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族樂器有哪些
一、拉弦樂器
1、二胡:又稱「胡琴」或「南胡」
2、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簡稱
3、中胡:是「中音二胡」的簡稱
4、板胡:又稱「梆胡」、「秦胡」等
5、京胡:最早稱「二鼓子」,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6、墜琴、墜胡:墜琴又稱「墜子」,墜胡又稱「曲胡」或「二弦」
7、革胡:革胡是民族樂隊中的低音拉弦樂器
8、四胡:漢族稱「胡琴」或「四弦胡」,蒙古族稱「四弦」、「候勒」
9、馬頭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拉弦樂器,它因琴桿上雕有馬頭而得名
二、彈撥樂器
1、古琴:在古代稱作「琴」或「瑤琴」,又因為有7根弦,也稱作七弦琴
2、箏:在公元前237年以前,早已在秦國的民間流行,所以又有「秦箏」之稱
3、揚琴:又稱「打琴」、「蝴蝶琴」等
4、琵琶:「琵琶」二字在古代原是某一類樂器的總稱,它包括現在的三弦、秦琴、阮、月琴和琵琶等樂曲
5、阮:前身就是「漢琵琶」,因東晉時期有個名叫阮鹹的人最善於演奏這門樂器,所以又稱為「阮咸」
6、三弦:又稱「弦子」
7、月琴:大約是在唐代,從阮演變出來的一種樂器
8、柳琴:又稱「柳葉琴」或「土琵琶」
⑵ 屬於我國的民族樂器有哪些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現一般流行的有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鼓等,是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
先秦時期
根據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先秦時期的樂器已有鼓、鞀、鼛、賁鼓、應、田、縣鼓、鍾、鏞、南、鉦、磬、缶、編磐、鈴、陶鈴、雅、祝、敔、和、鸞、簧、哨(陶制、骨制等)、塤、籥、龢鼇、言、簫、管、篪、笙、琴、瑟、築等多種。在原始社會里樂器的出現多與神話傳說、求神祭祀、民間舞蹈、勞動生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樂器除用於宗教、禮儀等場合外,主要是供統治者娛樂享受。在樂器製作上精美豪華,規模越來越大,如《呂氏春秋·侈樂》中所載:「夏桀、殷紂作為侈樂,大鼓、鍾、磬、管、簫之音,以鉅為美,以眾為觀;俶詭殊瑰,耳所未嘗聞,目所未嘗見,務以相過,不思度量。」
秦漢至魏晉時期
當時出現的樂器主要有箏、琵琶(有秦漢子和阮咸兩種不同的形制)、笛、方響、箜篌瑟(即卧箜篌)。箏、琵琶、笛均為《相和歌》的伴奏樂器。這一歷史時期,吸收外來樂器數量不少,如隨著鼓吹樂的引入,還使用了笳、角、中鳴、長鳴、羌笛等吹管樂器。由於與西域文化的交往,傳入的樂器主要有豎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項琵琶)、蓽篥等。豎箜篌亦為波斯樂器,魏晉之際傳人我國。曲項琵琶約在公元350年前後通過印度和新疆,傳入甘肅一帶,據《梁書·簡文帝本紀》所載,至少在公元551年(南北朝)已傳入南方。
隋唐時期的樂器
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樂器數量驟增。特別是鼓類樂器,這可能是由於歌舞音樂的發展所致。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節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齊鼓、擔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等三十多種;弦樂器有獨弦琴、三弦、匏琴、軋箏、風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幢簫、義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蓽篥等二十多種。這一時期在樂器上的重要變化是出現了拉弦樂器軋箏和奚琴,開辟了樂器演奏的一個新的領域。
宋、元、明、清
這一時期弦樂器有突出的變化和發展,繼奚琴之後,宋代已出現了馬尾胡琴。見於記載的還有胡琴、大阮、五弦阮、月琴、胡蘆琴、渤海琴、火不思、二弦、丹布拉、基他爾、喇巴卜、提琴、哈爾扎克、洋琴等五十多種(實際上存在於民間的弦樂器其類別還遠不止於此)。吹管樂器金、元時期從北方傳入嗩吶(又稱金口角、蘇爾奈、嗩哪),按鼓吹樂的演奏組合形式又一次產生重大的變革,從音色、音量和風格上進一步豐富了鼓吹樂的演奏。嗩吶最初用於軍樂。如明王磐所著《王西樓先生樂府》中之散曲《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辦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據王圻所著《三才圖會》的記載,明代嗩吶已應用於民間。
體鳴樂器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銅鼓,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等等。
氣鳴樂器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號、筒欽、鋩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合歡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橫笛、短簫、筒簫、鼻簫、斯布斯額、鷹笛、骨笛、吐任、直通簫、布利亞、巴葛丟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扎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籌,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夜簫、侗笛、塞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嚕、低音嘟嚕、太平簫、嘎嗦、五月簫、篳簫、篳筍、勒絨、姊妹