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模式是一個文明型大國的什麼模式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踐具體的結合,走出一條適合中國人民發展的道路。被稱為中國模式。中國模式是在中國革命和發展中不斷探索和摸索中取得的。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逐步的漸進的,先經濟後政治,力圖在實施改革的同時保持社會總體的穩定,雖然社會動盪的不可避免的,例如九十年代的下崗潮。
在改革開放中因為缺乏經驗,中國採取了設立經濟特區的做法,所謂「摸著石頭過河」,經現實檢驗後好的有效的做法再向全國推廣,不成熟的做法的負面效果可以被限制在局部范圍之內,而蘇聯和中東歐地區採用了激進的全面的「休克療法」,給社會和國家帶來巨大的沖擊。
B. 中國發展模式的詳細內容
中國發展模式
中國現已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後最大的贏家。任何到訪亞洲的人都會認識到,西方在金融和經濟能力方面的聲望嚴重受損,而中國名聲大振。幸運之輪正在轉向。「中國奇跡」是2009年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中國經濟和工業實現了「驚人崛起」。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可敬的典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都可以從「中國經驗」中獲益。
中國發展模式是這個世紀最值得研究的話題之一。中國改革無疑是成功的,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中,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都出現下滑,但是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發展模式,從而造福千百萬人,使中國人民擺脫飢餓,為其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可能。它涉及幾個關鍵詞——民生為大、漸進改革、文化覺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的概括,是「危機之年」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總結,一串關於中國的組合詞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奇跡」到「中國經驗」,從「中國現象」到「中國精神」,從「中國模式」到「中國道路」,還有「中國活力」、「全球化中國」、「中國火車頭」等等,「中國(China)」成了國際最流行的詞之一。
「中國無愧為2009年全球風雲國家」
2009年底,「中國工人」作為唯一群體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這份周刊的常駐北京記者奧斯汀·拉姆齊認為,千千萬萬的中國工人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他們正在引領世界經濟復甦。美國《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是世界經濟免於陷入「深淵」的一大因素。
一年多前,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保持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遭遇新世紀來最嚴峻的挑戰。2009年初,我國政府堅定提出「保八」目標。對此,許多國際研究機構和經濟學家的反應並不樂觀。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指標,而有些西方媒體爭相報道:「中國經濟的最後支柱不再堅挺」、「中國只是一個身陷囹圄的大國」……懷疑聲此起彼伏。一時間,中國經濟前景被描繪成一片灰暗。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困難前所未有,措施同樣前所未有。面對「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中國毫不畏懼、迎難而上,果斷出台一系列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6.1%、7.9%、8.9%……中國經濟逐季回升,世界各國驚訝地注視著這個在逆境中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大國。人們比以往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強勁脈動——不僅全年「保八」已無懸念,而且回升速度和幅度均遠遠領先於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以一條鮮明的「V」形反轉曲線,平息了當初有些人「U」形、「L」形、「W」形等猜測,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中國最新經濟數據鼓舞世界」、「中國成為第一個擺脫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中國成了世界經濟『新的發動機』」……國際輿論贊譽紛來。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部主任洪平凡說:「2009年將作為非常特殊的一年載入世界經濟史冊,而中國經濟在這一年的表現將成為其中突出的一章。」巴西《聖保羅頁報》特邀專欄記者艾伯蒂·菲斯洛教授2009年12月撰文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對全球經濟穩定與恢復所做出的貢獻,使古老的「未來之國」越來越成為現實。中國無愧為2009年全球風雲國家。印度新德里政策選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問題專家莫漢·古魯斯瓦米說,2009年中國在發展經濟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防止經濟下滑方面,中國領導人表現出卓越的適應能力及迅捷的反應能力。
「中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從而造福了千百萬人」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引來世界熱議「中國模式」的話,那麼,「危機之年」的中國經濟一枝獨秀,更助推了這一討論。
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張維為認為,「中國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獨特的一種發展模式,它涉及幾個關鍵詞——民生為大、漸進改革、文化覺醒。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東亞問題學者馬丁·雅格斯說,中國選擇的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經濟戰略,跟西方確實不同。「中國模式」是這個世紀最值得研究的話題之一。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刊文說,中國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均出現下滑,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從而造福了千百萬人,使他們擺脫飢餓,為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可能。
俄羅斯政治基金會負責人維亞切斯拉夫·尼科諾夫在俄《消息報》上撰文指出,「中國奇跡」是2009年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發表文章說,中國已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後最大的贏家。
