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在哪裡
山東省嘉祥--「中國石雕之鄉」
中國最早的石雕獅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這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閻氏石獅--推陳出新,威風凜凜,威猛霸氣,鎮魔驅煞,祁佑生財。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威嚴自尊與宏偉大氣。它象徵著一種富貴吉祥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是每一個有創業進取精神的企業所首選的鎮家之寶。經過閻心雨等無數能工巧匠的辛勤創造,石獅工藝造型體現出當代藝人的卓越才能。
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釺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近年作品石破天驚。燦若繁星----河南開封宋都御街30噸巨型保朝大象,散發出傳統藝術的韻味;屹立在安徽的焦裕祿、雷鋒雕像,映現出人民的時代追求。立於日本足利市泗水町的大型孔子行教像,是世界孔子像之最;美國舊金山博物館收藏的「袖珍麒麟」,曾榮獲中國首屆工藝品獎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獎;安放在韓國仁川市別立山下的大佛,高36米,由763塊石頭組成,氣勢宏大。韓國的「釋迦牟尼大佛」、日本大阪的「孔子雕像」、濟南泉城廣場的雕塑長廊、泗水泉林「中國第一馱碑」等優秀作品。近年政府加大宣傳力度,每年九月舉辦中國嘉祥國際石雕藝術節, 「江流隨運轉,風正一帆懸。」發展起來的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電話0537-3214208郵箱:5376814208.com)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石雕企業,佔地328畝,工匠1028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劉成林和閻心雨工藝大師。
本廠人員專業素質高,不僅有著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底和創意設計能力,還有豐富的藝術涵養和執著的藝術追求。現與中央美院合作辦廠,為中央美院的教學實踐基地。與座落在北京朝陽區育慧里3號的中央美院雕塑藝術創作研究所常年合作。更新設計理念,提升文化內涵,打造藝術精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盛揚、錢紹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曾成鋼、廈門大學教授李維祀等,都把自己心愛的作品交給我們再創作。
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的劉成林工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文革期間,大名鼎鼎的劉氏雕刻主席像聞名遐邇,劉老先生曾多次受到郭沫若和江青的接見。「主席雕像紅遍天,劉氏雕刻有其半」。近年劉氏雕刻的主席像新作品,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例如:黃石日出東方廣場的主席站像,高9.15米148噸;河南郟縣毛澤東知青紀念館主席坐像;同濟大學招手像;湖南毛家宗祠站像;商丘為人民服務站像;北戴河毛主席站像;另外雕刻的毛主席回故園,被公認為近年主席雕像的最佳作品。)
由劉成林精心再創作雕刻(石雕孔子標准像產權已經我們買斷)。他再創作的石雕孔子雕像尊重歷史、依據約定俗成的印象,准確體現其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國傳統文化形象代表的身份,形神俱佳。在神態上,以唐代吳道子的孔子像為樣本;在形象上,服飾、姿勢以孔子行教圖為依據,年齡掌握在60歲至70歲之間,面部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他還對對孔子研究專家、孔子像收藏專家駱承烈教授指導設計的孔子雕像進行了再創作雕刻。原創第一尊雕刻作品現在聳立在日本大阪。另外我們雕刻的大型孔子行教像現立於日本泗水町,是世界孔子像之最。圖中顯示的是我們為清華大學精心雕刻的孔子行教像,現在安放在清華園荷塘畔。
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廠電話:86-0537-6814208;6682408閻心雨工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像祁佑我們祖國國富民強的國家財政部門獅和國家稅務總局門前的石獅;奧運村霞玉石獅(按每一屆奧運會對應設計雕刻一種造型。);廣交會會館門前的石獅;香港億萬富翁曾憲梓博士門前的曾氏公館門獅;2007年在沈陽召開的「世界園藝博覽會」4個大門口的石獅子;中國電信門獅。還有太和殿大修後的仿銅獅等都是由他精心雕刻的。
中國最早的石雕獅子在我們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這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閻氏石獅--推陳出新,威風凜凜,威猛霸氣,鎮魔驅煞,祁佑生財。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威嚴自尊與宏偉大氣。它象徵著一種富貴吉祥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是每一個有創業進取精神的企業所首選的鎮家之寶。經過閻心雨等無數能工巧匠的辛勤創造,石獅工藝造型體現出當代藝人的卓越才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勤勞善良智慧的嘉祥人用巧手賦天青石以靈性,使美麗的傳說在嘉祥變成活生生的現實。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釺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
福建省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
惠安,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與台灣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隸屬泉州市,人口93
惠安石雕萬,面積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國經濟百強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雕刻)之鄉」、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石雕之都」。惠安雕藝源遠流長,源於黃河流域的雕刻藝術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於一體,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范之精華,形成精雕細刻、纖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與建築藝術交相輝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為圓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幾大類。沉雕主要用於建築牆面的裝飾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額、宅居楹聯等,以線的造型為主要特色,要求線條勁挺有力,柔順暢達。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紀念館《日月同輝》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圖像浮突於石料表面,用於大型紀念性建築物、高檔府第、民宅的石質裝飾,代表作有民國初年南京中山陵的華表、光華亭的金魚池等。
