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學是怎麼來的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經部——: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其中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任繼昉: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孫詒讓《周禮·正義》:「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周代的「國學」只是國家所辦的「貴族子弟學校」。
此後朝代更替,國學逐步由小學演變為高等學府。
到了清末,國學成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學校。「庚子義和團一役以後,西洋勢力益膨脹於中國,士人之研究西學者日益眾,翻譯西書者亦日益多,而哲學、倫理、政治諸說,皆異於舊有之學術。於是概稱此種書籍曰『新學』,而稱固有之學術曰『舊學』矣。另一方面,不屑以舊學之名稱我固有之學術,於是有發行雜志,名之曰《國粹學報》,以與西來之學術相抗。『國粹』之名隨之而起。」(王淄塵《國學講話》,世界書局於1935年)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中提到「國粹」一詞。1902年秋,梁啟超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以保國粹為主義」,使用了「國學」一名。幾個月後,梁啟超又撰《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多次提及「國學」。章太炎則於1906年9月在東京發起「國學講習會」,不久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學振起社,其「廣告」雲:「本社為振起國學、發揚國光而設,間月發行講義,全年六冊,其內容共分六種:(一)諸子學;(二)文史學;(三)制度學;(四)內典學;(五)宋明理學;(六)中國歷史。」
至此,「國學」一詞在中國也完成了由「國家設立的學校」向「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意義的轉變。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吳宓認為:「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
胡適則認為:「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胡適由於當年在學術界的地位很高,因此他的觀點影響范圍最廣。現代一般人對「國學」的理解,大多沿革於胡適。
現在,國學又可稱國故,可譯「GuoXue」(音譯)、「Sinology」(意譯,指中國學,漢學,因無別於漢族學而有爭議)。狹義的是指以儒學為主的中華傳統思想文化與學術,包括古代諸子百家。廣義主要是根據胡適:「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說法而拓展外延和內涵,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構成了恢弘的經、史、子、集四部。因此,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優秀文化和學術成就,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另外國學還指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也是一門學問,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簡而言之,國學,就是中國學,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明。
目前汕頭大學王富仁教授提出了「新國學」概念,他認為新國學就是適應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新國學倡導中華文化的整體觀念,說胡適很行,同樣也不否認魯迅的偉大,各種文化的對立不要看得那麼重,每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它視中國文化為一個結構整體,是包括中國古代學術和中國現當代學術在內的中國學術的總稱。「新國學強調的就是:政治、經濟、文化是一個整體,誰也缺少不了誰。」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B. 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
國學與傳統文化,二者同是中國文化的兩個重要概念。從相同方面來看,兩者都是中國歷史上承傳下來的文化。
區別:
1、概念不同:傳統文化是文化,而國學是學術。
2、發展不同:傳統文化是國家在歷史上形成的、發展的文化;國學是國家在歷史上形成的、發展的學術。
3、涵蓋的內容不同: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其精神學術層面,應該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宗教、哲學、法律、道德等等。
國學則指的是中國固有的學術。國學所包含的內涵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學術部分。
(2)中國文化如何走向國學擴展閱讀: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
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C. 中國傳統文化將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D. 現在國學文化發展趨勢如何
就現在的趨勢來看,復興國學是必然的,將來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必須統一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下。
E. 如何傳承中華文化 品味國學盛典
品味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文明
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著‚人之初,性本善‛,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吟頌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總會想起,在那遙遠的千年,中國文化的繁榮昌盛。在今天,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來品讀那些中華文學的經典時,有些自豪,又有些憂傷。為何憂傷,卻說不清楚,好像面對一種偉大時既不敢貿然相認,又不願斷然割捨。我們學習國學,我想,實其然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讓經典永遠流傳,讓精髓成為永恆。當然,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學習國學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啦!