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篳、篳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篳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瓏、篳多喝、波蘆、篳建、利列、利羅、笛列、篳爾、篳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篳朗叨、篳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篳達、葫蘆笙、蘆笙、排笙、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篳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嗩吶、嘉令、波列、苗族嗩吶、白族嗩吶、彝族嗩吶、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篳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弦鳴樂器
(1)打擊弦鳴樂器:竹筒琴、竹琴、鏘,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納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茲、蘇古篤、扎木年、彈布爾、賽依吐爾、碧約牛腿琴、獨它爾、喀什熱瓦普、多朗熱瓦普、熱瓦普、巴朗孜庫木、庫木日依、阿肯東布拉、樂隊東布拉、月琴、貴州咸寧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龍頭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賽玎、壯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豎箜篌、鳳首箜篌、雙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轉調箜篌、卡龍、弓琴、達比亞、傣玎、托甫秀爾、東布爾、菲特克吶、三線琴,等等。
(3)弓拉弦鳴樂器:琤尼、牙箏、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薩它爾、胡西它爾、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獨弦胡琴、適爭、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藏京胡、馬骨胡、竹筒胡、納西胡琴、二黃、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馬頭琴、克亞克、呃吱、牛腿琴、庫布孜、朝爾、二胡,等等。
吹奏樂器
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壯族) |招軍(漢族) |吐良(景頗族)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口笛(漢族) |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簫(漢族) |尺八|鼻簫(高山族) |笛(漢族) |排笛(漢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漢族) |排簫(漢族) |多(克木人) |篪(漢族) |塤(漢族) |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 |口利咧(黎族) |嗩吶(漢族) |管(漢族) |雙管(漢族) |喉管(漢族) |芒筒(苗族) |笙(漢族) |蘆笙(苗| 瑤| 侗族) |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 |口哨(鄂倫春族)|葫蘆絲
彈撥樂器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竹製口弦(彝族) |樂弓(高山族) |琵琶(漢族) |阮(漢族) |月琴(漢族) |秦琴(漢族) |柳琴(漢族) |三弦(漢族) |熱瓦甫(維吾爾族) |冬不拉(哈薩克族) |扎木聶(藏族) |箏(漢族) |古琴(漢族) |伽耶琴(朝鮮族) |豎箜篌|雁柱箜篌
打擊樂器
梆子(漢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漢族) |臘敢(傣族) |編磬(漢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諾族) |鈸(漢族) |鑼(漢族) |雲鑼(漢族)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碰鍾|鍾(漢族) |編鍾(漢族) |連廂棍(漢族) |喚頭(漢族) |驚閨(漢族) |板(漢族) |木魚(漢族) |吾攵(漢族) |法鈴(藏族) |腰鈴(滿族) |花盆鼓(漢族)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象腳鼓(傣族)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漁鼓(漢族) |塞吐(基諾族) |京堂鼓(漢族) |腰鼓(漢族)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太平鼓(滿族) |額(藏族) |撥浪鼓(漢族) |揚琴(漢族) |竹筒琴(瑤族) |蹈到(克木人) |薩巴依(維吾爾族)
拉弦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拉線口弦(藏族) |二胡(漢族)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三胡(漢族) |四胡(漢族) |板胡(漢族) |墜琴(漢族) |墜胡(漢族)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擂琴(漢族) |二弦(漢族) |大筒(漢族) |馬頭琴(蒙古族) |馬骨胡(壯族) |艾捷克(維吾爾族) |薩它爾(維吾爾族) |牛腿琴(侗族) |獨弦琴(佤族) |雅箏(朝鮮族) |軋箏(漢族)
⑶ 中國民族樂器的種類有哪些
