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畫的藝術特點
中國畫有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是文化人文;第二是詩意的;第三的是筆墨。中國畫強調「向大自然學習,中德鑫源」,要求「仙邑村,繪畫的目的」,注重人與景觀的融合,以形式表現精神、形神兼備、生動的意境。
Ⅱ 中國畫的三大特點是什麼
中國畫的主要特點有:
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②、以墨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
③、與詩、書、印密切配合。
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依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評論:
1、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2、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3、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4、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國畫中,描一條蛋形線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並無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又如畫一曲尺形線表示人的鼻頭,其實鼻頭上也並無此線,此線是鼻與臉的界線。
(2)中國畫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璜之。
人物畫從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科。五代、兩宋流派競出,水墨畫隨之盛行,山水畫蔚成大科。文人畫在宋代已有發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明清和近代續有發展,日益側重達意暢神。
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製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Ⅲ 中國畫歷史悠久,中國畫有什麼樣的特點
引言:中國畫如果要從戰國的帛畫算起,我國的繪畫至少有2300年以上的歷史。而中國畫這三個字出現是在西洋畫出現以後,泛指一切非西洋畫的中國繪畫。中國畫有他自己獨特的魅力,並且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很多文人的拿手戲。中國畫用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並且中國畫通過以墨水點滴表現出一種恢宏的氣勢。
中國畫這種文化是一項非常有益於培養審美情趣的愛好。而且也是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傳承。而且無論是對意象和意境的描寫都表現了中國人骨子裡那份對灑脫。
Ⅳ 寫出中國畫的主要特點(簡答題)
特點:
(1)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2)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3)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4) 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
(4)中國畫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畫歷史悠久,宋朝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朝後,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
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是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主張的畫家。唐代閻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的貢獻。唐以後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明朝之後,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
國畫和西方繪畫的原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現代國畫的發展也開始吸收西方繪畫的一些技巧,如明暗光影的配置,人體解剖的准確等,也有畫家將國畫的意境用於油畫創作上。
Ⅳ 中國畫的特點是什麼
相對西洋畫來說,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西洋畫呢?則講求「以形寫形」,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這是不無道理的。
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還表現在其藝術手法、藝術分科、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多個方面。按照藝術的手法來分,中國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工筆就是用畫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而寫意呢?相對「工筆」而言,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到。兼工帶寫的形式則是把工筆和寫意這兩種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
從藝術的分科來看,中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它主要是以描繪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而中國畫中的畜獸、鞍馬、昆蟲、蔬果等畫可分別歸入此三類。
Ⅵ 簡述中國畫的特點
一、立意為先、胸有成竹——中國畫的構思
