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建築風格對日本,韓國,越南有哪些影響
韓國不是受影響,而是整個就是從中國照搬照抄過去的。這個國家到清末甲午戰爭前,都還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受皇帝封號。所以討論韓國古建築風格根本就不科學。
日本孤懸海外,和大陸交流的最早橋梁其實是古朝鮮,之後聖德太子大化革新,大規模的學習隋唐的制度,文化,服裝,技術。一代代的遣隨使、遣唐使,可以說是把隨唐精髓全搬了回去。其建築風格深受隋唐影響,之後由於氣候等條件有了一定發展和變化,但是痕跡還是很深。包括傢具,用品都帶有濃厚的隋唐風韻。
越南的情況跟以上兩個不同。越南曾經是古中國領土。古稱交趾郡後稱交州。自漢武帝滅南越國後就一直存在。雖然地處偏遠,在一些中央統治虛弱時期對其控制力不足,但交趾是固有領土這事沒跑了。大名鼎鼎的馬援馬伏波,就是帶著一幫人把這地方平了。所以這里的古建築受中國影響也比較深,但是主要是氣候條件制約,這地兒的氣候條件跟中原差太多,所以還是保留很多地方建築風格。比如角樓之類。
『貳』 越南建築的特點
史前時代,根據東山文化出土的銅鼓上的圖案,越南早期居民多生活在高腳屋中。現在,越南仍存在類似的房舍。
當中國文化開始傳入越南時,中國建築亦開始對很多越南建築的基本構造產生影響,塔、寺廟、公共建築、文人及貴族的宅第、皇家的宮殿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越南建築在接受了大量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的影響之外,也具有很多自己的特點。
越南傳統建築的飛檐多數比較寬大,建築的高度較為低矮,四面有窗,這些設計往往是為了更好地降溫和通風,以適應越南本地濕熱的氣候。
越南的皇城的格局很多模仿中國皇城的格局來營建,但亦有一些例外。一個不同的例子是,順化的紫禁城擺脫了傳統東亞城市規劃原則中嚴格的南北走向的限制,而是沿著香江(越:Sông Hương/滝香*)而建(可能是出於風水學的考量),皇宮朝向東南方,其皇城的邊緣部分與河水並沒有採取截然分開的方式,而是將河水與建築界線的關系進行了模糊化的處理,過渡自然,另外,整個順化皇城的體量比北京紫禁城小。
另外,從現今保存的越南古建築來看,其多色彩和裝飾性的特點較為突出,對磚石的使用率亦比較高。
『叄』 我國古代建築
故宮,趙州橋 ,雷峰塔,黃鶴樓,長城,北京四合院
『肆』 越南這個「盜版故宮」,為何能成為世界遺產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非常強大,因此中國豐富燦爛的文化,不僅是在中國地區流傳,對周邊很多地區,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東亞文化圈,是世界4大文化區之一,它就是指那些受中國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並曾共同使用漢語作為書面語、受中華法系影響的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地域相近區域。
中國很多周邊國家,比如日本,越南,韓國等等,在過去都受過中華文化的影響,而在它們的文化上也有體現,日本的茶道,插花,韓國的服飾,建築等等,都有中華文化的影子,而提到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我們經常會提到日韓,但其實越南,也是一個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
『伍』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發展及其特色
中國建築是世界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體系。基幹深厚的文化傳統,中國建築藝術的重大特點是:
1、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權至上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
2、特別注重群體組合的美,或取中軸對稱院落式布局,或為自由式,以前者為主;
3、注重與自然的高度協同,尊重自然;
4、藝術性格特別重視對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國建築藝術是中國人的倫理觀、審美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體現。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保持了自身的獨特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分出三個大的階段: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歷魏晉經隋唐而宋,是成熟與高峰階段,唐代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個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個高潮。這三個階段可分別以秦漢、隋唐、明清為代表。
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建築也魯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體系的整體風貌,其中尤以藏族、雛吾爾族、傣族和侗族建築更富特色。
中國建築藝術曾對日本、朝鮮、越南和蒙古等國發生過重大影響。
中國建築藝術簡史:
中國建築從原始社會開始萌芽,歷商周至秦漢,為萌芽與成長階段,可以秦漢為代本。
秦漢建築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藝術特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秦漢的統一促進了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建築規模更為宏大,組合更為多樣。
