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家治國之道:勢術法結合的內容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在法家的治國之道中,勢術法結合是一大重要思想。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 法家文化 中了解關於勢術法結合的主要內容吧。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當代學者劉木魚(劉鐸)在《非法非人治》中提到:「法之衛意,在乎君政,政之所為,在乎一道」。
戰國初期,封建制在各諸侯國相繼建立,應經濟、政治、思想領域全面變革奴隸制的需要,產生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法家學派。這一學派的思想家在理論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別,但都主張以「法」治國。
講學於稷下學宮的齊國法家,繼承發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黃老之學,主張法禮並重,先德後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較為溫和的法治理論。《管子》中的法家著作和帛書《經法》、《十六經》、《稱》、《道原》等是他們的代表作。
而秦晉兩國的法家則主張嚴刑峻罰,反對禮義說教,專重於法、術、勢,獎勵耕戰,富國強兵,力並天下。他們是法家中激烈而徹底的一派,政績顯著。歷史上通常把秦晉法家視為先秦法家學派的主要代表。
秦晉法家的創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盡地力之教」,主張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調整租谷,創「平糴」法,兼顧農人與市民的利益。
他還收集當時諸國刑律,編成《法經》6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法經》為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
與李悝同時期的吳起先在魏國進行兵制改革,後又在楚國進行政治改革,「明法審會,損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打破舊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強迫舊貴族徙邊墾荒,獎勵「戰斗之士」。
後來,商鞅在秦實行兩次變法,主要內容是: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農戰,凡勤於耕織而多繳粟帛者可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可授以爵位;實行郡縣制;主張用嚴刑重罰以杜絕犯罪。
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輕視知識文化的作用。他用發展觀點看待歷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㈡ 法家思想治國 對後世有何影響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研究國家治理方式的學派,提出了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它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戰國時期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
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常識法制篇。
㈢ 法家對中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多深遠和儒家比呢
法家以家治國,它提出了:公平,公正,公平的口號!誰犯了法都要受到刑法。只不過它的法不是我們今天的法治,而是王法,只對天子有益的法。
而儒家提倡的仁義,儒家講要仁愛,親親之愛。就是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有等級有差別的愛。
從治國理念來看:儒家的政治理念就是德治,用道德去教化人民。而法家則是用刑法來約束人民。換句話說:儒家的理念是只要人人都做好人,而法家的理念是人人不做壞事。這是儒法之間最大的區別。
至於從實際的角度來看,還是法家深遠!從文化的角度看,儒家比較深遠。
㈣ 歷史法家思想對中國有何影響
一、正面影響
1、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利於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
法家的政治思想,由於切合時代環境的需要,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暫新的局面。秦始皇推展中央集權的措施,實得力於韓非、李斯思想的運用;
而後漢代的大一統,雖然沿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實際上政治上採用的手段是外儒內法,這樣才能有效地鞏固中央集權。
以至後來的唐代武皇時期、宋代的分封制時期、元代大一統、明清以至近代史,對於維護祖國疆域的領土完整和統一,法家思想都起著主導的作用。
而大一統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2、政策和法律的嚴明易於維護社會的安定,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法家重視法治,首先採取的措施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第二個措施是「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
3、大力提倡法的拘束力和權威性。
強調人民和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把法的公平性、權威性和拘束力綜合到一起。《商君書》也認為君主應受到法的制約。
正如資產級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一樣。法家關於法律與平等的思想作為思想本身,有其超越其時代政治斗爭的意義和價值。
二、負面影響
1、強調法律價值的絕對性,忽視德治,不利於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
我們知道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才出現的。這就決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其滯後性。
如把它的作用加以無限擴大,就會產生負面作用。比如涉及人們思想、認識、信仰等領域就不能用法律調節。
又如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也不宜採用法律手段,而應用道德來約束。這一純功利的刻薄寡情主義,曾迅速導致了秦亡。
2、法自君出,實行「獨斷」,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
法家主張立法權掌握在君主手中,臣下不得行使。從而建立起一種君主極端專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我們知道一個沒有約束的權力,是可怕的。事實上,歷史上眾多的朝代都是因為這一因素而最終導致滅亡。獨斷專行,並不利於皇權的長治久安。
3、「強國弱民」,在根本上不利於社會的安定。
在法家看來,富國與富民,強國與強民是對立的,二者不可兼得。韓非甚至主張應當讓人民經常處於飢寒而求食不能的狀態,仰仗國家祿賞才能存活,才能保證人民順從國家的法令。
主張無限的擴大國家權利而縮小人民的利益,這是法家理論的一個危機。如果當人民貧弱到不能生活時,他們就不會再等待國家的食祿,而會起來奪食,到時任何賞罰都將失去作用,國家強盛將不復存在。
三、總結。
總之,法家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讓國家在當時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不被吞並。以當時的社會條件來看,法家的思想是非常進步的。
但是作為一把「雙刃劍」,法家思想對後世政治的影響,既有它強大的積極作用,也有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
(4)中國要是以法家治國會如何擴展閱讀:
法家學派來源
法家思想源頭可上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說「法家者流,蓋出自理官。」意思是,法家這類人,大概都是從理官發展而來。
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晉國的郭偃、鄭國的子產等人頒布法令與刑書,改革田賦制度,促進封建化過程,成為春秋時期法家學派的思想先驅。在哲學上,他們表述了一些唯物主義的觀點。
