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概股」被納入美「預摘牌名單」,中國科技企業為什麼要到美國上市
中國科技企業到美國上市的原因如下:
一、融資渠道更多
中國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後,不管是在營收還是凈利潤上都形成了一定規模,那麼它們達到了上市的條件後就會選擇去美國上市,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證劵交易所,中國科技企業之所以去美股上市,是因為美國股市已經歷經了上百年,它們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融資手段,中國企業能在美國股市融到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發展,比如發行美元債劵,或者向美國銀行貸款以及上市融資等等,將在美股上融資到的錢用於企業發展。這將快速的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從而讓企業變得更加強大。
綜上:中國科技型企業選擇去美股上市有以上三點原因。
B. 為什麼中國大陸的好多企業要在美國上市
1、美國股票市場資金容量大,為世界第一:如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是香港創業板的幾百倍,平均日融資量7000萬美元以上。
2、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機會和融資量最大。
3、美國上市時間快: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6—9個月左右即可成功。若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包括輔導期正常在1—3年不等。
4、美國上市成本低: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總成本僅50-100萬美元左右,另加部分股權,保證成功;在中國大陸、香港主板上市成本高達5000—7000萬元港幣,創業板2000—3000萬元港幣。
5、美國上市股票售價高達20—40倍左右,而在中國、香港上市僅10倍左右,還不穩定。
6、在美國OTCBB上市保證成功,不成功不收費,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無法保證成功,風險大,很多企業負債上市,不成功損失慘重,甚至破產。
7、成為美國上市公司,為企業利用美國股市融資平台打下基礎,集合國內外發展需要資金。
8、成為中美合(獨)資企業,享受多種合(獨)資企業政策優惠。
9、企業資產證券化,可以在美國股市合理套現,實現陽光下的利潤。
10、企業盈利可以合法申請外匯,向國外匯兌美元,再以外資投入國內項目。
11、利用美國上市公司的條件,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
12、公司高層申請美國工作簽證和永久居留,有利國際市場開發。
13、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期權,保留公司核心技術和管理人員。
C. 為什麼中國很多互聯網科技企業都選擇在美國上市
有這樣幾個原因:
1)國內許多互聯企業在上市前都經歷好幾輪融資,其中都有海外風投機構的身影,為讓其能順利推出,國內公司普遍會採取離岸注冊,股權結構都是外資;
2)與國內市場審核制不同,美國資本市場採取注冊制,對於擬上市公司不設盈利門檻。只要你的公司業務高速增長,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即便虧損也能上市。例如優酷在國內就上不了,因為根本無法滿足盈利條件;
3)從總體融資環境看,美國對於互聯網公司、高科技公司普遍看好,並會給予高估值,優酷、360那麼高的市盈率就是例子。而且在美國再融資比較方便,優酷最近二輪融資就是例證(這么搞會讓首次IPO的土豆極其被動)。
除了上面三個主要原因,在美國上市時間短,不用排隊,也不用支出各類「關系費」,也是一個總要原因。
其實這是個非常技術性的原因。
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非常缺資金,銀行不給貸款,所以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天使投資+VC+PE,而這些投資機構一般都以境外的為主。也就是說,互聯網企業基本上從設立之初,絕大多數就是中外合資的。
但是我國法律又規定,境外資金投資電信相關企業(含互聯網在內)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合資企業基本上不可能獲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合資企業紛紛採取VIE架構,繞過這一層政策監管。
但是到了上市的時候,中國證監會就不管這么多了,把VIE架構視為規避法律政策,合法性有問題,不給境內上市。
所以就成了這個局面:缺錢——引入外資——變成合資企業——採取VIE架構——沒法在境內上市。
