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在中國為什麼保險難做

在中國為什麼保險難做

發布時間:2023-01-05 13:47:53

A. 為什麼保險這行業感覺越來越難做了

保險這行業感覺越來越難做原因:保險邀約難、簽單難、保險增員留存難。

一、保險邀約難

很多人沒做保險之前有很多朋友想什麼時候見面都很容易,可是自從做保險後能容易邀約到的人實在有限的狠,有些做得絕的是直接失聯了,不回信息邀約難,是保險業面臨的一個困境也是保險從業人員邁不過的坎。

二、簽單難

有時候邀約一個客戶是很開心的,甚至有時候會推掉很多原有的私人打算,來跟客戶溝通而這時候問題又來了簽單必定有人要先切入保險,要麼是對方要麼是保險從業人員。如何解答客戶的異議,讓客戶甘心交出身份證、銀行卡,這也成為一道大坎。

三、保險增員、留存難

第一,增員是必不可少的,不增員可能會慢慢脫落,但是增員的問題就更難了。上面說的兩點其實就是新人所擔心的,擔心沒有人脈,不好意思開口講保險等;第二,新人加入後,有沒有能讓新人得到他想要的收入。第三,能不能激發新人在保險行業長久發展下去的決心。

(1)在中國為什麼保險難做擴展閱讀:

第一、量大才能質美

在保險行業,如果沒有大量的客戶拜訪,想有更多的簽單,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拜訪包括你面見,電話溝通,微信溝通乃至於網路溝通都算,只要談到保險的事情就可以稱之為一次有效拜訪。

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在網上,通過自媒體平台銷售網路產品,這個其實也是在走流量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大拜訪量,才能夠實現高的簽單率。

第二、專業制勝

現在保險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而且中國保險業幾乎將我國近10%,甚至於更多的人都在保險公司進行過一次保險培訓,或者是保險知識的普及。

第三、自我學習,自我提升

知識經濟時代,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是一個不設限的過程。成人的世界幾乎上沒有什麼他律來規范你每天要做什麼、要學什麼、要提升到什麼程度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自律能力。

有時候會涉及到一些較為常見的法律知識,例如:《婚姻法》、《稅法》、《繼承法》,《合同法》、《社保法》等等法律法務的問題,因為這些是和保險正相關的。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從法律角度給客戶講到為什麼要通過保險規避風險,客戶是不是會更加信任你。而這都需要自我學習的。

第四、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在銷售過程中往往喜歡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覺得客戶需要什麼,就一定要買什麼保險。忽略了客戶也是有思想的人,所以要先和客戶溝通,搞清楚客戶到底要什麼,要通過保解決什麼問題,要用多少錢解決這個問題。




B. 為什麼中國保險業這么難做 比起別的國家我沒的國民意識差這么多啊

首先 保險產生於西方 在西方保險的發展歷史遠遠比中國的長 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基本上是改革開放才發展起來的
其次 中國國民相對於那些發達國家來說 國民受到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 思想比較封建守舊 中國人口眾多 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清朝晚期的腐敗和閉關自守的思想 導致了中國國民的思想落後 僅僅靠改革開放短短的幾十年是不能完全是中國國民思想完全開放的 所以他們總是用守舊的思想來面對保險這一新鮮事物
再次 因為保險信息的不對稱性 導致了客戶對保險公司 保險產品以及保險代理人的不了解 所以不敢輕易相信保險 還有一些曾經被保險公司 代理人 或者 保險產品蒙蔽過 所以再也不敢輕易相信保險了 試想一下 加入你面對一個陌生人 叫你跟他簽個合同 只要你每年交幾千塊錢 然後出現合同約定事故時候陪你幾十萬 你對這個人一點都不了解 你會輕易答應他的要求嗎 顯然不會
所以 保險說難做也難做 說好做也好做 保險的核心是獻愛心 這樣去奉賢你的愛心 要做好保險 不僅需要一定的口才和專業知識 還需要各方面的人文知識和社會知識 需要靈活的思維方式 做保險的不一定都可以成為人才 保險講究最大誠信 只要你有一顆真誠的心 用你真誠的心去打動你的客戶用 你豐富的知識去讓他信任你 作好你的售後服務 先和他交上朋友 對客戶有充分的了解 你再爭對他的實際情況建議他買適合他的保險 讓客戶覺得你真的是在幫他 幫他轉移風險 幫他理財讓客戶相信你 讓他覺得你是個很好的代理人 保險需要持之以恆的態度 當你真正的做到被拒絕不放棄 還用真誠的心去面對這一切 你做到這些 我相信你做保險就不會太難了 你說對嗎 我在此先祝福你早日成功