秦漢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祭祀建築(禮制建築)和陵墓為主,到漢未,又出現了佛教建築。都城規劃由西周的規矩對稱,經春秋戰國向自由格局揍變,又逐漸回歸於規整,到漢未以曹操鄴城為標志,已完成了這一過程。宮殿結貪官苑,規模巨大。祭祀建築是漢代的重要建築類型,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台建築,呈團塊狀,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徵涵義。
秦漢建築藝術總的風格可以「豪放樸拙」四個字來概括。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即以後「舉折」或「舉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沒有翹起,呈現出剛健質朴的氣質。建築裝飾題材多飛仙神異,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壯。
中國建築歷魏晉隋唐而宋,是發展與高峰階段,可以隋唐為代表。
魏晉時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形成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復雜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區開始進入了建築藝術舞台;人生多難,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現,成為中國僅次於宮殿的重要建築類型;文人常退跡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發掘,中國園林美學獲得發揚的契機。
隋唐在長期動亂以後復歸統一,尤其盛唐時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與西域交往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盛期,建築藝術也取得了空前成就,
隋唐在長期動亂以後復歸統一,尤其盛唐時代,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與西域交往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盛期,建築藝術也取得了空前成就,
隋唐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佛教建築、陵墓和園林為主。都城規劃已完全規整化,氣勢恢宏,格律精嚴。宮殿組群極富組織性,空間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調歡樂而華麗,洋溢著對現實人生的積極肯定。陵墓依山營造,氣勢磅膊。園林已出現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風格區分,以後者的藝術意境更高。隋唐建築單體內質外美,非常強調整體的和諧與真實,造型渾厚質朴,已較多採用凹曲屋面與屋角起翹,十分柔和大度,內部空間組合變化也很適度。
隋唐建築藝術風格可以「雄渾壯麗」四字來概括,具有可貴的獨創精神,重視本色美,氣度恢宏從容,堪稱為中國建築藝術的發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國建築藝術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個高潮。
五代兩宋至元,封建商品經濟高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審美趣昧更趨近於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藝術日益程式化,更著意在細部和裝飾的追求。
都城仍然規整方正,商店居宅臨向街道,面貌生動活潑;宮殿規模遠小於隋唐,而序列組合更為豐富細膩;國家級祭祀建築布局嚴整細致;佛教在唐以後己顯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復見盛唐的恢宏;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的實踐更加豐富,與前代相比,同樣現出繁細的傾向。官式建築完全定型,結構簡化而裝飾性加強。總的來說,明清建築藝術可以「精細富縟」四字大致概括。
明清最值得稱道的是民間建築和少數民族建築的顯著成就,大大充實了傳統建築文化的內容,最終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多種風格。
中國建築的文化精神:
世界文明古國、巍然屹立在東亞大陸的偉大國家中國,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佔世界總數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個民族和超過三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建築藝術就是整體中華文明之樹中特別美麗的一枝。
籠統而言,古代世界曾經有過大約七個主要的獨立建築體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斷,或流傳不廣,成就和影響也就相對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築等,只有中國建築、歐洲建築、伊斯蘭建築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其中又以中國建築和歐洲建築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成就也就更為輝煌。