這是為什麼早期互聯網企業都跑到國外去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強調早期,是因為那時候人民幣基金還很少,境外投資者只能用外資基金來投,現在有了人民幣基金以後好多了。
後期的互聯網企業仍然去境外上市,境內外的審批差異確實是主要原因。
互聯網企業成長很快,所以總是非常缺錢,在C輪融資以後就要准備上市做大規模籌資了,但是多數企業這時候可能才剛剛開始盈利,不符合境內上市連續三年盈利的條件。要是等兩三年後再去上市籌資,早就錯過最好的發展時機了。為了搶這個業務發展的時間,提前上市籌資,現在的互聯網企業多數仍然瞄準NASDAQ等市場。
1,網路公司大部分都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
2,大部分網路公司接受的都是境外VCPE的投資,只能在境外推出。
D.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美國,香港上市,不在國內上市
中國的公司大多都選擇在美國上市的原因如下:
1、上市要求公司的注冊地必須在中國境內;
2、國內上市的審批條件十分嚴格,門檻高,要求多;在美國即使是虧損企業也能上市融資;
3、國內上市審核過程漫長,度日如年;而美國市場是報批制,企業達到要求就很快能上。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7-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國內企業為什麼要去國外上市,比如納斯達克
1、無限的資金來源
因為美國資本市場匯集了全世界的資金,對任何一家懂得游戲規則,並有華爾街關系的好公司來說,融資的機會和空間極大,並且再融資不受限制。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是完全市場化的,只要企業的業績足夠好,它一年中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次數是不受限制的。
2、極高的公司市值
美國市場崇拜高品質、高成長率的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具有極大的市值增長空間。美國市場迄今仍是全世界市盈率最高的市場。標准普爾的平均市盈率是24~26倍,納斯達克高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為30~40倍。而香港、新加坡的平均市盈率僅僅是8~10倍。因此,在美國能以更高的市盈率籌到更多的資金。
3、極大的市場流通量
由於資金的充足、體制的健全等原因,美國股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流通的市場。
4、成熟而有經驗的投資者
因為美國市場以基金為最主要的投資者,散戶起不到很大作用,所以對懂得應付基金投資者的上市公司而言,將會獲得一批成熟和有經驗的股東,並且有相當穩定的高市值。
5、合理的上市費用
與國內股市和香港股市相比,到美國上市的費用成本較低,也比較合理。
6、嚴謹的法律
極高的透明度對於注重企業長期發展、正規化和國際化的大型上市公司,美國股市的法律保障和透明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7、品牌知名度提升
不僅能提升公司的形象、內部文化,以及品牌知名度提升,更能吸引更多合作客戶和有信心的世界級投資者。
8、上市方式的多樣性
美國上市有六種上市方式,除了ⅠPO以外,還有RTO,SPAC、ADR和直接上市等方式,可供企業選擇。
9、上市時間短
美國上市時間一般6~9-個月。
10、上市成功概率高
美國資本市場採用的是注冊制,不會人為干預與審核。
F. 為什麼國內有很多企業選擇到美股上市
個人認為互聯網公司很少在我大A股上市的原因,簡要說明以下幾點:
1、國內現存的稍微好一點的互聯企業發展前期都經歷了好幾輪融資,准確說能發展起來都是靠燒錢,其中就有了海外風投機構的身影,股權結構也就有了外資股東;去美國上市更利於股東獲取投資回報。
2、我國上市機制是審批制,要求上市前三年連續盈利,且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這個要求對於新生互聯網公司挺高的;美國納斯達克是注冊制,對於申請公司不設盈利門檻。說明只要公司業務高速增長,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即便虧損也能上市。
3、國內池塘太小,養不了大龍。美國的股市互聯網板塊的體量更大,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當然要去錢多的地方了。中國的股市總體雖然也不算小,但就互聯網這一塊來說還比較嫩,水池小圈錢效率也就低了
最後,自從倫敦世界金融中心解體,美股上位後,美股經濟全球領先的同時,金融創新也領先,各種工具層出不窮,股市一直保持活躍。大A至今還是t+1,也沒有擺脫跟隨美股的走勢。幾十年,美股一直是長牛,大a牛市是按天算的,誰都知道該怎麼選了。公司差無所謂,但站在浪頭上,再怎麼樣也可以上去。
G. 為什麼要去美國上市
是因為兩地的投資文化不同,一些在內地無法上市,或上市融不到多少資的企業選擇海外,比如大部分網路公司是這種情況,或者是公司要擴大海外業務,需要提升本身在海外的形像,選擇美國上市。
