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目前來說,我國的農業改革主要有幾個方向
眾所周知,改革是一把雙刃劍。例如,上個世紀我國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機會,上下游創業,致富的機會。對另一些人來說,不得不被解僱。
第二,以後誰來主導農業。
1、掌握市場的人。
目前,很多經紀人與農民簽訂承包合同,農民根據經紀人的要求務農,經紀人根據合同收購農民的產品。隨著市場的發展,雙邊利益格局的調整,掌握市場的經紀人將直接承包土地,成為務農的人,獲得更多的利潤。
2、具有農業技術專長的人。
農民不僅要考慮生產,還要考慮經營管理、政策考慮、市長/市場考慮、天氣考慮。從事農業需要全過程和全方位的考慮。因此,目前從事農業與打工相比是一項復雜的勞動。
農業並不是單純的產業,從事農業勞動者的農民並不是單純的勞動者。只有懂得農業技術的人才有資格從事農業。目前,大量基層農技人員也直接承包土地從事農業工作,他們是農業部的示範者和佼佼者。今後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加明顯。
3、商務老闆。
農業產業化是趨勢。工商業、高科技企業的老闆都可以大量涉足農業,把資本投入農業,在農業上發揮實力。去年,世界著名的聯想集團、盈利集團等高科技企業涉足農業,引領了潮流。這種企業投身農業將推進標准化、規模化、工廠化農業的進程。
4、大承包商。
農業要向規模化發展,承包商的出現是一個發展趨勢。今後,許多承包人將耕種土地,他們可以機械化、電氣化耕作,一戶承包數十畝,甚至數千畝,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5、熱愛農業的人。
有人熱愛工業,有人熱愛商業,有人熱愛農業。因此,今後熱愛農業的人將從事農業。
Ⅱ 現在中國經濟有什麼改革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深化改革[1]和保持穩定、應對當前挑戰和完善體制機制之間的關系,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快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是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促進科學發展。健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加快推進國有大型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制定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穩步推進電價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擴大資源稅改革實施范圍,在部分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調整完善房地產相關稅收政策。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培育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資風險防控機制。
二是深化社會領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穩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推進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擴大新農保試點范圍,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革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推進科技、教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三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廉政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行政問責制度建設。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大力推進財政預算公開。制定出台機關運行經費管理、公務接待和會議、公務用車制度等改革方案。開展省直接管理縣(市)試點。四是深化農村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政策和實施辦法,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改革農村征地制度。推進國有農場、林場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積極推進水價改革。
Ⅲ 中國社會變革有哪些
1.首要的是社會轉型。其中最主要的轉型是由鄉土中國轉向城鎮中國。傳統中國是一個鄉土社會。根據費孝通先生的研究,「鄉土中國」的主要特徵體現為用「禮治秩序」進行社會管理。那是一個熟人社會,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民佔中國人的絕大多數。
與大部分先發現代化國家不同,中國的現代建國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在城市化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發生的。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計劃經濟、城鄉分割的體制,通過農業反哺工業,建立了初具規模的工業化。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才開啟了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各國在現代化進程中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同時還伴隨著一些中國的獨特問題。
2.改革開放需要改變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一個關鍵詞。鄧小平和陳雲是中國市場經濟觀念的先行者。根據《陳雲年譜》記載,1979年2月,李先念在一次會上說:「我同陳雲同志談,他同意,在計劃經濟前提下,搞點市場經濟作為補充,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是個補充,不是小補充,是大補充」。
黨的十三大報告也沒有再提計劃經濟為主,而是講計劃與市場內在結合。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提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完全超越和突破了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內在屬性的傳統看法。1992年,十四大報告根據鄧小平的理論指導,提出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
與城鎮中國相呼應的是,隨著中國由計劃經濟模式轉向市場經濟模式,中國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社會。夏禹治水而家天下,開創了中國以家庭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政治國家。農業社會與大一統居高臨下的皇權相呼應,依靠血緣紐帶聯系,由血緣關系派生出同姓、同宗、同族、同鄉關系。
而工商社會則意味著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和商品的極大豐富,同時也意味著傳統的倫理秩序的解體。在精細化的工業生產模式下,地域的同盟被打破。
3.在這場變革中,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分化和失范。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引入,導致中國幾千年的自然經濟已經解體,數以億計的農民離開世代據以為生的土地進城打工,動搖了中國人幾千年不變的生活方式,也悄無聲息地在農業文明上打開了一個缺口。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社會整齊劃一;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開始分化。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社會日益多元化,但另一方面貧富分化、階層分化等問題凸顯。
中國當前的社會分化一定程度上與改革的模式有關。與蘇聯的「休克療法」改革相比,中國採取的是一種漸進式改革的模式。
在改革順序上,我們採取的是先生產後流通、先經濟後社會、先沿海後內地的方式;
在改革進程上,我們採取了「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局部試點後逐漸全面推開的方式;
在改革的利益分享結構上,我們採取了先改革增量然後以增量改革帶動存量改革的辦法。這種改革特點導致改革的受益人群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改革是從基層率先發動的,農民、工人從中優先獲得較大利益。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從生產到流通、從經濟到社會、從一般部門到壟斷部門的推進,改革的受益群體從農民、工人轉向精英群體,而且隨時間推移,精英群體從改革開放中獲益越來越多,農民和工人獲益相比之下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邊緣化傾向。
與分化同時,在西方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體系面臨著挑戰,體現為社會失范。
Ⅳ 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有哪些措施
中國的改革開放措施介紹如下:
1、1979年設立經濟特區,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
2、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
3、1984年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1984年10月20日,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
4、1988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
5、1993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93年11月11日-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
6、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1999年3月22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十條意見。
(4)中國現在的改革有哪些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與本領。從起源上說,市場經濟主要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一種經濟運行體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發展經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市場經濟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貼上意識形態標簽。
因此,如何順利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問題之一。馴服市場經濟這頭烈馬,最為根本的環節是,通過推動持續而深刻的思想解放,切實破除關於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偏見。
在此前提下,中國改革開放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通過釋放市場活力提升了財富創造效率,又通過完善基本制度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既為資本增值提供了廣闊舞台,又以有效的手段限制了資本的任性與瘋狂。40年的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難以克服的弊病,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改革開放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在生產力水平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成為執政後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解答的歷史性難題。在對這一問題的持續探索中,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改革開放這條正確道路。
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局性變革,我們黨始終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通過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出調整與改革,構建了新的體制機制,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40年改革開放史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與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繁榮與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必將使科學社會主義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迸發出愈發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改革開放提升了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對外開放的大幕一經拉開便釋放出強大動力,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為全球經濟的復甦與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探索現代化路徑方面,中國有效破解了發展中國家幾乎難以擺脫的發展與穩定、開放與自主等幾大難題,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在全球治理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以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極端化思潮泛起的世界形勢下,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和倡議,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與贊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引領力。
改革開放滿足了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期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當年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史,清晰地勾勒出黨治國理政的「民生邏輯」和「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滿足生存和發展需求、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產品需求、休閑和享受的需求、高層次需求、美好生活需求。
新時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既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一致好評,也必將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譜寫出最為光彩奪目的動人樂章。
Ⅳ 我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哪些
我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決定》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決定》對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做了6個方面的部署,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中還提出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