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為什麼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成為「
世界工廠
」的原因:
1.中國
勞動力成本
低,年工資/年產值比最低;
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大;
2.
中國資源
豐富,靠近原料產地;
3.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
土地價格
低;不斷改善的交通條件等。
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依據主要基於以下四個要素:
第一是勞動力的成本優勢會得以繼續保持;
第二是需要在
勞動密集型行業
和
重化工業
保持技術創新;
第三是需要解決體制改革的問題,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和
政府機制
改革;
第四是必須解決好約束中國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Ⅱ 中國過去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工廠
中國以前是一個世界組裝車間。中國的製造業在國際產業鏈中扮演的是「世界工廠」角色,只是掙著一點辛苦的代工費,把利潤的大頭留給外國的同時,還對本國的資源、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也才有了「8億條褲子才換來一架波音飛機」的感慨。任何行業的產業鏈,除了加工製造,還有六大環節,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等。加工製造僅僅是創造出產品價值的10%,而後六個環節則創造了90%的價值。
Ⅲ 為什麼過去三十年只有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世界五百強中的一多半都在中國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合資或者獨資。
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完全就是對外開放卻可能是十分錯誤的、危險的。因為對外開放在短期看是重要的,但其重要性正在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逐步下降;此外,我們如果過度強調對外開放,也可能會蒙蔽決策層的視線,並誤導我們今後恰當合理地應對目前以及未來的各種挑戰。同樣道理,我們的以上說法也可以用來批駁其他各種單因素假說的解釋力和重要性。
中國經濟之所以取得過去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政府對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認識問題出現了認識上的飛躍,結果是中國的政府治理逐步走上了所謂良性治理的軌道。比如,中國政府對1840年以後中國落後挨打的歷史有了清醒的認識——關起門來搞發展可能行不通,對1912-1949年國民黨脫離中國小農經濟基礎而採取西方一套政府管理體制並最終丟掉政權的深切體會,中國政府對計劃經濟時期政治凌駕於經濟之上以及最終國民經濟走向了破產邊緣進行的深刻反思,特別是對蘇聯、東歐由於經濟發展落伍最終導致國家政權發生巨變的事實進行的深刻反省,如此等等,都使得中國政府認識到了政府合宜政策對於經濟發展的極端重要性。
這些政策不管它是什麼,因為改革之初中國政府可能並不知道它們具體是什麼,在改革之前改革者的頭腦中根本就不存在一個一攬子的政策和改革框架,相反,「不管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實事求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換句話說,不管什麼樣的政策和制度,只要是合宜的,適合於經濟體的,為企業和大眾所歡迎的,就是好的必要的政策。
其結果是,我們看到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1983年鄉鎮企業改革的推行,1986年城市金融、匯率、對外貿易體制的改革,1994年財政分權體制的改革,1998年以後房地產市場的放開,2002年西部開發,2006年新農村建設、2007年的科學發展觀等等。
其實所有這些政策、改革或者發展戰略都是中國政府治理逐步走向良性發展軌道的一個個軌跡和組成部分。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過去三十多年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如此成功的關鍵,恐怕就在於市場化導向的改革與政府對改革的大力推動,其實完全可以稱之為所謂的政府對於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等的一系列良性治理舉措。
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個問題,恐怕就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清楚地認識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很好地尊重了中國適合小農經濟的地理和環境條件,並且通過漸進、試錯的方式逐步找到並選擇了所謂良性政府治理的道路。舍此,恐怕任何的單一因素都難以對過去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如此成功進行圓滿和清晰的解釋。
Ⅳ 中國過去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工廠
「世界工廠」或是我們當前經濟的一個寫照,卻不能說我們的目標就一定非「世界工廠」不可。
比如國內的鋼鐵產業,年復一年地忍受著比房價上漲速度還要快的鐵礦石價格,其中產能過剩是一個重要的掣肘因素,而這過剩產能的很大一部分是用於對外出口。但是,因為出口的大多是低端鋼材,價格不可能定得很高,所以這些鋼廠在承擔了環境、資源破壞等成本後卻獲利微薄,基本等同於給國際三大鐵礦石生產商打工。
製造業是不能拋棄的,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歐美國家實體產業「空心化」。但中國企業不能只徘徊在產業鏈的最低端,生產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零部件,而應更多地生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核心部件。我們無法全然拋棄「世界工廠」的發展模式,但是如何跳出「世界工廠」的思維,卻是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應有之義。
Ⅳ 我國從何時起被譽為「世界工廠」的
沒有一個定時,主要是珠三角加工興起,媒體慢慢叫出來的。
估計90年代末吧,那時候珠三角得的點子產品就佔了世界很大份額了。有一個說法就是:東莞一條高速公路堵塞,全球的點子產品就會缺貨。誇張了一點,就是這個意思