牛年牛氣沖天,虎年生龍活虎。展望2010年,沃爾夫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9.3%,而且這種增速是可持續的。世界銀行認為,中國經濟2010年將全面復甦。聯合國2009年12月發布的《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說,發展中國家將成為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中國經濟增長將達8.8%。日本《鑽石》周刊在虎年新年號中載文認為,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進一步恢復。由於內需看好,加上外需也將有所恢復,虎年中國經濟將保持較為強勁的增長態勢。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經濟這艘在洶涌波浪中奮力前行的巨輪,還將努力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被世界認同
作者2008年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模式的魅力》的評論, 就這個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最近美國有影響的《新觀點季刊》把這篇文章和基辛格、斯蒂格利茲、亨廷頓等人的文章編在一起,出版了一個探討全球化有關問題的專刊。其實不是我的文章寫得怎麼好,而是西方一些有識之士也開始反思,為什麼西方自己的模式在發展中國家收效甚微,而中國沒有採用西方的模式卻能夠如此迅速地崛起。
實際上,中國的發展模式遠非十全十美。恰恰相反,中國模式有不少缺點,甚至還衍生出不少棘手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處理。但與西方主導的發展模式相比,中國模式還真是不錯。西方八、九十年代曾在非洲推行了所謂「結構調整方案」,其特點是削減公共開支、減少政府的作用,結果使非洲本已非常脆弱的國家能力變得更加脆弱。一般認為這是導致非洲國家經濟更加衰敗、社會危機惡化、艾滋病嚴重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在俄羅斯推行了「休克療法」,今天被很多俄國人稱為俄羅斯歷史上出現的第三次「浩劫」(前兩次是13世紀蒙古鐵騎的入侵和二次大戰中德國納粹的入侵)。
與西方主導的模式相比,中國模式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首先,在處理穩定、改革和發展三者的關系方面,中國找到了平衡點:在堅持穩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實現了中國近代史上從未有過的連續近30年一個長時期、大跨度的發展,為中國走向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指導方針非常務實,即集中精力滿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貧困,並在這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20多年來,世界上70%的脫貧是在中國實現的。換言之,如果沒有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的業績,整個世界的扶貧工作將黯然失色。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美國人所說的恐怖主義,而是消除貧困,因為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仍然生活在極其貧困的狀態之中,其中8億人(超過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還在挨餓。就此一點,中國的經驗就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第三、不斷地試驗、不斷地總結和汲取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教訓、不斷地進行大膽而又謹慎的制度創新,這使中國避免了很多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國家盲目採用西方模式而帶來的困境,也使中國成功地抵禦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實際上,僅抵禦金融危機這一項,中國模式就值得充分肯定。2005年我曾訪問印度尼西亞,危機造成的影響猶在,當地學者告訴我這場危機使印尼過去20年的發展成果付之東流。很難想像如果中國未能抵禦住這場危機,將是什麼後果。
第四、拒絕「休克療法」,推行漸進改革。這種做法比較接近英國歷史上的經驗主義傳統,英國人相信一個民族約定俗成的文化習俗和文化判斷的相對穩定性,提倡埃德蒙·伯克所說的「有保留的改革」,並堅持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如果要有生命力,就應該主要從自己的傳統中逐漸衍生而來,而不是通過追求某種純而又純的理想模式而來。
第五、確立了比較正確的優先順序。中國改革開放大致展現了一個清晰的格局:改革的順序是先易後難;先農村改革,後城市改革;先沿海後內地;先經濟改革為主,後政治改革。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第一階段的改革為第二階段的改革創造了條件。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續漸進、分輕重緩急,最後通過逐步積累而完成。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務實有效的成功之路,對中國的政治改革也有啟迪。
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這些具體做法不一定具有普遍意義,但這些做法背後的思想,特別是「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和而不同」、政府的作用等,則可能有相當的普遍意義。沿著這樣的思路,中國應該能夠沉著地應對,並最終有效地處理和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各種嚴峻挑戰。這些思想同時也構成了中國的政治軟實力。
我們常說:中國硬體進步很大,軟體跟不上,這個說法,一般地講,筆者完全同意,我們的地鐵這么新、這么漂亮,但大家擁擠著上車,不排隊,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市民素質還有待很大的提高,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仔細一想,中國的硬體進步這么大,是不是也有我們自己軟體的一部份功勞呢?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從高速公路到機場港口,發展如此之迅速,難道不也有我們自己指導思想和相關決策的功勞嗎?推而廣之,我們為什麼能使近3億人擺脫貧困,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則有增無減呢?我們為什麼能夠避免「休克療法」呢?我們為什麼能夠避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呢?我們是如何克服SARS危機的?我們是如何較為順利地渡過了加入世貿組織的五年過渡期並還給世界一個驚喜的呢?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就是中國的軟實力。
中國的軟實力不能僅僅是太極拳、中華美食、寫意畫、書法、功夫、舞龍、孔子學院等,同樣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是政治軟實力、政治價值觀、治理模式等等,而且這種軟實力,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其他國家和人民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說到底,作為有國際意義的軟實力,其關鍵就是要能夠比較好地回應我們這個世界提出的嚴峻挑戰。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大難題,一個是貧困/發展問題,一個是和平/戰爭問題,包括恐怖主義問題,西方價值觀並沒有能夠提供有效的解決思路。西方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加劇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美國主導的「民主輸出」模式更是導致了世界動盪不安,而恐怖主義對美國、對世界的威脅也有增無減。
中國模式的相對成功,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話語權。過去要麼蘇聯模式,要麼西方模式。冷戰結束後,蘇聯模式隨著蘇聯解體而退出歷史舞台,西方主流認為這是歷史的終結,剩下的就是一條不歸路:全世界都將擁抱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冷戰後的情況表明世界事務要復雜得多,如果西方的制度真是普世適用的,那麼為什麼在第三世界一推行,則屢屢失敗,從菲律賓到海地到伊拉克都是如此。