浙江省青田 - 「中國石雕之鄉」
青田石雕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縣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證。自十九世紀
青田石雕以來,青田石雕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得金獎、銀獎,贏得極高的聲譽,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被黨和國家入選作國禮贈送外國元首。1992年國家郵電部專門發行了四枚石雕特種郵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別被國務院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近年來,青田石雕更因其施藝精湛、精雕細鏤、巧奪天工,而被喻為中華民族藝苑奇葩,日益成為名人雅士的收藏時尚,在海內外深受歡迎。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鄉,浙江重點僑鄉,也是名人之鄉,文化之都。青田生態環境優越,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色美不勝收。我們熱忱歡迎大家前來旅遊觀光,共賞青田石雕文化。
河北省曲陽 - 「中國雕刻之鄉」
河北省曲陽縣4公里長的雕刻路上,兩邊或蹲或卧的石獅、鬃毛飄逸的石馬、神態安逸的長頸鹿等數百萬件和類動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彷彿走進了「野生動物園」;漫步在雕刻展銷廣場上,近10萬件石雕、玉雕、風景石、石材等雕刻產品琳琅滿目,又彷彿置身於「玉林石海」中。
曲陽石雕
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屆中國(曲陽)國際雕刻展銷會在曲陽縣舉行。記者連日來在這里采訪了解到,曲陽縣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上到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小錘叮當響,庭院出廠房,要說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曲陽縣雕刻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姚民哲介紹說,在西漢時期曲陽石雕已初具規模;唐代,曲陽成為北方漢白玉雕像發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陽石雕達到鼎盛。從雲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宮、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到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處處都留下了曲陽人的雕刻藝術。
② 中國蘇州橄欖核雕名人
鄒麗青
字秋人,號核痴,百核齋創作室主人,浙江青田溫溪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會員。自幼喜歡繪畫,從事核雕藝術十多年,被譽為「核雕高鏤空藝術創始人」,核雕鑲嵌藝術曾獲中國電視吉尼斯之最。他的作品構思巧妙,寓意深遠,刀工精細,獨樹一幟,秋人每個題材只雕一核也就是說每個作品都是孤品。他的作品以花鳥動物山水為主,雕刻的技法以高鏤空為主要刀法,模仿了中國畫里的寫意和工筆的特點,作品表現大自然的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有兩大特點:一類是高鏤空作品,雕工精細,細如發絲,只能收藏不能把玩;另一類是以高浮雕為主,巧妙設計,寓意深遠,可以把玩。0 Y L" \: {8 h0 o2 r
秋人的作品有99%的作品因為不盡他意均被砸毀;13年來,秋人創作了100多件作品,除了被別人拿走的,就是被他砸毀。他說:「我認為有瑕疵的,就一定要砸毀。」
秋人是我所知的核雕刻藝人中最敬佩的一個。第一次見他的作品是:05年在北京朋友:邊泉那兒看到的。當我一看到他的作品後就感到自已不能算是職業藝人了,他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鬼斧神工了。由於秋人的作品大部分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很難見到,為此和北京的玩家在北京建立了秋人核雕藝術交流中心。
宋水官
宋水官,1946年生於核雕村——蘇州市舟山村。1967年至今從事工藝雕刻事業40餘年。江蘇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內外藝術獎項,其中,1998年舉辦的上海國際藝術節二十世紀末民間工藝精品博覽會獲民間工藝紀念精品獎、2006年在第41屆國際旅遊品和工藝品交易會上,獲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銀獎」;2007年1月舉辦的首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上,與女兒宋梅英一起獲「迎春花獎」;在2007年5月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藝術品收藏博覽會上,其橄欖核雕刻作品「十八羅漢」、「核舟」同獲金獎。2005年11月,被國家評審為美術工藝師職稱。
在近40年的核雕生涯中,培養傳授了一批又一批徒弟,特別是女兒宋梅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另外,他還創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各種羅漢像,雕刻細巧精緻,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他的作品得到了全國許多收藏家的青睞,並珍藏之。
宋水官尤以羅漢像等吉祥圖案見長,雕刻細巧精緻,個個栩栩如生, 作品在鑒賞和收藏之外,更兼有祈福、辟邪的美好意義。如今,宋水官成立了宋水官雕刻工作室,核雕作品受到了各方高度關注
2009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選為蘇州核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鄧建學
蘇州吳中區光福福利人,從19歲開始跟隨姐夫周義清學習雕刻。特長是用浮雕的形式雕刻十八羅漢,其特點是刻工細膩。他的作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市場上有著很多固定客戶。
鄧建學不僅具有核雕天賦,也是在光福鎮第一個面向社會招收核雕學員創辦核雕技術培訓班的核雕藝人。核雕技術在當地是傳統工藝,一般都是家傳。舟山村幾乎家家戶戶外牆上都寫著「內有核雕」,全村七百多戶,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無論走進哪一家,幾乎都會有人手持盈寸的橄欖核認真揣摩、雕琢。舟山村八成以上的家庭都從事核雕創作,但一般多不外傳,局限於親屬間的傳授。鄧建學沒有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而是充分借力於市場優勢,創辦起核雕技術培訓班,傳授核雕技術。幾年之中,他的學生有近百人之多,其中有很多學生的雕刻能力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周義清
1968年4月5號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舟山村--核雕老街。從小就受核雕刻文化的熏陶,對核雕刻有著一種痴迷的愛好。
1985年學校畢業後就開始進入村辦廠:舟山核雕廠正式拜師從事橄欖核雕刻行業。受過多名師傅的指導,在當時同行一起進廠學習的同伴中算得上是郊郊者;擅長雕刻各種佛教題材的人物作品,特別受到玩家的喜愛;後工廠解體,於1997年到無錫靈山大佛,面佛修心;在這九年中仍潛心於橄欖核雕刻.從沒放棄對核雕刻的研究和創作,在這九年中製作了各種適應於不同層次玩家的佛教類題材的作品,在業界小有名氣。
隨著核雕刻行業的大好形勢,周義清師傅於2005年回到老家舟山老街;直接面向各類核雕玩家製作各種不同題材的作品;雕刻技術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的知名度也從此在蘇州核雕業中名聲遠揚。
