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古學專業介紹
一、考古學專業介紹 1、考古學專業簡介
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人文學科。簡單地說,考古學就是根據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實物,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科學。這些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跡和遺物,多埋藏在地下。通過發掘、鑒定、分類等復雜的工作,這些實物資料才能得以系統、完整地收集起來。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調查和發掘。
2、考古學專業主要課程
中國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國考古學史、考古學導論、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戰國秦漢考古、三國兩晉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田野考古等。
3、考古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考古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館等事業單位及國家機關從事研究、教學、管理等實際工作的考古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考古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了解考古學的多學科交叉發展趨勢和世界考古學發展概況,熟悉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在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博物館學、文物學理論、文化人類學、民族學、古代漢語、史料學、地理學、第四紀環境學、古人類學等方面受到基本訓練。
4、考古學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考古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畢業以後你可以應聘到大學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或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館、拍賣行、文物商店或海關,從事文物保護、古玩鑒定以及拍賣等工作。如果你想向更高的學術領域邁進,也可以報考研究生或者再出國留學,繼續深造。
二、考古學專業大學排名
1. 北京大學 A++
2. 吉林大學 A+
3. 山東大學 A
4. 西北大學 A
5. 四川大學 B+
6. 南京大學 B+
7. 南開大學 B+
8. 鄭州大學 B+
9. 中山大學 B+
10. 復旦大學 B+
11. 廈門大學 B+
12. 武漢大學 B+
13. 河北師范大學 B+
14. 浙江大學 B+
15. 重慶師范大學 B+
16. 中國人民大學 B+
17. 北京師范大學 B+
18. 首都師范大學 B+
19. 山西大學 B+
20. 南京師范大學 B+
21. 安徽大學 B+
22. 河南大學 B+
23. 北京聯合大學 B+
24. 湖南大學 B
25. 西華師范大學 B
26. 天津師范大學 B
27. 遼寧師范大學 B
28. 東北師范大學 B
29. 福建師范大學 B
30. 陝西師范大學 B
31. 蘭州大學 B
32. 河北大學 B
33. 遼寧大學 B
34. 江蘇師范大學 B
35. 西北師范大學 B
⑵ 在我國的學科體系中,考古學屬於什麼
在我國的學科體系中,考古學屬於歷史學。
考古學,即考究古代的學科,屬於人文科學,在中國是歷史學的分支,而在美國和加拿大被視為人類學的分支之一,在歐洲被當作獨立學科或歷史學的一部分。考古學旨在根據古代人類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
北京大學畢業生可以適應文物、考古和相關文化教育部門的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亦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本專業是北京大學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著名學者馬衡、胡適,蘇秉琦先後擔任過該專業的主任,畢業生分布於世界各地,不少畢業生後來都成為著名學者,或成為國家文物、考古和博物館機構的負責人。
四川大學本專業學生主要通過對考古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及其實踐技能的學習受到考古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基本訓練,了解中國考古的現狀、發展趨勢以及國外考古發展概況,其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畢業去向多為文博考古部門、高校等單位。
⑶ 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Archaeology)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在中國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
發展過程:
考古學的產生有長遠的淵源,但到近代才發展成為一門科學。近代考古學發祥於歐洲,以後普及到世界各國。北宋以來的金石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調查發掘工作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才在中國出現。作為一門近代的科學,考古學有一套完整、嚴密的方法論。它包含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和田野考古學等分支,並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領域內的許多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
研究對象:
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實物。主要是物質的遺存,或者說是遺物與遺跡。而這些遺存應該是古代人類的活動遺留下來的。考古學的研究集中在對過去的研究上,包括過去文化所遺留下來的各種資料。所以它的研究對象是屬於一定時間以前的古代。比如英國的考古學下限是諾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國是加洛林王朝的覆滅(987年),美洲各國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中國的一般是以明朝的滅亡(1644年)為下限。英國出現的中世紀考古學(Medieval Archeology)則把時間下限推進到了1640年。而美洲各國的工業考古學(Instrial Archeology)則研究近代工業初期的遺物。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下限都會自然地向後推移。
考古目的:
假使沒有考古學的話,便無從了解人類演化。考古學目的在於了解更多關於過去社會以及人類發展的事實。人類有超過99%的歷史是在史前史,當時的人類並未使用文字,因此並未留下關於自身的文字記錄,以供研究。在欠缺這種書寫文字的資源下,了解史前社會的唯一途徑就是考古學。許多關於人類歷史的重大發展發生在史前史,包括在舊石器時代發生的人類演化,當時在非洲,人族從南方猿人發展而來,最終成為當代的智人。考古學也找出許多人類技術演進的訊息,例如使用火的能力、石器的發展、煉鐵術的發明、宗教的源頭,以及農業的創造。假使沒有考古學的話,便無從了解在人類在沒有書寫文字的年代,所發生的演化與技術變遷。
⑷ 考古學是什麼學科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Archaeology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研究古代之學」,在17和18世紀,一般是指對含有美術價值的古物和古跡的研究,到了19世紀,才泛指對一切古物的研究。
考古學這一名詞主要有三種涵義:1 指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有時候還可以引申為記述這種知識的書籍;2 藉以獲得這種知識的考古方法和技術,包括搜集和保存資料,審定和考證資料,編排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和技術;3 指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闡明包含在各種考古資料中的因果關系,論證存在於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
⑸ 2015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Archaeology)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在中國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其他國家 多從屬於人類學,也有劃歸藝術史的。其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跡和遺物,它們多埋沒在地下,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發掘,才能被系統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在於田野調查發掘工作。
簡介
考古學[1] (Archaeology)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在中國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其他國家多從屬於人類學,也有劃歸藝術史的。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在於田野調查發掘工作。
發展過程
考古學
考古學的產生有長遠的淵源,但到近代才發展成為一門科學。近代考古學發祥於歐洲,以後普及到世界各國。北宋以來的金石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調查發掘工作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才在中國出現。作為一門近代的科學,考古學有一套完整、嚴密的方法論。它包含史前考古學、歷史考古學和田野考古學等分支,並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領域內的許多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
考古學是通過發掘和調查古代人類的遺跡遺物和文獻來研究古代社會的一門人文科學。傳統上,考古學是文化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但是它越來越獨立,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考古學家與只研究歷史記載的歷史學家不同,他們通過研究遠古人類的遺留物,對沒有歷史記載的史前文化也進行研究。考古學家致力於探索人類文化的起源。
名稱溯源
考古學上人類歷史的最初階段
漢語的考古學來自於歐洲,而歐洲各國文字中的考古學都源於希臘文的αρχα?ολ?γ?。這個詞是由αρχα?ο?(意為古代事物或古代)和λ?γο?(意為科學)組成,在古希臘泛指古代史的研究。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柏拉圖就使用這個希臘文的單詞來指古代史的研究。這個詞在一段時間內很少使用,在17世紀時又被重新使用,用以表示古物和古跡的研究。17、18世紀的主要指的是古物中的美術品。到了19世紀才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跡。
中國在公元1-2世紀(東漢)已有「古學」這個名詞,來泛指研究古代的學問。到了北宋中葉(11世紀)時,誕生了一門研究青銅彝器和石刻的學問——金石學,即考古學的前身。這時「考」「古」二字也開始被連用。公元1092年成書的《考古圖》就已經率先使用了「考古」這一名詞,不過此時指的是考證古文字與古文章。
研究對象
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實物。主要是物質的遺存,或者說是遺物與遺跡。而這些遺存應該是古代人類的活
埃及考古學