在處理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方面,中國的軟實力對外部世界有其獨特的魅力,因為它回應了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根本性的挑戰:發展中國家有沒有權力把消除貧困、實現現代化放在最優先的地位?有沒有權力從自己的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中衍生出適合自己國情的制度安排?有沒有權力在實現各項人權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情況,分輕重緩急? 有沒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並影響迄今為止西方思想佔主導的主流價值體系?中國的經驗對此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中國崛起帶來的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思維、一種深層次的範式變化(paradigm shift)、一種西方現存理論和話語還無法解釋的新認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崛起也是中國政治軟實力的崛起,這對解決中國自己面臨的挑戰、對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對許多全球問題的治理、對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未來走向,都可能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張維為 瑞士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
「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為世界工業生產的復甦創造條件」
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之初,中國政府曾言,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經濟最大的貢獻。誠如斯言,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應對和處理國際金融危機的「穩定器」,對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說,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不僅為穩定中國市場,而且為穩定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在法國《費加羅報》上撰寫題為《中國讓經合組織走出衰退》的文章指出:「感謝中國。經濟復甦已得到確認,並擴散至所有發達國家,這要部分歸功於中國經濟的活力。」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約爾延·埃爾梅斯科夫表示,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超出預期,為世界工業生產的復甦創造了條件。德國《商報》2009年11月報道認為,中國很好地抵禦了全球經濟嚴重下滑的沖擊,這對其他亞洲經濟體是利好,對全球經濟也是一個有力提振。一些韓國媒體紛紛指出,韓國經濟復甦是「搭上了中國經濟便車」。
當2007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進而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之時,國際上只有極少數有識之士斷言:中國是解決這場危機的「金鑰匙」,它能開啟漩渦中的世界經濟大門。
而聯合國發表的2009年世界經濟報告指出,如果中國能夠在2009年實現8%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達到的50%。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及國際關系教授麥克·默爾認為,2009年,中國真正加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中「領頭國家」的行列;要擺脫危機,中國扮演著關鍵角色。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指出,中國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源頭。
C. 中國崛起體現在哪些方面中國崛起是否會走向擴張和戰爭之路
表現在八個方面:1、國土面積、人口、資源和市場規模。2、地區大國和地區影響。3、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的重要參與者。4、經濟改革開放和強烈的國家振興希望。5、強勁而持續的經濟增長態勢。6、世界經濟中新的上升力量。7、軍事上有現代化的國防體系。8、文化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中國和平崛起:1、結構現實主義。相互核威懾產生均勢理論,有利於維持和平。
2、單元層次上講,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D. 中國崛起的主要表現有哪些(思品解答題)
表現在八個方面:1、持續而強勁的經濟增長,已上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已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重要國家,躋身亞洲領導者行列。3、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的重要參與者,當今世界事務沒有中國的參與就是不完整的。4、經濟改革開放和強烈的國家振興希望,崛起勢頭不可阻擋。5、世界經濟中新的上升力量,改變舊的世界格局的中堅勢力。6、軍事上有現代化的國防體系,國防現代化呈加速之勢。7、文化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是眾多外國人嚮往的地方。8、在全球成為日趨重要的力量,奧運會的舉辦、新的科技成就不斷涌現,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引起世界矚目。
E. 中國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一、國內因素:
1、全國上下改革開放的決心。
2、中國人的智慧勤勞。
3、近四十年來國內人民內部沒有大的矛盾。
4、中國社會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二、外部因素:
1、美蘇冷戰,為了拉攏中國,美國派基辛格訪華,中美關系破冰,為中國加入全球一體化打開契機。
2、得益於世界的科技發展。
3、得益於WTO的發展中國家關稅過渡期政策。
4、得益於近十幾年來美國纏身於中東事務,給了我們悶頭發展的平靜時期。
(5)中國崛起的模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研究國,現今大約有926000位研究家,僅居美國之後。自1998中國政府在科技研究方面所花的錢翻了三倍,將達到1360億美元。中國。在2010年中國的工程博士數量超過美國。許多外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研究中心。
太空科技-在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發射衛星東方紅進入太空,成為第五個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2007年,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有能力以導彈摧毀人造衛星的國家。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了月球俱樂部的一員,中國政府更計劃在2020年左右向太空發射一個空間站和執行一個登月計劃。
F. 中國崛起之路的目錄
國家生命周期與中國崛起
一 引言:「中國夢」是如何從夢想到現實的
二 國家生命周期論概說
三 國家生命周期與大國崛起的軌跡
四 大國崛起模式比較與中國崛起的意義
五 結語:國家生命周期與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的經濟基礎
中國崛起的五大規模效應