他的布袋佛像,姿態各異,可愛可親,是周義清師傅的所有作品中最受不同玩家歡迎的代表作品,很受各地客戶的推崇;他的部份精品多被藏家所收藏,市場上很少見到;他的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雅風
江蘇蘇州人;64年生;中國美術學會會員;蘇州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民間工藝家協會會員;畢業於蘇州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在紅木雕刻廠工作;後自已研究橄欖核雕刻.在從事核雕刻的十幾年中,他的代表作品:十八羅漢,布袋佛,招財豬等深受玩家的好評;部份作品曾在省市參展中獲得銀獎,銅獎等多項獎項.其獲獎作品均被藏友收藏. 雅風他除了創作,多年來還不遺餘力地在推廣核雕知識;傳播核雕製作技藝;宣傳核雕藝術文化;為了能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和接受核雕藝術,他經常在網路上發布各類核雕相關的文貼;同時讓更多的想學核雕刻藝術的朋友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為核雕刻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雅風和一般的純粹製做工藝品的藝人不同;他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單一性,精巧的工藝,強列的立體感,活潑的造型,流暢的線條和人物的神態;雅風的作品風格細膩,體現了蘇州核雕作品的;精,細,雅的神奇魅力。
殷雪芸
(1928-1996)女,吳縣舟山村人。自幼隨父學橄欖核雕。抗日戰爭後停工。1972年蘇州工藝美術局發現她有獨特技藝,安排她到蘇州工藝美術公司專做橄欖核雕,並培養了董蘭生等藝徒。1978年橄欖核雕作品曾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9年又去西德、法國展出。作品有《壽星》、《三星》、《十八羅漢》等。
須吟笙
近代核雕名家,1924年生人,寫意羅漢頭的鼻祖,羅漢頭的山峰,尚健在,蘇州光福舟山人,是蘇工核雕殷派第二代傳人,師從殷根福(?-1940),和殷根福之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同時學藝橄欖核雕刻,作品有橄欖核雕《楊家將》三件須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少有作品上市,其實須老先生還雕東西,但只是為了應付宣傳做做樣子而已,眼神和腕力多有點不從心了,由於年齡的關系雕的東西和以前的也有了些差距,但須老先生的地位是不可以否認的,他的羅漢頭可算殷前輩十八羅漢雕刻開派以來十八羅漢頭雕刻的一個里程碑,現在的一些新人,包括一些所謂名家除了繼承還是繼承,沒有一點點的發揚,須老先生的東西不多,新的幾乎不出,現在仿他工的人也不多,因為須老先生的工藝境界已經不是常人能仿。他的作品已經很難覓得。我去了數次也未能如願。到是在民間還能看到他的作品。他的羅漢頭受到舟山所有雕刻者的肯定。殷麗娟是須吟笙的唯一在舟山工藝品廠一帶一出來的徒弟(這一點鮮為人知)。其早年從事過木雕、石雕、牙雕,等。在橄欖核雕中除了雕刻羅漢頭之外還有偉人頭像為大家所知,還有一些其他題材的單子,但留存的已經很少。曾在舟山工藝品廠成立後在其中指導廠中學徒,可以說現在青壯年的雕刻者基本上都被其指導過。
陳敏,殷曉紅(伉儷)
1969年生,四川人,85年在蘇州當兵,當時就很喜歡核雕,退伍以後就留在蘇州從事核雕雕刻與研究。在核雕世家裡其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後又在眾多核雕名家的大力指導下和自己不斷的努力以與創新險在業界特別是上海闖出名氣,並創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其作品有浮雕十八羅漢,觀音,大彌勒等
,曾獲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2006年核雕作品「香爐」獲得第40屆國際旅遊工藝品「金鳳凰」設計大獎賽優秀獎,評比和發證單位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須培達
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以各種人物單粒為主,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餘、觀音等題材
朱靜安
1972年生,師從任敏華,從藝至今已有數十餘年,雕工明顯細致,而且會看出是用心琢磨來改進的,其主要作品有西遊記、人物、單件、喜怒哀樂等,他的作品風格接近其師須吟笙,刀口清晰,神態自然,受許多核雕愛好者青睞,而且做工細膩和精巧,很有發展。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學會會員
周建興
1953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一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一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一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周義清、陳容芳等)現已揚名核雕界。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
沈元根
1962出生在蘇州,早年開始跟老師鍾火元學習核雕,1998年開始自己創業,其以往作品有非常濃重的須派風格,固化,傳統,刀工規整,傳統題材非常之多。現而今他已經另闢新路,創作了許多新穎的題材,而且悟性很高,在作品中能充分體現心中所想,能化平面於立體,化呆板為靈巧,使作品活起來。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系列,觀音,鍾馗等。現創新作品有十八包衣羅漢和浮雕八仙過海
鍾擎峰
1971年生於舟山村,鍾火元長子,自幼深受父親核雕藝術的熏陶 ,1985年隨父學藝 ,1986年拜沖山佛像雕刻祖師李永良之子李榮壽為師,學習佛像雕刻。從藝二十多年來,主要作品有橄欖核雕「老子出關」、「西廂記」,紅木雕筆海「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紫檀木筆筒「紅樓夢十二金釵」、「八仙過海」等,其作品人物鮮明,刀功簡練醇厚,深受大眾喜愛。`
曾獲 * 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學會會員 助理工藝師
陳蓉芳
1987年出生於核雕之鄉光福舟山。跟哥哥周義清學習橄欖核雕。至今從事核雕也有多個年頭了;由於勤奮好學。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每一件作品她都用心雕刻、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其作品中蘊涵了江南女子的特有細膩與1987年生於舟山村,周建興的次女,周義清的妹妹,自幼受父兄藝術熏陶 ,其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彌勒」等。 曾獲 ,蘇州市吳中區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助理工藝師、
陳琪
1989年出生,蘇州藏書人,自幼喜愛繪畫,16歲時接觸到橄欖核雕,便麻煩鄰居鐵匠師傅做了幾把雕刻小刀,從此在學習課余時間雕刻各類有趣的東西送於同學朋友們,深受朋友們的喜愛,因此也帶動周圍一批朋友學習橄欖核雕,其刀法粗狂有力,細節處理精細,對人物雕刻有一定的造詣,深受藏家的青睞。代表作有十八羅漢,喜怒哀樂,八大僵屍,各類彌勒,觀音等。。題材新穎之作。
殷根福
蘇州著名橄欖核雕大師,吳縣舟山村人,其刀法雄健、形簡意賅,世稱「殷派」。殷根福初學竹雕,繼學牙雕,再學核雕。在上海老城隍廟開設永興齋,出售竹雕牙雕藝術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東船工中獲得一些橄欖核,精心琢磨以後,決定隨形設計,用以雕成羅漢頭像,為此,他專程去羅漢堂內觀察羅漢形象,雕塑成後串成手串,在店內銷售,很受民眾的歡迎。藝品一上市,旋即售空,此後,他專事核雕,專雕羅漢頭像,並成為殷氏的獨特藝術品。當時,上海僅此一家。以後,殷根福所雕的羅漢頭像,成為風行一時的核雕藝術品,求購者絡繹不絕。殷根福刻制的羅漢頭像,挺刀爽勁,厚朴凝重,臉部表情自然,雙眼傳神,十八個羅漢個個不同,神采各異,形象生動,被譽為「殷氏羅漢」。
