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封建社會教育的內容主要是
我國封建社會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傳世寶典。「四書」之名,始於南宋大儒朱熹把《論語》、《孟子》和《大學》、《中庸》匯集刊刻,問行於世,並稱「四書」。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竹簡,經專家鑒定,其內容全部都是古書,其中有許多經、史一類的文獻,此次公布的清華簡中,《傅說之命》三篇引發關注,其內容與東晉時期出現的偽古文《尚書》的《說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證明,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系後人偽作。此外,《周禮》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2. 封建教育是怎麼樣的,誰能告訴我
封建社會的教育 封建社會形態下的教育。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學校體制趨完備。奴隸社會末期已經出現的私學,逐漸有了大的發展,官學與私學並存,五代以後又出現了書院的形式。在唐代已有相當齊備的學校體系。京都的儒學有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還建立起一些專科性學校,分別專門教授律學、書學、算學、醫葯學、獸醫學、天文學以及音樂學校、工藝學校。一些中央業務部門,如太醫署、太僕寺、司天台等,也設科招生,培養專門人材。在中央官學中,上述專科性學校的政治地位較低,隨著官學的衰廢,自然科學知識和技術轉入民間,由私人傳授。地方學校有按行政區劃辦的府、州、縣學和由私人辦的鄉學。在中國,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官吏,學成以後,經選士或科舉,優秀者授予官職。隋唐以前是「選士」,以推舉為主,隋唐以後是「科舉」,以考試為主。歷代的選士和科舉,雖在形式上或重經義,或重詩賦,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內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經書為標准。封建統治者通過科舉控制了教育,使教育服務於培養忠於封建主的工具,這就使教育內容日趨形式化、教條化。封建社會的教育不僅具有階級性,而且具有嚴格的等級性,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子弟大都
不能入校學習。私學表面上雖然人人可上,但由於窮人交不起「束脩」,而無法入學。中國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教育理論逐漸系統化,出現了鄭玄、韓愈、顏元等著名的教育家和許多教育論著。
歐洲封建時代的教育不僅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和等級性,而且具有濃厚的宗教性。文化和教育全部為教會壟斷,世俗教育被扼殺,學校附設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養僧侶以及為宗教服務的專門人才,同時也培養群眾對宗教的信仰。教學內容貫穿著神學精神,設有神學、文法、修
辭、倫理、算術、音樂、幾何、天文等科目。教學方法採取注入式,要求學生但信勿疑,死記硬背。學校管理奉行禁慾主義,以殘酷的體罰壓制學生。除教會學校外,還有封建主控制的宮廷學校,專門招收皇親貴族子弟,培養治術人才。9世紀至12世紀,封建貴族重視騎士教育,培養能夠維護封建主利益的騎士,對他們進行「七藝」和「騎士七技」的教育,包括上流社會的禮儀和騎馬、擊劍、游泳、投槍等軍事征戰技能,養成忠君愛國、急公好義等品質。12、13世紀,由於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在城市出現了行會學校和商人子弟學校,著重學習生產和業務知識以及讀寫算,為本行業培養人才。後來這兩種學校合並成城市學校,打破了教會對學校的壟斷,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生產的需要,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同封建統治者的斗
爭。
3. 封建社會學習教育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1、學校體制趨於完備。如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代,已有相當齊備的學校體系。京都的儒學有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京都的專門學校有律學、書學、算學、醫葯學、獸醫學、天文學以及音樂學校、工藝學校。
2、教育的功能有所擴展。在奴隸社會側重政治、軍事、倫理功能的基礎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各種學校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人身保護功能以及選擇功能和促進生產的功能。
3、教育在階級性的基礎上突出了它的等級性和宗教性(主要指西方中世紀時期)。參見「古代學校教育」、「中世紀教育」。
(3)中國封建式教育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世紀教育教學內容主要是神學。文法、修辭、倫理、算術、音樂、幾何、天文等科目也都貫穿了宗教精神。教學方法採取注入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 但信勿疑。學校管理奉行禁慾主義,以殘酷的體罰壓制學生。由封建主控制的宮廷學校則招收皇親貴族子弟,培養治術人才。
9世紀末—12世紀,封建貴族重視騎士教育,以加強維護封建制度的武裝力量。這種教育無專設機構, 不重視文化知識教育,只是把低級貴族子弟送到高一級貴族的宮邸充當侍童或侍從。使他們在侍奉主人和主婦以及在生活和社交活動中接受訓練。
4. 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基本政策
封建社會教育的等級性,在中國主要表現在中央官學的招生對象上:「殊其士庶,異其貴賤」。這類學校不僅勞動人民子弟不能進入,就連統治階層的子弟入哪一等級學校也要按其父兄官位品級的大小而定。這種等級制在唐代尤為明顯。唐代的中央官學設有「二館六學」。學校制度規定:弘文館、崇文館招收皇親、大臣的子孫;國子學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太學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四門學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子孫;書學、算學、律學則收「八品以下子及庶人通其學者」。這種等級性,後來隨著科舉制度的推行,在表面上比較淡薄了。
