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植物生理學領域的世界最頂級雜志
現在的名字叫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學其目的在於認識植物的物質代謝、能量轉化和生長發育等的規律與機理、調節與控制以及植物體內外環境條件對其生命活動的影響。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謝、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礦質營養、植物體內運輸、生長與發育、抗逆性和植物運動等研究內容。
定義
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動規律及其與環境相互關系、揭示植物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意義
植物生理學是植物學的一部分。但它同時也可看作普通生理學的一個分支。植物的基本組成物質如蛋白質、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們的代謝都與其他生物(動物、微生物)大同小異。但是,植物本身又有一些獨特的地方,如:①能利用太陽能 ,用來自空氣中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及礦物質合成有機物,因而是現代地球上幾乎一切有機物的原初生產者。②植物紮根在土中營固定式生活,趨利避害的餘地很小,必須能適應當地環境條件並演化出對不良環境的耐性與抗性。③植物的生長沒有定限,雖然部分組織或細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斷地生長。④植物的體細胞具全能性,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個體細胞經過生長和分化,就可成為一棵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生理學在實踐上、理論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展簡史
產生
植物生理學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紀荷蘭人范埃爾蒙的實驗。他把一條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澆水,5年以後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減少甚微,因此他認為植物的物質來源不是土而是水。這是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現象。到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初期,英國的J·普里斯特利,荷蘭的J·英恩豪斯等人陸續發現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環節,證明綠色植物能在光下將空氣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機物並放出O2。義大利人M·馬爾皮基,英國S·黑爾斯,法國J·B·布森戈,德國J·von·李比希,英國C·R·達爾文等人分別發現或闡明了植物中的物質運輸、水分吸收與蒸騰、氮素營養、礦質吸收、植物的感應性和運動等現象。隨著知識的積累和系統化,1800年,瑞士的J·塞內比埃撰寫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學》。
走向微觀
19世紀後期德國的J·von·薩克斯首先開設了植物生理學專門課程。在他和他的學生們努力下,植物生理學從植物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特別是20世紀20~30年代,由於物理、化學、微生物學和普通生理學的進展以及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的興起,使植物生理學深入到細胞水平。30~40年代進入細胞器水平,如以離體的線粒體、葉綠體來分析呼吸和光合等作用的機理,50年代以後,更深入到大分子的組合,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離體酶系的作用,以至電子傳遞系統機理等縱深方面,跨入分子水平或亞分子水平,成為分子生物學的一個方面。就研究的時間尺度而論,從范埃爾蒙實驗的5年縮短到幾天,幾小時,甚至縮短到秒級,毫秒(10-3秒)級,微秒(10-6秒)級,納秒(10-9秒)級甚至皮秒(10-12秒)級了。
走向宏觀
植物生理學發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觀。由對植物個體,擴展到群體、群落的研究。因為無論是在人為的農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單株生存;農業生產也常是以土地面積為單位,而不是按單株來計算產量。因此必須注意群體的結構和活動;植物體與外界環境及其他植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關系;通風透光、土壤水肥供應情況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現象和機理。這樣植物生理學就與生態學接壤,並發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態學和生態生理學這兩門分支學科。
定量及模擬階段
近代植物生理學家的研究工作,已部分進入定量的階段,在引入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後,開始了對植物生理活動的數學模擬。因為植物幾乎是吸收和轉化太陽能的唯一成員,所以在探討生命起源、開發能源、宇宙航行、地球外生命以及仿生模擬等問題時,植物生理學也是必不可缺的。
最早記錄
遠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4~前11世紀),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有涉及植物生理活動的關於農業耕耘施肥的記述。其後在《氾勝之書》(約公元前100),《齊民要術》(533~544),《天工開物》(1637)等專著中更有許多闡述。明末《天工開物》的著者宋應星(1587~1660)在與范埃爾蒙差不多同時所著的《論氣》一書中曾說:「氣從地下催騰一粒,種性小者為蓬,大者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幾何?其餘皆氣所化也。」已明確指出了植物利用空氣來生長。
在中國的發展史
中國比較系統的實驗性植物生理學是從國外引進的。20世紀20年代初,錢崇澍、張珽留學回國後,開始講授植物生理學;李繼侗1927年起先後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羅宗洛自1931年起先後在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中央研究院,湯佩松自1933年起先後在武漢大學、清華農業研究所等處建立了植物生理實驗室。他們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常為國外文獻所引用。他們所教育的第一、二代學生,是國內本學科的主力。30~40年代由於抗日戰爭和戰後國內的動亂,各大學及研究所顛沛流離,植物生理學亦與其他科學一樣未得充分發展,專業隊伍總共不過30人。1949年以後,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發展很快,在有關植物生理學的各個領域里,都程度不等地開展了工作,尤其是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有重要意義的結果。目在中國設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區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設有植物生理學研究室(組)或教研室(組);農林等部門設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組)。中國植物生理學會自1963年成立後,已召開過4次全國性的代表大會,並出版了論文集。許多省、市、自治區陸續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學會。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主辦了《植物生理學報》和《植物生理學通訊》兩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學會主辦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進展》。
學科內容
現代植物生理學研究一般分為以下10個方面。
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們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陽光。色素在受激發後發生電荷分離,電子經過一系列的載體傳遞後,引起氧化還原反應: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氣;另一端還原輔酶Ⅱ,同時造成質子(氫離子)轉移,形成葉綠體中類囊體膜內外的電位差和氫離子濃度差,推動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這樣 ,將光能轉變成還原輔酶Ⅱ與ATP中的化學能,最後經過一系列的酶反應,把從空氣中吸入的CO2固定並還原成碳水化合物。[2]
植物代謝
②植物代謝。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一方面是合成代謝——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比較簡單的有機物通過一系列酶反應,組成更復雜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機物如蛋白質,核酸、酶、纖維素等,構成植物身體的組成部分;或貯存物如澱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動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謝——把大分子的物質水解(或磷酸解)成為簡單的糖磷酯 ,再經過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時產生少量的ATP和還原的輔酶(NADH或NADPH)。
植物呼吸
