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
但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的這個良好形象開始改變了,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了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因素是,西方各國的經濟在此期間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難、挑戰與挫折,從而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失業,在普通民眾中造成了不安全感、挫折感和某種嫉妒情緒。與此同時,西方主流媒體、尤其是歐洲媒體對中國缺乏客觀的報道,則加深了民眾的這一情緒。通常,當經濟和社會形勢惡化的時候,人們很自然地要把情緒發泄在某些替罪羊身上,例如不論是在今天的歐洲還是中國,移民或遷移勞工都被當成替罪羊。
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在外交政策上正在慢慢地變得更加自信而堅定,更能展示自己的力量,有時還會用威脅性的口氣對西方人說話。這就在西方引起了越來越大的擔憂,有人擔心中國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希望把自身觀點強加給他人的超級大國——就像過去400年裡西方國家所做的那樣。
魏柳南:對於西方公共輿論與中國之間的誤解與猜忌的加深,媒體負有最大的責任。因為媒體總是把事情簡化,只強調中國各種政策的黑暗面。西方公眾對於中國目前還所知甚少,除了旅遊、文化交流和一些其他形式的交流之外,來往非常有限,然而媒體以一種過度簡化甚至歪曲的方式來表現中國。
魏柳南:我強烈地認為,不僅為了改善中國在西方的形象,而且為了改善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形象,中國應該做幾件重要的事情。首先也是我多次強調的一點是,中國必須改變自己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方式,以一種西方人或者其他族群可以明白、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溝通。要實現這一點,關鍵在於制定良好的公關政策。
一些中國人告訴我,中國不需要調整自身來適應外部世界,因為外部世界最終會自行調整,以適應中國的方式。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不論是不是喜歡,我們必須明白,必須承認,西方文化已經主宰世界幾百年了,而今天世界的溝通方式仍是以西方的概念為基礎的。
擺在中國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或者是改變它的溝通方式,從而以一種和平的方式來改變自身的形象,使自身的政策與戰略能為外部世界理解,並按照自己的心願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如果中國不打算這么做,而是根本不關心自己受不受到理解,那麼只要這個世界依然是一個西方化的世界,中國和其他國家必然會朝著一場嚴重沖突的方向發展,而這將是一個所有人受損、無人獲益的局面。
魏柳南:我堅信中國可以在所有領域給國際社會帶來許多新概念,而各發展中國家現在正在以極大的興趣注視著中國的一舉一動。雖然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曾經為反對殖民主義而戰斗,但連續幾百年的西方統治仍給他們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仍然更熟悉歐美文化而不是中國文化。我認為現在「華盛頓共識」已經壽終正寢了,但「北京共識」依然處於萌芽狀態。
魏柳南:我的觀點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大國,並不需要依靠經濟、科技或單純的硬實力,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影響人們的想像,給予人們夢想與期望。1945年之後的美國在這個方面是極為成功的,他們通過電影以及文字、聲音、圖像的宣傳在海外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這樣的軟實力是維持美國大國地位最有效的工具。
目前為止,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所限,中國的軟實力是極為有限的。中國的軟實力對外國政府、外國決策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的周邊地區,但還完全沒有影響海外的輿論、普通的民眾與年輕人。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外國媒體針對中國的宣傳攻勢,中國自身溝通技巧的欠缺,以及中國自身沒有做出足夠的努力來把自身形象定位為一種完善的經濟、社會與政治模式。
一個全球性大國不能是一個總在威脅別人的國家。看看美國的例子,美國侵略過不少國家,威脅其他國家,每當必須動武的時候就選擇動武,但就算是在那些美國的「敵國」里,普通民眾依然對美國充滿幻想,包括美國的生活方式、電影和汽車以及美國一定程度的言論自由等等。這些民眾被他們頭腦中關於美國的畫面所主宰,他們對美國的印象與真實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但單憑這些浮光掠影的印象,美國已足以主宰他們的頭腦。
有的時候中國似乎以為,通過將自身的觀點強加給別國政府,就可以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這是錯誤的,施加影響應該以民眾而不是政府為目標。但要影響民眾,中國就必須向他們提供一個明晰的模式,這一模式應該既代表經濟發展,又代表某種生活方式,也代表對基本權利的尊重的結合。只有在這個領域具備一定的實力,中國才能與美國長期地競爭。