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嗩吶、鼓等。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
1、吹奏樂器:木葉、紙片、笙(漢族)、蘆笙(苗|瑤|侗族)、確索(哈尼族)、巴烏(哈尼族)、口哨(鄂倫春族)、葫蘆絲。
2、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樂弓(高山族)。
3、打擊樂器:梆子(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漢族)、臘敢(傣族)、編磬(漢族)、木鼓(佤族)。
4、拉弦樂器: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二胡(漢族)、高胡(漢族)。
特色特點:器樂作品地方風格特點的構成,從技術方面講,它涉及到音樂的整個基本表現手段(曲調的音高關系、調式、調性、節奏、節拍、速度、音區、力度、音色、演奏法、織體等)和整體性的表現手段,它們是組成—首器樂作品風格特點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根據我國傳統民間器樂曲表現的特點來看,一般地來講,地方風格的重要的組成因素為演奏技巧、民間傳統慣用的旋律展開手法、樂隊組合幾個方面。
⑷ 中國民族樂器有哪些
1、蕭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
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
⑸ 屬於我國的民族樂器有哪些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
(l)吹管樂器有:蕭、笛、笙、嗩吶等。
吹管樂器大部分是木管樂器的性質。它們絕大多數都能演奏流暢的旋律,而且一般的聲音都比較響亮,色彩比較鮮明,在許多合奏形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各種吹管樂樂器,依其構造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無簧哨的吹管樂器如笛、排蕭等。帶哨的吹管樂器如管和嗩吶;簧管樂器如笙。
(2)拉弦樂器有:京胡、板胡、二胡、革胡等。拉弦樂器大都擅長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一般地也較為柔和優美,而且適應性較強,比較常用的拉弦樂器有京胡、二胡等。
(3)彈撥樂器有:三弦、琵琶、揚琴、月琴、阮、柳琴、箏、古琴等。彈撥樂器大都比較擅長於演奏活潑跳躍的旋律,有比較強的節奏表現力。各種彈撥樂器,按照演奏姿勢與形式,大體可分為;抱彈的彈弦樂器如琵琶、阮、月琴、三弦、冬不拉等;平置彈奏的彈弦樂器如古琴、箏等;打弦樂器如揚琴。
(4)打擊樂器有:鼓、鑼、鈸、木魚、板鼓、鈴鼓等。民族樂器中打擊樂器的種類很多,因其形制與質料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色彩。打擊樂器主要都是節奏樂器。 笛、二胡、琵琶、絲竹、胡琴、箏、鼓等
先秦時期的樂器已有鼓、鞀、鼛、賁鼓、應、田、縣鼓、鍾、鏞、南、鉦、磬、缶、編磐、鈴、陶鈴、雅、祝、敔、和、鸞、簧、哨(陶制、骨制等) 缶、塤、龠、龢鰲、言、蕭、管、篪、笙、琴、瑟、築等多種。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節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齊鼓、擔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等三十多種;弦樂器有獨弦琴、三弦、匏琴、軋箏、風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幢簫、義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蓽篥等二十多種。
一、八音分類法
中國樂器產生的歷史非常久遠。從新石器時代墓葬出土的河南舞陽骨笛與浙江河姆渡骨笛和塤來看,至少都可以上溯到七千至八千年之前。夏商之後直到周代,現有記載存留的樂器即已達七十多種,因而產生了主要以樂器材質分類的「八音分類法」,將樂器分為金(如鍾、鐸)、石(如磬)、絲(如琴、瑟)、竹(如簫、篪①)、匏②(如笙、竽)、土(如塤、缶)、革(如鞀③、建鼓)、木(如梆子、木魚)八類。由此可見早在周代,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就都已經齊備了。
以後經過數千年的漫長歷程,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音樂和樂器的交融,直到近代和現代,中國民族樂器已經形成了非常豐富的系列。目前,傳統民族樂器按照演奏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1. 吹管樂器 笛、簫、笙、嗩吶、管子、葫蘆絲,等等;
2. 拉弦樂器 二胡、板胡、高胡、京胡、墜胡、馬頭琴,等等;
3. 彈撥樂器 琵琶、柳琴、揚琴、月琴、阮、三弦、古琴、古箏,等等;
4. 打擊樂器 鼓、板、梆子、木魚、鈸、雲鑼、大鑼,等等。
二、吹管樂器
笛
傳統的笛子為竹製,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笛膜孔。古代叫橫吹,後來又叫橫笛。至少在漢武帝時期已經非常流行。
笛子的種類很多。主要是筒音(最低音)為a1(實際音)的曲笛和筒音為d2(實際音)的梆笛。笛子均採用低八度記譜。梆笛比曲笛高四度。曲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為徵,其次為商和為宮。梆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為宮,其次為徵。
笛子體積小巧,攜帶方便,發音嘹亮,表現力豐富,是一種應用普遍、深受歡迎的樂器。
簫
簫,又叫洞簫,直吹,六個音孔,沒有膜孔。傳說源於西漢西羌,所以又叫羌笛,當時只有四個音孔。其實,關於簫類樂器的記載可以上溯到周代。
最常見的簫筒音為d1,按實際音記譜,筒音作為徵音,稱G調簫。
簫的音量很小,強弱幅度也不大,音色恬靜、甘美、柔和、深沉,穿透力強,常用中音區,低音區微弱而有特色。
笙
