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世界范圍內疫情加劇,中國應如何看待,如何應對
第一,加快電子、汽車等外向型產業恢復生產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探索在「抗疫」過程中確保物流、人流等不中斷、促進外向型企業的持續生產,是下一步我們面臨的緊迫課題。有必要通過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比如中日韓自貿區協議、RCEP甚至積極加入CPTPP等,以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加工製造能力,確保中國在區域產業鏈中的地位。
第二,大力扶持、挽救對穩定就業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民營企業,努力做到防疫與生產兩不誤。在人類共同的災害面前,世界各國應在發揮自身制度優勢的過程中相互借鑒經驗,中國應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給受到疫病影響嚴重的群體、小微企業等精準發放財政「補貼」,等等。
第三,拉動消費應成為今後中國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投資的重心也不再是經濟增速,而是促進消費,我同意劉世錦的一個提法,「新基建」的核心應該是超大城市群的建設,這里不僅僅涉及到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有包括農民工安置、戶口等所有相關制度的調整、改革,也就說,通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擴張內需的過程。
第四,通過與世界各國增進合作尤其是疫情通報、信息交流與全球公共衛生體制的強化等合作,繼續降低「貿易戰」程度,更重要的是要開展全球宏觀經濟協調,盡力降低疫情對各國與世界經濟的危害。大疫之下的全球經濟協調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已遠遠超出相互間的分歧,全球主要國家必須通力合作,共度難關。
第五,絕對不做任何可能「對沖」美國貨幣政策或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事情。按照如今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作用與影響,美國的「救市」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世界經濟的挽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穩定是有利的。現在,某些學者提出要主動拋售美國國債打擊美國,這不僅有違常識,更是反全球化的。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不過1萬億美元左右,大約佔美國國債的7%左右,對已經做出超級QE的FRB而言這點國債不過是小case,如此作為打擊的恐怕不是美國,而是自己同美國經濟的全面脫鉤。要知道,FRB實行負利率的可能性很低,在其他主要國家均已實行負利率的條件下,要確保各類資金迴流至國債市場與股市,維護「美元體系」是重中之重,因而FEB通過購買商業票據、購買股票(如ETF)等方式繼續進行「放水」的可能性較大,這是維護美元信用與迴流的核心所在。近來,美國有些個別人和一些媒體鼓噪讓中國對新冠疫情暴發和流行承擔責任,進而用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予以彌補的提法,值得警惕。但我認為,這些事情鼓噪一下可以,但美國政府實施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除非兩國進入戰爭狀態。因為一旦如此,二百多年來美國政府累積起來的信譽將毀於一旦,那將是「美元體系」崩潰的開啟,無論如何是美國承受不起的。我預計,大疫之後面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混亂,區域化貨幣金融合作將重新開啟動。這對中國是個重大機遇,因而加強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合作非常重要。
第六,堅決落實去年7月中央政府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方針,通過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吸納新的全球化力量,同時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因為金融業的開放與發展與製造業有一個重大區別,即它對制度環境的依賴更高,對產權保護、國家治理能力、治理體系與水平的高低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金融業進一步開放不僅僅是吸引外資、拉住外資的問題,對中國今後的現代化發展同樣有利。實際上,無論是金融開放還是產業鏈重構,都需要中國在制度現代化方面做出更加倍的努力,這是今後中國的道路選擇與迄今為止的改革開放進程較大的不同之處。
最後,歸納起來講,全球化不是簡單地逆轉了,而是分裂了,即世界上兩個主要大國之間關於什麼是全球化的共識破裂了。這種分裂剛剛開始,疫情將發揮怎樣的影響?我們期望它會發揮彌補作用。但遺憾的是,按照迄今為止的情況來看,疫情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劇這一進程。拋開對手的錯誤或攻擊不說,現在中國恰恰需要理性、冷靜思考的是,努力彌合這種分裂對我們有利,還是擴大這種分裂、往業已擴大的傷口上撒鹽有利?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我們已經不能再用四十多年前期望「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或「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那種心態去認識這個世界、處理同這個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