一、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正教師師德。
德者德也!教師是社會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文明的承傳者,教師的職業永不可缺,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師德至關重要,師德為根,只有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凈化自身師魂,才能成其為師者!教師除了學習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還應該去學習和領悟所包含的教師道德修養。同時,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不僅是社會對教師的需要,也是教師自律的內在需求。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教師隊伍的形象,關系著教育的形象。因此,師德的建設,必須貫穿於教育、教學、科研和社會活動的各個環節。教師自身必須通過各個途徑加強師德的修養。誠然,學習國學只是加強自身修養的一個很小的方面,但通過國學的經典論讀可以讓人醍湖灌頂,如果再能把這些經典運用到實踐中來,相信我們的自身的修養、我們應有的社會功德以及我們的職業操守都會不斷的精進。
二、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升我們的教育思想。
古人雲:‚善政不如善教之得心也。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唯有德者能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從這些話,我們不難看出,教育從古至今起到的巨大作用。經濟是基礎,但只有先進的教育,才能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因此,教育是治國之本,教育是推動生產力、發展高科技、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光是硬體建設的發展,關鍵是要如何提升人的思想?我們之所以還是發展中國家,我想,不是我們的硬體建設跟不上,放眼全中國,可以說中國今天的發展是日新月異,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躍升為世界強國呢?是因為人的思想,人的素質還沒有上升到那樣一個高度吧!我們可以用十年的時間把世界上最精最美的房子建起來,可不能用十年的時間把人的思想提高。常言道: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因此,教育是一個長遠的、終身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加強自身修煉,拜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經典,不斷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底蘊,我相信: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三、學習國學經典,讓教學富於藝術。
中國古代的教育是富於藝術的,中國古代的教育家是富於藝術的。我想,這就是教育家與教書匠的區別吧!教師教書要講求富有創造性方式方法,我們回顧中國古代經典教學藝術的基本原則,就不難看出,這些原則的藝術性與理論高度。(1)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2)‚問對‛啟發式的教學原則;(3)相機而授,適時而教的教學原則;(4)寓理於事,寓義於趣的形象化教學原則;(5)師生相諧,美善相悅的教學原則。
《學記》里也曾說過:大學教育(學生)的原則是,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前就注意防止,叫做預防;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才能和年齡特徵而進行教育,叫做循序;同學間互相取長補短,叫做觀摩,這四點,是教育興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因此,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教育的方向,領會古人的教育方法與教育思想,借鑒他們的教育藝術,也讓我們的教育富於藝術起來吧!
四、學習國學經典,讓經典成為永恆。
國學經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不管我們,還是我們的下一代,抑或一代又一代都還能不斷傳頌:‚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以物喜,不以以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我想,這就已經足夠!經典畢竟永遠是經典,不論到何時,都會一代一代傳唱下去!
或許這就是國學的魅力之所在吧! 學國學,明辨事理也! 學國學,修養身心矣! 學國學,德者兼濟天下啊!
F. 大學生如何推廣和發揚中國國學
1、拓展,即將傳統文化用一種易接受的方法輸送給當代人。對於傳統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非常枯燥乏味,他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耗,因此,我們就得一反常態,用創新的思路來教導他們,當然不能改變了文化的實質。比方說用講座的方式來講述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樣既生動有趣味,定然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我們還通過電視來講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講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明顯,這樣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識分子,更不用說像易中天這樣的教授,講的既有風趣又比較深刻,還有於丹的條分縷析,道理其然,能夠被大多數人喜歡。
2、用一種合時合宜的方式引導當代人去接觸傳統文化並學習發揚傳統文化。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著,很多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龍成風,從小就叫他們長大後要有出息,什麼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闆。更多的是忽視了對小孩子的一種道義上的引導,告訴他們怎麼樣才能算合乎道義,怎麼樣去提高自己的教養。