魏柳南:這就讓我們回到了原先的問題。中國價值觀是什麼?一方面,我們不能接受西方強國奉行的那種絕對人權主義的理念,這種理念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過是掩飾最原始的商業利益與權力斗爭的外衣,但這個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對所有人類都很重要的、必須得到尊重的人權訴求,例如要防範官員的腐敗,想讓民眾有權享受公正的司法等。雖然中國中央政府採取了明顯的努力來改善這些基本人權,但一些權利在中國依然沒有得到合理的保障。
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根本性的價值觀,例如對老人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強調工作的社會價值等等,這些在西方社會被遺忘了,但在中國依然保持著,而且中國必須堅守這些價值觀。但中國如果想在經濟榜樣之外,也成為價值觀上的楷模,就必須為民眾提供更公平的待遇和保障。此外,美國的文化——而不是價值觀——在二戰之後保持強勁的一個重大原因是美國電影的影響。中國在這方面的實力還是太弱了。
❷ 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如何樹立在國際上的良好中國形象
1,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中國作為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已成為邁向多極格局的一極。鄧小平同志指出:「所謂多極,中國算一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麼也算一極」。中國可以作為「一極」的主要依據是:
第一,中國是獨立自主的政治大國,是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也是擁有較強軍事防禦力量的國家。
第二,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並且是發展中國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國。積極利用聯合國講壇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中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成為世界上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國家。
第四,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2,如何樹立在國際上的良好中國形象
樹立中國的良好國際形象,從大的方面來講,我認為這要全社會營造一種公開、共贏、友好、積極的氛圍。公開透明盡可能詳盡並且有信心地報道在中國發生的事情,讓國際社會覺得我們並不是在躲避什麼問題,或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更透明更友好一些,讓外界更願意了解我們。還有就是要有積極的態度,這應該是媒體報道的一個大的原則,我覺得政府、老百姓、社會團體、階層都應該有這樣一個積極的態度。這其中媒體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媒體可以比較直觀地報道和宣傳政府的積極形象。但是只靠媒體還不夠,為什麼呢?因為老百姓私下的一些非議也不利於良好國家形象的樹立。因此,應該比較公正、透明地來做宣傳工作,這樣,我們國家的形象也就提升了,老百姓也高興。
❸ 談談如何塑造中國國際形象。
公共外交:塑造中國國際形象 </b>
公共外交能突破傳統外交政府對政府的僵化和民間對民間的軟弱,著眼於未來,通過溝通和交流贏得外國民眾的信任和承認,中國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開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軟權力體系,豐富我們綜合國力的概念。
10月1日,美國將重返闊別近20年之久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期將原來里根政府指責的「第三世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講壇」變成為改變美國國際形象的重要舞台。這是「9·11」後美國政府重新重視以增強與世界溝通為目標的公共外交的重要體現,旨在解決「世界為什麼仇視美國」這一問題。
美國的教訓對我們不無啟示。中國也經歷過「非典」對我國際形象先抑後揚的教訓。今天,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僅關繫到中國的國際信用從而影響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而且從長遠講,與中國的「軟國力」密切相關,已經成為中國的無形資產。中國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必須將中國的公共外交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幾代領導人都很重視民間外交,民間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過程中也扮演了十分積極的角色,但公共外交工作還有待於加強。公共外交是以本國政府為主體、他國公眾為受體的外交形式,既不同於公司間或政府間對等的公關外交,也不同於以公眾為主體的公眾外交,如民間外交,或稱為外交的第二、第三管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何從形象上入世,影響國外民眾和媒體的中國觀,某種程度上比一時的外交得失更加重要。
那麼,中國的國際形象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呢?