C. 為什麼中國保險機制推進這么難

理論上來說,保險交易是最需要誠信的,因為,信任的需求來源於承諾與兌現承諾的時間差,兌現落後於承諾的時間越長,該類交易就越需要信任的支持,而長期壽險業務大概是各類交易中承諾與兌現間時間差最長的交易,所以也是最需要信任的交易。
但現實中,有相當數量的人不相信保險、不信任保險公司,批評言辭如:「保險是騙人的」,「賣保險的是騙子、買保險的是傻子」,「保險是好東西,但保險公司不是好東西」等。我周圍的不信任者就包括學生、同事、家人甚至上級,給我帶來不少的尷尬。這學期剛開學,保險專業的學生就向我抱怨說,教他們會計的老師知道他們是保險專業時,公開了自己對保險的蔑視(會計學老師為什麼會這樣,我後面有分析).
信任可以簡化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在保險交易中,廣泛的不信任帶來了巨大的交易成本,銷售人員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客戶溝通,很多客戶甚至拒絕與保險銷售人員進行任何溝通,大大增加了保險銷售的難度和銷售成本,也給保險銷售人員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我博客的一位讀者留言說:「如何拜訪讓客戶不討厭,我從事保險業10年還有恐懼感!」銷售本身就要克服心理恐懼,保險銷售需要克服更大的恐懼。
為什麼人們不信任保險和保險公司?我從普遍原因(任何領域都存在)和特定原因(保險領域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
1、普遍原因
普遍原因是指任何領域都存在的不誠信的共同原因。大家知道,今天的中國造假盛行,不講誠信的行業和企業太多了:飯店有地溝油,奶粉中有三聚氰胺,茶油添加劑安全度有造假,狂犬疫苗有造假,航空公司飛行員的飛行資歷也有造假,房地產公司賣的房子誇大建築面積(大連一退休局長按照國家相關規范通過專業測量發現自己家的兩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均少了大約10平米,之後為3000多戶家庭免費測量,發現開發商所稱的建築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的誇大),唐駿更是公然宣揚「能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為什麼中國人這么壞呢?為什麼中國人似乎已經沒有了道德底線呢?
幾年前曾經與一位台灣人討論過類似的問題,這位台灣老兄說:「台灣的情況要好很多,我認為是文化大革命摧毀了大陸人們之間的信任機制,摧毀了人們的價值觀。」當時沒有太多的體會,後來閱讀了很多分析信任的論著(最好的是鄭也夫教授寫的《信任論》),發現上述分析有道理。
事實上,信任的歷史建立過程是:首先在熟人之間,即有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同居一地,相互熟悉)的人之間建立,熟悉產生信任;然後,隨著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的推進,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走向了陌生人社會,陌生帶來的恐懼感使得人們成立了大量的同鄉會、公會、會所、行會等組織,人們藉助這些組織內部的信任關系帶來的穩定感在城市中闖盪。分工和專業化使人們之間交易盛行,隨著市場交易的增加,那些重復性的交易能夠促使交易雙方講誠信,因為不講誠信,對方就不與他交易了。那些「一錘子買賣」的交易雙方很容易失信,這時,行會或者政府會出面干預和懲罰。陌生人之間的信任也逐漸建立起來了。簡言之,人們之間的信任,要麼來自血緣、地緣,要麼出於壇壇眾生之間自願的結合與互惠交易,當然還有政府對欺詐的懲罰。
新中國建立後,開始實行計劃經濟。首先,計劃經濟杜絕了互惠交易,沒有了交易,信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壤。其次,人們開始依附於一個個國營單位,在老早的國營企業呆過的人知道,貌似終身僱傭制,貌似生老病死、住房等問題都由企業負責了。但實質上,從上到下,沒人熱愛自己的單位,沒人捍衛單位的利益,單位領導並不謀求把「蛋糕」做大,從而為成員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多的國營單位成員只能緊緊盯住本單位內部的那張永遠做不大的「小餅」,看自己如何能夠多分點,既然是小餅,一是肯定分不到多少,二是你有我就沒有。所以,國營單位內部進行著劇烈的斗爭,斗來斗去,還是沒得到多少利益,想走,終身僱傭嗎,誰也不許走,只有繼續內斗。在對少量同一資源的強烈爭奪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喪失了。人們對計劃經濟時期的國營企業充滿怨恨但又毫無辦法。(現在的央企大為改觀了,不但有巨額利潤,還有令人艷羨的員工高收入,但這不是來源於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率的提高,而是來源於土地的免費使用資金的免費或低息使用,以及不許他人插手的行政壟斷,另外,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巨大發展為央企榨取巨額利潤提供了現實保障。)