中國最早的史前建築,誕生於距今約10000年的舊、新石器時代之交,即原始農業開始出現,人們的定居要求開始增強的時候。而最早顯現出初步的關於美的也即廣義藝術要求的建築,則出現於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從一種結構體系而言,中國傳統建築終結於二十世紀初。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築始終完整保留了體系的基本性格。從其全部歷史可以分出幾個大的段落,如商周到秦漢,是萌芽與成長階段,秦和西漢是發展的第一次高潮;歷魏晉經隋唐而宋,是成熟與高峰階段,唐宋的成就更為輝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認為是中國建築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實與總結階段,明至盛清以前是發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現,都相應地伴有國家的統一、長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劇交流等社會背景。例如秦漢的統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統一增強了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國內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統一又加強了中國各民族之間、並開始了中西建築文化的交流。與其他藝術例如詩歌常於亂世而更見其盛的情況不同,可以認為,統一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築藝術得以發展的內在契機。
中國傳統建築以漢族建築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宮殿、壇廟、陵墓、寺觀、佛塔、石窟、園林、衙署、民間公共建築、景觀樓閣、王府、民居,長城、橋梁大致十五種類型,以及如牌坊、碑碣、華表等建築小品。它們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發展歷程以外,又有時代、地域和類型風格的不同。
基於中國長期的宗法社會土壤,中國建築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體現了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而與歐洲、伊斯蘭或古印度建築以神廟、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築成就更高明顯不同。宮殿從夏代已經萌芽,隋唐達到高峰,明清更加精緻。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規劃觀念,重視規整對稱突出王宮的格局,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規整式格局有所破壞,漢代又開始向規整的復歸,隋唐完成此一過程,元明清則更加豐富。隋唐長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國的宗法倫理觀念,也影響及於其他幾乎所有建築類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賢聖哲的准宗教建築壇廟,以及在特別強調血緣宗親關系、特別重視「慎終追遠」、「事死如生」等觀念的文化背景下發展的帝王陵墓等,它們幾乎是中國特有的建築類型,以規模之隆重,氣氛之肅穆而令人矚目。
中國主要流行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還有石幢、石燈等建築小品。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響,很快就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和文化性格,充滿了寧靜、平和而內向的氛圍,而與西方宗教建築的外向暴露,氣氛動盪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向佛寺學習,同樣具有安詳的風韻。大別而言,佛道寺觀可分為敕建寺觀和山林寺觀兩類,前者更接近宮殿,嚴謹壯麗;後者更接近民居,自由靈巧。佛塔在中國建築藝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類型多樣,形式豐富,發展脈絡歷歷可尋,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體現得更加鮮明。
基於與自然高度協同的中國文化精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建築鑲嵌在自然中,彷彿是大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而與其他建築體系更強調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不同。這在中國各建築類型中都有明顯的反映,如城市、村鎮、陵墓或住宅的選址和布局等,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風水」學說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與自然高度協同的觀念在園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現,屬於自然式,而與歐洲或伊斯蘭的幾何式園林有別。中國園林主要有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種,兩漢時以前者為主,成就高於後者,唐宋以後私家園林的水平漸高,到了清代,皇園轉而要向私園學習了。它們雖具有共通的藝術性格,而私家園林更多體現了文人學士的審美心態,現存者以江南地區成就更高,風格清新秀雅,手法更為精妙;皇家園林主要在華北發展,現存者以北京一帶最集中,規模巨大,風格華麗。