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都北京的歷史發展是什麼樣的
北京,上古時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遠祖——「北京人」的故鄉,而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同時也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古城。
它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光榮的傳統,豐富的古跡園林。
歷史上,戰國時的燕國、兩宋時的金、元、明、清、北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7次在北京建都,先後一共歷經了1500多年。
遼代時名為「南京」,又稱「燕京」。
金代改稱燕京為「中都」。
元朝忽必烈在此定都更名為「大都」。
1368年,朱元璋稱帝後,改大都為北平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將他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也叫北京。
在從金朝起的8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
都城至元四年(1267)開始動工,歷時二十餘年,完成宮城、宮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
大都新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相當於唐長安城面積的五分之三,接近宋東京的面積。
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
城牆用土夯築而成,外表覆以葦簾。
由於城市輪廓方整,街道砥直規則,使城市格局顯得格外壯觀。
元大都北城牆在今安定門外土城一帶;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南側;東西兩側在今東西二環路上。
全城開有11個城門,現在的朝陽門和阜成門就是元大都城的東門和西門。
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確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基本原則。
左祖,也即太廟的位置是在皇城之東,今朝內大街以北;右社,也即社稷壇,建於今阜內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個皇城即為前朝;皇城坐北朝南,其「後市」商業區就在鍾鼓樓什剎海一帶。
元大都的建成,是中國城市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它既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座按照整體規劃平地建起的都城,也是13世紀至14世紀世界上最宏偉壯麗的城市之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設於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
1403年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開始修建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建,北京城沿元大都城的北城牆向內縮進了2.5公里,到了安定門和德勝門一帶,又將南城向南推進到前門一帶。
九門城樓修建完成以後,分別改定以前的名稱為: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和阜成門等,這些名稱沿用至今,其涵蓋的范圍也即舊日所說的北京內城。
明朝拆毀了元大都城的皇宮「以殺王氣」,把全城的中軸線向東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宮殿都在中軸線上,又在線北堆築了一座景山,用以鎮元代殘余的王氣,以便明代長治久安。
另行建造了皇宮紫禁城。
由於此時北京城的范圍相比元大都城有所變化,全城格局的中心亦相應地南移。
外城的正南門——永定門,就成了北京城中軸線的新起點。
中軸線仍然是用於設計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據,紫禁城內象徵皇權的前後六大殿也都在這條中軸線上。
「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兩個基本點依然保持為都城格局的要點。
皇宮左邊建了太廟,即今勞動人民文化宮;皇宮的右邊建造了社稷壇,即今中山公園。
同時,又把皇城的南、北、東三面的城牆略微外移,使得太廟、社稷壇以及新開鑿在太液池南端的湖泊,均納入皇城的自然風光之中。
在正南方的郊外對稱興建了東西兩組建築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壇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壇(後改稱先農壇);在城東、西、北分別建了日壇、月壇、地壇。
俯瞰紫禁城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對北京城進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
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並且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明朝開始在內城南面加築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
明朝北京城對於元大都城的繼承與改建,終於將北京城建設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突出的都城範例,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
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代仍以北京為都城,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襲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設置,將明代皇城內的大量內廷供奉機構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的大量衙署、府第、倉庫、草廠也改為民居。
同時將內城改為八旗居住區,令 *** 遷往外城居住。
清朝還在北京城內修建了大量黃教寺廟、王府,並在西郊修建了三山五園等皇家園林區。
追溯歷史,各朝在此建都共達800多年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北京的宮殿建築首推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曾有24個皇帝在此居住過。