一 引言:中國崛起出人意料
二 巨大的人口規模效應
三 更大的勞動力參與與就業規模效應
四 迅速擴大的經濟規模效應
五 開放市場和貿易規模效應
六 最大資源消耗規模效應
七 結語:前所未有的崛起
從黑色崛起到綠色崛起
一 中國進入資源環境矛盾尖銳期
二 自然資源供給面臨巨大挑戰
三 更為嚴峻的生態環境挑戰
四 巨額自然資產損失
五 黑色發展不可持續
六 中國需要選擇新的發展模式
七 綠色發展是中國崛起的必備之路
八 中國如何綠色崛起
城市化是今後中國經濟發的展的主要推動力
一 中國正經歷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遷移的城市化過程
二 城市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
三 沿海地區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快,大大推動經濟增長
四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有賴於加速城市化
五 從全球視角看中國的城市化
六 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加速城市化
商業中國:積極擴大內需與充分利用外需
一 擴大內需政策的由來
二 擴大內需的有利條件
三 國際環境的有利條件
四 擴大內需與利用外需
如何改善中國的投資環境
一 中國的投資環境在改善
……
中國崛起的社會基礎
中國崛起的政治基礎
中國崛起的外部環境
中國崛起的戰略構想
後記:探討中國崛起之路
G. 中國經濟發展三種模式
摘 要: 本文探討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首先總結了中國模式特點,接著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力量是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中國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一方面,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比過去更具備全球視野,更加主動吸納整合全球資源,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既要「融入」全球化,又不能消極地對待游戲規則,也要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發展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關系。
關鍵詞: 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
人類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發展模式是可以多樣化的,這是一種「歷史的多樣性」。有中國特點的發展模式是人類文明多樣性中的一種。這里僅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幾個特點和內在主要支撐,談一些看法。
一、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五個特點
一個國家發展模式之優劣、成敗,關鍵看是否適合於這個國家的國情,是否給這個國家的公民帶來福祉。中國發展模式,是指從中國同時兼有發展中國家、轉型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三重屬性出發,立足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有特點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點,以增進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公民福祉為核心。因為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公民福祉又是發展的核心。目前中國人口存量已超過13億,達到13.1448億。近幾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長率5.3‰左右。按此計算,年人口凈增量近700萬,十年凈增人口近7000萬。中國的發展以13億人的價值和13億人的潛力的發揮為中心,旨在滿足13億人的基本需要,並促進每位成員的全面發展。這實在是舉世無雙的事情,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應強調這一點。
第二點,充分挖掘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它有若干質的規定性,這個制度是有潛力的。在所有制問題上,在調節機制問題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中國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這種新的體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中,大致只有三個,中國、越南和寮國。應該說,在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上,中國是最早的國家。這種「內在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正在釋放過程中,並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又一特點。
第三點,努力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和作為後發國家三大優勢。一是勞動力資源豐富。目前,中國16歲以上,60歲以下且已就業的勞動者約有7.6億多人,勞動力隊伍龐大且成本較低,這是很大的優勢。二是擁有廣闊的市場。從商品市場來看,近幾年中國每年的社會商品零售額七八萬億元人民幣,2006年進口貨物8000億美元。從資本市場來看,29年來,中國引進外資7000億美元,相當多的國外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就是因為看中了中國大陸的市場。三是後發優勢。隨著信息革命和生物技術革命的到來,無論是老的工業化國家,還是新的工業化國家,都處於同一個起點上,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我們正在發揮並利用這種後發優勢。
第四點,著力實行有中國特色的「四輪推動」,即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這一點後面專門分析。
第五點,在更大范圍內推進有中國特色的「五位一體」建設,即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經濟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重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五位一體」的建設,基本宗旨是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自己的貢獻。研究發展模式,應該有此廣闊的學術視野。
緊扣一個核心,整合兩種制度,發揮三大優勢,實行「四輪推動」,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
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中的「四輪推動」
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力量。
(一)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
