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城市經濟排名
2005年中國各市GDP排名&<60;&<60;&<60;
關鍵詞:&<60;GDP&<60;&<60;&<60;
注1:香港、澳門、台北、高雄、台南GDP是折算後的數據。&<60;&<60;&<60;
注2:香港和澳門為特別行政區GDP。其他地區為全市人口和GDP。&<60;&<60;&<60;
注3:泉州數據不含金門縣,福州數據不含馬祖地區。&<60;&<60;&<60;
1&<60;香港&<60;680萬&<60;14000萬&<60;&<60;&<60;
2&<60;上海&<60;1778萬&<60;9143萬&<60;(人口第二)&<60;&<60;&<60;
3&<60;北京&<60;1538萬&<60;6815萬&<60;(人口第三)&<60;&<60;&<60;
4&<60;台北(台灣)&<60;262萬&<60;5672萬&<60;&<60;&<60;
5&<60;廣州(廣東)&<60;1043萬&<60;5116萬&<60;(人口第八)&<60;&<60;&<60;
6&<60;深圳(廣東)&<60;598萬&<60;4927萬&<60;&<60;&<60;
7&<60;蘇州(江蘇)&<60;606萬&<60;4027萬&<60;&<60;&<60;
8&<60;天津&<60;1046萬&<60;3664萬&<60;(人口第七)&<60;&<60;&<60;
9&<60;重慶&<60;2774萬&<60;3069萬&<60;(人口第一)&<60;&<60;&<60;
10杭州(浙江)&<60;735萬&<60;2919萬&<60;&<60;&<60;
11高雄(台灣)&<60;160萬&<60;2896萬&<60;&<60;&<60;
12無錫(江蘇)&<60;590萬&<60;2805萬&<60;&<60;&<60;
13青島(山東)&<60;761萬&<60;2696萬&<60;&<60;&<60;
14寧波(浙江)&<60;632萬&<60;2446萬&<60;&<60;&<60;
15南京(江蘇)&<60;647萬&<60;2413萬&<60;&<60;&<60;
16佛山(山東)&<60;560萬&<60;2380萬&<60;&<60;&<60;
17成都(四川)&<60;1159萬&<60;2371萬&<60;(人口第四)&<60;&<60;&<60;
18大連(遼寧)&<60;603萬&<60;2290萬&<60;&<60;&<60;
19沈陽(遼寧)&<60;698萬&<60;2240萬&<60;&<60;&<60;
20武漢(湖北)&<60;831萬&<60;2238萬&<60;&<60;&<60;
21東莞(廣東)&<60;645萬&<60;2182萬&<60;&<60;&<60;
22煙台(山東)&<60;648萬&<60;2013萬&<60;&<60;&<60;
23唐山(河北)&<60;710萬&<60;2000萬&<60;&<60;&<60;
24石家莊(河北)&<60;918萬&<60;1900萬&<60;&<60;&<60;
25濟南(山東)&<60;597萬&<60;1877萬&<60;&<60;&<60;
26哈爾濱(黑龍江)970萬&<60;1830萬&<60;&<60;&<60;
27長春(吉林)&<60;724萬&<60;1675萬&<60;&<60;&<60;
28鄭州(河南)&<60;669萬&<60;1647萬&<60;&<60;&<60;
29泉州(福建)&<60;756萬&<60;1626萬&<60;&<60;&<60;
30溫州(浙江)&<60;758萬&<60;1588萬&<60;&<60;&<60;
31長沙(湖南)&<60;629萬&<60;1520萬&<60;&<60;&<60;
32福州(福建)&<60;660萬&<60;1482萬&<60;&<60;&<60;
33南通(江蘇)&<60;774萬&<60;1472萬&<60;&<60;&<60;
34濰坊(山東)&<60;847萬&<60;1471萬&<60;&<60;&<60;
35紹興(浙江)&<60;435萬&<60;1440萬&<60;&<60;&<60;
36淄博(山東)&<60;415萬&<60;1431萬&<60;&<60;&<60;
37大慶(黑龍江)&<60;262萬&<60;1400萬&<60;&<60;&<60;
38常州(江蘇)&<60;349萬&<60;1302萬&<60;&<60;&<60;
39保定(河北)&<60;1047萬&<60;1300萬&<60;(人口第六)&<60;&<60;&<60;
40西安(陝西)&<60;798萬&<60;1270萬&<60;&<60;&<60;