笙,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記載。流傳至今,為多管樂器,由簧片振動引起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音。
傳統的笙為十三簧和十四簧,近代有所改進,普遍使用十七簧和二十一簧以上的笙,式樣極多,音位排列、音域、演奏手法各有不同。
笙的音色甜美、柔潤,比二胡明亮,比笛子柔美,還能方便地吹奏和音。因此除了用作獨奏樂器外,還經常在樂隊中充當各種音色融合的作用。
嗩吶
嗩吶原是波斯(今伊朗)、阿拉伯的樂器,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已經傳入中國。民間流行的嗩吶品類繁多,大的長達五尺,小的只有幾寸。傳統的嗩吶主要由雙簧的哨子、桿子和銅碗三部分組成,桿子有八個按音孔。
嗩吶有各種調。最自然的是筒音為徵音,也可以筒音為商、為羽,較少的是筒音為角、為宮。
嗩吶音量很大,高音高亢有力,強弱幅度大,發音靈巧,適宜和鑼鼓結合,或與整個樂隊抗衡,表現熱烈的氣氛、雄偉的氣魄和歡樂的情緒等等,在音樂中的地位非常突出。
三、拉弦樂器
我國的傳統拉弦樂器通稱胡琴,顯然與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創造有關。一般認為大約在北宋時期即已傳入中原。經過千餘年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創造和發展,成為極具特色的中國民族樂器,形成了多種類型。主要分為皮膜和板膜兩大類。皮膜類的主要有:二胡、京胡、京二胡、高胡、四胡、馬頭琴等,板膜的主要有板胡、椰胡等。
二胡
二胡是我國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的拉弦樂器,屬弦鳴樂器。二胡的構造分琴筒、琴桿、軫子、琴弦、千斤、弓子等幾個部分。二胡普遍採用五度定弦。范圍大致是從g-d1到e1-b1。現代採用金屬弦後,普遍定弦為d1-a1,尤其在樂隊中是如此。但是在演奏某些獨奏樂曲時(例如《二泉映月》),還是應該採用不同的定弦,才能表現出樂曲的獨特意境。
二胡常用的定弦方法是將裡弦作為宮、徵、商、羽,特殊情況也有作為角音的。由於調式、空弦音、換把等的不同,各種定弦方法各有不同的風格韻味。這也是二胡不同於小提琴等西方弓弦樂器的重要特點。
二胡發音延續,接近人聲,強弱變化自然,表現力和演奏技巧極為豐富,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器樂音樂和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紀出現的民族音樂大師劉天華、華彥鈞,將二胡的藝術品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高胡
高胡就是廣東音樂中使用的粵胡,定弦一般比二胡高五度。
京胡
主要用於京劇音樂,自晚清起成為京劇、漢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定弦比二胡高許多,高調門的京胡定弦為e2-b2,低調門的京胡定弦也在g1-d2以上。正因為定調高,京胡的音域比較窄,只有一個八度。
板胡
比二胡短小,用椰殼或木、竹製作琴筒,琴桿用硬木,比二胡的粗,弓弦夾在兩弦之間演奏。主要用於北方戲曲伴奏,除豫劇是四度定弦外,其他都是五度定弦。板胡的定弦比二胡高,音量較大,是一種雄健有力的高音樂器,適宜表現歡快、熱烈奔放的情緒。
四、彈撥樂器
彈撥樂器的歷史非常悠久,周代就已經出現了琴和瑟。根據樂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區別,彈撥樂器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以古琴為代表,包括瑟、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是平放在一個空木箱上進行彈奏。
古琴
又名七弦琴,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古琴最初為五弦,至周代增加二弦為七弦,三國時有了徽位。從此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基本穩定,一直流傳至今。古琴的演奏有按、散、泛三種技法,變化非常豐富,最適宜表現中國音樂特有的韻味和意境,內涵非常深邃,是中國數千年文人音樂的代表,並在二十世紀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古箏
也是很古老的樂器。唐宋時期的古箏是十三弦,之後逐漸有所增加。現代的古箏大多在二十一弦以上。二十一弦箏各弦音位為五聲音階排列,以D宮調為基本調,在演奏時如果要轉到較遠的調是比較困難的。演奏方法是以左手按弦、右手彈弦為主,劃奏是古箏很有特色的演奏方法。
第二類以琵琶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樂器,安裝四根、三根或二根弦,左手按弦,右手撥彈,多放在膝上演奏。
琵琶
早在隋唐時代已經非常流行,外來的曲項琵琶改為直項琵琶,由倒抱、橫抱改為豎抱,並用手指彈奏,基本上已經形成了現在的形制。現代的琵琶安裝四根琴弦,一般定弦為A-d-e-a,特殊的樂種、樂曲也有採用別的規格定弦的。琵琶的音域寬廣,音色清脆明亮又不失柔美渾厚,演奏時左右手的技巧都很豐富,能夠多弦同時發音演奏和音與和弦,能夠演奏全部半音,表現力異常豐富。歷史上琵琶與古琴同為文人音樂的代表,留下豐富音樂文獻,自清末以來,無論作為樂隊樂器、伴奏樂器還是獨奏樂器,都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樂器中不可缺少的代表性樂器。
第三類是揚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扦擊弦發音。
揚琴
我國的揚琴可能與歐洲使用的揚琴同出一源,即來源自波斯、阿拉伯一帶,約在明末傳入我國,最早在廣東一帶,後來遍及全國。數百年來主要用於樂隊合奏和說唱、戲曲伴奏。
五、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樂器之一。在我國的歷史中可以上溯到史前文明時代。先秦時期的「鍾鼓之樂」,就是以打擊樂器為主要樂器的樂隊。