殷氏開創的羅漢頭像與以往的雕刻相比亦有所創新。以往的雕刻技藝在雕刻前都要畫個草圖,如園林、人物、花鳥、走獸等,然後按圖雕刻。而殷氏羅漢則無需畫圖,只要吃准五刀,即鼻頭一刀,眼睛兩刀,耳朵兩刀,是為「定位」。
鍾年福
1927年臘月三十生人,故名年福。14歲開始學習雕刻,師從殷小男,1970年成立舟山工藝品廠,1973年4月7日成立東山工藝美術廠。可以說為舟山的橄欖核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鍾老刀法粗曠,作品特點鮮明,為了愛好而雕刻,受到舟山雕刻者的尊敬。無人能出其右。也從事過木雕和石雕等其他材質的雕刻。大女兒鍾菊英(在89年後就不從事雕刻因為眼睛不好)、大兒子鍾耀源(在十多年前就不從事雕刻)、二女兒鍾菊仙(現在還在從事雕刻)。開門徒弟是鍾火元、其他徒弟有謝才元、鍾秀琴、周雪官、須培金等,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指導過很多的徒弟。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
1970年舟山工藝品廠 由鍾年福發起並成立任第一任廠長。發起人還有殷小男(殷麗娟的父親,殷根福的兒子)、殷小妹(殷小男的妹妹)、須吟笙等人。在1970年成立的時候有3、40人,不是只有橄欖核雕,還有石雕,接的訂單都是海外的訂單,大部分出口到日本。在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後,大部分廠員都出去自己雕刻,導致訂單無法完成,慢慢就解散啦。現在的許多大家都是在廠中學習的,如周雪官、謝才元、周泉根等。
鍾火元
1948年生於舟山村
1964年師承鍾年福學藝橄欖核雕
1970年參加集體創辦的舟山村工藝廠
1971年調入光福鄉紅木雕刻廠
1972年光福紅木雕刻廠橄欖核雕車間創辦人之一,任車間主任、質量檢驗員、業務推銷員、原材料采購員 /
1990年成立核雕工作室至今 曾獲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
吳中區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 ) 助理工藝師 ,2006,07,08年連續三年核雕手串「十八羅漢」獲得第40,41,42屆國際旅遊工藝品「金鳳凰」設計大獎賽優秀獎,評比和發證單位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謝才元 ,鍾秀琴(伉儷)
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餘等題材,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曾和須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羅漢相。開門徒弟是朱紅為,還有徒弟陶菊英、徐月明等。
鍾秀琴
1959年生人,師從鍾年福、鍾元慶、須吟笙。1973年進入東山工藝美術長,與須培金和周麟鳳同時開始學習核雕,可以講是舟山女工的代表人之一,受到老一輩核雕作者的推崇,女工的細膩中能透露出鍾年福的粗曠,須吟笙的寫意和鍾元慶的工整,可以說是集大家之所長,代表作品是走獸十八羅漢、走獸八仙、圓雕雲彩八仙及許多題材的單子雕刻。
周泉根
1959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一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一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一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胡君偉、蕭艷萍、殷晨月等)現已揚名核雕界。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
周麟鳳
1961年出生,周泉根之妻,同周泉根一起加入舟山工藝品廠(當時有周雪官、須培金夫婦,周泉根、周麟鳳夫婦,謝才元、鍾秀琴夫婦),刀法精準而細膩,現在為了丈夫和愛子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放棄了核雕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愛人和孩子,非常可惜,只是在家務閑暇的時候雕刻一些小掛件,現在除了一些「壽桃」之類的小件,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其作品。
殷晨月
殷晨月是一朴實無華的農婦,而這也正是民間藝人的特點:身懷絕技而其貌不揚。68年的殷晨月15歲開始跟核雕大師周泉根學習雕刻技藝,至今她都自豪地說:「師傅那時一直表揚我,誇我做的東西像模像樣。」
當時身體單薄的殷晨月個性倔強,她開始琢磨核雕,從廣東買來橄欖核,反復地練習,開始刻起來挺費經,慢慢地手法越來越熟練,線條越來越流暢。
殷晨月的雕核也得到了蘇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的關注。老師指導她,要雕刻精品,譬如《小籽十八羅漢》而且越做越精緻,她的橄欖核雕《小籽十八羅漢》在2001年杭州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上獲得銀獎。 '
經過長期的探索下, 殷晨月的核雕已形成刀工雋永、線條流暢、精細入微、獨具一格的風格,作品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韻味厚淳,不少作品為海峽兩岸收藏家收藏。此後,他專事核雕,專雕羅漢頭像,並成為殷氏的獨特藝術品。'
曾獲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吳中區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 助理工藝師
周志堅
1979年出生,周泉根之子,師從其父,作品秉承其家的特點,規整細膩,沒有偷工減料之嫌,對原料的要求也像其父一樣非常嚴格,早期雕刻過十八羅漢頭,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雕此題材,現在主要的作品就是「十八羅漢」及「彌勒」,「十八羅漢」全部使用大粒鐵圓核來雕刻,核肉飽滿渾圓,自然顏色通紅,加上精細的刀工,令人眼前一亮
何志清
1980年出生,周志堅之妻,師從其公,作品一樣秉其家特點,原料優秀,精細而傳神,其主要作品為小籽十八羅漢頭,看其所雕題材就能知道其作品具有相當水準,能和其公雕刻十八羅漢頭,就能證明周泉根對其兒媳的羅漢頭雕刻也是認知的
繆小明
1972年出生!蘇州吳中區光福鎮舟山西支人。18歲父親學木工手藝。自幼酷愛畫畫,因受舟山傳統工藝核雕刻的感染,業余時喜歡在不到一寸長的橄欖核上雕刻。30歲那年,他白天干木工,夜晚學雕刻。很快,做成了第一件橄欖核———財神爺。60元,小明的第一件作品就賣了60元!40天雕一件
對橄欖核有著天賦和靈感的繆小明果然成功了。自此開始,他每天夜裡堅持雕刻,手藝進步飛快,點名要貨的人越來越多。繆小明的精雕作品從整體形象到鏤空精雕,也隨著供不應求的市場,身價猛漲,從幾十元漸漸賣到幾百元,直至8千元。終於,他在2003年正式與木工「脫離關系」,專職做起了橄欖核雕刻。
一個小小的橄欖核,在繆小明手裡最起碼要泡上40天;每天在繆小明的手上要呆上十幾個小時。小明的橄欖核精雕作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藝術內涵,巧妙構思,精雕細刻,可稱「橄欖核上的工筆畫」。「紅樓夢」、「八仙過海」、「福祿壽」、「西廂記」、「寶蓮燈」、「三國故事」、「牛郎織女」等等,無不雕工細膩、精美,人物造型逼真動人,似一幅幅精美的工筆畫,展現在世人眼前,是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等待繆小明橄欖核精雕藝術的人越來越多,繆小明依然不緊不慢地雕刻著。「對不起,請您耐心等等,我一年只能做10個。」這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
曹福英