計劃經濟和國營單位制度消滅了壇壇眾生之間自願的結合與互惠交易,加上不斷地內斗,陌生人之間的信任被掃地出門了。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鼓勵採用揭發和批判方式開展思想斗爭,揭發的自然都是熟人的問題,所以,熟人之間,包括師生之間、親人之間的斗爭開始了,子女與父母要在政治上劃清界限,歷來最緊密的家庭分裂了,大規模的「殺熟」運動導致熟人之間的信任也開始土崩瓦解,也就是說,人類最基本最原始的熟人之間的的信任也瓦解了。中國人干壞事的心理障礙(或稱道德底線)被逐一清楚了。
由此造就了中國這個不具信任、不講誠信的社會。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突起,互惠交易開始了,按說應該培養起大家的誠信和信任。但是,第一,信任的特點是易毀難建。信任創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信任摧毀確是剎那間的事情。信任一旦喪失,重新恢復到原來水平需要漫長的時間。亞伯拉罕?林肯深知這一特性,在他寫給亞歷山大?麥克盧爾的信中談到「一旦你失去了人們的信任,就永遠無法再得到他們的尊崇。」第二,市場經濟中的不誠信交易依賴於政府的懲罰來矯正。但是,在政府力量無比強大的市場經濟中,為了政績,政府不是保護消費者,而是與企業結成聯盟,在企業失信時表現出無比的寬宏大量。誠信不重要,GDP才重要。第三,在物質社會的高度誘惑下,消費者充滿了消費慾望,雖然專家說食品有毒,但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吃了再說。某品牌國產汽車被德國人稱為「來自中國的廢鐵」,但在部分國人看來是既寬敞又大方,低價買「牛逼」,先開著再說。人們也許已經麻痹了,不太在乎這些。
2、特定原因
1)企業發展急躁症
保險公司瘋狂地與過去比、與國際比、與銀行比,比營業收入、比資產規模、比業務范圍、比是否是世界五百強。尤其是,同為金融業,銀行卻總是壓在保險頭上,讓保險業顏面盡失,所以,保險公司的目標是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做大保費規模和資產規模,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地位。為此,公司給基層銷售單位攤派巨額銷售任務,基層壓力很大,為了保住烏紗帽,只能完全貫徹公司上層的規模發展策略,無暇顧及客戶的的感受。
規模是第一位的,誠信是第n位的。結果,嗜規模成性的保險公司對待誠信有如嗜GDP成性的地方政府對待環保:「嘴上哈哈,紙上畫畫,牆上掛掛」.
2)保險產品天生讓保險公司難以體現誠信
保險承保的多為小概率事件,這意味者,對客戶來說,成本(保險費)是必須花的,但收益(保險金)很少能看到。長期性人身保險產品更是如此,是成本的長期付出和收益的更長期看不到。而且,對於長期性人身保險產品來說,人們並不需要重復購買。所以,總體而言,人身保險多屬於「一錘子買賣」,而非「重復交易」,再加上總看不到收益,這使得通過重復交易來建立信任這一途徑失靈了,但重復交易是市場經濟下建立信任最好的途徑。
3)保險銷售方式令人生畏
金融業有句老話「銀行躺著吃飯、證券坐著吃飯、保險跑著吃飯」。保險業有句老話:「保險是賣出去的,而不是買進來的」。跑著吃飯意味著主動出擊,這個客戶不願意買,下個客戶也未必,還不如抓住這個不放、窮追猛打、直至對方屈服。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銷售方式呢?原因有三:第一,保險承保的風險往往是那些人們比較忌諱的、害怕的、不願談論的,生怕談論會引火燒身的風險,如死亡、癌症、急性心臟病、機動車事故、飛機墜毀、火災、爆炸等;第二,人們對於保險承保的「小概率、大損失」風險,沒有主動管理的慾望,因為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實在太小,以至於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人們天生膚淺,感受不到就是不存在。第三,在眾多的消費品面前,保險排不上隊。我贊同社會學家鄭也夫教授提出的觀點,人在滿足溫飽過上較為舒適的生活後,主要的追求有兩個:牛逼和刺激,牛逼就是通過事業成功和炫富(尤其是炫富,因為陌生人無法知道事業成功,但寶馬一看就是寶馬)來獲得人們的承認和羨慕,刺激的含義是,現代工作和生活太安穩了,與祖先相比太缺乏刺激了(祖先為了吃飯與大型野獸搏鬥是家常便飯,充滿了刺激,我們卻不可能去捕獅子),祖先遺傳的基因要求我們去找點刺激,如炒股、賭博、飆車等。可惜,保險既無法使人「牛逼」,也無法使人「刺激」。在人們的消費目錄里,保險排不上隊。
被窮追猛打的客戶會想,既然東西好,干嗎追著我賣,既然追著我賣,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說不準是傳銷,是騙子,古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嗎!可惜,保險產品就是幾張薄紙,沒有任何味道。