③植物呼吸。同動物一樣,植物也進行呼吸,但沒有像鰓、肺那樣專門進行氣體交換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謝所形成的還原的輔酶或幾種簡單的有機酸,經過一系列的電子傳遞(呼吸鏈),最後把吸入的氧氣還原成水。電子傳遞和末端氧化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電子傳遞同時偶聯著ATP的形成,供應各種生命活動的能量需要。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氧化有機物並釋放能量的異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細胞利用分子氧將體內的某些有機物質徹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無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細胞在無氧條件下利用有機物分子內部的氧,把某些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植物水分生理
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於光合作用和代謝過程,絕大部分是在陽光照射下,氣孔(器)開放、進行光合作用時,從葉面蒸發出去的。陸生植物適應於蒸騰作用對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種結構。由發達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通過木質部的導管或管胞輸送到地上部的葉和其他器官。進入大氣時所經過的氣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乾旱地區的植物,更有減少蒸騰的特殊構造和代謝方式。
植物礦質營養
⑤植物礦質營養。除CO2和水外,植物還需要多種化學元素。需要量較大的氮(N)、磷(P)、鉀(K),是農業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為鈣(Ca)、硫(S)、鎂(Mg)、鐵(Fe),是構成植物體內生活物質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還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錳(Mn)、鋅(Zn)、硼(B)、銅(Cu)、鉬(Mo)等。
植物體內運輸
⑥植物體內運輸。植物沒有血液循環系統,但製造有機物質的光合器官(葉子)位於地上,吸收土壤中無機養料和水分的根系處於地下,生殖器官(花、種子、果實)等則要從兩者取得營養物質的供應。適應地上部與地下部之間和各種器官之間物質運輸的需要,植物演化出兩種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輸送水和溶於其中的礦質元素的木質部,和主要輸送有機物的韌皮部中的篩管。
生長與發育
⑦生長與發育。生長主要是通過細胞的分裂和膨大,發育是通過細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境的制約,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季節性。在寒、暖、雨、旱季節變化明顯的地區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種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來之前形成,在休眠狀態下度過不良環境。從營養生長(葉、莖、根的生長)向生殖生長(分化花芽、開花、結實)轉化的過程常與自然環境的年度變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環境變化的機制,光周期現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細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體許多部分的細胞,離體後在人工培養基中,都可以脫分化而長成愈傷組織。在適當的情況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莖、葉等器官以至長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激素
⑧植物激素。植物沒有神經系統,各器官間的生理活動,除隨營養物的供求關系相互制約以外,大都是通過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來相互調節和控制的。這種化學物質稱為植物激素,它們在某些部位形成,轉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發現的生長素就是在生長頂端形成,促進下面的細胞伸長。隨後相繼發現許多其他激素,如脫落酸、赤黴素、細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過化學物質而調節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傳導,如電位的變化。
抗逆性
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對不良環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異很大,有的能在極乾旱的條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溫。品種之間的差異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們對不良環境的抗禦能力決定的。在農業生產上,擴大作物的種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機理,有助於採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為育種工作中抗逆品種的篩選提供生理指標。
植物運動
⑩植物運動。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趨光運動。陸生植物雖然著生位置固定,卻並非完全不能運動。根有向地(重力)性,葉子有向光性,是通過生長來運動,稱為生長運動。有些植物能做機械運動,如睡蓮的花晝開夜合;合歡的復葉晚間閉攏;含羞草和食蟲植物豬籠草等,動作更為迅速。
⑵ 農業與技術的期刊目錄
《農業與技術》2014年5期目錄
解磷細菌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 郎敬,楊洪一,李麗麗,來永才
玉米甘薯間作套種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 王新華,郭書亞,尚賞,謝幸華,張艷,盧廣遠
土壤有機質類型及永勝縣土壤有機質含量分析 黎玉國,伍正菊
糧油作物高效生產技術探討 孫衛忠
代森錳鋅對土壤中酶活性的影響 耿燁,王文娟
水中化學需氧量快速測定實驗分析 李伯森,王兵,陳玉波
水稻基櫱肥與穗肥施用比例試驗 謝恆
綠肥不同播種期試驗總結 何濟橋
不同配方施肥對油菜產量影響研究 張金翅
不同施硼量對油菜黔油28號產量影響試驗初探 成小會
甜瓜鉀肥量控制的小區試驗分析報告 約麥爾·艾麥提,阿布都熱依木·肉孜,巴拉提·巴克
河北平泉縣農田耕層土壤養分分析 楊曉芙
玉米生產中進口農葯與國產農葯效果對比 吳麗敏
綠色水稻營養價值解析 劉鵬
新疆棉花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李大威
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研究--高效毛細管電泳的特點及發展應用 周德寶
紅寺堡區甘草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祁小軍
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 劉靜,武海珍
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建設探討與分析 張翠俠
即墨市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尹侃侃,李視友
愛玉優防除玉米田雜草試驗分析 李淑芬,劉艷英,王晶,溫航
地福來有機復合肥在水稻上應用效果研究 於軍華
有效提高種子活力處理技術的研究 張治國
中國種子的發展趨勢分析 楊長海
種子引發及其效應的研究現狀 米興旺,陳超,張彥龍
試論基於新形勢的農業技術推廣的強化路徑 裴玲美
稻米中鎘含量的測定及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倪美仙,潘丹傑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機維修管理工作 孟軍
食品加工技術及配套機械設備應用可行性分析--以恩施州農產品深加工為例 王瑛,喻恩森,張捷,嚴一紅
水工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 吳秉鎖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後管理對策探討 柴敬禮
農村人飲工程建後管理方法探討 王海忠
某渠道工程濕陷性黃土基礎處理技術分析 馬新江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楊自健
探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馬秀萍
關於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幾點思考 艾木都力·吾守爾
灌區管理改革策略探究 邵奎軍
加強農機安全監管促平安農機創建 劉莉
水稻種植機械化探析 楊文武
水質監測精細化控制措施研究 張靜
滴灌是節水灌溉省時增產的有效方式 韓子鑫,宋麗娜
遷安市節水灌溉工程現狀及今後發展方向 韓玉榮,趙紅珊,魏秋艷
水稻覆膜機械裝置的結構研究與設計 張玉良
變數施肥機外槽輪排肥器的試驗研究 田耘,趙亞祥
淺談農機管理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韋謀富
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張艷芬
農機與農藝需更深度融合 呂秀紅,王桂林
農作物秸稈粉碎設備改進和應用 曹傑
玉米收獲機加裝四輪驅動裝置的特點 徐秀生
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分析 顧紅
翻板閘在民生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盛利
淺析水利施工技術創新及混凝土施工技術 董高平
對華能鐵嶺風能發電場工程建設造成水土流失的補救措施的研究 畢曉霞
