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塔的由來與發展,傳統文化中的塔是怎麼來的
寶塔是中國傳統的建築物。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隨處都能見到保留到今天的古塔。
其實,寶塔並不是中國的「原產」,而是起源於印度。漢代,隨著佛教從印度傳人中國,塔也「進口」到了中國。「塔」是印度梵語的譯音,本義是墳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圓寂後用來埋放骨灰的地方。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中國寶塔,是中印建築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的古塔建築多種多樣,從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發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多種形狀。從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磚塔、石塔、鐵塔、銅塔、琉璃塔,甚至還有金塔、銀塔、珍珠塔。中國寶塔的層數一般是單數,通常有五層到十三層。
應縣木塔
中國古代的小說中,常常描寫到塔具有的神奇力量。如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寶塔能夠降妖伏魔;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被和尚法海鎮在雷峰塔下等等,這是因為佛教認為塔具有驅逐妖魔、護佑百姓的作用。
大理三塔
在中國城鄉的高山上、江河邊,屹立著眾多的古塔。現存的著名古塔有:西安的大雁塔、山西應縣木塔、河南開封鐵塔、河北定縣開元寺磚塔、杭州的六合塔、北京香山的琉璃塔等等。這些古塔反映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建築藝術,也把中國的山河點綴得更加美麗。
『貳』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中國最早的塔———普彤塔
河北省南宮市有座舉世聞名的佛塔———普彤塔 ,它坐落在南宮市普彤寺內,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落成,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比河南洛陽白馬寺塔還早建一年。
據《後漢書》記載:「世傳明帝夜寐南宮,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譴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高僧傳》卷一記載:「明帝劉庄永平中,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尋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攝摩騰、竺法蘭,邀二人來中國……」相傳,建佛塔選址南宮城內,是因漢明帝劉庄隨其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曾在南宮駐蹕並在大風亭下,對灶燎衣、吃飯歇息。劉秀言此地是風水寶地。攝摩騰和竺法蘭在回洛陽途中,明帝劉庄命其在南宮大風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為八角實心磚塔,共9級,塔高33米,底層直徑5米,塔身每級出檐,檐下翹置斗拱。塔的須彌座正南面,有一門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磚井,磚井東、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這種佛龕營造方式,實屬罕見。在風雨剝蝕的漫長歲月中,普彤塔經過魏(三國)、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維修。明嘉靖十五年維修時籌集資金甚多,動工規模較大,按明代建築風格修塔一新。1966年邢台地震,塔頂震掉銅佛3尊,均為紅銅質菩薩像,最大的一尊是觀音菩薩,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觀音菩薩安詳地坐於「海天佛國」(東海小島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經、口念經語、衣著佛珠、一足蹬著海岸,足下蹬蓮,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蓮一株,海水波濤滾滾,上浮海馬、魚、海螺等海生動物和佛經、元寶等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庄嚴形象栩栩如生。背部刻有銘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騰建竺法蘭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於佛經《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解釋:「普以周普為義」。佛學「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彤」為硃色。東漢時,娘娘住的皇宮塗硃色,叫「彤庭」,因為塔後普彤寺內供奉著菩薩,塔身及寺均為硃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這是我剪切的
要感謝 網路的naonao1221
『叄』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聖經記載人類最早的塔是巴別塔,從巴別塔開始,人類開始有了各自的語言和文化,不再是一個統一民族,關於塔的記憶人類的許多民族都有記憶。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皇陵就連遠在南美的印第安人也有金字塔,如今中國佛教的塔和金字塔有相同的功能,就是對於短暫的人生的不甘心,對於永恆的嚮往,高聳的建築物,最能表達人們的這個願望和理想。
『肆』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築塔在東漢時期隨佛教傳入中國,後來中國的塔又有了自己的變化,到後來已經創造了不同於印度塔的塔形了。
『伍』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印度傳來的
塔,源於古印度興建的年代,一說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孤獨長者就已開始,建造用以供養佛陀的頭發、指甲來表達人們對佛陀的崇敬。一說是佛陀湟磐後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譯「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譯「塔婆」(Thupo),別音「兜婆」或稱「浮屠」漢文意譯為「聚」、「高顯」、「方墳」、「圓冢」、「靈廟」等
『陸』 「古塔」本是舶來品,與儒釋道相融合後,有了哪些「中國韻味」
安慶市迎江寺的振風塔
總結
塔的出現源於印度佛教,但是卻在數千年的演進中脫胎於佛教,與中國的宗教,建築相結合,衍生出具有其他意義的功能。在傳統審美的浸淫下,其宗教神秘性不斷弱化,世俗審美性不斷增強,並在不同朝代中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風格,或是綺麗,或是質朴。與其將其稱為是具有神性的宗教產物,毋寧說是中外文化交融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建築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既具有先天的佛家色彩,又有千年來沉澱的儒道意蘊,同時還承擔了多層次的功能,是中華建築寶庫中,一顆瑰麗的明珠。
參考文獻:
1、《中國古塔的類型和作用》
2、《中國古塔的儒釋道文化意蘊》
3、《中國古塔及其審美文化特徵》
4、《唐摭言》
『柒』 從()傳入中國塔這種建築藝術形式。
從印度傳入中國塔這種建築藝術形式。中國塔是中國古代文明、文化的一種重要標志和象徵,也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一個重要類型。
中國塔是寺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長期建造,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豐富。小型的塔可作為雕刻藝術品,紀念品。這也是對中國古代文化、東方文化的一個拓展,因此有助於中國古代文化工作者、古建築愛好者的教學、研究、設計;對佛教研究者有參考以及收藏價值。
中國塔的研究意義。
高大的中國塔是古代的多層建築,它涉及到不同歷史時期的狀況,也涉及到不同歷史時期的結構、力學等各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古塔本身的表現已超過其作為建築物本身的價值和意義,而且還將歷史學,文化學,宗教學,哲學,美學,考古學,民族學乃至旅遊學等不同學科的價值集於一身。對塔從不同側面全方位地研究,是一個有十分重大意義的課題。
『捌』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築塔在東漢時期隨佛教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