工業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最重要的支點。它不僅表現為工業在國民收入和就業結構中比重的上升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現代文明滲透到經濟社會領域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主要依靠的動力是工業化。尤其是最近幾年,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持續高於GDP增長速度。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目前,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43.1%;製造業的總產值佔全社會物質總產值的比重是67.4%。按照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中期工業產值應超過40%、製造業產值應超過60%的經驗,中國現在處於工業化中期,並且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產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拒絕復制前工業化國家「危機轉嫁」等傳統模式,使中國的工業化必須探索新路。這里所說的「新路」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有別於「傳統的」工業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二是要有別於當今世界別國的工業化,真正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道路。這種「新型工業化」與「有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的交叉結合,即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可概括為下列「五個結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緊密結合。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把工業化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重在提高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是區別於以要素(主要是資本)大規模投入為特徵的舊式工業化的標志之一。同時,鑒於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較低的特點,努力尋求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的結合點,以此形成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的多層次工業發展格局,進而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發展城市工業與發展鄉鎮工業緊密結合。中國有600多個大中小城市,這是中國工業的重要增長地。同時,鑒於全國密集著3.5萬多個鄉鎮,也是中國工業增長的「沃土」之一。20世紀80年代期間,鄉鎮工業的數量、就業人數和總產值分別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長。到90年代,中國鄉鎮工業的產出佔到工業總產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勢。近年來,中國鄉鎮工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迅速升級,從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新興工業化地區的發展來看,新式武裝的鄉鎮工業已成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第三,推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與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傳統工業化在增長方面的所謂「輝煌」,是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的破壞為代價的。不少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薄弱的國家。傳統的以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的工業化道路不符合中國國情,特別是在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之後,只有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之路。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節能減排已成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明顯特徵之一。
第四,工業結構轉型與經濟體制轉型緊密結合。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推進過程中,是以基本穩定的體制結構為基礎的,雖然也有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但全面的體制轉型以及社會轉型並不突出。中國是一個不發達且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工業結構轉型與體制轉型這「兩個轉型」扭在一起,無論是微觀領域的工業企業的體制模式,還是宏觀領域的政府管理工業模式,都對工業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第五,工業化過程中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緊密結合。中國的工業化是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推進的。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給中國的工業發展帶來了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的巨大歷史機會。中國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後發優勢」,有效吸收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造就了發達國家用很長時間才造就的工業化格局。同時,鑒於中國是一個走獨特道路的大國,頗為注重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保持自己的獨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資、技術、貿易、環境等壁壘的情況下,中國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尋求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的最佳結合點。
此外,在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信息革命迅猛發展的條件下,推進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面臨一個與信息化的關系問題,這是當今世界各個推進工業化國家(以及像英國這樣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共同面臨的新挑戰。中國緊緊抓住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化的歷史機遇,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一方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特別是注重發揮信息化在工業發展中產生的「倍增效應」和「催化效應」;另一方面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提供產業支撐,著力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為一體,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現代化。
(二)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將中國的城鎮化和美國的科技革命相提並論,認為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兩股潮流。城市化在中國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值得關註:
第一,中國城市化走的是一條「城鎮化」道路。國際上一般稱「城市化」,而中國的城市化是將鎮(指鎮本級)納入其中的,故稱為「城鎮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比較緩慢。改革開放後,城鎮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間提高了25.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0.93個百分點,特別是1996年-2006年間,城鎮人口比重從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到2015年前後,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可能達到55%左右。
第二,中國城鎮化走的是「立體網路型」的協調發展之路。所謂「立體網路型」,即以大城市為中心、中等城市為骨幹、小城市及小城鎮為基礎,以大帶小,協調並舉,構築一個容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立體網路。這是一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第三,中國城鎮化採取的是區域布局「差別化」推進方略。所謂區域布局「差別化」,表現在,中國的東部重點是豐富城鎮內涵、提高城鎮化質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鎮帶、都市圈、大城市連綿區;中部重點是大力發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區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則控制小城鎮無序發展,優先發展大城市,有重點發展中等城市,將超出環境承載容量的人口向區內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遷移。
第四,中國城鎮化與體制轉型緊密結合。數以億計的農民進入城市或城鎮,這種巨大的社會變遷,相應地要求進行體制轉型。中國為實現城鎮化目標,應著力打破城鄉分割的格局。一則,打破城鄉人口管理的二元體制,改革戶籍和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二則,改革城鄉管理體制,為簡政放權、改進政府管理方式創造條件。可見,中國上述的城鎮化戰略,與西方國家的城市化明顯不同。
(三)中國經濟的市場化
中國曾經是一個計劃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國家,需緊緊抓住體制轉型這一鏈條,由外圍到核心,逐步「攻堅」。現在,市場調節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已達到95.6%,生產資料達91.9%,農副產品收購達97.7%。從國際上看,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競爭激烈的特大市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
目前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也遇到了如何繼續深化的難題:國內方面,要素市場市場化程度還較低,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等適應市場化的程度還有距離,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各種體制性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行業壟斷、地區封鎖、行政壁壘等仍在妨礙公平競爭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實現要素市場的市場化,包括資本、土地、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等。國際方面,應破除進入全球市場過程中「國際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實現國內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對接。
(四)以全球思維推進國際化,並以獨立自主的大國姿態參與全球化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成效斐然。外貿:已成為世界第三出口大國;外商直接投資:居全世界第四名,發展中國家第一位;外匯:2006年底超過「萬億美元大關」;對外投資:2006年末累計733億美元(非金融部分)。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全球開放相聯系,必然對國內改革形成倒逼機制,使中國的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規則加速「磨合」。近年來取得較大進展的金融改革,正是開放倒逼改革的典型例證。
中國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一方面,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比過去更具備全球視野,更加主動吸納整合全球資源,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既要「融入」全球化,又不能消極地對待游戲規則,也要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發展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關系。
僅供參考..需要原創進空間加QQ
H. 中國發展模式是什麼
中國發展模式[1],簡稱為中國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選擇的不同於西方的卻又比較適合自己的獨特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
中國發展模式
中國已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後最大的贏家。任何到訪亞洲的人都會認識到,西方在金融和經濟能力方面的聲望嚴重受損,而中國名聲大振。幸運之輪正在轉向。「中國奇跡」是2009年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中國經濟和工業實現了「驚人崛起」。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可敬的典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都可以從「中國經驗」中獲益。
中國發展模式是這個世紀最值得研究的話題之一。中國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均出現下滑,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從而造福了千百萬人,使他們擺脫飢餓,為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可能。它涉及幾個關鍵詞——民生為大、漸進改革、文化覺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的概括,是「危機之年」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總結,一串關於中國的組合詞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奇跡」到「中國經驗」,從「中國現象」到「中國精神」,從「中國模式」到「中國道路」,還有「中國活力」、「全球化中國」、「中國火車頭」等等,「中國(China)」成了國際最流行的詞之一。
「中國無愧為2009年全球風雲國家」
2009年底,「中國工人」作為唯一群體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這份周刊的常駐北京記者奧斯汀·拉姆齊認為,千千萬萬的中國工人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他們正在引領世界經濟復甦。美國《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是世界經濟免於陷入「深淵」的一大因素。