2. 如何看待中國疫情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的了抗疫的初步勝利
3. 如何看待中國在疫情防控中所彰顯的大國擔當
「中國為世界爭取了時間」「中國應對疫情措施值得稱道」「中國為疫情應對確立了新的標准」「中國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努力,全球病例會遠高於此」……這些是近期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高頻評價,也是對中國在此次戰「疫」中體現的大國擔當的中肯評價。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迅速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牢築防止疫情蔓延的防線。中國及時制定疫情防控戰略策略,加強對武漢和湖北防疫的統一指揮,同時統籌抓好其他地區防控工作。本著對全國人民健康負責的精神,本著對全球衛生事業負責的態度,中國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關鍵著力點,提出了「四早」「四集中」的防控和救治要求,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中國及時組織各方力量調派330多支醫療隊馳援湖北,用10多天時間便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所專門醫院;緊急建設多所方艙醫院,大幅提升收治能力。
為有效阻止疫情在全球范圍的蔓延,從源頭上切斷病毒的傳播鏈,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世所罕見的防控與救治舉措,其中不少舉措甚至遠遠超過了《國際衛生條例》的要求。眾所周知,湖北是個GDP超4萬億元的經濟大省,武漢是常住人口超千萬的交通樞紐城市。對如此規模的省份和城市實施進出管控,其代價是難以想像的,在全球范圍內也是空前的。作出這一決策,無疑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魄力,需要足夠的擔當。但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做到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政府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1月22日,黨中央果斷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
「內防擴散、外防輸出」,中國為防疫所做的舉國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稱贊。世衛組織專家認為,中國的舉措,潑滅了「引發更大火災的火花」,讓其他國家「擁有機會之窗來防止更大的火災」。國際抗病毒研究學會主席約翰·內茨表示,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果斷有力,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為國際社會有效應對這一全球公共衛生挑戰贏得了寶貴時間。
中國防止疫情蔓延的努力,體現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強大組織和動員能力。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表示,中國政府展現出的組織動員能力是全球衛生史上前所未見的,其他國家很難做到。埃及《金字塔報》執行總編曼蘇爾表示,中國對待疫情的態度和採取的舉措令人敬佩,展示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實踐證明,中國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中國採取的全面、嚴格、徹底的防控舉措,使得全國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的態勢不斷拓展。從這兩天的統計數字看,日新增確診病例已從高峰時的1萬多人,降至目前的幾百人,而湖北以外地區已降至個位數。中國疫情的發展態勢,得到了國際組織的高度肯定,也增強了國際社會戰勝疫情的信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並避免其蔓延作出了巨大努力,這種努力是「非凡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中國應對疫情有力且有效,緊緊抓住疫情中心地區和病毒源頭發力,既致力保護好本國人民,也全力阻止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這體現了中國的責任與擔當、信心和能力。
4. 如何看待疫情下的中國文化
完美!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們攜手同心,共同抗疫,涌現出了一批批無畏生死的抗疫戰士,譜寫出了一曲曲盪氣回腸的戰「疫」之歌。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抗疫,我們用讓世界震驚的中國速度、中國意志和中國力量成功遏制住了疫情。隨著武漢的解封,中國,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績。
而這一切的背後無不折射出中國文化的精妙與磅礴之力。
大難之前,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迅速凝聚了全國之力馳援武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涌現出一批批無畏生死的勇士果敢逆行;「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危機意識,讓每一個國人都能堅守禁令,主動隔離......