中國畫創作以立意為先,許多繪畫理論家都首先強調這一點,不管是畫山水、畫人物,還是畫花鳥。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所言的「六法」中有一段相關的論述:「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認為立意在先、畫中才能有奇態、有奇意。
宋代以畫梅花著稱的華光和尚,所著的《畫梅指迷》中有一段「畫梅全訣」,開頭即言「畫梅有訣,立意為先」。
清代的方薰《山靜居畫論》也強調立意與作畫的關系:「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古則古。」認為平庸者作畫必平庸,俗氣者作畫也俗氣,因為缺乏畫家最寶貴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也有類似的論點,他曾說:「一個畫家應當描繪兩件最主要的東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圖。」這與中國晉代畫家顧愷之所提出的「巧密於精思」十分一致。
「意」一是畫家對現實生活的豐富體察、創作經驗的充分積累;另一點便是畫家本人的修養,這樣在創作之先,畫什麼,怎麼畫在腦海中形成成熟的構思。
宋代畫家文與可畫竹之「成竹於胸」,即在他沒有落筆畫竹之前,腦海中已有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筆下躍躍欲出,便能落筆而就。
在張彥遠提出「立意」之前,南朝齊謝赫即有「創意」、「用意」之說。創意之畫,不落陳套,用意精當,借景以生境,筆少而意多,在這一意義上講,作為一個畫家,不僅要在平時注意練筆、錘煉個人的表現技巧,更為重要者,還需加強練意之功。
二、以線造型、以形傳神——中國畫的造型規律
中國畫是以線存形,通過線條勾出輪廓、質感、體積來。德國的詩人歌德稱美術有用光表現得神態活現的那種本領,說明西洋畫以用光為造型手段之一。
但中國畫主要是以線為造型之基礎,這就使中西繪畫在造型手段上有明顯之分野,但這並非說西洋畫完全排斥用線,而是說光可以作為繪畫的主要語言而用於繪畫的。
法國的羅丹曾經強調過「一根規定的線條通貫著大宇宙」,是說造型藝術從宇宙如何分割出來的問題,也並非以此作為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段來看待。而中國畫無論對山水的皴線或是衣服的紋線,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線型、巧妙地描繪著各種形象。
「以形寫神」是晉代畫家顧愷之畫論的核心觀點,確立了中國藝術「神高於形」的藝術觀。它與純以抽象性為高的近代歐洲美學觀具有很大的區別,即畫人不僅僅局限於形似、還要升高於神似,畫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僅僅停止於外形的模擬,不拘泥於自然的真實、
這一論見為藝術家建立起藝術應竭力企求的高度的理論,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歷代出現了許多「傳神寫照」的佳作,該理論也成為指導繪畫的一個重要准則。
三、多點透視、計白當黑——中國畫的構圖法則
中國畫既用焦點透視法,也用散點透視法,既有嚴守真實的畫面空間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實,按構圖需要而平列的空間和布白,這樣就使物象在畫面出現時。
可以按實物在畫面上的藝術需要,伸長或縮短以變化其形象,更換其位置。一株低於視平線的牡丹花,也可架高於視平線之上,而取得透視的最佳效果。
中國畫在空白處尤其注意經營,常常借用書法上的計白當黑,「無畫處皆成妙境」,即沒有畫面的部位也需要認真地推敲與處理。
四、隨類賦彩、色彩相和——中國畫的色彩法則
中國畫的色彩,不拘泥於光源冷暖色調的局限,而是重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沒那麼強調在特殊光線下的條件色。畫哪一件物品,就賦予哪一件物品的基本色,達到色與物、色與線、色與墨、色與色的調和。
五、情景相融、氣韻生動——中國畫的意境
中國畫要求筆與墨合,情與景合。現實中無限豐富的景象,給畫家以強烈的形象感染力。畫家憑借著這種感受,激起描繪這些景象的激情,於是作品作為情景相生的復寫而重現,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於氣韻生動,即是畫家所創造的藝術靈境,不同於一般的寫生畫,應富有生氣,新鮮而活潑,有詩一般的韻味,使觀者神往無窮。如果沒有表現出如此生動、如此韻味豐富的內涵,也就無法給予人這些感受,而達不到中國畫富有引人人勝的意境。
六、詩、書、畫、印、紙、筆——中國畫的獨特形式
中國畫素有題字鈐印的做法,不僅文人畫,可以顯示其詩、書、畫的絕妙,即是一般的畫作,也常題字鈐印,體現傳統藝術的濃厚風味。從而更加豐富了中國畫表現形式的完美性。使詩書畫印結合的渾然一體,奠定中國民族繪畫的基本特點。
題字和詩句,可以提高或補充接受者對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能豐富構圖的變化,起到互相襯映,互為顯彰,點綴與平衡構圖的多方面作用。
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也決定著中國畫的特色。中國畫是運用絹和紙作畫,特別是生宣紙的出現,更加發揮了筆趣和墨韻。
宜紙的滲性,毛筆的尖錐,使得筆鋒無窮變化,產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時形成了各種技法和描法、畫法和筆法。追求筆、墨在宣紙上出現的自然復雜變化和意想不到的意趣。
(6)中國畫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畫的形式
1、中堂
客廳中間牆壁適宜掛上一幅巨大字畫,稱為「中堂」。
2、條幅
條幅可橫可直,橫者與匾額相類。無論書法或國畫,可以設計為一個條幅或四個甚至多個條幅。常見的有春夏秋冬條幅。各繪四季花鳥或山水,四幅為一組。
3、小品
就是指體積較細的字畫。可橫可直,裝裱之後,適宜懸掛較細牆壁或房間,十分精緻。
4、鏡框
將字畫用木框或金屬裝框,上壓玻璃或膠片,就成為壓鏡。
5、卷軸
是中國畫特有的,將字畫裝裱成條幅,下加圓木作軸,把字畫卷在軸外,以便收藏。
6、扇面
將摺扇或圓扇的扇面上題字寫畫取來裝裱,可成壓鏡。由於圓形或扇形的形式美麗,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才作畫,然後裝裱,別具風格。
7、冊頁
將字畫裝訂成冊。
8、長卷
將畫裱成長軸一卷,成為長卷,多是橫看,其畫面連續不斷。
9、斗方
將小品裝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畫,成為斗方。可壓鏡,可平裱。
10、屏風
有單幅或折幅,坐立於地作屏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