在中國,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官吏,學校的任務則主要是「養士」。學成之後,經選士或科舉,優秀者授予官職。封建統治階級選拔統治人才,逐漸形成一套選士制度和科舉制度。隋唐以前是「選士」,以推舉為主;隋唐以後是「科舉」,以考試為主。這些制度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很大。取士的標准和科試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內容。自漢武帝確立「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成了占統治地位的正宗思想,儒家的經典變成了歷代學校的教育內容。歷代的選士和科舉,雖在形式上或重經義,或重詩賦,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內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經書為標准。封建統治者通過科舉控制了全國的教育,用儒家的封建倫理思想奴役人民,使教育服務於培養忠於封建主的奴才,因而也使學校逐漸成為科舉的附庸。這就嚴重地障礙了學校教育的發展,使教育內容日趨形式化、教條化,更加脫離實際。
解題時必須注意題干中「最成功」、「最有遠見」的要求。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由於封建衙門式管理和不計利潤而日漸衰落,民用工業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排擠紛紛衰敗,創辦近代海軍的強兵夢想因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海軍的覆沒而破滅。而其創辦的新式學堂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為中國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
5. 古代封建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具體表現在
古代封建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具體表現在:
第一,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適合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官吏、牧師或騎士。在封建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傳播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和治國方略,培養能夠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官吏。在歐洲封建時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世俗封建主的「騎士」,而僧侶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教權的「教士」或「牧師」。歐洲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會來控制。
第二,學校教育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又具有嚴格的等級性或濃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級性就是指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不同官職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級的教育。如在我國唐朝的官學體系中,設有「六學二館」,即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歐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體現了教育的階級性。
第三,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經典為主。在中國,封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以及根據這些經典所編撰的一些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等。在西方,其主要內容就是宗教教義及與之相產的內容,如《聖經》,教父著作,經院哲學家的著作,各種祈禱書、贊美詩、聖詩等。不過,也存在著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內容。例如中國增加一些算學、天文學、醫學等方面的內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專科性學校,同時在一些中央部門,如太醫署、太僕寺、司天台等,也設科招生,培養一些專門人才,達到一定的規模,這在世界范圍內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學方法主要以嚴格的紀律約束為主,輔以個人自學和修行。機械記憶、背誦、體罰是常用的教育教學及管理措施,與此同時,教育者們也非常強調個人的體會和自覺踐行。
第五,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體系,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育經驗,提出了比較豐富的教育教學思想。中國在漢代就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學體系,還有私學系統,私學不僅有啟蒙教育,而且還有高等教育。在官學和私學之外,還有書院和社學。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也創辦了大量的、各種層次和類型的的學校,如教區學校、主教學校、修道院學校以及教會大學。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章和專著有:我國的《學記》、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韓愈的《師說》和《進學解》、程端禮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和黃宗羲的《學校》等等。西方的傑羅姆的《致萊塔的信》、本篤的《本篤規程》、伊西多的《辭源》等。
6. 我國封建社會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那麼我國封建社會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的話,就是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來,仁義禮智信。
7. 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
以儒家思想思想為核心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
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范。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范,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姦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