Ⅵ 中國世界工廠時代已過去,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利弊
美國媒體稱,美媒稱,中國是世界工廠已成過去時,且正日益成為世界的消費者。一些細節很說明問題。中國消費者已越來越成熟,而且越來越富裕,其購買的產品也在不斷升級。中國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達63.4%。家庭消費出現迅猛增長,增至4.5萬億美元。零售銷售以年均1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有利有弊,我國應在發揮其益處的基礎上,充分重視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利處
首先,有利於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裕且價廉的優勢,解決就業問題。另外,有利於我國借鑒國外的技術、經驗,提升我國製造業的總體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提升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總結:中國正由世界最大的工業品供應國逐漸轉變為全球最大、或者至少能與美國相媲美的世界最大市場。
Ⅶ 中國世界工廠時代已過去,有那些國家曾當過世界工廠
28日以《中國消費者如今已經統治了世界》為題報道稱,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消費性質出現了改變,即消費不再圍繞著生活必需品。中國是世界工廠已成過去時,且正日益成為世界的消費者。忘掉以投資和出口為中心的舊增長模式吧。
歷史上成為世界工廠相繼有英國、美國和日本。
18世紀的英國
在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18世紀英國在其完成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工業的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開辟了新的工業生產門類,並在殖民主義炮艦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輸出工業品。可以說,英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
總結:中國不應以成為世界工廠作為未來工業的發展目標,中國的世界工廠時代過去意味著一個更好時代的到來。
Ⅷ 為什麼中國被稱為成為世界工廠
如果從生產總量上看,中國很多工業品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例如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彩色電視機、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各類紡織品以及日用輕工業品。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廉價勞動力,人均佔有的工業品多數還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是工業生產大國,但同時也是工業的消費大國。
中國憑借其人口規模及國土、埋藏豐富的資源,將經濟資源集中投入到製造業中並最終發展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從21世紀初開始中國頻頻被外國稱為「世界工廠」,正是由於以沿海地區為中心的出口型製造業的發展及迅速壯大。
支撐出口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因素不僅有工資低、工作意願強烈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還有沿海城市政府實施的眾多「經濟開發區」建設。
通過一系列建設舉措,中國已經擁有在服裝、電子機器、家電、摩托車等領域的全球最大生產規模,並且成為最大出口國。全世界粗鋼的23%、彩電的25%、手機的27%、水泥的37%、汽車的40%、計算機的45%、摩托車的50%、電話機的53%、相機的72%、紡織品的85%產自中國,且生產份額均為全球最大。
中國將通過出口工業產品賺取的外匯投入到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建立起一座座現代化城市。隨著外匯儲備的增加,中國將其用於購買國外新設備,以此奠定發展國內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的基礎。最為重要的是,中國將手中持續增多的外匯的大部分用於購買美國政府的美元國債,這也使得中國政府在G20倫敦峰會(全球金融危機後2009年4月召開)等國際場合更具話語權。
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到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歷經30年,而無需30年中國就將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
正如日本、韓國所經歷的階段一樣,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購買高價商品,中國無疑將成為未來數十年世界最有潛力的市場,至少會是其中之一。
中國正由世界最大的工業品供應國逐漸轉變為全球最大、或者至少能與美國相媲美的世界最大市場。也就是說,「世界工廠」使中國躍進為「新興發展中國家」之一,而今後「世界市場」將使中國躍進為「新興發達國家」。
在中國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的崛起發展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通過互聯網,中國企業能夠與快速與國際接軌,與國外企業接觸、洽談,進而產生訂單,而企業跨國通過互聯網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平台就是電子商務,一個好的電子商務平台不僅能夠聚攏國內的行業企業,更能通過平台的效應,聯系國內外企業共同發展。
Ⅸ 中國何時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必須成為世界工廠,中國也能成為世界工廠。」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教授日前在第一財經「財經大講堂」節目中旗幟鮮明地表示。這不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下表達這樣的觀點,這種聲音的另一面是從企業家、政府官員、學者到媒體的許多中國人並不滿足於做世界工廠,他們認為中國應該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服務產業。
要不要成為世界工廠?