過去,對國際形象問題我們存有不少錯誤觀念或心態,較典型的有以下幾方面。其一,將國際形象與國力等同,認為國家強大了人家自然就會尊重你。忽略了國家的親和力,即國際社會對你的親近和喜歡程度,某種程度上,這是「中國威脅論」產生、蔓延和強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其二,重視國際地位,忽視國際形象。在歷史上的朝貢體系下,特別在乎的是中華民族的威望,現在則有重「威」忽「望」之勢。其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理應包括中國「軟國力」的復興。其三,發展戰略中偏經濟、輕文化,而文化也是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對現代中國形象宣傳不夠。其四,認為身正則影不歪、酒香不怕巷子深,敏於行而訥於言,忽視在國際社會宣傳自己、推銷自己,塑造正面的國際形象。其五,以歷史、文化大國自居,認為國際社會不了解我歷史和文化,因而不尊重中國;而外國民眾也常常只對中國的歷史感興趣,對現在的中國並不了解。我們心態則是,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理應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歷史上的受尊重不會自動轉化為現在的魅力;而曾經的受害者,希望自然而然地博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也是不現實的。在具體做法上,常常是拷貝國內宣傳做法開展對外宣傳或公關,而不是開展現代意義上的公共外交。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中國長期游離於主流國際社會之外,國際形象主要是內政問題的某種折射;在此之後,內政問題也一直是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因素,甚至一度成為主導因素。內政問題首先是中國由於體制、價值觀等方面與西方標准差異明顯,因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次是國家統一問題,在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之後,最主要的就是台灣問題了。
這說明,內政問題仍然是制約中國國際形象的長遠掣肘。
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際形象的認知,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存在對方和我方兩方面的原因。對方原因包括:因不了解中國國情和意識形態的隔閡而產生的不信任等。我方原因則往往是不重視外部世界的反映,不善於推銷自己等。針對國際社會對我內政外交政策不夠了解,近年來,我國政府經常以白皮書的形式加以正面、詳細的闡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自1980年起先後批准加入了17個國際人權公約和協定書,並簽署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和《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更是消除了國外輿論對中國政府的詆毀。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威脅論」成為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主要制約。其中也蘊涵著一個悖論:以中美關系為例,中國處於弱勢,比如抗戰期間,中國較容易受美國同情,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就比較正面;反之,中國強大了,美國就認為是一種威脅,對中國看法較負面。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中國強大了就會威脅人家的邏輯,增強對中國的信任。
中國國際形象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開展公共外交活動,並把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高度來推行。
公共外交是更好發揮一國「軟權力」的重要手段,它能突破傳統外交政府對政府的僵化和民間對民間的軟弱,著眼於未來,通過溝通和交流贏得外國民眾的信任和承認,中國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開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軟權力體系,豐富我們綜合國力的概念。
開展中國的公共外交,要求我們結合中國的歷史智慧,探討我們開展公共外交的觀念、環境、資源和挑戰,提出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戰略體系:
———目標:自信、務實、開放、負責的中國,是我國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標定位,從長遠看是服從於中國國家發展目標的定位———「富強、民主、文明和負責任的大國」,積極配合「三步走」的經濟發展目標,循序漸進地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由「中性」、「正面」向「親近」轉換。
———手段:關鍵是樹立政府在國內的親民、民主形象,中國駐外機構也要首先保護好每一個中國公民、僑民在海外的利益;其次通過開展文化廣播的國際交流形式,利用當地國家的電台、電視台渠道播放中國的新聞娛樂節目,利用當地華僑、留學生和對華投資跨國公司開展針對母國的形象宣傳活動,如「創意中國」、文化營銷國家活動,塑造充滿活力的、民主、開放和富有人性的國家形象,重視「國家品牌塑造」。
———重點:鑒於「今天中國的國際形象,基本上就是一個被美國媒體妖魔化了的形象」,我們應抓住美國和歐洲這些影響世界輿論的重點,及時對歐美某些媒體不負責任地妖魔化中國的行為進行消毒,並充分利用聯合國舞台傳遞中國的聲音,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機構:整合我國外交資源,設立公共外交事務的專門部門,統一協調公共外交工作。
(作者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博士、歷史學博士後)
