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的主要教學模式有哪些
我現在主要的教學模式有指導式,導控室,接受式,探究式,模仿式,比如指導式主要是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貫穿於學生,自學過程始終。
Ⅱ 新中國以來的幾種語文教學範式有哪些
教學模式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為了獲得某種教學結果,將多種具體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而形成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
1998年開始,我們制定了四個新的教學模式:一、高中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主要從學生創新學習能力培養、語文專題研究課等五個方面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中的創新精神.二、以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為核心的作文教學模式.主要從學生作文過程中的情感、心理、思維及語感等方面,努力走出一條作文教學的新路.三、內外結合,確定自主意識的閱讀教學模式.分文言文與現代文兩方面展開,從情感與思維角度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努力改變長期以來閱讀教學中只見「文」而不見「人」的現狀.四、培養語文整體能力的課外活動模式.主要通過選修課、社會調查、文學社活動及自辦文學報刊、舉辦文學講座、制定「中學生文學必讀選讀書目」等形式發展學生的整體能力.
一、講讀課課堂教學模式
二、自讀課課堂教學模式
三、綜合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四、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
五、探究---發現教學模式
等等,不過很多人都主張「教無定法,重在能力」
Ⅲ 常用幾種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優缺點和功能有哪些
(一)講授式
1.講授式是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的講解、演示、范讀為主。 2.講授式的結構特點是: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知識性、記憶性的知識;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聽眾;教學程序大體是宣布本課教學目的並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等四個階段。 3.講授式教學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掌握教學進度;發揮正面教育和教學的作用,對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和進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納大量的聽眾。其缺點是:學生活動少;易受教師教學經驗與教材難易及趣味性的影響。講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運用時不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又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像,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 4.講授法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點:講授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觀點與教材的統一;照應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抓住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准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易懂。並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水平;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並合理使用電化教育手段。
(二)啟發式
1.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體規律,以談話、問答、揭示等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形式。在中國,「啟發」一詞,源於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憤不啟,不排不發」。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孔子之後,《學記》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進一步闡發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主張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但不要硬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的路徑,但不代替他們達成結論。 2.啟發式教學的結構特點是:其目的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對教材內容的真正理解,並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講授、談話為主,但增加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由講清教材變為引導學生自己弄懂教材,在關鍵之處啟發學生思考,促使其領悟;其程序是:比較多樣、復雜,視教材的難度及學生的理解程度的變化,一般可按「自學—發疑—提問—釋疑」或「讀讀—議議—練練—講講」的步驟進行。3.啟發式教學的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學生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於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啟發的優點是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缺點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師在運用時常常流於簡單的一問一答之中。
(三)討論式
1.討論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2.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是:目的上,引導學生探索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從中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退居輔助地位,採用分組或全班討論形式,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程序上,基本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第二步,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思考、辯論、總結,求得真正的答案。3.課堂討論有三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用於擴大和加深有關學科理論知識而組織的系統的專題討論;第二種是就某學科中個別主要問題或疑難問題而組織的課堂討論;第三種是日常教學中採用的帶有研究性的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優點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見,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缺點在於難以組織、發動學生,而學生一旦被發動起來又不易控制課堂秩序,而且討論問題一般費時較多。4.進行課堂討論一般要求是:討論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確定討論的題目並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材料,認真准備意見和寫出發言提綱。討論進行時,充分啟發學生的獨立思想,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到問題的實質並就分岐的意見進行辯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結束時,教師作出總結,也可提出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教學模式的功能