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落成於永樂十年,到現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它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千米、景山南門對面,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內有宮室9999間半。
故宮四周是長方形圍牆,四角各有九梁十八柱的角樓,城外有護城河繞城而過。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它位於北京西郊海淀區,依山伴水。
頤和園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94公頃,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風景區組成,其中水域面積約佔3/4。
山水相對,湖島相依,景色十分宜人。
頤和園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兼有江南水鄉的玲瓏精緻和北方園林的豪邁大氣,園中山清水綠,亭台相連,在中外園林史上享有盛譽。
以祈年殿、迴音壁和圜丘聞名於世的天壇位於北京城中軸線南端東側,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聖地,也是現在國內現存最大的一組壇廟建築。
天壇佔地2666.7公頃,分內、外兩壇,以高大的圍牆相隔,外壇內所有宮殿都朝南圈成圓形。
最南的圍牆呈方型,象徵地;最北的圍牆呈半圓型,象徵天。
北高南低,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寓意「天圓地方」。
北京,以古老大氣而聞名,置身於宮閣樓宇叢中,漫步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用心去體味彌漫其間的濃濃的京味,北京給世界太多太多……
⑵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北京城的變化」的資料
一個城市,特別是一個國家首都的城市建築風格的變化,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歷史進程「紀念碑」式的標志。
新中國成立不久,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建築設計院。
50年代末,作為國慶10周年獻禮的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竣工,使北京的城市布局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扮演城市中心角色數百年之久的紫禁城讓位於新建的天安門廣場。從此,高大、巍峨,講究對稱的「十大建築」,成為北京乃至中國的象徵。
80年代初,巧克力大廈和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的出現,標志著北京的建築風格進入五彩繽紛的新時代。
從90年代開始,美國的SOM、日本的大成建設株式會社、加拿大CEC工程顧問公司等國際著名的建築師事務所,紛紛以競標的方式大舉進入北京的建築市場。亞洲最大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的東方廣場,就是由國際著名的巴馬·丹那(PalmerTurner)建築師事務所承擔工程設計。復興門的中國工商銀行大廈、奧體、京廣中心、皇冠藝苑假日飯店等均由境外設計事務所設計,其外形表達了與國際流行同步的設計理念。位於復興門那座灰色的中國工商銀行大廈設計為方形「外殼」套著一個圓形的「內膽」--外方內圓。最大規模的國際設計招標要數國家大劇院工程:1998 年4月13日正式向國內外招標,當時共有國外20家、國內16家(包括香港3家)共36個設計單位參加競標。這使我國的建築水平大跨步與世界接軌。
這些城市建築風格的變化,折射出來的,正是改革開放給中國人帶來的新的思想、理念。1949年,北京市一共只有17000餘盞路燈。到了90年代,路燈增加到12萬盞左右。燈泡也由40瓦的白熾燈、80瓦的汞燈,變成了高壓鈉燈。但是,路燈照明「照高不照低」的格局依然如舊。
今年,則有了新變化。「不但路面亮了,眩光也基本上消失了,如今在二環路上走車,舒服多了」。恐怕最近常跑二環路的司機朋友都有類似的感受。
原來,這是路燈管理處為了配合北京市夜景照明工程啟動,對二環路的照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
二環路原有的10米高的砼桿(就是混凝土桿)現在改成了12米高的鍍鋅鐵桿,燈柱上250瓦的燈泡也換成了400瓦的高壓鈉燈,並加裝了能將光線均勻散布、反光效果更好的燈具。此外,有關部門還對長安街、東三環、中華世紀壇、前三門大街、玉泉路至廠東街、朝外大街以及部分橋區的路燈進行了全面改造,增加整體亮度水平。
北京的綠地不少,也很漂亮。然而,幾十年來,絕大多數草坪和花叢,一直是一道「風景」,一道市民只可以在圍欄外用眼睛欣賞的「風景」。
今年,以長安街綠化工程為契機,大規模開放式花園型新建綠地接二連三地出現在北京人的腳下。
新的綠地不建護欄,原有綠地的鐵柵欄也在逐步按規劃敞開綠色的胸懷,封閉多年的公主墳4萬余平方米的綠色廣場,也加入了開放式綠地的行列。
所謂開放式綠地可不是簡單地拆掉草坪護欄,讓人隨意穿行、坐卧,而是在草坪內進行道路鋪裝,增設綠地照明燈具,安裝供人休憩的座椅等輔助設施,從而使人們可以走進都市綠肺,享受現代園林技術創造的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的小環境
⑶ 北京名稱變遷大神們幫幫忙
歷朝歷代都將北京視為重鎮加以治理和保護,並不斷改變著它的名稱。有人統計過,北京城的各種名稱達六十多個。 就大家熟悉和史書中常見的說,北京地區上古時稱幽陵,夏朝時稱冀州,周朝時稱薊,春秋戰國時是燕國的都城,故稱燕京。秦置廣陽、漁陽,西漢設幽州,東漢為廣陽、薊縣,北魏稱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就從這里開始。唐改稱范陽,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就是從范陽起兵的。唐以後又一度稱幽州。遼建都在上京,把這里作為陪都稱幽都,也稱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於此,稱中都,並對其進行了擴建。這是北京八百餘年建都史的開始。 元朝時稱大都,這時的北京城已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大都市了。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曾對大都做過詳細描述。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也由此開始。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將首都定在南京。後朱棣從他侄兒手中奪得政權後,將首都遷到這里,故稱北京。明朝時,還一度稱北京為京師。清朝也建都北京,並沿用了明朝的名稱。民國建立之後仍稱北京。1928年改稱北平。北平這一名稱是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陳立夫提議改用的。 北伐戰爭後,陳立夫曾在南京辦了一份《京報》。這份民間報紙很敢說話,銷路很好,其銷出的份數比《中央日報》還多。