中國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被歐洲人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種類繁多的民間公共建築如宗祠、先賢祠、神祠、會館、書院和景觀樓閣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無不深深浸染著傳統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較少,現存較完整的幾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規定的布局模式,為示清廉,風格都比較樸素。屬於居住建築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現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種類繁多,形式十分多樣,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對普通人生,所體現的群體文化心態也特別率真而質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質明智之美,有時並不在皇皇巨構之下。
中國建築特別重視群體組合的美。群體組合常取中軸對稱的嚴謹構圖方式,但有些類型如園林、某些山林寺觀和某些民居則採用了自由式組合。不管哪種構圖方式,都十分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性格的追求,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而與歐洲等其他建築體系突出建築個體的放射外向性格、體形體量的強烈對比等有明顯差別。
中國建築與世界其他所有建築體系都以磚石結構為主不同,是獨具風姿的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體系。結構不但具有工程技術的意義,其機智而巧妙的組合所顯現的結構美和裝飾美,本身也是建築美的內容,尤其木結構體系,其復雜與精微都為磚石結構所不及,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對有機的結構構件和其他附屬構件的進一步加工,就形成為獨特的中國建築裝飾,包括內外裝修、彩畫、木雕、磚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豐富的手法和生動的發展過程。
中國各少數民族建築也都各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築的整體風貌。藏族建築深植於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土壤之中,雖吸收了漢族建築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體系,非常富於特色,規模宏大,色彩鮮明,性格粗獷巨麗,其代表性傑作,不愧為世界級的建築藝術精品。維吾爾族以伊斯蘭教建築成就最大,屬於世界伊斯蘭建築體系,造型渾朴含韻,性格靜穆沉思,其民居也與漢族民居有顯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築受同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區的泰、緬等國影響較大,除富於特色的干闌式民居外,以嫵媚玲瓏的佛寺佛塔更具風韻。侗族建築雖受漢族影響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樓和風雨橋聞名中外,藝術性格質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築、納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鮮族民居,也都各具異采。這些民族的建築藝術作品,象閃現在天空的點點明星,與漢族建築一起,共同組成為中華建築的燦爛。
中國建築以中國為中心,流波泛及朝鮮、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廣大東亞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與中國一起,共同構成為以中國建築為核心的東亞建築。明清時期,中國建築特別是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園林藝術,又開始為歐洲所知,並產生了實際影響。同時,中國建築早在漢晉時代又接受了主要來自南亞和中亞的外來影響,這些影響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被中國融化為自身的有機部分。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古代並沒有給我們留下有關建築理論的系統專著,但中國建築的高度成熟及其偉大成就,證明中國建築不但擁有而且已發展為十分富於中國特色的建築藝術理論,包括一整套建築哲理,也包括建築或環境的空間和形體構圖方法。它們散見在各種文史典籍之中,而且採取了「中國式」的闡述方式。有的雖然還沒有被古人總結為文字,但從大量的建築作品中,人們還是有可能讀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近代以來直到今天,中國建築在傳統的土壤上,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和新的建築手段,吸收外來建築文化,繼續前進著。特別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以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為契機,更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已經產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在這里,我們將全面展現中國建築藝術,她的光采照人的美麗風貌,她的波瀾起伏的發展歷史,和蘊藏於其中的中國文化精神
中國建築的歷史分期:
中國建築自其源始至於今,未嘗一時停止其活動,其蛻變為賡續的,故欲強為劃分時期,本為一種不合理且不易為之事。然因歷朝之更替,文化活動潮平之起落,以及現存資料之多寡,姑分為下列各時期。