蘇州市高新區東渚人,藝名英英;女,64年生。一直從事蘇綉;這幾年蘇州核雕刻的興盛讓她對橄欖核雕刻有了強烈的興趣;於是她放下綉花針,操起了雕刻刀,開始嘗試橄欖核雕刻。憑著自已的愛好在沒有正式請酒拜師的環境下,一個人在家研究起橄欖核雕刻,在短時間內由一個綉娘轉換成了一個橄欖核雕刻藝人,她的作品發展潛力極大,進步明顯,一上市就得到了很多玩家的賞識;是很好的送禮,把玩,收藏之選。
鍾錦德
生於「香山匠人」雕刻之鄉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80年代拜胥口香山匠人、民間雕刻家李興根為師傅,學習紅木雕刻技藝。在二十六年的雕刻藝術生涯中,有自己的刻苦鑽研、虛心好學、奮發向上、完整掌握了一套紅木雕刻的步驟,技法、刀法、加上不斷的學習傳統美術理論、現代設計理念,拜訪一些著名的畫家、學者、藝術家、全國的一些著名木雕藝人及其他門類的傳統工藝美術家,參加大型的藝術展,更加深了自己作品創作的靈感與思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內涵。使自己的雕刻藝術道路越走越寬,並不斷尋找紅木作品與市場需求的切落點,開發了一批市場銷售好的產品。在二十六年裡發展和培養了一批年青的雕刻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共創作設計紫檀、紅木雕刻優秀代表作品380多件。在繼承前輩藝人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具有蘇州獨特的空、松、玲、巧的雕刻手法,選用名貴的紫檀木、紅木材料精雕成的作品。有傳統人物、動植物造型、文房四寶、仿古船模、雕刻掛屏、台屏、地屏及仿明清傢俱,其代表作品曾多次在國內獲國家級、省市級金、銀、銅獎。代表作品大型紅木雕刻《堂名擔》分別被中國昆劇博物館(蘇州戲曲博物館)、台灣戲曲博物館收藏。紫檀木雕《釋迦牟尼頭像》《觀音頭像》《五子戲南瓜》等作品經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選定赴法國巴黎參加2003年中法文化交流年錦綉江蘇——江蘇工藝美術精品展。作品講究個人率性之作,呈現自得自在之精神,達到「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鋒盡終難似」的意境。
2003年被聯合國技術信息組織中國國家分部授予「國際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4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雕刻藝術大師」「德藝雙馨雕刻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5年被中外名人研究會授予2005年中國「藝術名人」稱號。2006年被蘇州市宣傳部、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蘇州市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蘇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蘇州市總工會授予「蘇州市鍾錦德紫檀木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2007年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2007年9月被蘇州市政府授予「蘇州市民間工藝家」榮譽稱號。個人事跡: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共和國建設者檔案》、《中國當代名人》藝術名人卷、《蘇州工藝藝術篇》。
1、2004年,紅木雕刻大型作品「紅木堂名」被中國昆劇博物館收藏。
2、2004年7月4日,紫檀木雕「觀音獻禮」被姑蘇晚報選入28屆世界遺產大會委員會珍藏版。
3、2005年2月27日,參加由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蘇省衛視(1860新聞眼)主辦的 「我愛我家,走進江蘇民間藝術家最具人氣家庭頒獎」,榮獲「我愛我家走進江蘇民間藝術家參與家庭獎」。
都傳恭
現年68歲的都傳恭說,他從9歲開始跟祖父都蘭桂學習書法、繪畫、核雕、篆刻等,後來,漸漸對核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學後就工於濰坊嵌銀廠,心裡始終放不下的還是核雕。他創作的作品「乾隆下江南」、「九龍戲水」、「十八羅漢」等受到人們的好評。其中最經典的是他用核皮刻制船上的錨鏈30多環,每環米粒大小,環環相扣,活動自如。還把核雕作品鑲嵌在小屏風、紅木百壽杖、鼻煙壺等各種紅木器具上,觀者無不驚嘆。都傳恭說,民間藝術大師稱號是對自己的鼓勵,他更希望將手藝傳給熱愛民間藝術的年輕人。幾十年來他授徒若干,書寫了核雕的教學資料,到全國各地做現場表演。
顧寶平
男;於**4月出生於雕刻之鄉光福鎮的一個小山村迂里山前村。從小喜歡畫畫,寫字;對雕刻藝術有著特有的愛好。2006年畢業於蘇州長橋職業中學,畢業後就開始學習雕刻藝術,2008年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在服役期間利用空餘時間用自製的幾巴簡易刀具擺弄起各種雕刻小玩藝;2010年退役後到當地知名的核雕坊建豐核雕坊學起了橄欖核雕刻;由於從小就愛擺弄刀具,很快在一起學習的幾個師兄,師弟,師姐,師妹中脫穎而出;不到一月便做出了能讓玩家接受的作品,其作品一經面市便有固定商家來電訂貨;不久就在核雕圈內有了知名度。其擅長為:人物,山水類題材的作品。做過的作品有:雙面十八羅漢手鏈。單面十八羅漢串,喜怒衰樂手鏈,關公,達摩,七星羅漢手鏈,八仙,浮雕雙面十八羅漢手鏈等,幾乎市面上所有的題材多臨模過;以做山水人物為主。所作品潛力很大,極有把玩欣賞意義。
李見東
蘇州市中區光福塘村人。國際級大師鍾錦德之高徒,蘇州市高級工藝美術師,核藝軒主人,核雕緣俱樂部會員。其很多作品多曾獲過獎。05年開始在木雕刻之餘同時從事橄欖核雕刻,其作品多讓藏家收藏,少有流入市場。
③ 天宮課堂作文怎麼寫
天宮課堂作文怎麼寫?要從哪些方面去寫,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天宮課堂作文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明確本次作文的主題,敘述關於想要記錄主題事項的具體情況(包括記錄的對象、時間、地點等),然後就想要敘述的主題中印象深刻的事物進行詳細描述(包括但不限於事情、人物、物品等)。最後總結關於敘述的主題事項的新收獲或者新的感悟。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1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艷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征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征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2
我喜歡掛在「天宮」空間站的美麗奪目的中國結,它正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樣的空間站是太空中最靚麗的風景線,也使我們倍感親切。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以適應失重感,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遊走。吃的飯菜原來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飛行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雖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沖熱水澡,但是洗臉洗頭發都沒有問題。科研人員專門研製了分解洗發液——不僅可以把頭發洗得很乾凈,還十分節約水。空間站的水非常寶貴,所以要盡可能地節約用水。
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願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在空間站也有許多休閑活動,可以和家人打視頻電話,可以從舷窗邊欣賞日落時美麗的地球,還可以進行晨練,晨練項目是中國傳統健身項目——太極拳。