眉縣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示範效應 劉瑞,郭志敏,張保利
淺談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 肖雪毅,劉永輝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 楊麗
渭河流域淺山區優良造林樹種刺槐 萬廷輝
林業技術推廣在基層林業站存在問題與對策 蒙劍
榆樹病蟲害預防和治療措施的探究 趙理
果樹栽培管理走環保之路 阮長海
白皮鬆大田式容器育苗技術 白金海,宋青珍
行道樹樹種應用與分析 季楠,劉洪昌
森林天然更新技術分析 王鶴霖,袁玉明,苗長安,遲儉生,程曉東
搞好退耕還林工程要點 鄒建民
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 陳藝輝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營林管理措施探討 黃仲敏
分析當前造林工作面臨的形勢抓住機遇並挑戰 王高峰
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 鄒兆偉
談如何提高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 鍾守鈺
林下造林對水土保持的影響 徐明華
林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分析 劉桂彬,張興武,齊華春
淺析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周紅梅,齊華春
對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應急機制的分析 姜俊嘉,原慧傑,齊華春
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現狀和展望 孟慶敏,孫軍,尼同明
淺析落葉松高生長受松癭小卷蛾的影響 范英利,李劍鐸,王明利
果樹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淺談 徐華聰,吳明龍
基於3S技術的林業信息系統構建分析 潘雨
試論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 陳英姿,陳凡義,韓艷平,孫金山,常桂平
淺論新時期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策略 龍鳳
鄉林業產業發展探討 楊景宗
油菜育苗移栽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吳惠茹
分析雜交水稻新組合種植比較試驗 張玉洪,柏華林,陳忠碧
水稻壓縮床土育苗技術試驗研究 馬旦林,金龍石
膜下滴灌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吐爾遜娜依·恰連,哈麗亞·沙米克,哈麗霞木·玉山
玉米灰斑病的發生及防治技術 楊志峰,李霞,葉志偉
秋季玉米與紅薯田間管理技術研究 夏宏洋
淺水藕高產栽培技術 花會功
中秈稻新品種在豫南稻區生產試驗分析 余蕾
邢台地區白靈菇棚栽高產關鍵栽培技術研究 張佩
油茶園地力培肥途徑探試 梅明聰,杜一新
柑桔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李群芳
榆林引種俄羅斯大果沙棘及栽培研究技術略談 姜黎黎
果樹標准化栽培技術探討 樊沖
香蕉栽培技術 黎雨金
大豆品種北豐14號大壟窄行密度試驗研究 朱連波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探討 覃耀慕
鹽脅迫對綠豆發芽率的影響 劉文英,劉建霞,張永芳
甘蔗綜合栽培技術群體中葉面積光照度和產量的研究 楊玲
玉米鐵甲蟲發生及防治 牙韓昂
紅豆杉扦插育苗技術研究 秦濤
南方地區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設計及應用的探討 朱永權
淺談大豆病蟲草害的防治 楊曉君
水稻高產創建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周永華
青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寧新妍
水稻雙超雙拋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周應林,舒桂南
西葫蘆無公害栽培技術 羅凱
望都縣小麥高產創建綜合栽培技術 胡志敏,馬志英,姜會,熊彥娣,劉勝海
農家庭院如何防治柿樹介殼蟲 王立國
無公害蔬菜土肥管控措施探討 劉西良
有機肥對大棚蔬菜品質影響分析 劉春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術分析及存在問題 徐力強
黔東南州種植業污染現狀及防治途徑分析 徐燕,劉太昭,田愛民
落葉松造林技術探討 周愛華
關於發展山野菜家植生產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分析 王桂霞,李春艷
淺議梨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苗東升
伊犁河谷氣候條件對冬小麥各生育期及產量的影響分析 雷傑,張曉蕾
彌渡縣美國薄殼山核桃引種栽培現狀及發展 馬殊
山杏嫁接及其管理技術研究 王傑
小麥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展望 買向麗
花生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周艷麗
保護性耕作農田秸稈殘茬管理技術要點 孫向軍,黃猛
新疆南疆地區果樹下小麥穩產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屈進峰,宋華萍
淺談沼肥在柑桔種植中的應用 何守生
南方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張賢銀
小麥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 甘勇
珍貴菌根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研究進展 張健
梅花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丘瑩瑩
陽台菜園關鍵栽培技術解析 何曉亮
新型LED植物補光裝置的開發及應用 唐建軍,楊國強,任貴儀,王建林,張小龍
淺談芒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技術 謝增秀
北方露地蔬菜多茬次栽培技術探研 馬曉燕
溫室大棚辣椒栽培技術研究 李秋艷
葡萄試管苗熱處理脫毒技術研究 肖蕊
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的問題和措施 韋林燕
現代特色旅遊農業體驗型園區規劃的探討--以蘇州陽澄湖長樂園規劃為例 翟為
汀步在園林中運用探討 盛國祥,鍾江波
淺談居住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許正原
植物在城市公園入口設計中的運用 陽余燕
世界有機農業現狀探究與我國有機園藝發展 夏秀華
錫林郭勒盟草原樹木園幾種灌木蒸騰量的測定分析 薛孝軍
中小城市老公園的提質改造與探討--以郴州市北湖公園提質改造為例 曹琳
宿根花卉在唐山園林中的應用 張孟羽
淺談提高淡水養殖經濟效益的途徑 張鳳雲,耿世傑
稻田養蟹技術 鄭威,李曉媛,薛曉玲
淺析合浦縣生豬生產現狀及發展策略 彭友雯
酸化劑在仔豬飼料中的應用 薛書民
不同批量誘導方法對家蠅幼蟲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與分析 褚夫江,劉文彬,吳玉萍,朱家勇
黃金鯽山區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劉家楷
鯉魚養殖現狀及種質問題探討 盧永進
動物疾病預防與對策 李富
我國豬價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蔣兆強
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及建議 梁萍
淺析豬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彭達堅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 謝祿松
淺談山羊傳染性結膜角膜炎的診治 和輝,餘四娜
如何加強對動物規模養殖場的監督管理 胡俊邦
布魯氏菌病及其綜合防治 夏會民
網箱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及防治對策 張寶棟
區域自動氣象站站點選取分析 賀敬,王國軍
前郭縣酸雨變化特徵分析--以2007~2013年為例 陸曉平,田偉斌,郭麗紅
霧滴運動影響因素分析 陳寶昌,李存斌,王立軍,林君堂,劉曉娟,呂海傑
氣象台站實景監控系統的防雷技術 張俊傑
自動氣象站觀測場防雷常見問題與防護措施 戴琳貴,戴雲山,張麗凡
一次低槽東移型寒潮過程分析與預報 姚林塔,鄭東旗
Isos台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黃艷飛,倪偉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在新疆伊犁地區農業中的運用 張紹雲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分析 何仁碧
論濕地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葉立清
農業技術擴散障礙及發展路徑探討 孫乃華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問題研究 李菲
縣級種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韓碧清
淺析肇東市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馬俠
松花江流域農村貧困原因與水資源關聯性分析 陳軍
農葯市場監管現狀及發展思路淺析 楊曉鋒
淺談當前果品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肖慧玲
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黃花秀
淺談如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區進中,李麗芳
泰順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產業 吳碎談
影響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的因素及政策啟示--以蘇州、嘉興為例 田浩辰