管仲及其後繼者提出「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的觀點,即承認自然界有其客觀的規律,反對天人感應的觀念。
戰國時期法家先賢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樂毅、劇辛相繼在各國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可以使平民通過開墾荒地、獲得軍功等渠道成為新的土地所有者。
讓國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機會,瓦解了周朝的等級制度。從根本上動搖了靠血緣紐帶維系的貴族政體。
㈤ 幾千年來如果罷黜了儒家,選擇堅持法家治國會怎樣
封建王朝治國之道,本來就是「明儒暗法」。儒只是提供了思想道德上的行為准則供子民仿效,實際上統治階層治理國家,還是法家的那一套。
至於道家那種無為治國,只適用於原始社會和全體人民思想境界已達到無私狀態的理想社會,用在其他時代勢必造成無政府狀態,天下大亂。
㈥ 如果中國古代沒有採用儒家思想,而是採用法家思想爾後的形式會如何,會發展成何樣。
這問題很簡單,因為不需要回答,歷史是沒有假設的,一種法家思想是術,不是道,其結果必然崩潰,法家思想所帶來的是極端專政,我不知道你看過法家的書或者了解過法家的思想沒,其思想極其極端,「棄灰於市者,斬」,亂丟垃圾,動輒砍手坎腳斬首,你能想像是什麼樣子嘛?!《商君書》裡面去強和弱民你可以看一看,在法家思想的治理下,國家簡直如同地獄一般,因為在法家思想看來,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是相沖突的,如同一個蹺蹺板,所以國家就要把人民當奴隸一樣壓制,連思想都沒有,只有一種人,農民兼戰士,種地打仗,國家只為打仗而存在,不停的攻伐,所以,為什麼稱秦朝的軍隊為虎狼之師,法家思想最直接的結果不是文明,不是落後,而是野蠻,這顯然與歷史潮流不符,其結果最終只能失敗,一樓說的法家思想會不斷完善,這點不需要指望,這就是儒家被接受的原因,儒家趨於中庸,而道家和法家則極端,道家一般的人窮極一生都不可能達到,是不能實現的空想,再者,儒家的同化能力極強,道家 法家 陰陽家等等都在儒家所吸收同化,到最後是什麼樣子呢,你有的我有,你沒有的我有,而且人性化,更適合社會的進步,更適合統治者的需求。人始終是人,是不可能變成只會種地打仗的動物的。
㈦ 中國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進程和意義
一,試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網路知道 > 教育/學業/考試 > 高考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二,怎樣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知識堂首頁 > 社會人文 > 政黨政治最佳答案: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總結長期的執政治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的基本治國方略。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和發展目標,依法治國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任務促使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應運而生,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依法治國的內涵。在新的形勢下對依法治國進行與時俱進的理解和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一、依法治國不僅是治國的基本方略,而且是我們黨的重要價值目標法治是一種治國之道,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念,法治或人治的取捨實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黨的十五大報告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依法治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並被視為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不僅是我們黨就治國方式作出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決策,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價值選擇。把法治設定為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意味著法治不僅被當作一種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成為黨和國家所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念。二、依法治國在本質上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標和要求相一致法治是被世界各國長期的歷史實踐所證明了的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有效辦法,是全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世界文化的進步。就社會主義中國而言,法治針對的是權力的濫用,它反對特權,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法治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客觀要求。因此,依法治國本質上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法的價值取向,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可以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靈魂,是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也是衡量我國法治建設成敗得失的標准。我們立法和執法的整個過程都要體現和服務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是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的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領導,主要表現為「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作為執政黨,黨的領導的核心內容是領導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掌管國家權力,途徑是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大的基本職能是立法和監督法律的實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通過人大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黨組織推薦的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須經人大認可。黨領導、指導立法,但又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依法治國既保證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又要求黨通過法治來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從而避免以黨代政、黨政不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都必須服務於人民當家作主。在當前的情況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關鍵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其職能和作用得以真正實現和充分發揮。四、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執政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標志著我們黨執政方式和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發展和轉變。