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八德
八德:含義主要表現為:忠是忠於事業,忠於職守,忠於民族,忠於國家;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仁是寬厚,具有仁愛之心,寬以待人,善於待人,不小肚雞腸,不妒賢嫉能;愛是敬愛兄長,順從長上。在事業中,尊重領導,服從組織,嚴守紀律;信是誠信。它作為倫理規范和道德標准,是指遵守承諾,言行一致,真實可信。義是正義。它是一種道德靈魂,也是一種道德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和是一種意境,簡單地講就是陰陽平衡,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平是指公平均衡,平等待人,誰犯法都要處罰,誰有貢獻一樣有賞。
「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涵蓋了個人與家庭以及社會的道德關系。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還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
② 儒家的「仁」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於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系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里小國,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系,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並倡富民思想,強調先富後教,使民從善,然後政權得以穩固。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儒家認為,民生是治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有恆產才有恆心,滿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國家才能穩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從重視民生出發,倡富民思想。儒家經典《周禮》提出「保息養民」的六項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體現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孔子還把富民與利民、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利益聯系起來。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利民、富民、保民、愛民,體察和順應民心的向背,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徵。孟子還設想,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百姓還有不仁的嗎?他說:「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暴亂,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
③ 德,是什麼意思,
德 [ dé ] 的意思如下:
1、人類共同遵循的規范。
【組詞】:「德行」、「公德」、「四維八德」。
2、好的修養、品行。
【組詞】:「德行」、「道德」、「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3、恩惠。
【組詞】:「大恩大德」、「以德報怨」。
4、信念、意念。
【組詞】:「一心一德」。
5、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組詞】:「德國」、「德國隊」。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德,升也。從彳,㥁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華。字形採用「彳」作邊旁,㥁作聲旁。
詞語解釋:
1、積德 [ jī dé ]
釋義:迷信的人指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
2、醫德 [ yī dé ]
釋義:醫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3、德政 [ dé zhèng ]
釋義:有益於人民的政治措施。
4、道德 [ dào dé ]
釋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5、德馨 [ dé xīn ]
釋義:馨:散布很遠的香氣。品德高尚。
④ 請問,中國傳統道德包括什麼。謝謝。
我國傳統道德具有悠久的發展史,傳說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發展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以後儒家又將《五經》發展為《十三經》,這些儒家經典學說,成為我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我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我國社會道德觀的重要依據。
道德具有普遍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都適用,道德面前是人人平等。《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於天賦人權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於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唯在道德。
⑤ 中國古代哲學中各家的思想是什麼
一、 老子
春秋時思想家,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二、孔子
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
三、 鄧析
春秋末法家先驅,名家。鄭國人。曾任鄭國大夫,並創 辦私學,以所作《竹刑》(寫在竹簡上的法律)教人,宣傳法治,「民之……學訟者不可勝數」(《呂氏春秋•離謂》)。他「操兩可之說,設無究之詞」,對後來辯者頗有影響。《漢書•藝文志》著錄《鄧析》,系後人託名所作。
四、 曾子
以孝行著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又主張「慎終(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等。《大戴禮記》中多記載其言行,相傳《大學》亦為其所著。後世封建統治者尊其為「宗聖」。
五、子思