關於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創新型模式分析--以山東省萊蕪市為例 王玉霞
對鄉村漁業科技入戶的幾點做法及思考 沙宏偉
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問題分析及對策 黃亞傑
淺析伊春市耕地利用現狀與保護建議 張艷華
談談農業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 王健,袁世權,齊亞春
加強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探析 張利寶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現狀與對策 韓鳳
新形勢下的農業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淺談 韓進偉
廣州市售農產品主要重金屬含量評價分析 羅曼妮,王強,李洪燕,許麗珠,陳曉珍,吳鍾玲
淺談傳統水庫管理向現代水庫管理的轉變 張芙蓉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淺析 李夢楚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探究 吳培英
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薛春茂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困境理論研究綜述 石梅靜
長嶺縣水資源利用現狀及其可持續發展分析 王奇,尹華
那曲地區冰湖災害防治的探討 鄭雪芬,劉顯波
丹東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特徵 張海波
我國礦山開采中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費立冬
試論我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李艷萍
淺析建設生態村環境規劃的意義 費立冬
北方城市大氣污染與防治 李哲
烏蘭布和沙漠生態保護的措施研究 武秀梅,海青
如何提高水文資料在站整編質量 黃鐵英,黃鐵生
松桉膠合板工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黃水仙
以食品安全為基點分析政府監管的創新策略 楊桂強
榆陽國際機場主要鳥類簡述 張增坤
科技創新對促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實施的思考 馮煒煒
淺析深圳葉菜類蔬菜生產成本估算 楊素心,陳里貴
木材阻燃塗料 常曉雅,吳靜,張蕾,王明枝
鈑金零件特徵建模研究與應用 黃貴清
優質核心課程開發建設的探索與研究 張艷紅
奇台縣農民用水戶協會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高玉霞
水產品質量安全性因素危害分析 阮學余
資訊要聞
⑶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變·畸變·突變 G481 癌症進展
A003 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31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02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A009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12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G786 安徽醫學 Q906 安徽醫葯
G013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Z549 安全與環境學報 H340 桉樹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導體光電 R063 半導體技術
G741 蚌埠醫學院學報 U521 包裝與食品機械 U645 保鮮與加工 E045 暴雨災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與沖擊
A652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02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A005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U019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J030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T020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G500 北京口腔醫學 N001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H025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H263 北京農學院學報 G004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A010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G016 北京醫學
R018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G620 北京中醫葯
G017 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 A570 編輯學報 N101 變壓器
G410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T098 表面技術 E135 冰川凍土 N008 兵工學報 R730 兵工自動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G018 病毒學報 C060 波譜學雜志
V040 玻璃鋼/復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005 材料保護 M103 材料導報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開發與應用
M008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 M006 材料科學與工藝 N026 材料熱處理學報 M009 材料研究學報 * M704 材料與冶金學報 K512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H009 蠶業科學 H525 草地學報 H234 草業科學 H527 草業學報 H538 草原與草坪 E543 測繪工程 E600 測繪科學
E615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 E510 測繪通報 E152 測繪學報
E164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L017 測井技術 Y022 測控技術
R711 測試技術學報 H001 茶葉科學
G264 腸外與腸內營養 N024 車用發動機 E113 沉積學報
E547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E102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670 成都醫學院學報 G019 成都中醫葯大學學報 V050 城市規劃 V028 城市規劃學刊 X043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獸醫學報 H218 畜牧與獸醫 N060 感測技術學報 R532 感測器與微系統
G458 傳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學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創傷外科雜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學報
E144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E146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R051 大電機技術 H038 大豆科學
U512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X024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H005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X001 大連交通大學學報 J024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G020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E109 大氣科學
* E091 大氣科學學報
L512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L004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S086 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 H040 淡水漁業 N004 彈道學報 T500 彈性體 T941 當代化工
Y503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 Y585 導航與控制 N019 低溫工程 V020 低溫建築技術 C055 低溫物理學報 E133 地層學雜志 E130 地理科學 E584 地理科學進展 E639 地理空間信息 E315 地理信息世界 E305 地理學報 E310 地理研究
E527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E024 地球化學 E142 地球科學 E115 地球科學進展
E004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E153 地球物理學報