動遺留下來的。考古學的研究集中在對過去的研究上,包括過去文化所遺留下來的各種資料。所以它的研究對象是屬於一定時間以前的古代。比如英國的考古學下限是諾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國是加洛林王朝的覆滅(987年),美洲各國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中國的一般是以明朝的滅亡(1644年)為下限。英國出現的中世紀考古學(Medieval Archeology)則把時間下限推進到了1640年。而美洲各國的工業考古學(Instrial Archeology)則研究近代工業初期的遺物。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下限都會自然地向後推移。
考古技術
考古修復
考古年代測定
遙感考古
考古發掘
洛陽鏟
詞的由來編輯
中國漢文中「考古學」這一名詞,是從歐洲文字翻譯過來的。17世紀,考古學是指對古物和古跡的研究。在17世紀和18世紀,一般是指對含有美術價值的古物和古跡的研究。到了19世紀,才泛指對一切古物和古跡的研究。
在中國,東漢(1~2世紀)時已有「古學」的名稱。《後漢書》中說馬融「傳古學」,賈逵「為古學」,桓譚「好古學」,鄭興「長於古學」,這里所謂「古學」是專指研究古文經學,實際也包括古文字學。北宋中葉(11世紀),「金石學」誕生,其研究對象限於古代的「吉金」(青銅□器)和石刻。到清代末葉(19世紀),金石學的研究對象從銅器、石刻擴大到其他各種古物,所以有人主張將金石學改稱為「古器物學」。由於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的「古器物學」已接近於近代考古學,所以也有人把歐洲文字中的「考古學」一詞譯為「古物學」(如1931年商務版《網路名匯》)。其實,中國的這種「古器物學」並不等於考古學,要經過系統化以後才可成為考古學的一部分。
涵義編輯
考古學這一名詞主要有3種涵義:
第一種涵義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有時還可引伸為記述這種知識的書籍
第二種涵義是指藉以獲得這種知識的考古方法和技術,包括搜集和保存資料、審定和考證資料、編排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和技術
第三種涵義則是指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闡明包含在各種考古資料中的因果關系,論證存在於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
作為一門近代的科學,考古學已有它的充實的內容,周密的方法,系統的理論和明確的目標。雖然還沒有一個被普遍確認的定義,但在全世界范圍內,學術界對考古學一詞的理解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可以從共同的理解出發,考慮到上述的3種涵義,給考古學下定義說: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對於這樣的一個定義,需要作以下的解釋和說明:
研究年代編輯
考古學在中國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各國考古學研究的范圍都是有人類活動以來的古代歷史時期,所以它的上限是人類出現,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例如,英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諾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加洛林王朝的覆滅(987年),美洲各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C.哥倫布(約1451~1506年)發現新大陸(1492年)。一般說來,中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可以定在明朝的滅亡(1644年)。考古學與遠古的恐龍時代、近代史、現代史是無關的。
近一時期以來,英國有「中世紀考古學」,其年代下限延伸到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0年);又有所謂「工業考古學」,其年代下限更延伸到18世紀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初期。在美洲,則有所謂「歷史考古學」或「殖民地時代考古學」,它們的年代范圍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直到18世紀末或19世紀初美洲各國在政治上獲得獨立。但是,英國的所謂「工業考古學」、美洲的所謂「歷史考古學」或「殖民地時代考古學」,實際上是利用考古學的方法以研究近代史,所以不能算作真正的考古學。
相反,也有人把考古學的年代范圍局限於史前時代,即沒有文字記載的古代。這樣,便把許多文明古國的歷史時代也都排除在考古學研究的年代范圍之外,這也是不妥當的。考古學不研究近代和現代,而是研究古代,這是必須肯定的。但是,考古學所研究的「古代」,除了史前時代以外,還應該包括原史時代和歷史時代。就中國考古學而言,歷史時代不僅指商代和周代,而且還包括秦漢及其以後各代;所謂「古不考『三代』以下」是不對的。當然,歷史越古老,文字記載越少,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性也越顯著。要究明人類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的社會歷史,就必須在極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學,因而史前考古學與史前史就等同起來了。
作為實物資料的遺跡和遺物,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實物資料。有些人望文生義,只看重一個「古」字,以為只要是考證古代的事物,不管是根據文獻資料,還是根據實物資料,都可算是考古學。其實,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的遺存,即古代的遺跡和遺物。這就是它與依靠文獻記載以研究人類歷史的狹義歷史學的最重要的不同點。考古學和歷史學,是歷史科學(廣義歷史學)的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猶如車的兩輪,不可偏廢。但是,兩者的關系雖很密切,卻是各自獨立的。它們都屬「時間」的科學,都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為目標,但所用的資料大不相同,因而所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有人把依靠文獻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歷史的狹義歷史學也稱為考古學,這是不符合近代考古學的基本含義的。