樊綱認為,從技術進步發展的角度,中國只有先做好世界工廠,才可能做好世界實驗室,服務業才有可能有更好的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才可能穩固。但他更多地是從就業方面的考慮來論證這個問題的——因為農民問題、低收入階層問題和收入差距問題都是中國社會經濟中最大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則中國必須成為世界工廠。
「要不要成為世界工廠?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就業問題,是農民從農業中轉移出來,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問題。」樊綱說。他認為,按照中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要求,中國將來還需要轉移出兩億到兩億五的農業勞動力人口,才可能解決現在的收入差距問題。而轉移農業勞動力人口的最有效方式,便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按照2001年的勞工組織的數據,全世界製造業的勞動力總人口大約一億六千萬,其中中國八千萬,其他35個主要製造業國家八千萬,其中還有一半在發展中國家。樊綱說:「由此可見,就業機會還是非常珍貴的。我們一定要抓住現有的就業機會,盡可能創造就業機會,千萬不要讓它流失到別的國家去,而盡可能把別的國家的就業機會吸引到我們中國來。」
「為了中國不陷入由於收入差距擴大造成的社會危機和社會矛盾當中去,我們必須大力創造就業機會,」樊綱說,「在這個大背景下,我不同意有人說,我們這個不要干那個不要干,任何一個就業崗位都是寶貴的。我們已經創造勞動密集型的這些就業崗位一定要鞏固住,也許一個企業要升級換代而放棄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但這個就業機會一定要留在中國。」
「在我看來能夠創造就業的產業就是最光榮的產業。」樊綱對現在從媒體、政府到學者都瞧不起勞動密集型產生的態度頗不以為然,「最理想的狀態是把世界資源拉過來放在中國生產來創造我們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不僅為我們生產,而且要為世界生產,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盡可能讓更多的就業崗位長期保留在中國。」
除了勞動密集型行業,樊綱還認為中國應該大力發展重化工業。他說:「有人說重化工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多,這是不對的。重化工業本身也許隨著自動化程度提高需要的人越來越少,但是為重化工業前前後後服務的這些產業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比如說一個大型的鋼鐵廠也許只有二三萬的鋼鐵工人,但是周圍為這家工廠服務的就業崗位就可能是三五十萬。」
「對中國來講,任何一個就業崗位將來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不能大筆一揮,說這個我們不幹了,說我們不要了,這不行。」樊綱說。
基於擴充產業結構的考慮,樊綱說:「從中國的現實出發,從解決幾億農民進一步進城的問題出發,我們需要在今後幾十年的時間里,即使我們能夠造更多的飛船、導彈,我們仍然要生產皮鞋、襪子。我們要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面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要保持世界上最寬的一個產業譜,才能夠解決我們最大的人口大國的就業問題。」
能不能成為世界工廠?
樊綱認為中國不僅必須成為世界工廠,而且能夠成為世界工廠。而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依據主要基於以下四個要素:第一是勞動力的成本優勢會得以繼續保持;第二是需要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和重化工業保持技術創新;第三是需要解決體制改革的問題,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和政府機制改革;第四是必須解決好約束中國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樊綱對第一個成功要素充滿信心。他說:「我們還有兩億到兩億五的農村勞動力人口需要逐步轉移出來,這也決定了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價格不會漲得太多,在世界上依然是有競爭力的。這是我們能夠發展各種製造業的一個基礎。只有當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仍然存在,我們就有機會把那些寶貴的勞動密集型的就業機會繼續留在中國。」
對於第二個成功要素,樊綱認為這將決定中國能不能成為一個創新的社會,這一點對於成為世界工廠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說:「創新不僅僅是高新科技產業的問題,所有的製造業包括勞動密集型產業都有一個創新的問題。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重化工業要想在中國有更大的發展,今後也需要有大量的創新,才能夠使中國的這些產業在世界上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樊綱認為導致中國許多企業競爭力低下的原因還在於體制上的缺陷,因此需要進行體制上的改革。「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們也沒法成為世界工廠。」他說,「如果我們在資本市場和政府機制的改革進一步深入下去,就會提升我們整個產業對資源運用的效率,我們在這方面的競爭力也會不斷地改善,從而使得我們各行各業都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樊綱認為資源約束確實成了中國發展重化工業的一個瓶頸要素,但不能因此而放棄搞重化工業,關鍵的問題在於要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他說:「從經濟學角度看問題,資源約束從來不能夠限制經濟的發展。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你可以沒有資源,但是只要你有效率,你就能夠搞重化工業。日本是資源最稀缺的國家,但是日本成了世界上利用資源率最高的國家。」
「一種積極的態度是我們要努力去提高我們的資源利用的效率,積極地去搞重化工業。」樊綱說,「而不是說我們投降了,我們不搞重化工業了,這不叫新型工業化道路,那叫反工業化道路,那是懦夫的道路。」
樊綱認為,我們也不可能再靠大量的污染來換取我們重化工業的發展,但是沒有污染仍然是可以發展重化工業的。他說:「我們需要改進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提高其他方面的競爭力來彌補這塊的損失,或者在治污方面的效率能夠比歐洲比美國更有效率一點。發展重化工業並不一定就加大污染的代價,也更不是因為治理污染而競爭力必然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