41濟寧(山東)&<60;802萬&<60;1266萬&<60;&<60;&<60;
42鞍山(遼寧)&<60;358萬&<60;1250萬&<60;&<60;&<60;
43台州(浙江)&<60;568萬&<60;1247萬&<60;&<60;&<60;
44臨沂(山東)&<60;1100萬&<60;1212萬&<60;(人口第五)&<60;&<60;&<60;
45徐州(江蘇)&<60;917萬&<60;1208萬&<60;&<60;&<60;
46威海(山東)&<60;249萬&<60;1170萬&<60;&<60;&<60;
47東營(山東)&<60;179萬&<60;1160萬&<60;&<60;&<60;
48嘉興(浙江)&<60;371萬&<60;1156萬&<60;&<60;&<60;
49邯鄲(河北)&<60;863萬&<60;1150萬&<60;&<60;&<60;
50洛陽(河南)&<60;630萬&<60;1112萬&<60;&<60;&<60;
51滄州(河北)&<60;664萬&<60;1083萬&<60;&<60;&<60;
52昆明(雲南)&<60;578萬&<60;1061萬&<60;&<60;&<60;
53金華(浙江)&<60;450萬&<60;1055萬&<60;&<60;&<60;
54南陽(河南)&<60;958萬&<60;1050萬&<60;&<60;&<60;
55廈門(福建)&<60;225萬&<60;1030萬&<60;&<60;&<60;
56鹽城(江蘇)&<60;798萬&<60;1011萬&<60;&<60;&<60;
57南昌(江西)&<60;461萬&<60;1008萬&<60;&<60;&<60;
58揚州(江蘇)&<60;454萬&<60;922萬&<60;&<60;&<60;
59太原(山西)&<60;332萬&<60;896萬&<60;&<60;&<60;
60泰安(山東)&<60;546萬&<60;856萬&<60;&<60;&<60;
61合肥(安徽)&<60;445萬&<60;853萬&<60;&<60;&<60;
62鎮江(江蘇)&<60;267萬&<60;834萬&<60;&<60;&<60;
63德州(山東)&<60;549萬&<60;832萬&<60;&<60;&<60;
64泰州(江蘇)&<60;503萬&<60;820萬&<60;&<60;&<60;
65中山(廣東)&<60;256萬&<60;818萬&<60;&<60;&<60;
66茂名(廣東)&<60;655萬&<60;807萬&<60;&<60;&<60;
67吉林(吉林)&<60;480萬&<60;805萬&<60;&<60;&<60;
68惠州(廣東)&<60;327萬&<60;803萬&<60;&<60;&<60;
69江門(廣東)&<60;374萬&<60;802萬&<60;&<60;&<60;
70包頭(內蒙)&<60;238萬&<60;801萬&<60;&<60;&<60;
71澳門&<60;43萬&<60;774萬&<60;&<60;&<60;
72台中(台灣)&<60;80萬&<60;728萬&<60;&<60;&<60;
73南寧(廣西)&<60;686萬&<60;723萬&<60;&<60;&<60;
74呼和浩特(內蒙)258萬&<60;700萬&<60;&<60;&<60;
75聊城(廣東)&<60;564萬&<60;689萬&<60;&<60;&<60;
76濱州(山東)&<60;368萬&<60;667萬&<60;&<60;&<60;
77湛江(廣東)&<60;657萬&<60;658萬&<60;&<60;&<60;
78汕頭(廣東)&<60;485萬&<60;651萬&<60;&<60;&<60;
79湖州(浙江)&<60;263萬&<60;640萬&<60;&<60;&<60;
80珠海(廣東)&<60;133萬&<60;635萬&<60;&<60;&<60;
81廊坊(河北)&<60;389萬&<60;633萬&<60;&<60;&<60;
82棗庄(山東)&<60;357萬&<60;633萬&<60;&<60;&<60;
83岳陽(湖南)&<60;529萬&<60;631萬&<60;&<60;&<60;
84常德(湖南)&<60;601萬&<60;630萬&<60;&<60;&<60;
85漳州(福建)&<60;468萬&<60;626萬&<60;&<60;&<60;
86邢台(河北)&<60;675萬&<60;620萬&<60;&<60;&<60;
87宜昌(湖北)&<60;399萬&<60;608萬&<60;&<60;&<60;
88許昌(河南)&<60;412萬&<60;603萬&<60;&<60;&<60;
89襄樊(湖北)&<60;603萬&<60;602萬&<60;&<60;&<60;