有一天,陳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決定在南京,北京這一名稱應更改,以免殘余軍閥再圖在那裡起野心設政府。於是,他讓《京報》羅時實執筆,寫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國民政府採納了陳立夫的建議。 其實,歷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稱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攻佔元朝大都之後,即對大都城進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將元大都改稱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從此安寧平靜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時,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國成立,又將北平改為北京。
⑷ 1959 首都十大建築的新結構形式
1、人民大會堂
1958年9月起,先後從84個平面、189個立面,經過7輪篩選評審後,選出三個方案報送黨中央、國務院審定,並於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7萬多平方米的總面積。包括萬人大禮堂。5000人宴會廳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三個部分組成。大小廳室有100多個。籠式避雷網給大會堂罩上了一個巨大的罩子。使其免受雷擊之災,此項設計比國外同行在理論上的研究提前了18年。周恩來總理在國慶十周年時,對這項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這樣大的建築只用了十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它的精美程度,不但遠遠超過我國原有同類建築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屬於第一流?quot;。說到人民大會堂我們尤其不該忘記全國建築設計大師,當年人民大會堂設計的總建築師張鎛先生。
2、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基礎上組建的,2003年2月28日掛牌成立,現正進行改擴建。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建於1912年,館址最初在北京國子監舊址,1917年遷至故宮午門、端門及東西朝房。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博物館事業十分重視,於1958年8月決定在天安門廣場東側興建新館,館舍在次年9月落成,定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通史陳列》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出了從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開始至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前的歷史,包括文物資料九千餘件。《中國通史陳列》自展出以來,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國內外觀眾,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此外,中國歷史博物館還經常舉辦各種歷史、文物及文化藝術方面的臨時展覽。
中國革命博物館前身是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成立於1950年3月。籌備處最初設在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1958年10月開始在天安門前修建新館,1959年8月落成。1960年8月定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同時撤消。1961年7月1日正式開放。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並,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1983年初恢復兩館原建制。
中國革命博物館佔地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500平方米。收藏我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現代革命歷史文物12萬件,列為一極品的就有2224件,如林則徐、鄧廷禎、怡良合奏虎門銷煙完竣的奏摺,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玉璽,清帝宣統退位詔書,陳望道譯《共產黨宣言》全譯本,李大釗遇害時的絞架,方誌敏《可愛的中國》手稿,第一屆政協代表的簽名簿,中央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旗模型,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按電鈕生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珍貴的歷史文物,生動地再現了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斗爭史。藏有歷史照片近10萬張,鴉片戰爭以來出版的書刊報紙等資料24萬件,其中珍本2200多種,約5萬多冊。中國革命博物館還收藏有油畫、中國畫、素描、雕塑等藝術品270餘件,有的作品如油畫《開國大典》、《轉戰陝北》、《整風報告》,素描《血衣》,雕塑《艱苦歲月》等已成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近代中國》反映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人民取得最後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陳列展示了中華民族為救亡圖存,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前仆後繼,英勇斗爭的精神和活動,全面科學地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多側面地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印證了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改擴建工程將於2007年竣工。