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為何不斷經歷改朝換代
我們都知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朝代更迭非常之頻繁,強如大漢王朝有400餘年國祚,唐、宋兩朝一共600餘年,這三個王朝在封建歷史上算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秦、隋之大統一王朝二世而亡,其餘諸如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段時期,改朝換代之頻率更是令人咋舌。對於其中之原由,大多數人喜歡總結為“氣數”,因為任何朝代如同人一般都逃脫不了由始而終、由生到死的自然規律。當然,從中國封建歷史這一大整體的宏觀角度來看,“氣數”之說的確有它的正確性。但是,僅僅用“氣數”二字來概括中國封建歷史改朝換代之原因,難免過於籠統,令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專斷除了會導致決策的失誤,還會引無數被統治者的覬覦,因為這種至尊無上的地位和獨斷專行的特權所有人都渴望擁有,想要擁有,必然需要推翻,也就是改朝換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亦是如此。西漢末年,皇權旁落,權臣王莽索性推翻西漢建立新朝;後周統治者年幼無權,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乾脆於陳橋發動兵變建立起宋王朝。這皆已表明,皇權巨大的誘惑性,往往也會導致朝代的更迭。
內憂外患的摧殘
所謂內憂,往往指統治期內所發生的一些旱災、水災、蝗災、瘟疫等一系列不可抗拒的災禍,導致本身就十分脆弱的農業經濟陷入崩潰,農業一經崩潰,百姓便會流離失所,統治者倘若沒有處理得當,換來的便是百姓為生存而不得鋌而走險的起義抗爭,這對歷代統治者來講都是一直存在並難以解決的一大難題。
而外患,在中國封建歷史當中也是一直存在的, 從漢朝到明朝,從匈奴到北蒙、金人再到滿人,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所必須面對的難題,中原統治政權強,少數民族政權則得到安撫並能夠和平相處;中原統治政權弱,少數民族主權則入主中原改朝換代,如蒙元與滿清。
天災易導致內憂,內憂則易引來外患,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朝代更迭也就隨之而來。在中國封建歷史上也存在過這樣的一個情況:
明朝末年,朝政已是動盪不安,而在此時,陝北關中地區卻又連年遭受旱災,這對於無數農民百姓來講無疑是一場打擊,由於國庫空虛,朝廷對於這場旱災的處置顯得蒼白無力,在這種情況下,遭受旱災的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以揭竿而起,這當中就涌現出了李自成這類浩浩盪盪的農民起義,其對已是江河日下的大明政權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大明為鎮壓這場起義的同時,覬覦中原政權已久的後金政權也在北邊不斷侵蝕著大明國土,甚至與大明政權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面對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勤如崇禎帝也是無力回天,最後只得接受國破家亡、滿清代明的殘酷事實。
結語:
縱觀中國封建歷史,以“專制”為主線的王朝統治歷經數千年,而其朝代更迭也是這當中的一大必有之特徵。究其原因,遠遠不止筆者上述之所談,其中“奧秘”也是很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Ⅱ 為什麼中國歷史總是不停地改朝換代呢
中國封建社會有很多個朝代,比較有影響力的大一統王朝大概有23個,平均每個朝代享國九十多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一直在更迭,最長的朝代不到三百年,最短的朝代不過一兩年,比起千年一系的歐洲國家及日本來說,算是不停地改朝換代了!那麼為什麼世界歷史上只有中國不停地改朝換代呢?
其實小說《水滸傳》早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大地主晁蓋劫的是生辰綱,官府橫征暴斂的證據,代表著農民起義是官民矛盾,正所謂“官逼民反”。百姓承擔了稅收,還有免費的徭役、兵役,還要被橫征暴斂,對於只種地的農民來說是很容易破產的。事實上,每次農民起義屠殺的對象都是有目標的。
陳勝吳廣苦秦吏暴,殺其長官,各地起義軍紛紛殺掉地方官員響應。孫恩、盧循起義瞄準的也是各地縣令,隋末起義軍把隋朝官員殺個精光,還有北宋方臘、李自成等等,都是以報復官員來發泄仇恨,籠絡民心。
Ⅲ 中國歷史上為何不斷經歷改朝換代呢
主要是政治體制決定的。中國在古代一直處於中央集權的狀態。集權的結果是,某個人或者一小群人說了算。一旦這個人或者這個小領導班子開始墮落,肯定會導致人民生活貧困。此時,迫切需要一個新的領導人或新的集體領導來取代舊的集體領導。
但是舊社會的政治制度無法通過和平手段(比如全國大選)改變集體領導,最終必然要通過暴力手段實現權力變更的過程。
然而,西方社會更早進入民選政權的社會。因此,他們沒有必要通過暴力手段實現政權更迭,而只能通過手中的選票。暴力已經變得完全沒有意義。