3、大學生要發揮一個主動作用。平時在學校就得自發主辦一些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或者一些討論,有條件的就集體去參觀一些傳統文化展。在家裡的話,就如我上面說到的,父母長輩得起引導作用,要科學地向他們指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支持下一代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論,讓原本涉世不深的他們迷失自己的方向,這樣的話,對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損失,因為新一代是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主體。
G. 怎樣傳承國學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 從學術角度來看,國學傳承是一個教育問題,即從經典入手,研習《弟子規》、十三經等經典著作,進而具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著名國學教育專家金海峰教授曾講,傳承國學,應該用哲學的思維、文學的語言、歷史的案例進行思辨、運用和傳承。同時,樹立「科普國學」的理念,不能尊孔反馬,要堅持馬列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不帶封建迷信色彩,強調打擊偽科學;不帶宗教情結,強調提倡真科學;不能望文生義,強調學有本源;不能因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而排斥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強調多元文化並存;提倡普及,強調源於學府而不帶學究氣,知行合一,貼近社會而不沾染社會江湖氣。這一點,也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就國學教育而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孟憲實教授認為,現在國學教育出現一個誤區,就是將文史哲與國學混淆。在他看來,文史哲的劃分乃西方學科劃分的產物,就中國文化而言,文史哲與國學並不是一回事。用他的話說,如果文史哲就是國學的話,那麼單獨將國學列為一個學科並且專門組建學院開展系統教學就沒有意義了。不過,即便是有了國學專業,但是國學傳承近百年的斷帶已經遺失了很多,現在重新拾起,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是教育工作。 從社會角度來看,國學傳承是一個參與的問題,即從社會生活入手,以文化和藝術的形式開展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活動,進而提升民眾的民族認同感、自信心和歸屬感,建設共有的精神家園。 2007年,筆者籌備長春首屆傳統集體成人禮的時候,吉林大學歷史系主任楊軍教授(國學大師呂紹剛先生門生)曾有所指點,即「思想需要靠儀式來支撐」。當民眾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之後,才會有所概念。同時,祭孔大典,黃帝陵祭祀大典、中華誦經典詩文誦讀、百家講壇、國學大講堂等一大批祭祀活動和宣教活動,都為民眾的參與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此外,像古琴、古箏等具有中華文化符號特徵的藝術載體,近年來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快速普及,也體現了民眾的參與積極性。民眾也只有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狀態下,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國學的思想,才能夠真正提升民族認同感、自信心和歸屬感。 從行業角度來看,國學傳承是一個應用的問題,即從提煉東方智慧入手,將國學蘊含的思想融入到管理之中,進而提升凝聚力、執行力和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市場競爭、資源競爭、壟斷與反壟斷、傾銷與反傾銷、並購與反並購、賄賂、暗箱操作、潛規則等等,這些由經濟利益的訴求而衍生出來的「客觀」存在作為一種由頭或者是一種手段頻繁地撞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傳統文化回歸帶動的國學熱讓人們感受到了規避風險、和諧發展的東方智慧的光芒,但是,僅僅感受是不夠的,還要加以提煉和應用。近年來,官方和非官方組織開展的以國學為主題的黨員領導幹部素養提升、企業家心智(領導力)提升、師資培訓等教育培訓活動,都極大程度地促進了國學的應用。筆者接觸的南皮縣醫院將「績效管理」轉變為「品績管理」,天津一高科技企業 「予禮於制」,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救死扶傷的大愛和禮賢下士的真誠。 古之學者耕且養,百戰歸來再讀書。同事拼湊的一段小詩,借來以饗讀者,終其意——讓我們 做有傳統文化修養的現代公民。
H. 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有什麼關系
區別在於:國學相較於傳統文化,多了一層學術的含義。 學術簡介: 學術,是指系統專門的學問,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學術,是指對於方法的學習。它區別於學習知識。 國學簡介: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傳統文化簡介: 傳統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I. 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你怎麼看待『『國學熱』』現象
中國文化只有每個中國人自己用心傳承才能走向世界,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每個中國人將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傳承發揚是最有力的推廣。大成國學院認為現在的國學熱現象正說明了中國人正在覺醒,正在走向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道路。不管是否由於外國人的原因才促使我們國人「國學熱」,這始終是一個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