一年多前,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保持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遭遇新世紀來最嚴峻的挑戰。2009年初,我國政府堅定提出「保八」目標。對此,許多國際研究機構和經濟學家的反應並不樂觀。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指標,而有些西方媒體爭相報道:「中國經濟的最後支柱不再堅挺」、「中國只是一個身陷囹圄的大國」……懷疑聲此起彼伏。一時間,中國經濟前景被描繪成一片灰暗。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困難前所未有,措施同樣前所未有。面對「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中國毫不畏懼、迎難而上,果斷出台一系列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6.1%、7.9%、8.9%……中國經濟逐季回升,世界各國驚訝地注視著這個在逆境中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大國。人們比以往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強勁脈動——不僅全年「保八」已無懸念,而且回升速度和幅度均遠遠領先於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以一條鮮明的「V」形反轉曲線,平息了當初有些人「U」形、「L」形、「W」形等猜測,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中國最新經濟數據鼓舞世界」、「中國成為第一個擺脫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中國成了世界經濟『新的發動機』」……國際輿論贊譽紛來。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部主任洪平凡說:「2009年將作為非常特殊的一年載入世界經濟史冊,而中國經濟在這一年的表現將成為其中突出的一章。」巴西《聖保羅頁報》特邀專欄記者艾伯蒂·菲斯洛教授2009年12月撰文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對全球經濟穩定與恢復所做出的貢獻,使古老的「未來之國」越來越成為現實。中國無愧為2009年全球風雲國家。印度新德里政策選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問題專家莫漢·古魯斯瓦米說,2009年中國在發展經濟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防止經濟下滑方面,中國領導人表現出卓越的適應能力及迅捷的反應能力。
「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為世界工業生產的復甦創造條件」
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之初,中國政府曾言,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經濟最大的貢獻。誠如斯言,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應對和處理國際金融危機的「穩定器」,對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說,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不僅為穩定中國市場,而且為穩定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在法國《費加羅報》上撰寫題為《中國讓經合組織走出衰退》的文章指出:「感謝中國。經濟復甦已得到確認,並擴散至所有發達國家,這要部分歸功於中國經濟的活力。」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約爾延·埃爾梅斯科夫表示,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超出預期,為世界工業生產的復甦創造了條件。德國《商報》2009年11月報道認為,中國很好地抵禦了全球經濟嚴重下滑的沖擊,這對其他亞洲經濟體是利好,對全球經濟也是一個有力提振。一些韓國媒體紛紛指出,韓國經濟復甦是「搭上了中國經濟便車」。
當2007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進而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之時,國際上只有極少數有識之士斷言:中國是解決這場危機的「金鑰匙」,它能開啟漩渦中的世界經濟大門。
而聯合國發表的2009年世界經濟報告指出,如果中國能夠在2009年實現8%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達到驚人的50%。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及國際關系教授麥克·默爾認為,2009年,中國真正加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中「領頭國家」的行列;要擺脫危機,中國扮演著關鍵角色。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指出,中國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源頭。
「中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從而造福了千百萬人」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引來世界熱議「中國模式」的話,那麼,「危機之年」的中國經濟一枝獨秀,更助推了這一討論。一串關於中國的組合詞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奇跡」到「中國經驗」,從「中國現象」到「中國精神」,從「中國模式」到「中國道路」,還有「中國活力」、「全球化中國」、「中國火車頭」等等,「中國(China)」成了國際最流行的詞之一。
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張維為認為,「中國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獨特的一種發展模式,它涉及幾個關鍵詞——民生為大、漸進改革、文化覺醒。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東亞問題學者馬丁·雅格斯說,中國目前選擇的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經濟戰略,跟西方確實不同。「中國模式」是這個世紀最值得研究的話題之一。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刊文說,中國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均出現下滑,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創造了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從而造福了千百萬人,使他們擺脫飢餓,為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可能。
俄羅斯政治基金會負責人維亞切斯拉夫·尼科諾夫在俄《消息報》上撰文指出,「中國奇跡」是2009年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埃及第一大報《金字塔報》副主編卡邁勒·賈巴拉說,中國經濟和工業實現了「驚人崛起」。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可敬的典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都可以從「中國經驗」中獲益。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發表文章說,中國已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後最大的贏家。任何到訪亞洲的人都會認識到,西方在金融和經濟能力方面的聲望嚴重受損,而中國名聲大振。幸運之輪正在轉向。
牛年牛氣沖天,虎年生龍活虎。展望2010年,沃爾夫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9.3%,而且這種增速是可持續的。世界銀行認為,中國經濟2010年將全面復甦。聯合國2009年12月發布的《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說,發展中國家將成為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中國經濟增長將達8.8%。日本《鑽石》周刊在虎年新年號中載文認為,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進一步恢復。由於內需看好,加上外需也將有所恢復,虎年中國經濟將保持較為強勁的增長態勢。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經濟這艘在洶涌波浪中奮力前行的巨輪,還將努力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I. 中國是以什麼樣的模式發展的