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堅持依法執政,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並把依法執政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一起作為我黨執政黨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依法執政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和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提高司法人員素質,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保障;以保證司法公正為目標,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形成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制保障。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國家政權機關中的骨幹絕大多數是中共黨員。這就意味著,我國能否實行依法治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黨及其廣大黨政幹部能否做到依法執政。當前,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五、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以德治國的基本含義和要求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並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道德和法律作為上層建築的中要組成部分,是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道德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培養和提高社會成員的修養和思想覺悟。兩者具有共同的社會目的,即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穩定、和諧與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再次強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就是把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服務於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經濟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就國家和社會的有效治理而言,法治與德治歷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做到德治和法治並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片面強調法治而忽視德治的思想是錯誤和有害的。法治以德治為基礎,良好的道德風尚是法治有效性的社會基礎,只有法治和德治並舉方可長治久安。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社會主義道德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目標。
㈧ 法家的治國之道
法家治國之道
制定法律
「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法的作用是約束百姓的行為。而君王擁有權勢可以懲罰違法之人,可以獎賞順服王法的人。通過賞罰來督促百姓的理論依據是人性趨利避害。同時韓非子還補充道:「夫聖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聖人治國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惡。一國之內為善的人不計其數;使少數作惡的人不作惡,國家便能太平。君王治國,是依靠眾人的力量並使(那小部分作惡的人)去除惡。所以,(治理一個國家)不要老是著眼於提倡好的道德,而應致力於建立(那管理少數作惡者的)條文。據此推論,君王只需掌握法律,以法治民,社會就會天下太平,而只以宣揚好的道德教化來治理國家是徒勞的。
循名而責實
這是法家對「正名」的解釋。君王需要有一套駕馭臣子的權術。而擔任一定職務的官吏有責任去完成其職務所要求的各項工作。君王的職責是把某項名義的職務授給某人,這項職務所要求的工作已經在相關法律中明確規定,君王只關心某個官吏是否恪盡職守,至於怎樣完成工作要求,是臣子本身的事,不需要君王指導。君王要做的只是:完成任務有賞,完不成任務受罰。關鍵是君王如何選擇合適人去擔任某項職務。「為人臣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罰。」這樣,能者居上位,無能者淘汰。
好利惡害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說過,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因而,法家將「好利惡害」得人性與國家富強結合起來,用賞賜、刑罰誘使、驅使人們「耕」、「戰」、「告奸」,凡是生產糧食多的、殺敵有功的、揭發違法犯罪的,都可以得到官爵、田宅,任何人,不論出身如何,只要努力按照國家的法令去做,就可以得到富貴榮華,而國家也就富強起來了。
治道不法古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術勢結合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當代學者劉木魚(劉鐸)在《非法非人治》中提到:「法之衛意,在乎君政,政之所為,在乎一道」。
戰國初期,封建制在各諸侯國相繼建立,應經濟、政治、思想領域全面變革奴隸制的需要,產生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法家學派。這一學派的思想家在理論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別,但都主張以「法」治國。講學於稷下學宮的齊國法家,繼承發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黃老之學,主張法禮並重,先德後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較為溫和的法治理論。《管子》中的法家著作和帛書《經法》、《十六經》、《稱》、《道原》等是他們的代表作。而秦晉兩國的法家則主張嚴刑峻罰,反對禮義說教,專重於法、術、勢,獎勵耕戰,富國強兵,力並天下。他們是法家中激烈而徹底的一派,政績顯著。歷史上通常把秦晉法家視為先秦法家學派的主要代表。
秦晉法家的創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盡地力之教」,主張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調整租谷,創「平糴」法,兼顧農人與市民的利益。他還收集當時諸國刑律,編成《法經》6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法經》為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與李悝同時期的吳起先在魏國進行兵制改革,後又在楚國進行政治改革,「明法審會,損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打破舊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強迫舊貴族徙邊墾荒,獎勵「戰斗之士」。後來,商鞅在秦實行兩次變法,主要內容是: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農戰,凡勤於耕織而多繳粟帛者可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可授以爵位;實行郡縣制;主張用嚴刑重罰以杜絕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輕視知識文化的作用。他用發展觀點看待歷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鞅重「法」,申不害則重「術」。「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韓非子·定法》)。為了防備大臣操縱權力、玩弄法柄,申不害建議最高統治者必須用術,君主應以「獨視」、「獨聽」、「獨斷」的手段來實行統治。他認為,「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君主「方寸之機正而天下治,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君主個人的言論和主張可以決定國家的興亡,表明了專制獨裁主義的思想。