A072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850 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 G646 遼寧中醫雜志 U037 林產工業
T017 林產化學與工業 H740 林業科技開發 H280 林業科學 H281 林業科學研究 H102 林業調查規劃
G880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G607 臨床兒科雜志
G276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G271 臨床放射學雜志 Q908 臨床肺科雜志 G501 臨床肝膽病雜志 G291 臨床骨科雜志
G664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G658 臨床薈萃 G345 臨床急診雜志 G204 臨床檢驗雜志 G310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G881 臨床軍醫雜志 G287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G222 臨床麻醉學雜志 G317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G257 臨床內科雜志 G230 臨床皮膚科雜志 G309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G802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 G423 臨床腎臟病雜志 G797 臨床輸血與檢驗 G256 臨床外科雜志 G942 臨床誤診誤治 G855 臨床消化病雜志 Q909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 G261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G293 臨床血液學雜志 Q913 臨床眼科雜志 G673 臨床葯物治療雜志 G274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Q910 臨床腫瘤學雜志 T231 磷肥與復肥
G491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N023 流體機械
H748 麥類作物學報 T060 煤化工 K504 煤礦開采 K038 煤炭工程 K005 煤炭科學技術 K017 煤炭學報 D027 煤炭轉化
K009 煤田地質與勘探 H037 棉花學報 G056 免疫學雜志 B017 模糊系統與數學 N087 模具工業 N107 模具技術
S015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T077 膜科學與技術 N084 摩擦學學報 U533 木材工業
M655 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 J050 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 A013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G047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R117 南方電網技術 V089 南方建築
H069 南方農業學報 H068 南方水產科學
G023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B016 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 A025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T011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Y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N011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33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21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A061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E1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G058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R008 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059 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008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W590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G288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G662 內科急危重症雜志 G523 內科理論與實踐 E104 內陸地震
A026 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111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G513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P004 內燃機學報 W002 泥沙研究 U504 釀酒科技
A110 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665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 H071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T034 農葯
T924 農葯科學與管理 H404 農葯學學報 H279 農業工程學報 Z008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H773 農業環境與發展 H278 農業機械學報 H286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H222 農業現代化研究 V032 暖通空調
H219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U602 皮革科學與工程 U604 皮革與化工 G759 齊魯醫學雜志 N041 起重運輸機械 E021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E361 氣候與環境研究 E352 氣象 E566 氣象科技 E359 氣象科學 E001 氣象學報
E633 氣象與環境學報
* X532 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 X018 汽車工程 X013 汽車技術 P001 汽輪機技術 * G595 器官移植 Y009 強度與環境
C007 強激光與粒子束 X021 橋梁建設
U018 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G061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T012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267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U535 輕工機械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3 2013年 新入選
CODE 期刊名稱 N059 中國機械工程 A079 中國基礎科學 R066 中國激光
R013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G852 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志 G241 中國急救醫學 G192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 G560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G907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G105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G787 中國健康教育
G784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N108 中國艦船研究 T075 中國膠粘劑
G233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G239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G206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G323 中國康復
G400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G106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G107 中國抗生素雜志 A098 中國科技論壇 A583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S133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A108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A106 中國科學化學 A081 中國科學基金
A00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A109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A107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A105 中國科學數學