(一)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於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相對穩定的操作框架,這種框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論依據,已經具備了理論層面的意義。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表現方式,它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象徵性的符號、圖式和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它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徵,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性的實施程序。便於人們對某一教學理論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論得以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得以具體指導教學,並在實踐中運用的中介。
(二)教學模式的方法論意義。教學模式的研究是教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一種革新。長期以來人們在教學研究上習慣於採取單一刻板的思維方式,比較重視用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的各個部分進行研究,而忽視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或關系;或習慣於停留在對各部分關系的抽象的辨證理解上,而缺乏作為教學活動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研究指導人們從整體上去綜合地探討教學過程中各因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樣化的表現形態,以動態的觀點去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同時對加強教學設計、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學模式是從教學的整體出發,根據教學的規律原則而歸納提煉出的包括教學形式和方法在內的具有典型性、穩定性、易學性的教學樣式。簡潔地說就是在一定教學理論指導下,以簡化形式表示的關於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學模式包含著一定的教學思想以及在此教學思想指導下的課程設計、教學原則、師生活動結構、方式、手段等。在一種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種教學方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既穩定有發展變化的程序框架。
Ⅳ 全國九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解讀
在新一輪的課改浪潮中,各地都紛紛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如杜朗口中學的「非常模式0+45、常態模式10+35」、充州一中的循環大課堂即「三步六段、35+10課堂循環」模式、昌樂二中的「271模式」.等等。這些模式雖各有特色,但都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有效教學」為目標的。
□「課改」代名詞
一所偏居鄉間,曾經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中學,卻因為課改,每天前來考察、取經者絡繹不絕。尤其是今年 春節 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學習者暴增到2000人每天,校園熱鬧非凡。這所學校就叫杜郎口,炙手可熱的杜郎口因「改」而名揚天下,引發熱議、颳起「旋風」。
杜郎口旋風的重要推手是《中國教師報》。自2006年3月22日,《中國教師報》以「八版聯動」這種特殊的報道形式予以報道之後,杜郎口就吸引了整個 教育 界關注的目光,隨後,《中國教師報》又連續以大篇幅二訪、三訪杜郎口中學,並開辟專版在讀者中展開「杜郎口大討論」,從此杜郎口 經驗 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了世界。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中國教師報》關於杜郎口的報道達32個整版篇幅文字。
除此外,《中國教師報》還試水課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學掛牌成立了第一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為學習和研究杜郎口課改經驗的學校和單位提供針對性服務,服務包括三項:第一,開辦「課堂駕校」研修班;第二,走出去,提供「課堂診斷」上門服務;第三,「以課為媒」,組建中國名校共同體,旨在催生一批能夠真正引領新課改駛向縱深的「新名校」,以此破局素質教育實施中的課堂瓶頸和與之形成的發展制約。
「課改聚義、摟抱發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長」,目前,中國名校共同體已發展成橫跨22個省市,由40家核心校、400家成員校組成的、較具影響力的一道亮麗的課改風景。他們以鮮明的「行動研究」特色,秉承「問題即課題」的務實態度,追求課堂理想和理想課堂的建設,全情致力於課堂教育改革「途徑與 方法 」的研究與推廣,為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改的實施,與其說作出了較大貢獻,不如說提供了一種行動姿勢、一個方法思路、一種教育人原本應有的良知和責任。現在,40所核心校幾乎無一例外地成為其所在區域被省市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所認定、被廣大教育界同仁所認可的課改示範校,他們各自在發揮著課改影響和引領作用的同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名校」。一批如崔其升、趙豐平、杜金山、崔振喜這樣的名校長伴隨著所在學校的崛起,成為深受一線教育歡迎、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育名家。名校、名校長、名教師、名學生,《中國教師報》試水課改的經歷,正是在踐行著本報多年來的媒體價值觀,展現著媒體與眾不同的行走方式:為中國名校長的出現搖旗吶喊,為中國名師的成長鳴鑼開道,為中國教育家的誕生斬荊披棘。這實在不是媒體姿態、格局高低的問題,而是媒體應該擔當的責任與使命。
杜郎口經驗的精髓,最主要的有三點:第一,體現在最大限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通俗地說就是讓學習、進步和成長「發生」在學生身上;第二,課堂教學要「有法可依」,這個所謂的「法」就是模式,模式既規范「教的方式」,也規范「學的行為」;第三,以學評教,圍繞「學」構建教育教學評價系統。什麼是好課?什麼樣的才是好教師?杜郎口這樣解讀:能讓學生學會、會學的課才是好課。好的教師要從尊重差異出發,既要讓學生學會、會學,還有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這就是 高效課堂 課堂所追求的「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杜郎口經驗就是一句話,「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而核心是一個「動」字,圍繞「動」千方百計地彰顯學生學習的「主權」。
杜郎口經驗不是僵硬、固化的經驗,她是一直處在變化、發展的過程中的動態、生成乃至生長的經驗。杜郎口如今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崔其升也榮獲全國教育先進個人。杜郎口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代中國課堂教學的最大亮點,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代名詞」。時代的必然又選擇杜郎口肩負起「課改領軍」的大任,現在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已習慣地尊稱杜郎口是「我們的課改老師」!
