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掌握「兩彈一星」技術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2、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農業科技上的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
這項技術自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以後,僅至1994年,就已使中國的稻穀累計增產達2400億公斤。此外,該技術還被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3、人工合成蛋白質
在生物技術方面,1965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這項成果獲1982年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研發領導者王應睞因此被著名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譽為「中國生物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4、掌握回式遙感衛星技術
1975年1月29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試驗成功。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原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
5、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試水
1971年9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試航。1974年「八一」建軍節,中央軍委將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
㈡ 新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一、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A、科技戰略的發展
1、建國初
①建立科研機構:1949年設立中國科學院,郭沫若任院長。
②制定中國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以發展原子能、火箭、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為重點。
2、文革期間:中國科技事業遭到嚴重破壞。
3、文革後
①1978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 ,鄧小平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視。
②1985年,科技體制改革開始,推進了科技和經濟的結合。
制定863計劃、星火計劃和火炬計劃,提高了我國科技綜合競爭實力。
③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標志我國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B、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
)的開發研製。
科學家:鄧稼先、
目的:打破美蘇等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
①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意義:加強了中國國防能力;為和平利用
打下基礎。
後來先後建成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
②1964年自行設計製造中近程導彈實驗成功。
③1960年,中國自己設計研製的第一枚火箭在
發射成功。
1970年第一顆
「
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進入航天時代。
2、航天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①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
是中國在世紀之際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號飛船載人(楊利偉)航天飛行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3、
研究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南優2號)
第二次
,第五大發明
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
意義: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有助於解決
性飢餓問題,為世界農業科技作出重大貢獻。
4、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1983年研製成功「銀河1號」
5、生物技術的發展: 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開辟人工合成蛋白時代。
㈢ 新中國成立後的偉大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偉大成就:
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自2001年12月11日開始,中國正式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產業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第六次會議於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向最不發達國家所有產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准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產品的出口補貼。
2、第一台巨型計算機"銀河"面世
1983年12月22日,中國第一台每秒鍾運算達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銀河」在長沙研製成功。
「銀河」巨型計算機系統是我國目前運算速度最快、存貯容量最大、功能最強的電子計算機。它是石油、地質勘探、中長期數值預報、衛星圖像處理、計算大型科研題目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手段,對加快中國現代化建設有很重要的作用。
3、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4、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㈣ 新中國的成就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重大成就:
1、徹底結束舊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祖國大陸的高度統一;
2、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3、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4、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5、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
6、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7、建立起鞏固的國防,不斷推進人民武裝力量建設;
8、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為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9、黨的領導不斷鞏固加強,黨的組織日益發展壯大。
這些具有決定意義的成就是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㈤ 新中國成立後的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族取得的成就事例如下:
1、東方紅一號衛星於1958年提出設想計劃,1965年開始研製工作,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2、1988年9月7日凌晨4時30分19秒,風雲一號A星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1988年10月15日失效,運行39天。『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首次發射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衛星上裝載的遙感器,成像性能良好,獲取的試驗數據和運行經驗為後續衛星的研製和管理提供了有意義的數據。
3、長征二號第一、二級採用常規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1970年啟動研製,1974年11月5日首飛失敗,1975年11月26日第二次發射成功。該型火箭已退役,總發射次數4次,成功3次,失敗1次。
長征二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液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使中國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研製、發射返回式人造衛星技術的空間大國。
㈥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哪些歷史成就
一、1949年至1956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歷史成就: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過渡,1953年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並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是恢復國民經濟,1954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中國真正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確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1953年開始的這會主義改造包括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1956年的完成標志著中國真正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是由於改造過於激進,粗糙留下了許多問題,但是總體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回復和經濟的發展。
這一時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國,頒布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並且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順利的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的過度。
二、標志性事件:
1、土地革命: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成功地在佔全國農業人口總數90%以上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億農民分得了約4700萬公頃的土地。
2、國家統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民族尊嚴: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戰後,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恢復!
4、經濟成就:1953年開始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巨大成就: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達8.9%以上;建立起一批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沒有的基礎工業,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儀器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等。
5、政治發展:1954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中國真正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確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
㈦ 新中國的成就有那些
新中國的成就有: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中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誕生:
我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103機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誕生,並於1958年交付使用。參與研發的骨幹有董占球、王行剛等年輕人。
3、珠港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
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該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4、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
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5、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於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號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做任務後,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㈧ 新中國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的成就1、政治方面的成就: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中國版TPP。上合組織,亞洲版的小北約東盟+3,中國與東盟的對話窗口非洲論壇,中國開拓非洲的急先鋒2、經濟方面的成就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南水北調,史無前例。三峽大壩,世界第一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其他的例如電腦、電視、冰箱、平板、空調、手機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之類,就根本不用說了。㈨ 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如下: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2、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3、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4、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5、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6、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7、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8、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9、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
10、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11、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12、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13、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14、2010年,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主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15、2012年8月29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與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清華大學等10餘家單位聯合研製的高速綜合檢測列車(CIT400)通過驗收,其最高試驗檢測速度達到400km/h、可在350km/h進行持續運營,總體技術指標代表世界高速檢測列車最高水平。
16、2013年神舟十號再次飛天實現對接。
17、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18、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19、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20、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1、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2、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9)新中國有哪些成果擴展閱讀:
部分成就介紹
1、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58年,中央決定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組建專門的研究、設計機構,撥出專款,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代號為「581」任務。度過三年嚴重困難時期之後,中國科學院研製人造衛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進展。
1965年,中央專門委員會原則批准中國科學院《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該報告計劃在1970年至1971年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
人造衛星進入工程研製階段,代號為「651」任務。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2、加入世貿組織
1995年7月11日,中國正式提出加入世貿組織的申請,自此從「復關」轉為「入世」。同年11月,應中國政府的要求,「中國復關談判工作組」更名為「中國入世工作組」。中國的「入世」談判是「復關」談判的延續和發展。中國政府多次重申了「入世」的基本立場。
2001年11月10日,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主席卡邁勒宣布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這是世界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認可。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正式成員。
3、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1年1月10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無人飛船,1月16日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按計劃正常分離,返回艙返回地面,軌道艙繼續留軌運行,進行多學科、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研究。
2001年,飛船軌道艙已在預定軌道上正常運行170多天,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在空間天文研究中,獲得了多個宇宙Y暴完整的光變曲線、能譜和時間結構,發現有超軟X射線、硬X射線到Y射線寬能譜覆蓋的事例,這是我國在Y暴實測研究這一前沿領域的重要突破,證明我國自己研製的探測器系統已達到國際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
在空間環境探測中,獲得了詳細的大氣成分質譜圖和大氣密度實測數據,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中首次獲得的准全球大氣密度周日變化分布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通過對回收的金屬合金、金屬復合材料等空間材料科學實驗樣品的分析,表明我國自行研製的空間多工位材料晶體生長爐和相應的空間晶體生長工藝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微重力材料科學研究方面上了一個台階;
生物培養箱離心機、光照和溫度控制在飛行中完全正常,表明我國空間生物效應實驗的實驗設計、實驗方法等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實驗工藝和流程日趨成熟,為進一步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和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