最重要的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出艙活動了。穿好「飛天」服,通過氣閘艙來到艙外,通過地面調度人員和艙內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艙外完成相關任務。
在太空也有許多喜事:種植的水稻抽穗了,迎來了太空快遞員,也迎來了新夥伴來進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駐留了三個月,很快就要告別「天宮」空間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見到地球上的親人,非常激動。
太空本身已經非常迷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現帶有五星紅旗的一切,都愈發使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親切與自豪!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3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斗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個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恆。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4
太空授課在太空環境中怎麼稱體重、水如何流動、失重狀態下怎麼上廁所等全國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王亞平在遠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宮一號」,展示了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物理原理。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傳遞出這樣一種理念: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精神與創新意識,同樣是中國開展航天活動的重要任務,尤其對於今日端坐教室內觀看太空授課的孩子們,必定會在不少人心中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成為他日為科學知識不斷求索的新生力量。無論在美國、俄羅斯還是中國,太空教育都是載人航天的重要任務之一。2007年8月14日,出身中學教師、隨「奮進」號太空梭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芭芭拉·摩根,和她的「助教」宇航員同事把國際空間站變成了課堂,終於圓了一代人的「太空授課」夢。時至今日,我國的首位「太空教師」再一次為世人展現了浩瀚天際的神奇與奧妙,在見證奇跡之餘,也給我們以太空並不神秘、夢想並不遙遠的感慨。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5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於10月16日發射,飛行乘組由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航天員組成。從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號發射,時間僅過去短短一個月。按照計劃,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埠,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進駐核心艙,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長達6個月的工作生活。這就意味著,相較於神舟十二號,此次太空挑戰的時間更長、難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員將在太空與我們共同守歲,迎接農歷壬寅年的到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從未止步。然而身處太空,浩瀚蒼穹看似壯美寥廓,實則挑戰著航天員的心理與生理極限,更經歷著很多驚心動魄的瞬間。據航天員楊利偉回憶,在執行「神五」任務時,火箭上升階段意外出現8赫茲左右低頻振動,與人體內臟產生長達26秒的共振,此時楊利偉感到了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異常痛苦,可他卻咬緊牙關告誡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事實上,這漫長的26秒共振,只是我國載人航天「首飛」征途上千難萬阻、千辛萬苦的一個小小縮影,但卻畫出了中國航天人英勇無畏、捨身為國的「愛國群像圖」。
在神舟十二號離開地球的3個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國航天員,均來自普通而朴實的家庭。當他們遠離地球、巡遊寰宇、辛勤工作時,留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在一如既往、年復一年地耕耘勞作。中國航天人的奉獻和擔當,始於熱血、恆於信仰、終於愛國,他們把使命和重擔銘刻心間、扛在肩上,把榮譽和光環歸於祖國、獻給民族。
「因熱愛而執著,因夢想而堅持」,這是執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王亞平的一番話。每一次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水下訓練,體能消耗都相當於跑一次「全馬」,累到手抖得連筷子都拿不穩,但他們累並快樂著。每次離心機訓練都要最多承受8個G的過載,臉部會變形、胸部會因受壓而呼吸困難,但航天員大隊成立20多年來,從未有人按下「暫停按鈕」。這種身體可以「過載」,信仰和精神永遠「輕裝上陣」的狀態,詮釋的是一種信念、一種意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今天的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力透紙背,煥發出震撼人心、攝人心魄的強大力量。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樣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樣的高度。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蒼穹,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路上,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黃牛」,不斷以愛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淬煉成鋼,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闖勁和「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韌勁,不斷開創新的歷史偉業、標注新的精神海拔!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6
我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一個小女孩兒,但我依然對宇宙和天空有著濃厚的興趣。就像需要太陽的大家庭,和地球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太陽和月亮??
其實,我非常想當一位出色的航天員。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自由翱翔,探索其中無窮的真理。在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以後,我非常佩服楊利偉叔叔。當航天員必須要有結實的身體,豐富多彩的航天知識,還要經過長期的艱辛訓練,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太空吃東西不方便,就連睡覺也要睡在睡袋裡。
