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匯報:我國民營企業將如何實現進一步發展
文/項兵 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批民營企業也隨之成長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個關鍵時刻,如何實現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如何穩步前進成為一些大型民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份量、有影響的企業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從本質上講,這些企業已經超越了產權所有的歸屬,成為全民的財富,這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成功也超越了股東財富積累的概念,與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密切相關。 企業家要從這個高度出發,制定發展戰略,才能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得到穩定健康的發展。從國家利益出發,首先要求企業家研究政府制定的產業發展政策和各項有關國民經濟發展的方針與政策,並在企業發展戰略中自覺落實。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把握整個國家經濟環境與市場的發展趨勢,從而為發展開辟出廣闊的新天地。有些民營企業家對此不很關注,總認為自己的企業可以獨立於整體的經濟環境之外,這恰恰違反了市場經濟的根本規律,必然使企業發展走入彎路,甚至走入絕路。 此外,國家宏觀政策的制定越來越規范,信息也會及時、規范地發布,企業家應該改變以往從內部打聽消息的習慣,改為從政府的正式信息渠道及時了解消息,把握國家政策的調整方向,適時調整企業的發展策略,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從而使企業健康發展,企業利益得到最大保證。對於大型企業,領導者更應該具備這樣的覺悟與能力,吃透並貫徹政府的產業指導政策,從而使國家的產業政策有效實現,也同時實現企業與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在任何制度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代表著全社會的財富,換句話說,能夠發展壯大的企業必然是那些得到全社會支持與關注的企業。像美國的大企業如通用、沃爾瑪等,股權十分分散,這其實就代表著全社會的財富。所以,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要想實現更大的發展,必然要走股權多元化的道路。一個企業只有與更多人的利益有關系,讓更多的人能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企業發展的收益,才能得到更多的資源與市場,才會得到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從而發展壯大。 目前,國內有些民企還停留在家族控制的體系下,也僅從企業本位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的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得到全社會的諒解,從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風險。所以,股權多元化是民企實現穩定、持續發展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跨國公司也將成為民營企業直接面對的競爭對手,民營企業因此將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僅靠一個企業掌握的有限資源已不能夠抵禦未來的風險。要想有效地規避風險,企業家們應超越自我發展的局限,在一些戰略發展的大項目上聯合起來,這樣不僅能有效地降低每個企業的風險,同時也因為聚集不同企業的不同資源,增強了新項目成功的概率。更為重要的是,有了協同作戰的經驗與彼此之間的信任,企業家們可以在與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的競爭中,擁有更強的競爭能力,從而為每個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處理與國有企業關系的問題上,盡管國企存在不少問題,改革勢在必行,但在目前的體制下,國企也有優勢,如充分理解國家政策、國家的支持力度較大,同時也承擔起不少社會責任。而民企則在體制、管理上存在優勢。如果能將兩種企業的優勢在符合市場原則的基礎上有效結合,形成大國企、大民企的體制,這不僅符合十六大提出的鼓勵混合所有制的方向,在股權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必將使企業充分吸納民企、國企的各種優勢,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世界各國的企業都在進行著各種方式的調整與整合,目的是為了在下一步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中國的企業家也應當超越國企、民營的局限,實現各種優勢資源的互補與整合,使中國企業得到更大的發展。在體制改革過程中,企業家應該遵循以下的方向:第一,任何資源的整合,都應該有利於增強中國企業在全球進行資源整合的能力,而不是僅僅解決所有權的歸屬問題;第二,任何改革都應該以增強企業落實、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的能力與效力為目標,從而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越充分地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企業與政府產生的合力就越大,企業的競爭能力就越強,美國、日本莫不如此。這要求企業家一定要自覺地與國家的利益保持一致,甚至要犧牲企業的局部利益以實現長遠的發展。這同時也要求政府在制定宏觀政策時不但要從全局的高度考慮問題,也要切實體會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從而形成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良性互動,制定出符合國家長遠利益與大多數企業利益的政策,更有效地增強國家經濟細胞——企業的活力。 (作者為長江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