拓展資料;一、上市是一個證券市場術語。狹義的上市即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直接到非中國大陸的證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三種方式。
二、從2011年開始,國務院就明確提出建設以第一級主板、中小板,第二級創業板,第三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第四級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構架的多層次資本交易市場。
三、在各地方政府的發文中也清晰可見"完善上市和掛牌企業後備資源庫,建立市場優選機制,推動創業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掛牌融資。"的通知。
企業改制、發行上市牽涉的問題較為廣泛復雜,一般在企業聘請的專業機構的協助下完成。企業首先要確定券商,在券商的協助下盡早選定其他中介機構。股票改制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機構有: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徵信機構等。
四、2011年全年中國企業上市有所下滑,融資額與上市數量均較2010年有所降低。在海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1年全年共有611家企業上市完成613起IPO,合計總融資1,283.56億美元,平均單支IPO融資2.09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29家企業上市,其中,中國企業共有128家在境內外市場上市,佔全球IPO總數的55.9%。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總額共計145.65億美元,佔全球融資總額的33.1%,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14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發審委共計召開124次發審會,審核公司187家。其中154家企業首發獲通過,佔比82.35%;首發未通過企業27家,佔比14.44%;其他表決6家(取消審核5家,暫緩表決1家),佔比3.21%。
H. 中國公司為何拚命去美國上市呢原因是什麼
A股是世界第幾大股市?根據數據顯示中國A股從2015年11月以5萬多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了日本股市,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第二,僅次於美股股市;時隔45個月後在2018年8月3日中國A股從最高近10萬億美元的市值縮水至6.09萬億美元,日本股市總市值為6.17萬億美元成功超越中國A股,中國A股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排名第三;
原因四: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實際控人本身就是有外資背景,大股東更希望自己所控制的公司直接登入成熟的美國股市,也不願意申請登入中國A股市場上市;
原因五:中國部分上市公的大股東有出現移民美國的,或者有美國背景的大股東,直接讓公司登入美國股市上市,一來方便美股國情,寧願受美國監管政策;二來也是可以避免國內資產轉移,這樣不會限制於中國監控;
以上五大原因就是中國公司為何不登入A股上市,而去選擇別人家美股上市的真正原因,不同的中國公司相信會有不同的原因不在中國上市而是選擇了美國上市;
I. 中國企業為什麼在美國上市
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美國上市的融資成本低,這個涉及到很專業的問題,我用通俗的話大概說一下,因為國內的經濟風險更大,所以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這就加大融資的成本,但是在美國上市後一個美國風險小,所以要求投資收益率低,降低了融資成本。如果你不是金融專業的,那我再舉個價格的例子,比如說公司發行100個新股,但是因為國內不透明的制度以及市場有效性低,這個股票的合理價格本來是100元,但是iPo時,只能以70元作為發行價,只募集到了7000元,但是在美國發行的話,由於流動性高,更加嚴格審查制度,j發行價格達到了90元,也就是說,同樣是發行100股,在美國發行比在中國發行能多募集2000元。
二,將資本多元化,會分散資金來源的風險,比如將來中國陷入經濟衰退,再發行股票的成本就會變高,雖然美國的融資成本肯定也變高,但是不會比中國高。
三,可以防止惡意收購,當別的公司向收購這個公司時,不僅得買他中國的股票,為了獲得對公司的控制權,還得去美國進行收購,這就加大了收購的難度。
四,提高公司在美國的知名度,跟當地的投資機構以及投資銀行建立良好的關系以方便以後發行新股或者發行債券(在美國發行債券同樣比在國內成本要低)。
我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