90周口(河南)&<60;974萬&<60;592萬&<60;&<60;&<60;
91衡陽(湖南)&<60;719萬&<60;591萬&<60;&<60;&<60;
92焦作(河南)&<60;329萬&<60;579萬&<60;&<60;&<60;
93烏魯木齊(新疆)208萬&<60;571萬&<60;&<60;&<60;
94蘭州(甘肅)&<60;314萬&<60;566萬&<60;&<60;&<60;
95淮安(江蘇)&<60;524萬&<60;562萬&<60;&<60;&<60;
名稱 05年排序 05年GDP 05年增長率
上海市 1 9125 11.10%
北京市 2 6814.5 11.10%
廣州市 3 5115.7 13.00%
深圳市 4 4926 15.00%
蘇州市 5 4026.52 15.30%
天津市 6 3621.17 14.80%
重慶市 7 3100
杭州市 8 2900
無錫市 9 2805 15.10%
青島市 10 2612
寧波市 11 2480
南京市 12 2413 15.20%
佛山市 13 2379.8 12.00%
成都市 14 2371 13.50%
大連市 15 2290
沈陽市 16 2240
武漢市 17 2238
東莞市 18 2148.2 19.30%
唐山市 19 2000
濟南市 20 1881 15.60%
煙台市 21 1879
哈爾濱 22 1830.4 14.10%
鄭州市 23 1700 16.40%
長春市 24 1650
長沙市 25 1578.4
福州市 26 1481.78 9.80%
南通市 27 1472 15.40%
大慶市 28 1400
常州市 29 1302.2 15.10%
西安市 30 1270 13.00%
鞍山市 31 1250
濟寧市 32 1240
徐州市 33 1207.76
臨沂市 34 1200
嘉興市 35 1150 14.00%
邯鄲市 36 1150 17.00%
滄州市 37 1083 18.00%
昆明市 38 1036
廈門市 39 1031 16.00%
鹽城市 40 1011.4 14.30%
南昌市 41 1008 16.80%
揚州市 42 922 15.00%
鎮江市 43 833.5 15.00%
中山市 44 823.6 15.30%
泰安市 45 822 15.00%
泰州市 46 820
吉林市 47 805 14.40%
⑵ 中國最大的城市排名前十位分別是位於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前十
中國規模最大的20個城市排名(2006年01月)
規模指數 主城區戶籍人口(萬) 主市區城建面積(kmm)
1、上海 1680 1070 610
2、北京 1410 770 640
3、天津 910 491 400
4、武漢 800 470 330
5、重慶 725 440 285
6、廣州 708 398 310
7、沈陽 663 408 255
8、成都 618 339 279
9、南京 614 387 227
10、西安 565 323 242
11、哈爾濱 518 279 239
12、長春 404 240 164
13、濟南 401 231 170
14、大連 395 221 174
15、杭州 393 233 160
16、深圳 375 207 168
17、青島 372 198 174
18、太原 348 178 170
19、鄭州 341 174 167
20、長沙 302 162 140
中國十大經濟總部排名依次如下:
北京(87.33分)
上海(84.74分)
廣州(77.59分)
深圳(69.34分)
成都(56.77分)
杭州(54.52分)
天津(53.51分)
南京(53.45分)
青島(52.17分)
武漢(50.20分)
本報訊首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昨天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一部揭示中國總部經濟狀況的《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該書通過對全國35個主要城市進行總部經濟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在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和武漢。