Ⅳ 書記考試題:我國歷史上經常改朝換代的原因是什麼
1、階級固化。國家承平百年,階級就趨於固化,中下層無法獲得晉升渠道。
2、黨爭。在宋朝之前,國家基本上是世家貴族勛貴在管理,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在皇朝末期,這些權貴已經形成政治聯盟,互相打擊。東漢末期,世家與漢靈帝斗爭養大了黃巾,世家之間斗爭造就了三國。隋朝楊廣與門閥的斗爭天下大亂。唐朝牛李之爭。宋朝之後,科舉制度導致學閥的出現,學閥代替了門閥。學閥為代表的黨爭登上歷史舞台。宋朝保守派與改革派的斗爭。明朝楚黨東林黨之爭。朝代末期,只要是黨爭,沒有一方是正義的。都進入到為了反對而反對。導致善政不見,上令下達不了。
3、軍人地位。賞賜和爵位刺激軍人的榮譽感和收益。和平時期久了,爵位就多了,不值錢了,軍人地位下滑,軍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就必須打破和平。養寇自重,從唐朝開始出現。唐朝黃巢、明朝李自成都是被養大的。
4、自然災害。漢朝末年,自然災害產生黃巾軍。到了晉朝,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日子過不下去了,只能入侵中原。明朝整個朝代都屬於小冰河時期。到了末期達到頂峰,旱災澇災鼠疫此起彼伏,廣東6月大雪……
5、帝國擴張。擴張是帝國的生命線,當擴張停止,帝國進入衰退期。擴張有領土擴張、商業擴張、文化擴張多種擴張形式。但擴張需要成本,通訊和交通是其中最大的成本,所以帝國擴張是有極限的。帝國一旦停止擴張,帝國的生命就開始進入倒計時。
Ⅳ 歷史上,中國的朝代為何換來換去
歷史上,中國的朝代為何換來換去?而歐洲的會延續千年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面,朝代的更換替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這些朝代當中,持續的時間往往都不會超過三百年,這似乎也成為了我國古代王朝興衰的一個歷史規律,但是同樣是封建王朝的歐洲,卻幾乎沒有發生過如此頻繁的更換規律,甚至出現了延續上千年時間的王朝,這到底是為什麼了?
而在歐洲不一樣,歐洲的貴族文化非常興盛,皇帝的繼承有嚴格的血統要求,尤其是宗教統治的中世紀,它們的貴族階級和平民幾乎沒有任何的關系,有點像我們國家春秋時期的感覺!
Ⅵ 中國古代,老是改朝換代的原因是什麼呢
黃炎培先生曾經對中國歷史的興衰更替做了一個很好的點評:「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說的是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很迅速,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但是滅亡也很快。中國古代歷史改朝換代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歷來學者眾說紛紜,筆者試論之,不到之處請指正。
Ⅶ 中國歷史上為何不斷經歷改朝換代呢
這個其實就是所謂的“治亂循環”,而歷史上的歷朝歷代之所以走不出這個怪圈,主要原因是在封建統治下,朝政腐敗和資源分配殆盡是必然結果,從而激發官民矛盾。而由於中央集權制的穩固性,這種矛盾發展到最後只能通過改朝換代來收尾。
朝政腐敗的必然性
縱觀古代歷朝歷代,盛極而衰也是一個怪圈,每個朝代都不可避免。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是由於進取心的丟失,從而造成安逸思想滋生,最終致使朝政逐漸走向了腐敗。
矛盾激化到最後,走投無路的百姓只能選擇造反,力求打破固有階層,重新進行資源分配。而經歷過戰亂後,人口大量下降,原有王朝被推翻,各階層界限被打破,使得資源分配重新變得充裕,於是王朝再度逐漸變得穩固,直到下一批百姓再活不下去。
Ⅷ 中國古代為什麼會有改朝換代
縱觀中國古代的王朝,都存在這樣一個普遍性規律,那就是:王朝初期政治清明,休養生息,總結之前朝代的滅亡經驗;中期君主昏庸,官吏腐敗,外戚內廷干政,土地兼並嚴重;後期外族入侵、人民起義、宦官專權、地方割據等。這些原因不是所有朝代都會出現,但是從古代王朝最終滅亡來看這些原因或多或少都會有。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君主專制本身存在缺陷。君權高度集中,皇帝自身能力存在著考驗,有能力的君主畢竟是少數。君主弱勢,一般就是丞相文官集團掌權或宦官掌權,因為武將強勢就直接改朝換代了。農耕社會農民是最主要最廣大的群體,國家財政賦稅、徭役都需要靠農民,但是國家富強,農民頂多吃飽穿暖,更多的財富被地主階級、官僚階級和皇帝拿走了;國家衰弱,賦稅增加,地主、官僚更加壓榨農民,加上天災人禍,農民被迫起義,要麼被鎮壓,要麼改朝換代,新的統治者吸收教訓,初期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然後一個新的循環產生。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問題,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有限,統治階級又不肯讓利於民,最終導致問題矛盾激化,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