A103 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 Z317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
A102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Y003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G441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K030 中國礦業
K015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G247 中國老年學雜志
U001 中國糧油學報 G447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G108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G536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G794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G221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G870 中國臨床葯理學與治療學 G109 中國臨床葯理學雜志 G544 中國臨床葯學雜志 G814 中國臨床醫生 G974 中國臨床醫學
G304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G110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H212 中國麻業科學
G613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G598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K037 中國煤炭地質
G582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G297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K036 中國錳業 H211 中國棉花
G111 中國免疫學雜志 Y028 中國民航大學學報 K550 中國鉬業
G303 中國男科學雜志 H273 中國南方果樹
G422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G277 中國內鏡雜志 R524 中國能源 U609 中國釀造
W005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H958 中國農學通報 H027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H567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H030 中國農業科學 H210 中國農業氣象
H221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G311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G226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G269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G776 中國全科醫學 H081 中國熱帶農業 G629 中國熱帶醫學
Z546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G112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U052 中國乳品工業 E124 中國沙漠
G366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G114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G242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G268 中國生化葯物雜志 H555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H044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F255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F002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G115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G258 中國生物製品學雜志 G715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L001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F047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 G883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G853 中國實驗診斷學 G273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G228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G305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 G867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G267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G686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G272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G872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U635 中國食品添加劑 G429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U007 中國食品學報 U563 中國食物與營養 H317 中國獸葯雜志 H326 中國獸醫科學 H225 中國獸醫學報 G796 中國輸血雜志 G926 中國數字醫學 H290 中國水產科學 H020 中國水稻科學
* W557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H295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T022 中國塑料
G211 中國糖尿病雜志 T068 中國陶瓷
G521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G561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
G444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G101 中國天然葯物 U501 中國調味品 X004 中國鐵道科學
G437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R083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H350 中國土地科學 H233 中國土壤與肥料
G116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G373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G959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G517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G988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S725 中國衛生經濟 G253 中國衛生統計 G716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G752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K035 中國鎢業
M022 中國稀土學報
F025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 G841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G623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G885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G237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G849 中國現代應用葯學 G284 中國消毒學雜志 G765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G845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 G298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 G117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G718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G380 中國心血管雜志
G203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G082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G250 中國新葯與臨床雜志 G747 中國新葯雜志 G727 中國性科學
G232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G118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G908 中國學校衛生