戰國初哲學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孫。相傳曾受業於 曾子。宣揚儒家道德觀念「誠」,以為「誠」是世界本原,以「中庸」為其學說核心。孟子曾受業於他的門人,將其學說加以發揮,形成了思孟學派。後世封建統治者尊其為「述聖」。
六、墨子
春秋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創始人。承襲殷周傳統思想形式,但增入「非命」與「兼愛」等內容,反對儒家的「天命」和「愛有差等」說,以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有親疏貴賤之別。處世奉行「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精神。其「非攻」思想,反映當時人民反對戰爭的意向,其「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為反對貴族「繁飾禮樂」和奢侈享樂生活。又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
七、莊周
他繼承並發展老子「道法自然」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為文汪洋恣肆,想像奇麗
八、 荀子
其學說總結先秦諸子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展。如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如以為人能通過「天官」(感官)及「天君」(心)之知覺認識客觀,並強調思維優於感覺。又認為「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為獲得正確認識,必須使心「虛壹而靜」。與孟子「性善」說相反,認定人性生來本「惡」,「其善者偽也」,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才可以為善。其政治觀為「禮治」與「法治」相結合,堅持儒家「正名」說,強調尊卑名分,主張「法後王」(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九、董仲舒
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將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為一,形成封建神學體系。其說以「天人感應」說為中心,以為「君權神授」,「天」對地上統治者經常用符瑞、災異等表示願望或譴責。又將天道和人事牽強比附,以論證其「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觀念。還提出「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並宣揚「黑、白、赤三統」循環的歷史觀。
十、 揚雄
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並強調如實地認識自然現象的必要,並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駁斥了神仙方術的迷信。在社會倫理方面,批判老莊「絕仁棄義」觀點,而重視儒家的學說,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事》)。
十一、王充
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論學以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論衡•自然》),即「氣」之運動產生萬物。自然界之「災異」,是「氣」變化之結果,與人事無關。又以為:「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遣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遣告》),人之生命與精神,均以「精氣」為物質基礎,「死而精氣滅」(《論死》),不承認有脫離形體而獨立存在的靈魂。
十二、 嵇康
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在哲學上,認為「元氣陶鑠,眾生稟焉」(《明膽論》),肯定萬物均稟受元氣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說,主張返回自然,厭惡儒家煩瑣禮教。劉
⑥ 中國文化中「德」是什麼意思
或許是因為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屬主流思想,以致其文化中的觀點對我們影響頗深,原本「德」的含義會更豐富一些,而儒家《論語》中曾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這便是將「德」作為「道德」、「品德」來解讀,於此,一直以來,我們對「德」的認識,大多數人停留在「品德」上。
實際上,從道家視角來看「德」的含義,「德」的內涵比我們想像中要更加「豐富」,而結合儒家與道家對「德」的理解,顏小二作了一個大膽的推理與銜接,即在我看來,儒家所解讀的「德」,是道家之「德」落在人身上的結果,而道家之「德」屬「道」的衍生物一般的存在,具備「道」的特性,是「道」下落於具體事物的「體現」,表現為「萬物的屬性」即「德性」。
註: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文中圖片來自網路,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⑦ 德是什麼意思
德的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運行,後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
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踐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德,拼音dé
出處:明漢 許慎《說文》:「德,升也。」
白話釋義:德,境界因善行而升華
(7)德家中國是什麼意思啊擴展閱讀:
組詞:道德、德行、恩德、德高望重
1、道德,拼音dào dé,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合乎道德的
出處:秦 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白話釋義:天道使他們生,德行撫養了他們,外物使他們成長,形勢使他們有成就。
2、德行,拼音dé xíng,指道德品行的素質;也指譏諷人的話,表示瞧不起別人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用此詞。
出處:周姬昌《易·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白話釋義:君子因此制定禮數法度並且評議道德行為使之任用得宜。
3、恩德,拼音ēn dé,恩惠
引證:冰心《超人》:「我也不知道怎樣可以報先生的恩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
