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

發布時間:2023-01-15 12:11:11

A.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的現代意義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及其現代意義
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系表述為知與行的關系。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十分重視知行問題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觀點有:
第一,行先於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大都認為行先於知,主張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源泉。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行」放在對知識的掌握(學文)之先。墨子說:「言足以復行者常(尚)之,不足以舉行者勿常(尚)」。強調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並對「行」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以後,歷代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都有關於「行先於知」的論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後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比較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的知行學說。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進行。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還辯證地肯定了知對行的指導作用。荀子說,「知明」則「行無過矣」。他認為有兩類人:一類人知而後行,以知統行,這是「君子」;另一類人知而不行,知行脫節,這是「小人」。《禮記?大學》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終始不相離」,他既強調「力行而後知之真」,同時又提出「行聽乎知」。孫中山提出「因知以進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類的認識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
第三,以行驗知,以行證知。孔子提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墨子認為,判斷言論是非真偽的標准有三個,即以前人的間接經驗、群眾的直接經驗、運用於社會政治的實際效果作為檢驗認識的標准。荀子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和言論必定是「有符驗而可施行」的。韓非提出以「參驗」作為檢驗認識的標准,「參驗」的標准既包括事實的排列比較,經驗的互相參照,也包括實踐效果的驗證。王充認為,對於各種知識和言論,要堅持以「效驗」來「訂其真偽,辨其虛實」。孫中山則明確提出,認識的正確與否,不僅要通過行才能得到證明,還要對實際生活產生功用。
第四,知行並進,相資為用。關於知和行的辯證關系,中國哲學史上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都認識到知行並舉,相互促進。其中,尤以王夫之關於「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並進而有功」的論述最為明確和深刻。他既反對在知先和行後之間劃一條截然界限,又反對混淆知行差別、取消先後次序的「知行合一」說。至於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強調知與行不可分割這一點還是有合理之處的。如南宋的朱熹說的「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但他們所提出的許多深刻的見解,對於我們仍具有啟發意義;認真總結這些思想,有助於加深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理解,並可作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有益借鑒。

B. 如何理解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論述題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著重從認識論的角度,清理中國古代和近代的哲學家們在知識的來源,求知的方法和途徑、真理的標准等問題上的各種觀點和理論,它們構成了傳統哲學中的知行學說的豐富內容。《實踐論》所闡明的「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就其回答的問題來說,和傳統哲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它是深深地植根於我國傳統哲學的土壤中的。不看到這一點,不承認知行問題本質上是一個認識論問題,勢必貶低中國傳統哲學的價值及其在世界哲學史中的重要地位。

C. 知行觀的哲學理論

知行觀: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系表述為知與行的關系。其主要觀點有:行先於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進行;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知行並進,相資為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
知行觀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別具特色的問題之一。宋明以來,它以個人為主體,主要圍繞著知行的先後,分合,輕重,難易展開討論的,這可以看作中國古代知行觀的範式。王夫之窮盡了這一範式的發展餘地,成為中國古代知行觀的集大成者,在王夫之知行觀的抽象理論中包含著封建主義的思想內容。
知行觀是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朱熹知行觀強調知難行易、知先行後,與傳統知行觀形成鮮明對比。明代王守仁首先在理論上反對傳統知行觀中對知行分先後輕重,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

D. 王陽明知行觀怎樣理解

知行合一: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高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高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封建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封建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E. 請教"知行"到底是什麼意思

指人的思想追求與其生活方式,也指讀書與實踐。

知行關系,好像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從先秦到當代,哲學家對於知與行之先後、輕重、難易,各有所辯難,知行必須合一,卻不言自明。王陽明討論知行合一,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

中國哲學幾千年對此幾乎無所質疑。其中原因,是中國思想的泛道德主義。知行若可分離,想的一套,做的另一套,作為讀書人,「人格」已破產。

(5)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擴展閱讀

唐代,柳宗元對知行問題提出了有創新意義的見解。他認為,人的心理實質,來自天賦的只有兩方面,剛健之氣和純粹之氣,前者就是意志,即行;後者就是認識,即知。

柳宗元認為人的高度發展的心理,主要是由知和行兩方面構成的。不足的是,他只指出了這樣的重要事實,而並沒有從發展的角度加以理解,尤其是沒有注意到它們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到宋代,對知行的問題有了較深入的理解。朱熹繼承了程頤的學說並有可貴的發展,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觀點,不足之處是仍沒有克服知先於行且重於行的片面性,也沒有說清「常相須」在什麼地方。

F. 知行觀的介紹

即認識論。隨著理論思維水平的提高,認識問題已引起先秦哲學家的重視,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認識的來源、認識過程和求知方法的問題。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系表述為知與行的關系。其主要觀點有:行先於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進行;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知行並進,相資為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

G.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並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並知,認為行便是知。

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

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7)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擴展閱讀:

背景:

王陽明開辟貴陽縣北部修文縣龍昌鎮的龍場後,深刻理解了生命的真相,這是經過艱苦思考後的一種深刻理解。王陽明認為,心態的態度決定了行為方式,世界的觀點,如「列子」故事中的「綁架嫌疑人」。

從那以後,他脫離了朱熹的理論,建立了思想體系的偉大體系的開端。王守仁的知情與行為的統一主要針對朱雪,反對朱熹的思想。反對程朱立學的「學習和做兩件事要做,認為先知必須知道,然後才能做」,先知道先做什麼,然後重新認識光,「在空中說話」。

包括陸九淵在內的程祝李雪主張「先知道先做什麼」,將知識和實踐分為兩個部分,並認為在知識實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知識。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歷史:

「知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范疇,它始於「尚書」和「左傳」。 「尚書」的說法是「知道並不困難,但很難做到」。 將在說。知道認知或良心,行為是指行為和行為。在中國哲學史上,知識與行為的關系主要是指道德理解和道德實踐。

其代表人物是朱熹和王守仁。它也指一般認識論的意義。特別是在晚清和民國時期,代表人物是孫中山和毛澤東。

漢代以後、北宋建立之前,儒學受到佛老二氏的沖擊,儒學在社會基層至上層的影響力都比漢代減弱許多,因而在兩宋時期,大儒們一方面反佛老而重振儒家的地位,一方面亦希望為帝國建立一套道德規范。知行問題正是儒家道德規范的核心。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到比利時船要開多久 瀏覽:834
印度抖音下載量多少 瀏覽:486
中國護照在非禮賓能呆多久 瀏覽:346
為什麼義大利人討厭美式 瀏覽:806
伊朗怎麼打擊美國航母 瀏覽:656
去義大利讀高中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417
印度n號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418
義大利文學家哪些 瀏覽:670
伊朗平原面積多少 瀏覽:876
義大利的葯妝店在哪裡 瀏覽:881
去印尼旅遊可帶什麼東西 瀏覽:195
中國人才發展前景如何 瀏覽:900
華為手機去英國怎麼用 瀏覽:979
伊朗女性為什麼要嫁給中國 瀏覽:218
中國電子眼有多少億 瀏覽:150
為什麼當年那麼多華人在印尼 瀏覽:317
義大利語中f怎麼發 瀏覽:576
伊朗2020年新年是什麼時候 瀏覽:520
義大利電腦哪個品牌好 瀏覽:436
印度人什麼季節慶祝排燈節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