5. 如何看待疫情中國表現
我們的表現可以算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成果
6. 如何看待疫情之下世界變局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疫情之下的世界變局總體來說也有利與弊的一面,而我們只能在利的基礎上進行爭取更多的利益與好處,努力克服規避弊的一面帶來的危害。
7. 透過疫情,如何看待中國的外交環境和策略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一些政客及輿論,選擇將中國作為其「甩鍋」的首要對象,掀起一陣試圖將新冠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標簽化、對中國「污名化」的妖風。美國特朗普政府扮演了抹黑中國的旗手,而台灣當局更是趁機興風作浪。
這些抹黑論調,要麼將新型冠狀肺炎的起源認定為「中國病毒」或「武漢病毒」,要麼將疫情的全球暴發歸結於中國的政策失誤或者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其總幹事譚德塞偏袒中國所致,要麼是將中國援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看作是中國借機宣傳自身制度優勢,實現戰略擴張的訴求。
一些西方國家試圖把病毒標簽化、把溯源政治化、對中國污名化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更不利於全球抗疫。中國在抗疫中不謀求任何地緣政治目標,從來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盤算,也從來沒有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同樣,他還明確闡述了中方對開展病毒溯源研究的開放態度,認為應堅持專業性、公正性和建設性的三原則。
(7)疫情後世界如何看待中國擴展閱讀:
美國特朗普政府為了推諉其在新冠疫情中的管控不力,不斷將中國塑造成最大的敵人。王毅外長告誡道,當前中美兩國的共同敵人是新冠肺炎疫情,華盛頓的政治病毒要停止抹黑中國和策劃陰謀,以便讓雙方能聚焦合作抗疫,更不能讓美國一些政治勢力綁架中美關系,試圖將中美關系推向所謂「新冷戰」。
而要處理好中美關系,過去兩國的相處經驗已經提供了答案,那就是應該互相尊重彼此政治制度,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8. 如何看待疫情中的中國心得
中國在這次世界性疫情面前採取的堅決果斷的措施和辦法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先進經驗,同時也為中國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取得了主動權。在黨中央英明領導下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看起來沒有炮火硝煙,但火葯味十分濃厚,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我們迅速採取的措施保證了我們國家內部的穩定,和避免出現更大的問題,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不怕犧牲,很多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從疫情在全球傳播的范圍來說,我們國家暫時成為安全的高地,但依舊不能麻痹大意,放鬆警惕,還需要把好國門,守好每一道關卡,同時防治病毒的滲透傳播,對於能夠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都要足夠重視,傳染病,主要以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主要方面,還需要在這三個關鍵因素上努力工作,做好自身防護做好環境消殺以及加強疫苗的接種有利於保護易感人群,對存在病毒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積極救治患病人員,並有效管理減少流動。在非常時期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可能會影響經濟的發展但對於生命安全來說,生命更重要。我們國家也對全國人民負責的態度承諾免費接種病毒疫苗,不僅減少了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同時也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高了保障,更加對黨和政府的領導充滿信心,更加擁護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中國有優秀的組織能力和生產能力為世界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只要上下一心密切配合,世界人民能夠相互救助放下分歧,達成抗疫救人的共識,互相援助,中國就目前取得的抗疫經驗可以成為各國學習的樣板,中國也將在這次世界抗疫的全球問題上,成為需要幫助國家的朋友!中國從來都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寧的中堅力量!
9. 如何看待疫情下的中國的經濟發展
從當前情況看,疫情防控已經轉入常態化,在這種情況下,對經濟顯而易見的會造成一定影響。首先受到沖擊的應該是傳統的製造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消費需求猥瑣,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製造產業在出口受阻、消費低迷的影響下,肯定會收到影響。但是要注意到我國產業機構的多樣性,在信息技術、智力輸出等方面我們這幾年都有較大的突破,傳統的製造業大省也都在加快轉型升級向「無人區」挺進,所以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變,短期影響估計需要靠國家加大宏觀調控手段來對沖。
關鍵在於擴大內需。我們早就已經是內需為主的經濟,加上我們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進入疫情低風險區域,生產和生活秩序正在陸續恢復,因而如何有效擴大內需,將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關鍵所在。
3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因此,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貨幣和財政政策勢必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10. 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特別大。經濟損失最大的方面,還有各個行業的企業里工作的效率也減免了不少。特別是外國死了不少的人。經歷方面減少了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