❹ 如何塑造中國的國際形象
公共外交能突破傳統外交政府對政府的僵化和民間對民間的軟弱,著眼於未來,通過溝通和交流贏得外國民眾的信任和承認,中國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開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軟權力體系,豐富我們綜合國力的概念。
10月1日,美國將重返闊別近20年之久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期將原來里根政府指責的「第三世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講壇」變成為改變美國國際形象的重要舞台。這是「9·11」後美國政府重新重視以增強與世界溝通為目標的公共外交的重要體現,旨在解決「世界為什麼仇視美國」這一問題。
美國的教訓對我們不無啟示。中國也經歷過「非典」對我國際形象先抑後揚的教訓。今天,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僅關繫到中國的國際信用從而影響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而且從長遠講,與中國的「軟國力」密切相關,已經成為中國的無形資產。中國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必須將中國的公共外交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❺ 如何宣揚中國的國際形象
1、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宣傳思想戰線積極作為、開拓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2、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彰顯時代創新、體現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當代中國故事也引來八方喝彩。
3、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責任擔當,也要遵循規律、改革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注、認同與日俱增,但「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噪音雜音依然存在,唯有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5)中國如何打造國際形象擴展閱讀:
國家形象的重要性:
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國家形象被認為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可以從一個方面體現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深受各國政府的重視。
❻ 如何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對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來說,樹立起積極正面的國際形象,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雖然我國近年來對這個問題越來越重視,但從實踐情況來看,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我們在樹立國家形象方面,「破」的方面做的工作較多,「立」的方面有明顯的欠缺。
具體而言,我們大都是在國際上出現關於我國的負面輿論之後,才開始「擺事實、講道理」,著力破除這些言論。這種消極被動的「破」的做法,與防患於未然、積極主動的「立」——在負面言論未出現之前,樹立起積極正面的形象——相比,只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
❼ 如何塑造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形象
一、不斷學習的政黨形象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政黨,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落後於時代。2009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明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四項總體要求」,即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
在世界舞台上,日本是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國家,也因此具有良好的國家形象。歷史上,日本總是在同樣的起點甚至在更為落後的情況下起步,卻總是最快地向強者學習,之後成為「被學習」的典範。在筆者所做的有關中國形象的國際調研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經濟實力、文化影響力,他們還十分看重學習能力,他們認為「成長且不斷學習」(Growing
and Learning)是中國形象的積極因素。
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成為引人注目的「中國現象」。從2002年12月26日第1次中央集體學習成為一項制度,到2010年9月29日第67次學習,八年間,差不多40天就有1次課,可見學習的頻率是十分高的。而且,學習重點突出,涵蓋面十分廣泛。粗略劃分,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經濟、民主法治、社會、黨建、歷史、教育科技、國防軍事、三農、醫療衛生、文化、氣候環境、民族宗教等12個方面的內容,而以經濟(15次)、民主法治(10次)、社會問題(8次)、黨的建設(7次)等問題最為集中。