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研究課改的「技術與操作」問題,探討如何讓理念落地,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因而解除杜郎口就顯得特別具有意義。
□「10+35」模式
杜郎口模式被一線教育稱為「高效課堂模式」。也是中國名校共同體在「臨帖實驗」階段推崇的課堂「帖子」。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師10分鍾用於分配學習任務和予以點撥引導,學生35分鍾「自學+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現出三個特點,即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立體式」即目標任務呈現三維立體式,任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即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挖掘,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快節奏」即單位時間內緊扣目標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杜郎口課堂在結構上有三大模塊,即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即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點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展示」即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提煉提升;「反饋」即 反思 和 總結 ,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有專家稱杜郎口的課堂應屬「展示課堂」,課堂強調人人展示、個個精彩,其展示模塊突出六個環節,即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環節:通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教師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杜郎口模式的教學特點,即以小組活動和學生自學為主要形式,落實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師亦生、生亦師、師生相長。
杜郎口模式的價值體現在,給長期困擾教育教學的兩大關系問題做了清晰的解讀和定位,即在「教學關系」上是教服務於學;在「師生關系」上,是師服務於生,從而造就了充滿生命活力、和諧高效的課堂,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厭學、課堂效益低下等常見問題,一舉突破了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的桎梏,同時破譯了教學如何實現面向全體、共同發展的問題。
昌 樂 二 中
□ 領跑高中領著「改」
遠在課改之前,昌樂二中就是聞名遐邇的高考名校了!升學率一直名列前茅,被外界稱為「山東省領跑高中」。
課改就意味著要敢於否定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傳統教學經驗,像昌樂二中這樣已經「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課改?他們難道只有勇氣沒有顧慮?
趙豐平回答說:「沒顧慮是假的。但一味抓升學而『飲鴆止渴』的應試教育,就好比『帶血的GTP』, 學生學得太累、教師教得太苦、升學的成本太大。尤其是那些不擇手段就靠挖生源、搶名師堆砌起來的高升學率,對民族、國家、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呢?我們寧可不要」,他說教育的良知驅使他在幡然醒悟之後決定課改,因為他堅信,好的教育一定不會因考試而改變,也一定不會在考試中敗下陣來。
重新出發的昌樂二中畢竟有名校的底蘊,一經上路便與眾不同。他們從研究學生、重視自學開始,從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主動「放低」姿態和杜郎口中學、兗州一中等因課「結拜」,從此山東教育有了「課改三駕馬車」這樣的說法。
靠改出來的「271」高效課堂模式,再一次讓昌樂二中成為同行注目的焦點,課改之後的二中升學率受到影響沒有?在山東省尚未實行規范辦學的2007年,昌樂二中迎來了50年辦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升學輝煌。事實佐證了趙豐平的觀點,也強力支持了他推行的課改。更有一大批學校從此鐵心跟著二中搞課改,領跑學校成為領著改的學校。課改,讓昌樂二中成為山東省更具教育魅力的學校,如今,送孩子進二中上學,早已成為許多家長的一個夢想,他們這樣評價說,昌樂二中能「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幸福而精彩的人生」!
今天,在二中,幾乎所有人都不屑於談論升學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那他們會說:高考只是教育的副產品。如果你再問高考考什麼,他們會這樣告訴你:高考其實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
當許多名校還在躊躇猶豫著是否需要改的時候,昌樂二中已開始著手研究高效之後怎麼辦、做什麼了。
在昌樂二中假如你看到高一學生每周8節、高二每周6節、甚至連高三學生每周都安排4節閱讀課時,你一定不要驚訝,這是他們的「海量閱讀課程」。每逢周末,滿校園里全是學生張貼的海報,「我的紅學學術 報告 會」、「試論王熙鳳的管理藝術」,在二中,很多學生都能獨立舉辦自己的「學術」報告,有那麼多本書「吃」進肚子里,什麼大學考不上?