慎到是法家中強調「勢」治的一派,主張君主可以「握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他從「棄知去己」的觀點出發,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他以法為最高准則,提倡「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君臣》),強調「法」必須和「勢」相結合,把君主的權勢看作行法的力量,所謂「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缶賢者」,但他又認為國家的存亡並非全由君主一人的力量所決定。「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承認「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提出「守法而不變則衰」。
戰國末期的韓非集秦晉法家思想之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將法治理論系統化。他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剪除私門勢力,「以法為教」,厲行賞罰,獎勵耕戰。在歷史觀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異則備變」的觀點,把歷史的發展分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和當今之世。在哲學上,用唯物主義觀點改造老子關於「道」的學說,指出「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認為道是萬物發展的總規律,理是個別事物的特殊規律。強調人必須遵循客觀的規律進行活動。在認識論方面,他提出「參驗」的方法,以「功用」的實際效果檢驗人的言行,認為「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這種把「參驗」作為判別知識真偽的思想,對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法家學派的法治理論對春秋戰國之際進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的封建國家起了重大的作用,並成為秦王朝的統治思想。到了西漢以後,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學的體系中,德刑並用,成為維護地主階級專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對以後的一些唯物主義者和進步思想家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法布於眾
法要「布之於眾」既然法律是君主治理國家的依據,是人民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那麼法律就應當以成文的形式出現,並做到公布於眾,並爭取做到「家喻戶曉」。韓非強調:「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法之所以公布,其目的有二:一是「使萬民知所避就」,能以法律自戒,二是為了監督官吏公開斷案,防止罪犯法外求情。
依法辦事
要嚴格依法辦事,維護其權威性。法家堅決反對在「法令」之外講仁愛、道德,韓非子明確指出:「明其法禁,察其謀計。法明,則內無變亂之患;計得,則外無死虜之禍。故存國者,非仁義也。」他認為,「任法而治」要排除一切人為的因素,以免「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正所謂「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刑無等級
法家認為,法一旦頒布生效,就必須「官不私親,法不遺愛」,君臣要「任法去私」。強調「法」作為規范社會的統一標准,乃「尺寸也,繩墨也,規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形象說明了「法」的客觀性和穩定性,在運用過程中不因人的主觀因素不同而發生變化,對任何人都應當做到一視同仁。所謂「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皆體現了法家公平執法的決心。
法律穩定
「壹法」、「一尊」強調統一法律的內容、立法權,並保持法的穩定性,即:「壹法」、「一尊」。「法莫如一而固」,「一」指的就是「法」的內容,不能「故新相反,前後相悖」,「固」則指保持法的穩定性,「朝令夕改」只會是亡國之道,這也反映了戰國末期,法家從「變法」到「定法」的立場之轉變,只有「政法獨制於主」,才能保證「政不二門」,達到統一立法權之目的。
㈨ 如果漢朝依然採用法家思想治國 對後世有何影響
如果漢朝依舊效仿秦朝,採用法家治國,必然也會用較粗暴的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
為了社會穩定,會盡量使階層固化,這樣老百姓的生活應該會比較壓抑吧。
畢竟儒家還有在思想上指導人民的作用,法家基本上就是帝王之術。
老百姓缺乏信仰,對社會氣氛不滿,很容易受到「反動分子」煽動,估計漢朝也未必會存活的很久。
㈩ 你認為應該如何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
一、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社會主義法治正確政治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徵就是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級黨組織必須轉變領導方式、執政方式,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二、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
國有國法,黨有黨規。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黨規黨紀是管黨治黨建設黨的重要法寶。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首要的是維護黨章的嚴肅性。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黨是肩負神聖使命的政治組織,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職責的公民。
與時俱進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黨規黨紀應著重規范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保證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保持優良作風、堅守道德操守,做到要義明確、簡明易懂、便於執行。
三、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從中國實際出發,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要吸收中華民族修齊治平的文化營養。文化自信是「三個自信」的總源頭。領導幹部要知古鑒今、心存敬畏和戒懼。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強調「民惟邦本」「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告誡為政者必須體察民情、關注民生。
讓崇德重禮和遵紀守法相輔而行。治理國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規再健全、再完備,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執行。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實現他律和自律的結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讓道德和法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實現依法治國。
四、從嚴治黨、嚴明黨紀,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新形勢下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面對著各種挑戰和風險。從嚴治黨關鍵在嚴格執紀。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再好的制度不執行、形同虛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遵守黨規黨紀。各級紀檢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敢於擔當、敢抓敢管,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堅決同違反黨紀的行為作斗爭,確保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要抓早抓小,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防止小錯釀成大錯,以鐵的紀律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