我常想,那麼多的企業和行業都在欺詐客戶,欺詐程度不下於保險業,為何它們的形象似乎遠好於保險業呢?經過與多人的交流,答案很可能是:其他行業多數賣的是必需品和能使人「舒適、牛逼、刺激」的商品或服務。自己主動送上門挨宰,只能怨自己嗎!保險不同,保險是在銷售人員的百般勸說、威逼利誘(以危險相逼、以收益誘惑)、送禮吃飯、尊如達官顯貴的情形下才勉強購買的,有些人一輩子也沒被這樣「尊重」過,事後要是感覺被騙了,心裡會感覺剛才還被史無前例地捧到了天上,轉眼之間又被無情地扔進了地獄,落差實在太大,那是絕對咽不下這口氣的,投訴狀告不成,至少也要到網上把保險公司罵個半死。
4)新東西總是難以被接受
壽險業真正的發展也就不到20年的時間,由於保險產品的復雜性和非必買性,人們對保險還知之甚少,甚至買過保險的人也是如此。確實,對常人而言,即使經過艱苦、認真的研究,也很難搞清楚保單條款的含義,更難搞清楚那張充滿不確定的保單價值演示表。即便買了保險,人們也沒有興趣去研究它們。
如前所述,熟悉導致信任,不熟悉自然不信任。從這一點來看,不信任恐怕還要延續很長的時間。
5)急功近利的銷售
就像中國的政府、絕大多數企業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保險營銷員也是急功近利的,由於只有傭金收入,急功近利更嚴重了。為了賣出保單,誇大保單責任、保單收益,不提或少提除外責任等對客戶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信息。為了賣出保單,片面迎合客戶的心理,將保險說成存款,另外還送保障,事後客戶退保,發現,自己存款多年,居然本金都撈不回來!騙子之聲不絕於耳了。
6)服務不到位
兩個月前的一天,我奇怪地收到一家壽險公司的邀請,參加一場高端客戶酒會,我沒多少錢,與眾多「高端人士」人士舉杯只能增加我的自卑感,但我還是去了,我實在喜歡看各色人等在保險面前的反應,另外,高端人士的反應不易見。不令我驚訝但又一次被證實的是,高端人士對理財和保險知之甚少,這使我克服了部分自卑。但一位高端客戶(某商會副會長)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跟我講,自己買了保險後,保險公司會每年寄來一些資料(分紅通知等),自己從來不會看,希望保險營銷員能定期給自己解釋一下保單情況、分紅情況等。但是,買保險一兩年後,當初的營銷員不見了,保險公司也像沒了蹤跡,對保險公司越來越失望。
顯然,營銷員流失率高、三年或五年傭金制等原因導致的孤兒保單和服務不到位,導致了客戶對保險公司的不信任。
7)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
誤導事件、理賠糾紛事件、遠低預期分紅事件(預期很可能是由銷售時的說法決定的)、退保不滿事件等能夠摧毀信任的消極事件只要一發生,就會引人注目。但是,保險公司大量的正常理賠事件、客戶回訪事件等積極事件發生多少,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另外,人類心理有一個特性:總認為壞消息的源頭比好消息的源頭來的可靠,進一步摧毀了信任。例如,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某某保險公司挺好的,後者可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如果前者對後者說,某個保險公司如何如何騙了自己,後者可能會記住好長時間,並反復叮囑自己不要上當。
早上剛上班,打開網站,倒杯水,愜意地瀏覽當天的新聞事件,你發現:基本都是壞消息。除了黨報,絕大多數媒體總是願意為大家提供各種各樣的壞消息,而不是像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7點的新聞聯播的第二個十分鍾(前十分鍾:領導很忙;中間十分鍾:全國人民很幸福;後十分鍾: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媒體知道,這樣才能吸引眼球。媒體也要吃飯嗎!
現代網路使得壞名聲傳的更易、更快、更遠。
給廣大保險營銷員的建議:
1、信任易毀難建,為了保險業和我們的未來,多做提高保險業形象的事,不做有損於保險業形象的事。
2、要揣摩客戶的心理,不但包括買保險時的心理,還包括買保險後保險期限內的心理過程,及時給予關心和服務。
3、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建立小范圍的信任。
4、不要詆毀同業,詆毀同業就是詆毀自己。在公眾眼裡,保險業是一回事。
5、耐心等待保險消費從眾時代的到來。從眾,就是對信任的信任,既然大多數人都買了,或者身邊大多數人都買了,就說明這是好東西,我也一定要去買。從眾購買行為是不需要分析產品好壞的,就像很多人有了錢就拿到銀行存起來,是不需要動腦子的。那時,保險就好賣了。但前提是,大家不要讓整個保險業自毀長城,讓自己也無法等到那一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現在保險行業越來越難做了,有什麼好的出路嗎