作為考古學研究對象的實物,應該是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是經過人類有意識地加工的。如果是未經人類加工的自然物,則必須是與人類的活動有關,或是能夠反映人類的活動的。這就說明,考古學是屬於人文科學中的歷史科學,而不屬於自然科學,盡管在考古學的研究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自然科學的技術和方法。
考古學理論編輯
考古目的
假使沒有考古學的話,我們無從了解人類演化。考古學目的在於了解更多關於過去社會以及人類發展的事實。人類有超過99%的歷史是在史前史,當時的人類並未使用文字,因此並未留下關於他們自身的文字記錄,以供我們研究。在欠缺這種書寫文字的資源下,了解史前社會的唯一途徑就是考古學。許多關於人類歷史的重大發展發生在史前史,包括在舊石器時代發生的人類演化,當時在非洲,人族從南方猿人發展而來,最終成為當代的智人。考古學也找出許多人類技術演進的訊息,例如使用火的能力、石器的發展、煉鐵術的發明、宗教的源頭,以及農業的創造。假使沒有考古學的話,我們無從了解在人類在沒有書寫文字的年代,所發生的演化與技術變遷。
學科目標
①發現、發掘記錄和保護過去人類物質遺存,揭示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定位和相互關系,包括他們存在的物質性背景。
②重建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的古代遺存所代表的人類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③建立古代遺存 的編年序列,進而建立一個特定地區的文化史。
④解釋由古代遺存所體現的人類行為和文化過程所具備的規律性。
研究取向
考古學家並不全部服膺同一套考古學理論取向。當考古學於19世紀晚期開始發展,第一個考古學理論取向是文化史考古學,它所具有的目標是解釋文化為何改變和調整,而不是僅僅強調這些文化曾經產生的事實,因此強調歷史特殊論。
在20世紀初期,許多考古學家研究的是與現存社會(例如美洲原住民、西伯利亞人、中美洲人的社會) 有所關聯的過去社會,他們依循直接歷史取向,比較在過去與當代族群及文化群體之間的連續性。在1960年代,由賓佛與傅能瑞等美國考古學家所領導的一場考古學運動,反對當時已經建置完備的文化史考古學。他們提議一種更具科學與人類學性質的「新考古學」,具有假設測試與科學方法,這在後來稱為過程考古學。
在1980年代,興起了一個嶄新的後現代運動,由英國考古學家所領導,包括Michael Shanks、Christopher Tilley、Daniel Miller、以及Ian Hodder,這後來稱為後過程主義考古學。它質疑過程主義對科學實證論與公正性的訴求,並強調自我批判的理論反思性。然而,後過程主義遭到過程主義批評為欠缺科學熱情,而且學者依然爭辯著過程主義與後過程主義的有效性。同時,另一個理論「歷史過程論」(historical processualism)興起,尋求整合出一個焦點,放在過程與後過程考古學所強調的反思性及歷史。
現今的考古學理論采借了來自很大范圍的理論思想,包括演化、現象學、後現代、結構與能動、認知考古學、功能學派、性別考古學與女性主義考古學、以及考古學系統理論等。
(以上均來自網路,節選)
⑹ 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究竟是什麼關系?我們認為,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既有共同性,又各有其特點;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它們是各自獨立的學科,彼此不存在附屬關系。在中國,有相當一段時間考古學是歸於歷史學之下的二級學科。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於幾年前使考古學成為與歷史學同樣的一級學科。我們的努力,並非只是出於考古學家的虛榮心,而是出於對考古學學科定位的認識和學科發展的考慮。人類學在中國被稱為民族學,它也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近年,有別於民族學的社會人類學在中國出現,雖還有待於今後的發展,但它也並未也不應成為其他學科的附庸。
關於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我是這樣理解的:
歷史學是主要依據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研究人類過去的學科。它不是如有些人認為的那樣,只研究事件和人物,也探討發生這些事件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和影響,其宗旨是揭示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其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版本的校勘、史料的考證、相關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分析等等。
考古學是主要依據過去的人們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資料(即遺跡和遺物)及其與人類活動有關的遺存研究人類的文化與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並探索其背景和動因總結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其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考古地層學、考古類型學、區域分析、不同文化間的相互關系研究、聚落遺跡和遺物的功能分析、墓葬分析等,不一而足。
人類學則主要是通過延續至今的一些保留古老的傳統生活方式的人們集團來研究人類的行為和文化的發展,並探索其規律的一門學問。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人類學調查,即詳細地記錄被調查的集團生活的各個方面,探索人類文化發展的動因和規律。