我們的重要鄰國——韓國,在得知中共中央集體學習之後,也感嘆道:「中國集體學習的主題很豐富,從『醫葯衛生改革』到『適應經濟轉型期』,其中最多的就是『國際化戰略』。在66次集體學習中,27次同世界局勢有關,顯示出中國領導人的關注焦點延伸到了何處。中國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國家。……如果黨無能或墮落,國家就會陷入危機。中國共產黨從7000萬黨員中選拔各界精英,每年派出數千人去海外研修。這種自我革新引領了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中國領導人在懷仁堂『努力學習』之際,韓國政界卻因總理辦公室非法調查普通國民而陷入權力斗爭的亂局中。習慣攻擊和抹黑對手的韓國政客看起來很難勝過認真學習的中國領導人。」
今天,中國共產黨正朝向開放性的學習型政黨努力。在我多次出國訪學中,外國人經常問我:「中國是一個大國來我們這么一個小國學什麼?」當我們告訴他們:「雖是大國,但在國際事務的很多方面,中國只是一個『初學者』」,他們則會由衷地稱贊到:「中國的學習精神和學習能力值得我們學習!」事實上,學習不僅能夠創造奇跡,甚至能夠改造一個民族,當學習成為一個政黨的集體信仰時,該國的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無疑是令人敬畏和受人欽佩的。
二、開放自信的政黨形象
2010年是中國共產黨的外宣豐收之年,在建黨89周年紀念日前夕高調推進了幾個重大舉措,如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等11個中共黨務機構的新聞發言人首次集體亮相;中組部召開黨內統計專題新聞發布會,對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黨員隊伍發展等重要數據進行解讀……。其中,揭開中央黨校的「神秘面紗」,是中國共產黨增加開放性與透明度的一個突出例證。作為培訓幹部的最高學府,中央黨校3月份首次接待了來自110多個國家的120多名駐華使節,為這些外交官「釋疑解惑」;6月30日,來自國內外30餘家新聞媒體的近70位記者(包括42名境外記者)來到中央黨校進行集體采訪……。
開放透明需要的是信心和底氣。通過上述一系列舉措,國際社會看到了一個不斷壯大且信心十足的黨,看到了一個充滿生機與底氣倍增的黨,看到了一個主動融入國際社會、勇於展示自己,自覺接受群眾和輿論監督的現代政黨。正如中聯部副部長陳鳳翔所言:「中國共產黨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態融入國際社會,開明開放的鮮活形象替代了封閉保守的刻板印象。」
黨際交往是外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長一段時期,有些人認為「價值觀不同就沒法談」,但現在開始強調「價值觀不同更需要談」,觀念轉變的動因同樣基於自信與自覺。2010年3月,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代表團首次聯合派團訪華,與中國共產黨舉行第一屆中美政黨高層對話。2010年5月24日,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匯集了來自歐洲國家的30多個政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和歐洲政黨之間舉行的首次高層、多邊、戰略性對話。討論不僅涉及黨際交往的基本問題,而且涵蓋了「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氣候變化與環保」等全球治理問題。
的確,差異不應成為對話的障礙,反而應成為加強溝通的推動力。目前,中國共產黨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70多個政黨建立了黨際關系,包括共產黨、社會黨、保守黨、基督教民主黨、自由黨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政黨。
當然,不僅對待成績要開放自信,對待批評更要開放自信。必須承認,中國發展越快,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質疑和批評可能會越多。一方面,國際社會的確有對華不友好或反華勢力的存在,他們堅持「三無政策」:無中生有、無理取鬧、無事生非。但另一方面,批評、指責是國際關系的常態。有一次,我與一名美國官員交流,問他:「為什麼,在某些地方,中國的形象在下降?」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卻很巧妙地指出,「這反映出中國還不太熟悉作世界大國。我們美國人都知道無論美國政府做什麼、美國政黨做什麼,世界上總有很多人批評我們、反對我們。但這一點正好說明,我們美國是世界大國,既是『受歡迎的世界大國』,也是『遭批評的世界大國』。」對我們的啟示是,作為大國即使再努力也很難贏得所有國家的人心,在某些情況下,沒有真正的敵人也就沒有真正的朋友。即使是朋友之間,批評與自我批評,總好過表揚與自我表揚。因此,我們國家、我們黨的確要有面對批評、接受批評的豁達與淡定。
三、親民為民的政黨形象
經過89年的發展,目前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人數達到7799.5萬名,比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人口數還多。西方的政黨一切以選舉為重,中國共產黨則以親民為民為重。胡錦濤上任伊始,就去西柏坡考察學習,並鄭重提出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被海內外媒體熱議為「新三民主義」。在2009年,中國共產黨建黨88周年之際,多家外國媒體紛紛給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打出「高分」。他們認為,「中國只用了3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英美在工業革命時期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使命。」
從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鄭培民、祁愛群,到「巴山紅葉」王瑛、「太行之子」王彥生……,正是無數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才塑造了中國共產黨親民為民的政黨形象。但是,在外宣時,我們不應只向國際社會推薦先進典型、黨員榜樣——因為再好的典型其代表性總是有限的,而應多宣傳普通黨員的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在國際社會,外國人一看到什麼事情總是「整齊劃一」,他們一則敬佩,因為他們做不到,二則害怕,因為他們不可理解。在實踐中,擺事實的科學思維,講道理的邏輯思維,可以給人留下印象,但這種印象是概念化的,只對人的理智產生作用,不容易影響人的情感。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打動人心」,要將「樹典型」的套路轉變為「講故事」的思路,一切娓娓道來,既不沖動也不激動,以此產生理想的外宣效果。