想著想著,我便立即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夢見自己駕駛著飛船,在地球上環遊了幾圈,發現湛藍的海水一塊一塊的,像塊拼圖。黃色的陸地像烙餅。飛船停在了月球上,我覺得月球沒有地吸引力,一跳起來就跳到了空中。月球上的環形山好像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我把隨身帶著的地球植物種子從袋子中取出來,一把撒在了月球的塵土止,月球上沒有水和空氣。經過一陣子觀察後,月球上種出來的農作物比地球上要高幾十萬倍。還種上了一些西紅柿,有的比一個高爾夫球小,有的比很大很大的南瓜還大。
突然間,我眼前出現一道亮光。我猛地一驚,大聲說:「是誰,要命的快給我滾出來!」只見那東西長著一雙超大的眼睛,眼裡閃著金色的光,腦袋像個蘿卜,細小的胳膊長長的腿,樣子長得非常奇怪。難道就這是外星人嗎?我很驚訝。它們奇怪地問:「你是地球人嗎?」我目瞪口呆,難道外星人也會說漢語?我連忙打了一個招呼說:「我們地球人很想見到你們,現在見到了你們,終於可以回去『交差』了!」我既激動又高興。我問道:「你們來這里干什麼?」外星人很友好地說:「我們是來考察情況的,看看這里適不適合我們生存,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突然一陣刺眼的光閃過,它們消失了。
「醒醒!」我迷迷糊糊聽見一點聲音,原來是媽媽在叫我。原來是個夢呀,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的!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7
「天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你還別說,「天宮」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定的,那裡面如一座宮殿,樣樣俱全。
空間站是一個可供宇航員短期住宿,並可以做各種太空研究和實驗的「太空酒店式實驗室」。那為什麼要修建空間站呢?空間站可以測試未來可能用於太空飛行的各種技術設備。還能獲得「失重」環境——這種在地面上難以長時間獲得的特別環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當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時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這樣一個功能全面,又能讓宇航員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誕生了。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我們「宮殿」的規劃。
天和核心艙就是宮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員們居住。貨運和載人飛船就如地上的車輛一般,用來運送貨物和人員。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還暫未完工,它們就是「宮殿」中的研發實驗室,用於各種太空實驗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會面臨各種可想而知的危險,其中的威脅來自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絕的各種能量,滋養萬物生長。但是它釋放的_射線和伽馬射線都是非常致命的,這兩種射線能輕易穿透你的皮膚,破壞身體所有細胞。那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可以天天曬太陽呢?那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把它們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間站架設的位置必須考慮這個安全因素。國際上一般選擇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們的「天宮」,為了程度的安全,架設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這樣既能獲得地球磁場的保護,也能獲得大氣層的保護,一舉兩得。
古時的天宮,據說在雲端,那裡住著各路神仙,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今時的「天宮」住著許多宇航員和科學家,他們在高高的天上為中國的太空科技進步,不斷努力,讓我們不再依賴國外技術,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能真正放眼整個宇宙,對太空的了解不斷深入。
所以,我們的「天宮」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宮殿啊!或許這就是「天宮」之名的由來和美好寓意吧。
「天宮」之門已經打開,騰雲駕霧,遨遊太空,未來可期!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8
古時候,人們總是想把一些探測器送上太空。不過,功能單一,並不能完成人們對太空的探索。於是,人們開始想辦法:怎麼讓人上天!我們這次採用的是「長征二號火箭」和「神州十二號飛船」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費很多錢,如果只上去三四個小時又覺得不劃算,我們想建一個像酒店一樣能讓宇航員住的地方,就是空間站。
按照計劃,空間站一共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載人飛船」,主要接送宇航員;第二個是「問天實驗艙」,是用來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實驗;第三個是「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差不多,也是用來做實驗的;第四個是「天和核心艙」,我們國家的宇航員就是住在這裡面;第五個就是「貨運飛船」,主要是負責運送各種物資的。不過,這個計劃還沒完全完成,現在的空間站只有兩個部分:「天和核心艙」和「運貨飛船」。據說,在2022年的時候,空間站就能補齊了。
傳說有個廣寒宮,是在月球上的,而咱們的空間站是飄在太空里的。太陽每天都會朝地球放射「能量」,不過我們在地球上曬太陽時,太陽離我們較遠,危險不大。宇航員在太空中曬多了太陽可能會得癌症,所以規定空間站不能高於地球1000千米。科學家們在考慮到經費、實驗效果等各種因素,最終,把空間站定在了離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東西都會掉到地上,這就是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如果,我們站在平地上扔東西,就會下落;那要是我們把飛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丟」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飛船就可以沿著地球飛了。空間站飛得很快,一個半小時就能轉地球一圈。
從古至今,人來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從空間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為站得高,看得遠。
太空環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實驗,比如說找出一些比手機晶元更緊密的晶元,或是一些環境下能變色的東西。
這次的宇航員上太空主要有幾個小目標:住上三個月左右;調試一下各種設備;做一些不可思議的實驗;出艙看太空和空間站的全貌。
