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字體有哪些

中國古代字體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4 12:37:29

㈠ 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字體有哪些

顏體、柳體、趙體、歐體、瘦金體。

1、顏體

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

「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庄嚴雄渾。

2、柳體

柳體是指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 778-865 )地書法作品字的總稱。

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3、趙體

趙體是元代初期書法家趙孟頫的字體。字形趨扁方,趙體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

趙體撇畫,捺畫,以及橫比較舒展,字勢橫展。借用行書,有的字介於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

4、歐體

歐體,始祖歐陽詢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今湖南)。

以楷書和行書著稱。為書法史上第一大楷書家,其字體被稱為"歐體",與顏(真卿)體,柳(公權)體,趙(孟頫)體並駕齊驅。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5、瘦金體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等。

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顏體

網路——柳體

網路——趙體

網路——歐體

網路——瘦金體

㈡ 中國古代主要有哪些字體

說到字體,我們都知道有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有周代的大篆書,秦代的小篆書,漢代的隸書,然後是草書。秦始皇統一了國家,“書與文”,整個國家的文字體系不斷發展。也就是說,漢字是從甲骨文、金文、草書、李興凱繼承下來的一種系統。漢代到這一時期,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字創作時期,書法與文字創作活動並駕齊驅,創新不斷。大書法家鍾友、王羲之、王先之、王桑謙都參加了。鍾游、王羲之、王獻之、王松謙等人的創新往往是對舊的加以革新,但當時又增添了一種純粹的新元素,那就是《四十二章經》和《涅槃經》中的天竺書。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梵文,另一種是魏晉未提及的佛經的漢譯。

創建新字體的例子相對較少,大約只有三種類型,一是少數民族,如水書。作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自製的漢字、借來的漢字和新創造的漢字。其中,自創字所佔的比例不是最大的,而是由於自創字是在水族箱中產生的,外界干擾較小,更全面地反映了水族箱字的開頭特徵,所以我們可以對水書中的自創字和漢字進行對比研究。日語假名、西夏語、遼契丹語屬於漢族以外的不同政權,它們參照漢字而形成新的形式。對於滿文、蒙文、藏文和徽字來說,整個系統都與漢字無關。韋小寶的56種書中包括了外國的胡書、天竺書,所以我們似乎無法完全為字體和書法畫下下劃線。

㈢ 中國古代字體中有哪些字體

從文字的發展規律和書法角度來說,屬於文字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包括書法家因個人風格而形成的書體),有如下字體: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簡書
隸書
章草
行書
今草
魏碑
楷書
狂草
行草
以上字體大致是按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但是書法史上歸納起來,總分為五種字體,稱五體書,即:
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隸——包括簡帛書
真(楷)——包括魏碑

草——包括章草、今草、行草和狂草
宋後,因活字印刷的發明,產生了用於印刷的專用字體——宋體
像現在的很多美術字體都是近現代人逐漸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字體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英文怎麼說 瀏覽:901
義大利蜂在哪裡可以買 瀏覽:703
義大利歌怎麼唱好 瀏覽:292
中國護照在哪個國家免費 瀏覽:688
越南肉餅一斤多少錢 瀏覽:850
中國軍運會有多少個國家參加 瀏覽:103
中國為什麼不保留皇帝 瀏覽:345
印度首富出行開什麼車 瀏覽:571
英國短毛藍貓預防針多少錢一針 瀏覽:557
印度洋1至4月的溫度是多少 瀏覽:197
越南哪裡有養殖竹鼠 瀏覽:103
一圓人民幣可以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215
義大利gts公司是什麼樣的公司 瀏覽:715
越南人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瀏覽:517
80年代伊朗發生了什麼 瀏覽:357
越南幣1萬換多少 瀏覽:407
越南鐵木砧板什麼時候上油 瀏覽:583
溫習越南語我很好怎麼讀 瀏覽:80
印尼大峽谷漂流叫什麼名字 瀏覽:569
怎麼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