擴建後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將由現在的6.5萬平方米增加到15萬平方 米,各項設施將進一步完善,館藏文物將進一步充實,專家學者隊伍將進一步加強,逐步發展成為歷史性、文化性和藝術性兼備、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綜合性博物館,成為中國文物博物館界的學術研究和交流中心,成為集教育、觀賞為一體的公眾學習的課堂,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3、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復興路9號,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由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和兵器館組成。藏有6000餘件珍貴的文獻、實物、照片、圖表和模型。這里展示從古代戰爭經近代戰爭到現代戰爭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特點,是兵器縱覽和兵器知識的總匯,從刀槍劍戟到現代各種精良的槍械,從木牛流馬到各種坦克戰車,從木船到各式艦艇,從飛鴿傳信到火箭上天和衛星轉播,從鞭炮地雷炸彈到戰略核武器。還展示幾千年來炎黃子孫反抗侵略和壓迫,為爭取生存權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獨立而進行的英勇斗爭的歷史,謳歌中國歷代的戰斗英雄和傑出的軍事家,展示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贊頌他們感天地泣鬼神的蓋世功勛。
⑸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建的第一座公園是什麼
「逛公園去!」一句平淡無奇的話,在20世紀初的北京城,卻是件稀罕事、新鮮事。有皇上的年頭,北京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私人「花園」,而沒有一處「公園」。1914年10月10日,北京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公園」:中央公園(中山公園),正式對黎民百姓開放,好奇的民眾終於有幸踏進了皇家神秘的壇廟園林。這貽惠至今的變化,應歸功於當時主持並操辦此事的朱啟鈐。
略說朱啟鈐
朱啟鈐(1872—1964)字桂辛,號(艹下左蟲右為彟的艹下)公,貴州開陽人。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館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是成就斐然的實業家、文物收藏家、著名工藝美術學者;他還是北戴河旅遊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29年,他自費創立了我國第一個以現代科學方法研究和保護古建築遺產為宗旨的民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其成員有梁思成、劉敦楨、梁啟雄、單士元等一代專家。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說,「中國古建築的研究開始於朱啟鈐老先生,我從他為師時,他已是高齡了,但這位仁慈的長者,總像對小學生般親切地看著我、教我……」
1914年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辦的一件大事是開始修改正陽門、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拓寬了城內外的交通,同時著手創建公園。
紫禁城動土
明初,永樂皇帝興建紫禁城的時候,遵循的仍然是「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老規矩。祖是祭奉列祖列宗的太廟;這社,就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社稷壇了。
早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朱啟鈐擔任巡警部內城廳丞時,曾隨光緒皇帝載湉到皇宮右側的社稷壇求雨。巡察壇內外各處,他頗為這一處荒寂的園林深深惋惜。1913年3月29日,退了位的隆裕皇太後去世了,國民政府決定:在太和殿公祭3天。朱啟鈐時任交通部總長,負責天安門內外照料指揮等事宜,他又一次從端門西側走進社稷壇。令他驚訝的是,這座園林簡直完全荒廢了。壇內榛莽叢生,蛇鼠為患。守壇人無事可做,在園內遍種苜蓿,飼養豬羊,污穢不堪。這時,一個化廢為寶造福民眾的念頭在他心頭萌發了,他要把這塊「地望清華,景物巨麗」的寶地辟為北京的第一座公園。
社稷壇南門東牆外有3間北房,原是皇帝侍從待漏值更的所在。朱啟鈐當年隨光緒入園祭壇時也是在這里當值的。他很鍾情於屋門前7株巨大的遼代古柏。其時,他在這里辦公,命屋為「一息齋」,取朱熹「一息尚存,不容稍懈」之意自勉。
他敢為天下先,自然步步維艱,謗聲四起。更何況他動的是皇上的祭壇,大清的國門和金鳳頒詔傳令天下的天安門呢!
然而,朱啟鈐務實,資金匱乏,他帶頭發起募捐並成立董事會,不及半年就募款4萬余元。為節省資金人力,他將改建正陽門、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的舊料清理歸類,運到社稷壇修建新的景點,充實公園內容。原來的社稷壇荒廢日久雜亂不堪,清理任務很重。他找到步軍統領江朝宗,調來工兵營,分段包干,修路鋪道,僅10天苦戰就有了公園的模樣。
原來的社稷壇,只有五色土方壇、祭殿、拜殿、神廚、神庫、宰牲亭等常規祭祀建築,既無山水,也無亭榭,比較乏味。朱啟鈐重新規劃,精心布局,於園中東面建來今雨軒、投壺亭;西面建繪影樓、春明館、上林春、塘花塢、水榭、碧紗舫等館舍;又建東西長廊,曲折往復,既避風雨又添情趣。他還別具匠心地把圓明園遺存的「蘭亭八柱碑亭」以及「青雲片」、「青蓮朵」、「搴芝」、「繪月」等珍貴太湖石搬進公園。他又把禮部鴻臚寺的習禮亭也移建到內壇南門的對面。他思想維新,在外壇東門內開辟了體育場,提倡市民鍛煉身體。
大門開向鬧市
公園的大門開在哪裡?他很費了一番心思。原來社稷壇是與紫禁城配套的建築,門開在端門西(廠內加無)正中,遊人通行不便,他就把正門開在天安門西側,正對車水馬龍的西長安街。他還在公園的西北角辟門造橋,直通西華門,這樣可以使遊人出北門,順路游覽古物陳列所和故宮的三大殿。清帝遜位後,清宮在沈陽(奉天)和承德(熱河)兩地的珍貴文物被國民政府收回,朱啟鈐出面與清宮交涉,將西華門內的武英殿辟為展室,向社會公眾展出兩地文物珍寶,起名「文物陳列所」,當時,大匾就掛在西華門的門洞上方。朱啟鈐把公園與故宮聯游,出自他方便公眾的指導思想,更是他弘揚民族文化用心良苦的具體實現。
在他的感召下,「公園公辦」的思想深入人心,河北大名府有一座古剎遺存了一對碩大的石獅,造型奇特,也被人移進公園。東單的「公理戰勝」(今「保衛和平」)石牌坊、格言亭以及噴水池等也是民眾建議一一搬入公園的。
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先生的靈柩曾在中央公園社稷壇北面的拜殿停放,當時北京各界人士曾在這里舉行隆重的祭儀。1928年拜殿改名中山堂,中央公園也因此改名中山公園。
解放後,周恩來總理在百忙中曾多次到東四八條看望朱啟鈐老人。老人曾感慨地對家人說,「周總理是我在國內外所遇到的少見的傑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們國家的好領導。可惜我生不逢時,早生了30年,如果那時遇到這樣的好領導,我從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辦到。」
這是一個時代對一個時代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