中國的空間站,讓我們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奧秘。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9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呀習也飛不高??」我哼著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走在路上,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我就像歌中的那隻小小鳥,我是人,人怎麼能飛呢?一想到這兒,我就十分沮喪。不過我有時還是想入非非:我的夢想就是也能乘坐飛船火箭,飛到太空去遨遊一番,去尋找新的有生命的星球或其他任務,呵呵,那就太爽了!不過好像不太現實,神舟五號也才載了楊利偉一個人,那能輪得上我呢?唉!
我邁進家門,按例打開了電視機,只見中央台新聞聯播的播音員正報道說:「今天上午九時,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宇航員為費俊龍和聶海勝。」我幾乎每天都認真地觀看有關神六的新聞報道,了解了神六的基本情況、宇航員的衣食住行以及神六與神五的區別等等。我心情十分激動,同時也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天哪,才兩年的時間,我國就成功發射了兩艘航天飛船!你看,這神六可比神五先進多了,光宇航員就增加了一倍,同時,神六的飛行時間達到了115小時32分鍾,比神五的21小時多了好幾倍,這是多麼大的差距啊!另外還有食物,原來神五就簡簡單單幾種,神六卻有50多種,在太空中,連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都能吃到!這下子可激活了我的腦細胞:對了!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每2年有一架航天飛船上天,每次增加一名宇航員,到20_年就應該做到一艘航天飛船一次可以乘載9名航天員了嗎?我不禁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了。我心裡暗想道,我
要計劃一下,爭取當一名宇航員,到太空去遨遊一番!
做宇航員所必備的條件是:高超的飛行技術、扎實的理論知識、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高超的飛行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以後可以慢慢培養,現在我要經常進行體育鍛練,增強體質,同時更要抓緊學習,積累知識,希望長大以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飛天夢想將成為現實,我一定會圓了這個夢!
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精選10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著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中國航天員飛向太空,他們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第二批「入住人員」,這次全球直播的《天宮課堂》更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批航天員進入太空,中國人在太空「安家」的願望正一步步實現。22年來,我們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從弱到強的歷史,社交媒體上的網友們也紛紛為中國航天點贊:「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國,了不起的中國人」!
物換星移,歲月如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為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骨銘心。國慶期間,講述父母先輩們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默默犧牲和奉獻的電影《我的我的父輩》燃爆銀幕,其中的一個章節《詩》,就是對中國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崢嶸歲月里,身為火葯雕刻師和航天工程師的年輕夫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在天上寫詩的人。」在丈夫犧牲之後,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事業和家庭,這一幕幕感人場景讓觀眾破防。如果說愛國是最深沉的情感,那麼奮斗就是最長情的告白。為民族復興、為航天事業躬身奮斗的身影,組合起來就是人世間的壯美詩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詩,自在遠方。」說到詩意,中國航天的名字,有著專屬中國人的浪漫內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統叫「北斗」、空間站叫「天宮」、火星探測器叫「天問」??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個沒有中斷過的文明,中華文明擁有無數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它們與中國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國航天就此有了「傳統」和「現代」的意蘊。把載人航天飛船取名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個滿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奔向宇宙,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身份」的變化,代表著國力的增強,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當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念茲在茲。此次太空授課不僅創意十足,更意味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將向更加深遠和未知的領域延伸。中國航天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太空的「心之嚮往」。相信這份以國之名的詩意告白,最終將凝聚成「奮斗吧,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④ 永清核雕市場哪天開市場
永清核雕市場每天開市場。
永清核雕市場簡介:
河北省永清核雕歷史悠久,自1971年開始實現產業化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並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核雕創作、生產、銷售基地,以永清縣別古庄鎮為中心,在方圓數十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近2000家核雕企業、作坊、工作室,擁有核雕從業人員4萬餘人。
這里創作生產的核雕藝術品、工藝品佔全國核雕市場的八成以上份額,並遠銷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初,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共同組織專家對永清縣核雕基地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一致同意授予永清縣「中國核雕之鄉」的稱號,成為永清核雕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8月22晚,在永清縣第一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舉行了「中國核雕之鄉·永清」授牌儀式,同時舉行中國·永清第三屆核雕技藝大賽頒獎典禮,中國·永清核雕文化展,成為此次大會上的最大亮點。
在授牌儀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王志傑為永清授牌,永清縣政府縣長張兵代表全縣人民接受這一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