有能力的話,保險行業前景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覺得這個不好做的話,可以考慮換行,你看一看你自己喜歡什麼行業,或者是你自己擅長什麼技能,然後再去是考慮換行改行了。
改行的話,一般保險銷售口才都比較好,建議可以嘗試轉型別的銷售崗位,比如汽車銷售,房屋銷售,都可以得到很不錯的鍛煉的。
保險為什麼越來越不好做了:
近日,上半年保險行業各項經營業績相繼披露,一串串低迷的數據無聲地宣告:2021年上半年,保險行業的日子不好過。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每個家庭肯定都需要幾份保險,之前一直有數據顯示,保險公司是非常賺錢的,在資本市場上,保險股也是水漲船高。而今,這一切似乎都改變了。
現在保險業基本上是從車險、壽險分開的,事實上保險業在我國仍處於發展初期。雖然中國人的保險意識越來越強,但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很多的人還不能將購買保險落實於實際。但保險業絕對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行業,無論是從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還是從國家政策的諸多變化來看,保險業絕對值得投資和奮斗。
只希各大公司能嚴格管理人員素質,合理經營,少一些不正當競爭。那麼,為什麼現在做保險難呢?
1.網路信息越來越透明,信息來源很多,部分善於學習的人士充分利用網路學習了各種保險知識,獲取各家產品的優劣。面對這些客戶,沒有專業的知識,是很難應對的。
2.保險公司速成越來越快。幾年前,保險公司培訓多少會培訓好多天才能上崗,但是現在,快速出單才是第一要務,頂多就是知道自家公司產品的皮毛就開始銷售,碰壁無數很多業務員發現還沒有客戶專業。
3.優質產品越來多,而傳統保險公司產品因為公司體量和歷史問題,產品設計沒有太多的亮點,大多數時候是拿不出手。除了忽悠、話術套路,以及某些只認可某些公司的客戶,不然保險根本沒法銷售。
4.保險業務員無底薪,業務成本高昂,導致即使一個月傭金1萬元,也處於不賺錢狀態。傭金1萬,是包含了開發客戶的各種成本,保險公司基本不提供什麼東西,絕大部分都是保險業務員自己掏錢,包括給客戶送禮,甚至有時候被迫返佣等。
5.當前客戶信息獲取極為依賴互聯網,且都是垃圾信息,導致很大比例的人,片面了解保險知識。例如每個人都會收到不同的信息,但是機器是自動計算你喜歡點擊的內容並推送,那麼你就會看到誇張的標題。因此,這種信息推送導致了很多人對保險的莫名厭惡。