《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由北京社科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研究員主持完成。據其介紹,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共設6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44個三級指標,其中6個一級指標包括基礎條件、商務設施、研發能力、專業服務、政府服務和開放程度等。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根據評價結果,將35個城市劃分為四個能級,
其中前10位城市的前三甲北京、上海、廣州位列第一能級;
其後7個城市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和武漢位列第二能級;
第三能級包括寧波、大連、沈陽、重慶、濟南、西安、鄭州、長沙、福州、哈爾濱、昆明、廈門和石家莊等13個城市;
第四能級包括合肥、長春、烏魯木齊、海口、南寧、太原、南昌、呼和浩特、貴陽、銀川、蘭州和西寧等12個城市。
趙弘研究員說,總體上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成為中國總部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跨國公司成為推動中國總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出現了中小城市的企業總部向大城市遷移,大城市的企業生產基地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雙向流動趨勢;區域性「總部-生產基地」模式初步形成。
中國最大的城市排名前十位分別是? - : 中國規模最大的20個城市排名(2006年01月)規模指數 主城區戶籍人口(萬) 主市區城建面積(kmm)1、上海 1680 1070 6102、北京 1410 770 6403、天津 910 491 4004、武漢 800 470 3305、重慶 725 440 2856、廣州 708 398 ...
中國 "面積" 最大的10大城市 排行 ? - : 中國面積最大的10座城市排行:·1、呼倫貝爾·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城市」.199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2001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呼倫貝爾...
中國最大城市排名前十?: 從國際貿易競爭力綜合評價,上海、深圳、北京、廣州、蘇州、天津、廈門、寧波、杭州和南京排前十強.
中國最大的十大城市? - : 北京 ,香港 ,台北 ,上海 ,廣州 ,天津 ,沈陽 ,南京 ,重慶,武漢.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稱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轄功能可能涉及較其本身更廣泛的區域,其中有居民區、街道、醫院、學校、公共綠地、寫字樓、商業賣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城市是「城」與「市」的組合詞.「城」主要是為了防衛,並且用城牆等圍起來的地域.《管子·度地》說「內為之城,內為之闊」.「市」則是指進行交易的場所,「日中為市」.這兩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態,嚴格地說,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一個區域作為城市必須有質的規范性.
中國面積最大的十座城市是哪些: 十大城市: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深圳 5天津 6杭州 7南京 8武漢 9成都 10沈陽
中國十大城市排行榜 - : 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沈陽、廣州、、重慶、西安、南京、哈爾濱
中國十大城市排名 - : 1:北京,全國經濟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將來建成國際大都會2:廣州.全國經濟貿易和商業交通中心.將來、來建成國家大都會3:上海,全國重工業和外資加工廠中心,將來建成全球最大製造業基地4:南京,...