中國是以「中國模式」發展。
「中國模式」(或曰「中國道路」、「北京共識」等),特指中國經濟模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不足3千萬,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關注。「中國模式」、「北京共識」的說法在國際上流行。
中國模式是指在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市場經濟制度主要不是依靠從外部(西方)「引進的」政策和規則,而是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和改革進程中形成的政策、規則、路徑和方式,逐步實現國家的新制度安排。也可以指走中國特有的社會主義道路。如果從制度變遷的視角審讀「中國模式」的意義,它意味著中國開創了一條中國式的制度創新道路,這就是:「 中國模式」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逐漸形成的制度內生性,即中國轉型的「內生性制度安排」。中國模式豐富和發展了世界發展模式,也必將為人類文明不斷地走向繁榮與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淵源與發展
「中國模式」一詞開始越來越多地躍入人們的眼簾。最先提出這一用語的,彷彿是西方人,後來俄羅斯學者也使用了這個用語。西方人提出「中國模式」,給人的感覺,好像他們是印象式的。他們主要認為中國不同於世界近現代史上其他東西方大國,突然崛起,而且是和平崛起,並像發動機一樣帶動了亞洲乃至世界的經濟,視其有不同於其他大國的突出特點,因而稱為「中國模式」。俄羅斯學者使用「中國模式」一語,就不同了;他們採用這種提法是從自己的體驗、認識中來的,是從他們與蘇聯模式的區別、對比中得出來的,因此,他們使用這個字眼和術語,尤其使人注目。對他們這種「內行人」、「過來人」使用「中國模式」這一提法,應當引起我們中國學界的重視。相比之下,倒是我們中國人、中國學者,使用「中國模式」十分謹慎,到目前為止,認可和使用「中國模式」者,還為數寥寥;倒是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屬於蘇聯模式者,大有人在,直到不久前還有同志發表文章認為,蘇聯模式和斯大林體制的「內涵」、「內容」,就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這實際上是把「四項基本原則」混同於蘇聯模式,隨而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即「中國模式」,與斯大林體制和蘇聯模式混同了。
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對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蘇聯模式論和斯大林體制的區別,可以毫不含糊地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蘇聯模式的突破,而且是全面的突破。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它作為一個科學理論體系,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又紮根於我國國情和時代賦予的鮮明中國特色。我們堅信,這一理論體系作為當代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將與我國國情更加密切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日益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這實際上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模式」即「中國模式」的正式誕生。
J. 我國崛起中的經濟因素都有哪些 急急急!!!
1.人口眾多的大國優勢
一方面,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可以長期維持低工資成本的優勢;另一方面,人口眾多,潛在市場需求巨大。在資源全球重新配置過程中,廉價勞動力和巨大市場潛力吸引大量外資進入,尤其是隨之帶來的技術、管理知識和市場開發能力。這些稀缺要素與中國優勢的結合,是中國20多年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因。自2002年加入WTO,中國的對外開放步入一個新階段,3年來的發展更充分顯示出中國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比較優勢:
(1)對外貿發展速度顯著加快。2001年中國進出口同比增幅僅7.5%,從2002年起中國外貿猛然提速。200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1.8%,2003年增長37.1%,2004年增長35.7%,3年間外貿總額翻了一番,全年外貿總額達1.1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德兩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3年全球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為15.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為13%,德國為9%,中國不到6%,2004年中國將達7%左右。
(2)直接利用外資迅速增長。自2002年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0億大關以來,中國已連續2年成為世界上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第一大國。2004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6億美元,僅低於美國的121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由於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建立在勞動力成本低廉和潛在市場的巨大比較優勢基礎之上,只要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在短期內將沒有國家能夠取代中國的地位。
2.勞動力成本的長期比較優勢
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中國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這早已是公認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優勢的長期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1)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低成本優勢將長期維持。東亞先期發展國家經驗表明,隨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這類產業很快會因工資成本上升在國際間發生梯度轉移。由於中國勞動力供給潛力巨大,許多改革開放之初就已形成的產業,20多年後工資成本仍沒有多大變化。。
(2)中國在中高技能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開始顯露。1990年代以來,由於就業壓力增大,以升學為目的的中學教育和重視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體系的優勢逐步顯現,使中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的產業開始形成很強的競爭力。
整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只要中國始終把自己的比較優勢主動融入到全球化進程中,經濟高速增長的潛力至少還有幾十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