E. 為什麼保險行業,在中國那麼不受歡迎

因為中國的保險行業從九幾年發展起來的,說實話時間不長。並且前期發展十分混亂且不規范,魚龍混雜,以及國家法律制度長期得不到完善,導致保險代理人欺騙行為大量存在,致使大量被保人得不到預期的理賠加上國內九幾年至今通貨膨脹嚴重,當年預期很高的收益,如今即使理賠獲利,也是很少。加上國內普遍信譽危機,誰都不信任誰,導致如今老百姓普遍不信任保險。還有就是老百姓很少由去詳細了解保險合同細則,有些條款都不知道,意思也不懂,甚至認為只要交錢了就都能保,導致與自己預期的不同,就認為被騙了,這種情況占很大一部分。總之,種種原因,中國保險行業不能普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在中國為什麼保險難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語和什麼語言接近 瀏覽:911
中國的古代史有多少年 瀏覽:37
英國的明星怎麼那麼賺錢那麼容易 瀏覽:993
伊朗怎麼定檢美製 瀏覽:666
英國倫敦行買什麼 瀏覽:12
美國制裁伊朗為什麼油價下跌 瀏覽:766
印度民居是怎麼樣的 瀏覽:801
去印尼行李托運不能帶什麼 瀏覽:918
南越和越南哪個國家最好 瀏覽:819
義大利現在的航母用的什麼艦載機 瀏覽:325
為什麼印度要轉移壓力 瀏覽:639
卡詩在英國賣多少錢 瀏覽:227
中國的鞋子怎麼出口到越南 瀏覽:2
您如何看待越南老婆 瀏覽:770
印尼生產什麼汽車 瀏覽:624
伊朗油輪什麼炸 瀏覽:898
義大利的披薩怎麼製作 瀏覽:317
印尼500元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68
中國哪裡房子最過剩 瀏覽:301
越南電話語言怎麼說的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