此外,改善形象不能只靠宣傳歷史。在國際關系中,很多國家是很「健忘的」,他們或是由於自身的歷史很短,或是對歷史很不敏感,所以他們關注的重心是當前的事情。對中國而言,國際社會對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歲月基本不太了解,卻很關注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進行著如何的發展變化。此外,外宣時不應只介紹大工程、大項目、大手筆,而應多宣傳普通黨員和老百姓的內心世界,介紹他們的平和、他們的希望、甚至他們的焦慮和擔心……。
1961年,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華時曾對毛澤東主席說:「再過50年,你們就了不起了!」如今50年未過,世界就已見證了這一預言的初步實現。今天,中國不僅向國際社會貢獻物質產品,也開始貢獻精神產品。2010年11月3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了題目為「全球治理與和諧世界」的演講。潘基文認為,《聯合國憲章》幾乎完美地體現了「和諧世界」這一概念。他特別強調,「和諧世界」是其工作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彙之一,由此足以展現他以及聯合國對這一「中國詞彙」的重視和青睞。中國正在影響世界,中國共產黨也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越來越多的尊重,其形象煥然一新。讓我們以「不斷學習的、開放自信的、親民為民的」政黨形象爭取更輝煌的勝利
❽ 如何借「一帶一路」提升中國國際形象
1、「一帶一路」打開築夢空間。
2、 「一帶一路」有利於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
3、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海」還是「西挺進」,將使中國與周邊國家形成「五通」。
4、「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經貿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迎來共創共享的新時代。
5、「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6、「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不限國別范圍,不是一個實體,不搞封閉機制,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均可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❾ 結合大學生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塑造中國未來的國際形象(3000字)
一、拓展自己知識視野,完善知識結構 (1)和理的知識結構是擔任現代社會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和人才成長的基礎。廣博的知識視野是對人才適應社會崗位、應變環境的文化基礎。現代社會職業崗位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結構合理,而是要求適時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達到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根據當今社會發展和職業的具體要求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學到的知識,有所創造,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應打下寬厚、扎實、系統、嚴謹的知識基礎及專業技能功底,才能適應工作性質的變動及職業結構調整的變化。 (2)掌握一技之長等於獲取競爭特殊專業崗位的入場券。大學生畢業後將從事專業方面工作,專業知識是大學生知識結構的特色所在。有專業特長的畢業生要根據社會對人才評價的資格化傾向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資質也逐步融於社會化、客觀化、公平化、國際化評價標准之中。如:在校期間開始參加相關資格考試獲得國家有關部門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是就業的通行證,為以後擇業、評聘技術職務、薪酬晉升奠定了基礎。 (3)掌握現代管理和人文社會知識為適應社會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礎。現代社會,需要大學生具有一定社會知識、經濟管理知識和人文知識。因此,大學生應利用專業學習的空餘時間多讀一些社會科管理方面的書籍,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從而提高競爭力。如: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利用寒暑假到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活動,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和競爭能力。 (4)適時吸納儲備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識,為拓展就業空間創造條件。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只掌握本專業現階段的知識很難與社會需要相適應。