中國最大佔地面積的城市排行!前20位: 天津
中國十大城市面積最大排行 - : 1 重慶: 82300.00平方公里 2 哈爾濱:53775.00平方公里 3 大慶: 22161.00平方公里 4 長春: 20532.00平方公里 5 麗水: 17300.00平方公里 6 北京: 16800.00平方公里 7 杭州: 16596.00平方公里 8 鹽城: 14983.00平方公里 9 大連: 13237.00平方公里 10 沈陽: 12942.00平方公里
中國面積最大的十座城市,誰知道 : 中國城市地域面積排名前20位的城市重慶: 82300.00平方公里 哈爾濱:53775.00平方公里 大慶: 22161.00平方公里 長春: 20532.00平方公里 麗水: 17300.00平方公里 北京: 16800.00平方公里 杭州: 16596.00平方公里 鹽城: 14983.00平方公里 大連: 13237.00平方公里 沈陽: 12942.00平方公里 成都: 11939.00平方公里 溫州: 11784.00平方公里 徐州: 11258.00平方公里
⑶ 中國城市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排名
排行的名單中監測評價范圍不包括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
依照這些標准,入選的前20座城市廣東東莞、江蘇蘇州、福建泉州、廣東佛山、江蘇無錫、廣東珠海、福建福州、廣東中山、浙江舟山、浙江溫州、江蘇常州、浙江紹興、內蒙古包頭、浙江嘉興、內蒙古鄂爾多斯、山東威海、山西太原、山東東營、內蒙古烏海、浙江台州、浙江湖州。
中文名
中國最富20大城市排行榜
參考指標
人均GDP 人民生活水平
主要分布
廣東、江蘇、浙江居多
調查年份
2010年
內容
第1名:廣東東莞
東莞市(官方外文名稱為Dongguan,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ungkun)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該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第2名:江蘇蘇州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蘇州是江蘇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江蘇常駐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經濟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第3名:福建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第4名:廣東佛山
佛山簡稱「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廣東第三大城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這里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也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
第5名江蘇無錫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⑷ 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排名
一年一度的中國宜居城市排行榜是由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的,主要參照的是《GN中國宜居城市評價指標體系》中的相關標准,通過組織上百名專家、學者對中國289個城市進行調查、研究、評價,最終產生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目前2019年的中國宜居城市排行榜尚未發布,下面是近五年來的中國宜居城市排行榜:
1、2014年度:珠海、成都、金華、惠州、信陽、煙台、合肥、南寧、曲靖、遂寧;
2、2015年度:深圳、珠海、煙台、惠州、信陽、廈門、金華、柳州、揚州、九江;
3、2016年度:珠海、威海、信陽、惠州、廈門、金華、柳州、曲靖、九江、綿陽;
4、2017年度:珠海、威海、信陽、惠州、金華、柳州、曲靖、南通、衢州、廣元;
5、2018年度:珠海、威海、信陽、金華、蕪湖、紹興、揚州、曲靖、廣元、宜春。
中國氣候最宜居的城市
1、金華
金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總的特點是四季分明,年溫適中,熱量豐富,雨量豐富,干濕兩季明顯。金華的山水和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物古跡與奇山秀水交相輝映,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14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6個金華市森林公園。
2、珠海
珠海市地處珠江口西岸,瀕臨廣闊的南海,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珠海是珠三角地區海洋面積和海島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被譽為「百島之市」。珠海的陸地峰巒重疊、河網縱橫、山川形勝、石奇洞秀,擁有發展海灘旅遊、海島旅遊和山岩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3、信陽
淮河流經信陽地區北部,信陽絕大部分地區位於淮河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信陽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信陽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6.1%,是名副其實是氧吧」。信陽擁有10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9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
4、廈門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的廈門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廈門也是我國最美、最宜居海濱城市之一,是國際花園城市。
⑸ 中國最好是哪十個城市
「好」是一個相對概念,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沒法比較。下面給你按競爭力,城市規模,適宜居住 三個條件的排行:
一:競爭力
2010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
1、上海市 14900.93億元 增長8.2% (滬)
2、北京市 11865.9億元 增長10.1% (京)
3、廣州市 9112.76億元 增長11.5% (廣東1)
4、深圳市 8201.24億元 增長10.5% (廣東2)
5、天津市 7500.8億元 增長16.5% (津)
6、蘇州市 7400億元 增長11% (江蘇1)
7、重慶市 6527億元 增長14.9% (渝)
8、杭州市 5098.66億元 增長10% (浙江1)
9、無錫市 5000億元 增長11.5%(江蘇2)
10、青島市 4900億元 增長11%(山東1)
二,城市規模
單位:萬人 01、上海 1334 02、北京 1143 (整個希臘也就那麼多) 03、天津 1000 04、香港 673 05 重慶 580 06、廣州 465 07、武漢 459 08、沈陽 400 09、南京 300 10、哈爾濱 274
三,適宜居住
中國上海