把孩子們從題海和時間里解放出來之後,昌樂二中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比如65公里遠足拉練,比如西瓜大棚嫁接,比如每人掌握一門樂器,比如……二中因而被學生們譽為「詩意的校園」。
二中的「詩意」無處不在,「連空氣中都飄盪著美和愜意」。昌樂二中是中國名校共同體里最有管理特色的學校。走進二中的校園,接近9000人的學校,一切都顯得清清爽爽、井然有序。二中總給人一種氣質甚至是氣度。很多去過二中的人評價說,二中總有精氣神在,讓人感覺到陽光、活潑、向上。昌樂二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為全國五所管理示範學校之一。
□「271」模式
山東省昌樂二中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出發,總結出了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目標性」、「針對性」、「高性能」為特點,促進教學方式轉變,變備教材、備教法為備學生、備學法,圍繞給師生減負,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優化課堂結構流程,形成預習、互動、測評三大模塊的「271」高效課堂模式。
昌樂二中立足課堂的實然目標,追求教育的應然目標。他們以為僅僅追求高效益仍然是短視行為,還必須注重課堂的生命內涵,交給學生一生「帶的走」的東西,那就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解讀
「271」模式,即課堂45分鍾分別按照2:7:1的比例,劃分為「10+30+5」,要求教師的講課時間不大於20%,學生自主學習佔到70%,剩餘的10%用於每堂課的成果測評。
271還體現在學生的組成劃分上:即20%是優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後進生。
271體現在學習內容上:即20%的知識是不用講學生就能自學會的,70%是通過討論才能學會的,10%是同學之間在課堂上展示、互相回答問題,並老師的強調、點撥,反復訓練才能回的。「2」就是自己學會的,「7」是討論鞏固學會的,「1」是同學幫助、老師點撥學會的。
271追求「動態」轉化:即課堂上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優生學生資源,又要給優秀學生提供「自助餐」,保證他們學的更好;通過小組互相討論,促進中間學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轉化為優秀生,以此擴大優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後進生向著70%的群體推進。
2.操作
「271」模式呈現的特點是「課前」准備緊鑼密鼓、「課上」互動熱火朝天、「課後」復習溫故知新。
教師將事先准備好的導學案,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
對預習的要求:教師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半部分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等方法要求學生預習;一般課上前10分鍾用來組織預習,預習時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組內預習交流,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小組探究,要求集中歸納出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
10+30+5課上操作要求:前10分鍾為預習;課堂中段30分鍾,教師針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迅速進行整理並結合自己已准備好的新授課的教學設計,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課堂後段5分鍾,學生迅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知識要點。
3.學習動車組
每一間教室里都有三個「小組」,一個是行政組,即做好「組務」自主管理工作;一個是科研組,即學生根據組內「學情」與任課教師一起組成課後的「問題研究」團隊,以此給教師提供基於學情的課改「決策」依據,並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是學習小組,即由異質同組組成,採用AA、BB、CC形式建構,同組之間是一個相對穩固的團隊,組員之間既是合作者,又是競爭對手。
「三位一體」的學習動車組,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了動力援助,讓昌樂二中的課堂因「活」而「樂」,因「實」而「好」。
4.兩案並舉
兩案即導學案和訓練案。
導學案要實施「分層要求」——分層學習、分層目標、分層達標、分層訓練。課前,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編制導學案,並要在上課前,從小組里選拔出學力中等的學生「代表」進行培訓,課中對「代表」進行「學情調查」和「達標驗收」。課後教師要依照訓練案對「代表」進行「計時」訓練,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
昌樂二中「271」模式的成功推行,打破了教育的單向傳授形式和學生學習天性受壓抑的沉悶氛圍,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得學生在靈動與鮮活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分享成果,切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Ⅳ 課堂有哪些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講授式: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問題探究式: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3、訓練與實踐式: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指向性由於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對任何教學過程都適用的普適性的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
評價最好教學模式的標準是在一定的情況下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在選擇教學模式時必須注意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性能,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