G675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G633 中國血液凈化 G119 中國循環雜志 G756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G645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G396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H208
中國煙草科學
U647
中國煙草學報
E303
中國岩溶
G619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G318
中國葯房
G120
中國葯科大學學報
G121
中國葯理學通報
G122
中國葯理學與毒理學雜志
G878
中國葯師
G220
中國葯物化學雜志
G227
中國葯物警戒
G248
中國葯物依賴性雜志
G713
中國葯物應用與監測
G621
中國葯物與臨床
G009
中國葯學雜志
G755
中國葯業
M628
中國冶金
G809
中國醫刊
G123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G124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G679
中國醫療設備
G306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G313
中國醫師雜志
G236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G125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G911 中國醫學倫理學
G471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G622 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
G127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G193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S591 中國醫學裝備
G519 中國醫葯
G644 中國醫葯導報
G924 中國醫葯導刊
T019 中國醫葯工業雜志
G531 中國醫葯生物技術
Q918 中國醫院
G454 中國醫院管理
G243 中國醫院葯學雜志
G314 中國疫苗和免疫
G130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G706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H205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U032 中國油脂
M028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H099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G753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V039 中國園林
G131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X012 中國造船 U012 中國造紙 U033 中國造紙學報 H204 中國沼氣 G600 中國針灸
H067 中國真菌學雜志 G945 中國職業醫學
G347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G843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G757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G846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G758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G528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G182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G132 中國中葯雜志
G240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G632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G524 中國中醫急症 G749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G832 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 G642 中國腫瘤 G133 中國腫瘤臨床
G636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G255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N072 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 G667 中國綜合臨床 G529 中國卒中雜志 G299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G134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 G502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G135 中華病理學雜志 G195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G136 中華傳染病雜志 G408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G137 中華創傷雜志 G138 中華兒科雜志
G139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G743 中華耳科學雜志 G140 中華放射學雜志
G141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G251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G474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G286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G142 中華婦產科雜志
G689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G262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G231 中華肝臟病雜志 G235 中華高血壓雜志 G143 中華骨科雜志
G728 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G691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G263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G335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 G144 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G145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G146 中華護理雜志 G555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G302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G174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G147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G159 中華精神科雜志
G579 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 G148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G280 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 G149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G639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G833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G876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G150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G692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G693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G824 中華臨床營養雜志 G152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G153 中華麻醉學雜志 G154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G282 中華男科學雜志 G155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G736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G156 中華內科雜志 G157 中華皮膚科雜志 G254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 G462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 G158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G473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 G463 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 G526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G515 中華全科醫學