因此,大學生在寶貴的在校時間里應在知識的寬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關注現代科技發展前沿信息、關注新行業發展動態、涉獵現代科學書籍,使自己具有專業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思維方法,緊跟國際科技發展的步伐,為自己的擇業拓展廣闊的空間。 二、鍛煉培養適應擇業需要的實踐能力 知識的積累並不等同於能力積累,將知識升為能力須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學習任務前提下,應爭取培養自己的社會需要的實際應用能力: (1)適應能力:根據客觀情況變化能隨機應變地適時調節擇業行為能力。現代社會是復雜多變的,要適應這種狀況,保證自己從學校到社會順利過渡就應該提高自己社會適應能力。學校教育是基礎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崗位後,有知識用不上、有些不夠用、有的要從頭學起,這就要求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根據工作的需要去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行為方式,盡快培養自己的社會應變能力。 (2)人際交往能力:妥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與他人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生活、工作中需要與許多人交往,這就難免發生矛盾。作為大學生只有具備人際交往能力善於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際交往中,要以我們民族善良、誠實的傳統美德來善待他人,「將心換心」「以誠相待」,學會尊重他人;要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這樣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學會能幹大事,又能幹小事的本領;學會處理具體問題時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 (3)表達能力:以語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礎性素質,故又稱為語言文字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要求語言的流暢性、靈活性和藝術性,書面表達能力要求文句的邏輯性、藝術性和條理性。 (4)開拓創新能力:用已積累的知識通過不斷探索研究在腦中創造出新的思維,提出新的見解和做出新選擇的能力。它包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現規律的能力,創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明新技術、創造新產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5)動手能力:把創造思維變成實際的物質成果或是用生動形象的實踐過程呈現創造性思維的轉化能力。這種動手能力對工科大學生尤為重要,即在實際工作中既能講出科學道理又能動手干出樣子。大學生充分利用實習和勤工儉學機會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6)組織管理能力:包括計劃能力、組織實踐能力、決斷能力、指導能力和平衡能力。用人單位對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學生越來越重視,許多單位挑選大學生時不僅注重學業成績同時對在校是否擔任學生幹部、擔任過社會工作很感興趣。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盡量做一些社會工作,不斷增強自己的組織工作能力,以利於今後工作。
❿ 如何塑造中國國家形象
「國家形象」作為反映在媒介和人們心理中的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歷史、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綜合印象,「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其中既包含著對於國家的認識,同時也包含著理性評價和感性態度,「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進程中,「國家形象」已經並仍將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每一個中國人必然遭遇的現實問題。國家形象,既包含特定國家在國內的形象也包括其國際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場流通的前提下,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國內形象之間往往互相參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僅深刻地影響到本民族每個個體對於國家共同體的認知、認同,從而影響到民族凝聚力和歸屬感,而且也復雜地影響到其他國家和民族對於中國政府、民眾以及所有中國的精神信息和物質產品的接受和評價,從而影響並決定著中國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國家形象,作為一種主觀印象,實際上構成了人們對於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心理預設。負面的國家形象,會使人們對這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所有相關信息和行為的認知和評價帶有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的敵對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國家形象則往往使人願意用更理解、更親和、更接納的方式對待該國及其民眾的信息和行為。因此,國家形象的塑造,其實就是對人們認識和評價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的正面預設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