打擊樂器的分類,按其音質可分為金屬、竹木、皮革、石頭四類;按其音高又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兩類,後一類再可分為高音、中音、低音三類;按其音響效果和演奏方法又可分為板、鼓、鈸、鑼四類。
現代民間的鑼鼓樂是全部使用打擊樂器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稱為清鑼鼓或素鑼鼓。鑼鼓樂可以成為一種獨立的樂種,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作品或作品中的一個獨立的段落而存在。
注①:篪,讀音chí。
注②:匏,讀音páo。
注③:鞀,讀音táo。
⑹ 大提琴,琵琶,單簧管,揚琴,古箏下列哪一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編鍾,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⑺ 哪些樂器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
1,曲笛
曲笛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笛」,是一種用於南方崑曲等戲曲的伴奏的樂器,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管身粗而長,音色淳厚、圓潤、講究運氣的綿長,力度變化細致,常採用先放後收,一音三韻,悠揚委婉,演奏的曲調比較優美、精緻、華麗,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
2,三弦
三弦是我國傳統民族彈撥樂器。因張有三弦而得名。受不同地域、民族及文化風俗影響,三弦歷來有多種形制,大致可歸為大、小兩種三弦。20世紀50年代以後,一些樂器改良家和三弦演奏家在這兩種三弦基礎上進行改良,取得很大成功。
3,琵琶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中國近代民族音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兩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藝術對研究民族音樂史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4,嗩吶
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5,笙
笙,是中國傳統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笙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⑻ 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有哪些
十種中國常見的民族樂器:二胡、柳琴、琵琶、揚琴、古箏、竹笛、蕭、嗩吶、笙、鑼等。
二胡(拼音:Erhu)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二胡又名"胡琴",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柳琴,彈弦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中國傳統樂器。原流行於蘇、魯、皖等省。現流行於全國各地,以山東臨沂及蘇北一帶為主。 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傳的梨形音箱彈弦樂器之一種,其外形、構造、奏法均與阮相似。最早的柳琴,構造非常簡單,由於柳琴的外形非常民間化,中國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擊弦樂器。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經常充當「鋼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竹笛,漢族樂器名。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龍吟,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為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為前七後一。八孔簫為現代改進的產物。
嗩吶(義大利語:suona),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由波斯人發明,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為「八音」。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個部分組稱,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內的空氣振動而發音。樂隊中經常使用的是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在傳統器樂和崑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吶的伴奏,為旋律加上純四度或純五度和音。在現代國樂團,笙可以擔當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鑼是一種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鑼是用銅冶煉而成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邊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最早使用銅鑼的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⑼ 下面哪些屬於中國民族樂器
題主沒有提供相關選項,無法正確判斷。
中國民族包括:
古琴
古箏
二胡
揚琴
雲鑼
鼓
嗩吶
簫
笛
編鍾
編磬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