簡而言之,三個學科在均以研究人類的過去,探索其規律方面存在共同點,但各自的研究的出發點或立足點不同。歷史學是從古代文獻出發,立足於文獻史料的整理與研究;考古學是從遺跡和遺物出發,立足於科學的田野考古發掘;人類學則是從活著的人們集團出發,立足於對有關的人們集團進行縝密的調查與分析。三者目標相近,但研究的途徑與方法各不相同,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簡而言之,歷史學是以書見人,考古學是以物見人,人類學則是以人見人,即由今人見古人。分清三個學科的上述差別,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作為考古學家,應當注意考古學與其它學科研究出發點的不同,堅持考古學的立場,堅持從考古資料出發,而不是從歷史文獻或民族學調查資料出發進行研究。這一點對於有著豐富古代文獻和眾多少數民族的中國考古學家來說,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學科並非始終涇渭分明,其研究對象有時也有交叉。如考古發掘出土的簡牘、帛書等古文書既是考古遺物,又是古代歷史文獻。一些古老的部落中祖傳下來的物品既是人類學研究的對象,同時也作為遺物,成為考古學研究的對象。雖然如此,這三個學科間的區別還是明顯的,不應將其混為一談,更不應因為三者或其中兩者存在著某些共同點,便將其合二為一,或將其中一個學科附屬於另一個學科之下。
還應當指出的是,三個學科的研究方法都有局限(限於篇幅,此處不作展開),僅憑某一個學科,難以承擔起研究人類的文化與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的歷程,探討其背景和動因,並總結其規律的重任。因此,需要三個學科之間加強協作,優勢互補。不僅如此,還要同其他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科加強聯系,多學科聯合,共同攻關。這應當成為今後這三個學科乃至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方向。
⑺ 考古學屬於什麼學
歷史學。考古學屬於一級學科,和歷史學並列的。
考古學屬於一級學科,和歷史學並列的。屬於歷史學這個大的學科門類!
但是有的學校考古專業實力強,會專門開設考古系!這時考古專業就是考古系!
也有些學校考古專業實力稍弱考古專業會分在歷史系下!這時考古專業就是歷史系!
這就要看學校具體的劃分了!
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
考古學專業創建於1922年,是北京大學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專業現有以16名教授和10名副教授為骨幹組成的專業師資隊伍,除招收來自國內外的本科生外,還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並有博士後在站工作。考古專業作為國家唯一的該領域的重點學科。
擁有一批在國內外考古界享有很高威望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考古教學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本院現在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重大精品項目「多卷本中國考古學」、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等多項重要科研課題,先後有19項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項目獲獎,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和「21世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
⑻ 考古學專業怎麼樣
《盜墓筆記》、三星堆遺址、馬王堆漢墓……
提到這些,大家會想到哪個專業呢?沒錯,是「考古」!隨著這些影視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考古這個專業,也有許多的人因此對這個專業感興趣,那麼這個專業到底怎麼樣呢?我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平時也上過考古學的課,身邊也有考古系的同學,接下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⑼ 什麼是考古
考古表示古代遺存中(尤其是原始社會)所觀察到的共同體。
「考古」這一名詞,在漢語中出現很早,如北宋時期的學者呂大臨就曾著《考古圖》(1092年)一書,但當時所謂「考古」,僅限於對一些傳世的青銅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與近代意義上的考古學含義有很大的區別。
概述: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很早就有學者注意到進行古代遺跡考察和古代遺物研究的重要價值。產生於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學術系統的"金石學",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為發達,最終形成了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以田野調查發掘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在中國興起較遲。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派遣的探險家、考察隊,曾潛入中國邊疆地區進行活動。20世紀20年代後期,中國學術機關開始進行周口店、殷墟等遺址的發掘,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調查發掘遍及全國各個地區,逐步建立起完備的中國考古學體系。
⑽ 中國考古學的介紹
中國作為世界上文明發達較早的國家之一 ,很早就有學者注意進行古代遺跡的考察和古代遺物的研究。具有一定學術系統的金石學,產生於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為發達,形成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以田野調查發掘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在中國興起較遲。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和30年代,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派遣的探險家、考察隊,潛入中國邊疆地區活動。20世紀20年代後期,中國學術機關開始進行周口店、殷墟等遺址的發掘,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調查發掘遍及全國各個地區,逐步建立起中國考古學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