只要是不說家鄉話,改說官場里通行的話就算是說官話。由於官場上通行官話,所以文人墨客也願意學說官話,以會說官話為時尚。「官話」甚至都有了個mandarin的外國名字(據說因為滿清官員都說官話,所以mandarin是「滿大人」的音譯)。外國人稱官話為mandarin,葡萄牙傳教士稱滿清官員為「滿大人」,於是連「滿大人」說的官話也叫「滿大人」,mandarin就是這么來的。 電視劇《雍正皇帝》有這么一個情節:廣東一潮州籍的巡撫向皇帝進貢荔枝,太監把剝開外皮的荔枝果遞給皇上,皇上手持荔枝肉問巡撫:「有核兒(húr)沒有?」巡撫答:「wú。」皇上把荔枝肉擱進嘴裡,一咬,荔枝核兒硌得牙生疼。皇上大怒:「朕問你有沒有核兒,你怎麼說『無』?」巡撫嚇得夠戧,說不出話。旁有懂得潮州話的人趕緊解釋說:「皇上,這潮州話就是把『有』叫做wú,咱們的『無』呢,他們叫做móu。」皇上雖然生氣,但由此聯想到官員不會說官話太耽誤事,於是下旨要求廣東、福建的官員要說官話。電視劇字幕告訴觀眾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推廣普通話的官方文件。

5. 現代漢語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五四」運動以後,隨著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民主革命運動高漲,掀起了「白話文運動」,動搖了文言文的統治地位,並最後在書面上取代了文言文,另一方面, 「國語運動」的開展,又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這兩個運動互相推動、互相影響,使書面語和口語接近起來,促使北京語音成為全民族共同語的標准音,口語有了明確的規范,於是形成了辛亥革命後,稱為「國語」的通行的漢民族共同語。
第二個發展階段:新中國建立以後,由於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於民族共同語的進一步統一和規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各地人民對學習統一的共同語也有了迫切的需要。因此,中國科學院於1955年召開了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會上確定把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主張向全國大力推廣。會後經各方研究,正式確定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的三項標准涵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6. 什麼是現代漢語共同語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指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官話基礎上形成的。近千年來,北京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話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它作為官府通用語言傳播到了全國各地,發展成為「官話」。另一方面,白話文學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話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乃至典範性的書面語。

發展歷程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題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信號。文中提出:白話文學為文學之正宗。這個綱領性的意見,很快就得到陳獨秀的響應。

錢玄同也及時發出打倒「桐城謬種」、「選學妖孽」(《寄胡適之》,1917)的口號,最先把反對文言文同反對 「獨夫民賊」、反對弄壞白話文章的「文妖」(《嘗試集序》,1918)聯系起來,並在陳、胡強調「文學革命」的時候,第一個考慮到應用文的改革。

1918年 1月,《新青年》實現自己的主張,全部改用白話文。5月,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標志著白話文運動在文藝方面首先突破,顯示實績。這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文章。年底,李大釗(1889~1927)、陳獨秀創辦白話周刊 《每周評論》,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1896~1950)、羅家倫(1897~1967) 等創辦白話月刊《新潮》。

不久,魯迅指出,白話文應該是「四萬萬中國人嘴裡發出來的聲音」(《雜感錄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這就把白話文放在現代中國人口語的基礎上。

7. 什麼是民族共同語我國漢族共同語是什麼如何對它定義

民族共同語是民族內部共同用來交際的語言,是識別一個獨立民族的主要標志之一。一個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是在民族形成過程中以某種方言為基礎﹐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發展而成的。我國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

漢民族共同語的產生年代還不能說得很確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時期就產生了。當時的民族共同語叫「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詩經》的語言就是雅言,《左傳》、《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釋方言的例子。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有弟子三千,分別來自四面八方,其語言各異。孔子講學時就用雅言而不用魯國方言,我們可以說孔子是推廣民族共同語的先驅。

漢代的民族共同語叫「通語」,也叫做「凡語」、「凡通語」或「通名」,西漢揚雄編著的《方言》就是用當時的民族共同語「通語」來解釋各地的方言的,這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時代,人們做詩詞、寫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韻書應運而生。韻書的出現,「正音」風氣的盛行,都在客觀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語的作用。

明清時代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官話」。「官話」最早用於官場,後來也流行於民間。老百姓也以會講官話為榮,因為人們認為講官話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民國時期漢民族共同語叫「國語」。新中國成立後漢民族共同語叫「普通話」。

閱讀全文

與中國共同語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哪個縣有越南街 瀏覽:407
印度的紙幣是怎麼製作的 瀏覽:751
中國的哪些國企最好 瀏覽:681
伊朗核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71
印度卷煎餅怎麼做 瀏覽:527
蕎麥在中國種植有多久的歷史 瀏覽:251
蔻馳包在中國哪裡產多 瀏覽:901
中國房車壽命多久 瀏覽:491
伊朗為什麼買不到疫苗 瀏覽:102
印尼黑酸枝卷書123件套多少錢 瀏覽:735
看羅援如何解答中國軍事問題 瀏覽:748
沙烏地阿拉伯在伊朗哪個洲 瀏覽:668
印度各種姓人怎麼分別的 瀏覽:970
中興向伊朗出口了什麼 瀏覽:37
如何申請英國公費訪問學者 瀏覽:166
英國藍貓疫苗哪裡買 瀏覽:183
印度女人生孩子為什麼要回娘家 瀏覽:291
2020中國國奧在哪裡踢 瀏覽:301
打卡中國活動怎麼助力 瀏覽:612
伊朗油輪漏油會怎麼樣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