第一位:上海 一項關於「宜居城市」的調查顯示,在公眾看來,「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適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標。 酷愛旅遊的研究生李晉拍攝的各地圖片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購買刊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絕:「我心中有兩個上海。第一個上海從新天地開始,一直到外灘3號。第二個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車站旁的鍋貼,以及隨處可見的便利店。當我第一次在午夜從便利店買到粽子時,我就承認,上海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大連 在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住時,分別有47.9%、46.1%和43.9%的受訪者認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好」是成為「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明顯高於「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安狀況」、「社會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居民的文化層次越高,對於環境因素越為看重。
第三位:北京 調查顯示,「經濟發達,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強」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
第四位:廣州 「機會較多,經濟水平高」也是廣州入選「宜居榜」最關鍵的因素。 廣州是一座最難說清的的城市,沒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氣、沒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沒有老成都的悠閑從容、沒有昆明的花團錦簇……只有那麼一點實在、一點安穩、一點通透;還有那麼一點張揚、一點浮躁、一點曖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矛盾,卻都能包容其間,這就是廣州。
第五位:成都 成都的悠閑,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魅力青島
第六位:青島 青島的優雅,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綿長的海岸線、燦爛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嬌媚的櫻花和茂盛的法國梧桐、青島啤酒和童話中的小房子、優雅的八大關和漫步的夜晚——這一切,構成了青島的浪漫。那些彎彎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令你不由得把腳步放輕放慢。漫步在古老的街巷,即使是隨著性子任意閑逛都是很寫意美好的。」李晉在游記里這樣描述這個城市帶給他的感受。
第七位:杭州 杭州的纏綿,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八位:桂林 桂林的秀美,都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九位:珠海 珠海的浪漫,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十位:廈門 廈門的溫馨、成為這些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⑹ 中國城市排名
中國城市整體競爭力排名如下:
1.香港、2.台北、3.上海、4.北京、5.深圳、6.廣州、7.澳門、8.天津、9.南京、10.武漢、11.杭州、12.重慶、13.蘇州、14.大連、15.東莞、16.沈陽、17.成都。
發展。
2005年12月28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於香港灣仔南洋酒店舉行2005年(第四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新聞發布會,發布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會對中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系列排序,歷時一年完成的研究與評價系列成果包括《2005中國城市整體競爭力排行榜》、《2005年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排行榜》、《2005年中國內地城市投資環境排行榜》、《2005年中國城市誠信政府排行榜》等。
⑺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第一名,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國家物流樞紐。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中國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
第二名,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北京被世界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
第三名,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位列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第三名。
第四名,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4]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
第五名,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天津市生產總值14104.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增速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23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4969.18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8949.87億元,增長5.9%。
⑻ 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排名是怎樣的
01⑼ 中國最「厲害」的幾座地級市,GDP均超萬億,是哪幾個如何評價
這些地級城市有深圳,廣州,蘇州,這幾個城市的經濟非常發達,很厲害,代表著中國的先進水平。
⑽ 中國大城市排名前三是哪幾大城市
排名第一的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廣州。
1.北京
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
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明清時期,北京成為「天下四聚」之一,中華民國時期曾是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居中國第一位,並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四位 。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 。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230元 ,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第一 。2017年,北京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10)如何評價中國城市排名擴展閱讀: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參考資料
網路-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