⑧ 德文化是什麼
德文化是在中國農牧經濟時期形成並走向成熟的政治文化。
「德」字在中國古代出現的時代相當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德」從彳從直,而古「直」字由上面一豎,下面像一雙眼晴的橫「目」組成。
從「直」字外形及其組成的漢字的意義來看,古「直」字產生於采獵經濟末期,農耕經濟初期,是個會意字,指代用來測量太陽運行以確定季節,從而指導農業生產的方法。上面的一豎代表測量太陽在一年中南北運行的長桿,「目」代表用眼睛進行目測。後來隨著測量技術的進步,目測改用畫在地上的橫格進行測量,橫「目」改成了豎「目」。再到後來,測量太陽南北運行的長桿上增加了一條表示東西方向的橫桿,就在古直字上增加了一橫;在長桿底下還建了一個高台,就在古直字下增加了「乚」,這就形成了後來的「直」字。與「直」有關的不彎曲、價值、種植等意義或直接來自這一測量方法中的直桿,或來自這種測量的重要價值。而「目」指代表眼睛之外還指代數目,則與觀測太陽運行規律時畫在地上方格有關。在古代,人們正是通過觀測陽光照射長桿的投影,並與畫在地上的那些方格進行比較來確定四季及二十四節氣。
「彳」可能表示戴冠的、有一定地位的人,也可能指「小步也,象人脛三相屬連也」[1],表示人相隨,中間的橫由表示高台的「乚」演化而來。
因此,德,從彳從直從心,表示用心掌握了太陽運行規律用以幫助人們,人們就會一個跟著一個地跟隨。「德者,得也」, 「得」是「德」的異體字,是人們不再用橫格測量季節輪換,而用尺寸來測量季節輪換時的「德」字。
因此,可以推斷,德文化產生於農牧經濟初期,指利用自然規律造福社會。
在農牧經濟中後期,農牧生產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與傳播,較大的部落聯盟及國家逐步形成,公平觀念形成,分配不公平現象日益突出,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社會沖突和戰爭日益頻繁,建立和完善社會管理秩序成為突出任務。先哲們對社會倫理的思考也就日益深入,形成了相應的論著。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形成了一批社會倫理探索的理論成果。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收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的《論語》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由於對德關注的重點從自然領域向社會領域轉移,這些著作論述的重點都是倫理之德。《道德經》注重從道這一本源上探討德,而《論語》則是立足於德來敘述其對言行要求。所以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2]
這種只重視社會倫理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甚至導致了對自然科學的輕視。如《論語》中就有這么一段對話:「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3]孔子的這種態度表明,當時的社會上層知識分子非常輕視對生產技術的研究。
這種態度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因此,中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雖然處理社會關系的理論爐火純青,但生產技術發展得非常緩慢,直到西方列強打破中國的閉關自守之後,中國才開始進入科學技術革命時期,這也導致了社會管理創新的停滯,使中國近現代社會管理創新落後於西方國家。
德文化是在中國農牧經濟時期形成並走向成熟的政治文化。在其形成階段,主要通過生產技術創新來改善民眾生活。在其發展成熟階段,主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品行來影響民眾的行為,以 「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達到建立和諧社會的目的。
⑨ 中國古代哲學中各家的思想是什麼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個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將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獻分別是《論語》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獻是無名氏之《孝經》。《孝經》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孝經》是一般講究倫理孝道的著作,不確。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後在西周末期至東周其內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東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論》(5)可證;戰國時期問世的《德道經》、《莊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獻。
禮家:是萌芽於西周後期並在東周中前期廣為流行的一種政治思想。東周時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劌、子產、晏子等都崇尚禮治,特別是子產和晏子,還分別有著名的《禮論》(6)。戰國後期,以禮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後期出現的一種政治思想。最先萌芽於鄭,創始人是鄧析,第一個「鑄刑書」的是子產(子產前期是禮家,後期轉向了法家),繼之是晉范宣子、趙鞅等的「鑄刑鼎」。戰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後無名氏之《經法》亦屬法家文獻等。過去,理論界認為《經法》是道家著作,這是從哲學上著眼的,不確。
墨家: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義」。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愛」,根據不充分。
術家:創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術,其代表作是《申子》。過去,理論界認為申子屬法家,不確。申子自己宣稱其學術思想是「術」,秦漢人一直都說「申子之術」。
義家:創始人是韓非。韓非的「義」與墨子的「義」區別在哪裡?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墨子的「義」包含經濟利益,如《墨子·經上》說:「義者,利也。」韓非的「義」則完全排斥利。義家的代表作有《韓非子》、《公羊春秋》等。
⑩ 足球中國家德是什麼意思
國家德比指的是一個國家裡兩家最負盛名,歷史淵源最長,相互為競爭對手的足球俱樂部之間的比賽。比如拜仁和多特,皇馬和巴薩都叫國家德比,碰撞激勵,比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