G505 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
G472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G900 中華燒傷雜志 G197 中華神經科雜志
G976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G160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G446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G161 中華腎臟病雜志
G737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 G162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G703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G163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G773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
G367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G848 中華手外科雜志
G506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G739 中華糖尿病雜志 G164 中華外科雜志
* G761 中華危重症醫學雜志電子版 G165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 G296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G740 中華衛生殺蟲葯械 G793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G166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G167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G847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G285 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G978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G168 中華消化雜志 G169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G892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G170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G171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 G172 中華血液學雜志 G191 中華眼底病雜志 G173 中華眼科雜志
G873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 G990 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Q920 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S590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G705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G307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
G489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 *
G915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
G175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G176 中華醫學雜志
G194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G591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G610 中華胰腺病雜志
G177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G178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G859 中華中醫葯學刊
G910 中華中醫葯雜志
G858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G179 中華腫瘤雜志
G039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K001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05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A550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599 中南葯學
G180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G181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A036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539 中外公路
S020 中文信息學報
G842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
G597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G442 中西醫結合學報
R775 中興通訊技術
G183 中葯材
G564 中葯新葯與臨床葯理
G685 中醫學報
G681 中醫葯導報
G764 中醫葯通報
G943 中醫葯信息
G812 中醫葯學報
G010 中醫雜志
G643 中醫正骨
G184 腫瘤
G185 腫瘤防治研究
G412 腫瘤學雜志
G522 腫瘤研究與臨床
G695 腫瘤預防與治療
H103 種子
J021 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X029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N757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512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186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G225 重慶醫學
R559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N022 軸承
H026 竹子研究匯刊
N075 鑄造
N081 鑄造技術
N034 裝備環境工程
A133 裝備學院學報
N990 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Z022 資源科學
R737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S026 自動化學報
N013 自動化儀表
S501 自動化與儀表
R611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A905 自然雜志
E137 自然災害學報
Z012 自然資源學報
G229 卒中與神經疾病
N088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
G701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L018 鑽井液與完井液
H034 作物學報
H410 作物研究
H202 作物雜志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13年9月27日
只整理了這些,抱歉
⑷ 黑咖啡長期喝會怎麼樣
美式、摩卡、冰拿鐵,每天早上來一杯,也成為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標配,咖啡憑借他獨特的風味,有著提神醒腦的效果,以及頗有小資情調的特點,贏得了年輕人的心。尤其是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工作一段時間就會感覺到身體疲憊乏力,想要通過喝杯咖啡來提神醒腦,提高下午的工作學習效率。那麼,長期喝黑咖啡會怎麼樣?
建議:什麼人群不適宜喝咖啡?
(1)腎衰竭患者和腎結石患者:對於患有腎衰竭以及腎結石的人群來說不建議喝太多咖啡,因為咖啡當中含有鉀元素和草酸含量,攝入過多就更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不利於腎臟疾病的恢復。
(2)過敏人群:生活當中也有很多人體質比較敏感,可能也會存在對咖啡當中的某種物質過敏,所以這類人群也是不能喝咖啡的。
(3)年齡偏大人群: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上了年紀之後本身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間比較少,也是不建議喝咖啡的,避免攝入咖啡之後導致神經興奮,更會加重失眠問題。
(4)患有心臟病的人群:對於患有心臟疾病的人群來說,也是不建議喝咖啡的,更應該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心臟的東西,而咖啡當中含有的某些物質,恰恰會給心臟帶來刺激造成心率波動,所以這類人群也不建議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