一、上古或原始時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間文獻與實物雙方資料皆缺乏。殷周戰國以來城廓宮室遺址雖已有多處確經認定,但尚有待於考古家之發掘。殷以前則尚無實物可考證。
二、兩漢時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餘年間為中國建築成年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之記載頗為豐富,建築之結構形狀則有遺物可考其大略。但現存真正之建築遺物,則僅墓室、墓墓闕數處,他為間接之材料,如冥器漢刻之類。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雖在五胡擾攘之破碎河山下,宮殿與佛寺之建築活動極為澎湃。而佛教之興盛則為建築活動之一大動力。實物之在工藝表現上吸收有「希臘佛教式」之種種圓和生動雕刻,飾紋、花草、鳥獸、人物之表現,乃脫漢時格調,創新作風。遺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時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統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土木,為唐代之序幕。唐為中國工藝之全盛及成熟時期。因政治安定,佛道兩教興盛。宮殿寺觀之建築均為活躍。天寶亂後,及會昌後周兩次滅法,建築精華毀滅殆盡,現存實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磚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橋,唐末一木構佛殿,則為此期間最可貴之遺物。唐之建築風格,既以倔強粗壯取勝,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見長,誠蔚然大觀。
五、五代宋遼金時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趙宋以後,中國之藝術,開始華麗細致,至宋中葉以後乃趨纖靡文弱之勢,宋遼金均注重於宮殿之營建,其宮殿雖已毀盡,其佛寺殿宇之現存者,尚遍布華北各省,至於塔幢,為數尤伙,作風手法,特徵顯著,規則謹慎,循舊制之途徑,增減嬗變不已,此期除遺留實物眾多外,更有《營造法式》一書,為研究中國歷代建築變遷之重要資料。
六、元明清時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宮殿之規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間建築傳統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樣式之輸入外,更有耶穌會士,輸入西洋樣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之刊行,則為清官式建築之准繩。最後至清末,因與歐美接觸頻繁,醒於新異,標准搖動,以西洋建築之式樣滲入都市,一時呈現不知所從之混亂狀態於民居市井中,舊建築之勢力日弱。
七、民國時期(公元1912年以後),民國初年,建築活動頗為沉滯。始歐美建築逐漸開拓其市場於中國各通商口岸,而留學歐美之中國建築師亦起而抗衡,於是歐式建築之風大盛。近二十年來,建築師始漸回顧及中國固有之建築。遂有采其式樣以營建近代新建築者,自此而後,建築師對於其設計樣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時代式樣之自覺,不若以前之惟傳統是遵。今後之中國建築,亦將如今後世界各處之建築,將減少其絕對之地方性。
然因傳統、背景民族氣質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將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則尚有所待耳。
『陸』 中國近代的建築發展史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柒』 舉例說明中國古代文化對東方國家的影響
中國文化對東方世界的影響,最先表現在物質文化方面。這是因為物質文化的影響,直接關繫到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關繫到受影響者的基本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因此,物質文化的影響,是最容易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文化影響。
最早受到中國物質文化影響的國家,是朝鮮。據傳說,周武王滅殷商後,殷王族箕子率領5000族人避居朝鮮,就已帶去了中國文化。戰國時代,燕趙等國的許多人為避戰禍遷居朝鮮,就不是什麼傳說。而是確鑿無疑的歷史事實了。他們最早把中國的金屬器具和工具,包括青銅器和鐵器,帶到朝鮮。兩漢時期,中國的絲綢、漆器和銅鏡輸入朝鮮。魏晉南北朝時期,朝鮮半島高句麗諸國居民的生活習俗,也明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高句麗貴族的服飾為寬衣博帶,婦女的發式亦多仿南朝。隋唐以後,中朝物質文化交往的規模更大。也更為頻繁了。
由於中朝物質文化交往開始得早,而且,越到後來就越為頻繁。中國古代的一些重大發明,往往首先傳到朝鮮。朝鮮是世界上最早從中國引入蠶種和養蠶技術的國家之一。早在漢代,朝鮮人就學會了養蠶制絲,中國的造紙方法,在公元4世紀時,就已傳入朝鮮。中國的印刷術,在發明後不久,在唐末傳入朝鮮。11世紀時,朝鮮的印刷術已相當發達。在60年間雕印了《大藏經》1040部、4740卷。中國的活字印刷在11世紀發明後,也很快傳入朝鮮。朝鮮人民又以他們的智慧,改進了泥活字。在13世紀中葉發明了銅活字,並把它傳到中國。中國的陶瓷技術,特別是中國宋代的清、白瓷技術,給予朝鮮陶瓷業很大的影響。10世紀以後,朝鮮已有窯廠,仿製中國瓷器。中國的又一大發明——火葯,在元代傳入朝鮮,到14世紀後半期,朝鮮已能製造火器和各種火炮。朝鮮從中國引進植棉技術,也是在元代。此後,棉花成為朝鮮重要的經濟作物。到15世紀時,朝鮮的棉布已輸出到日本。
朝鮮古代的建築,也深受中國影響,新羅的都城平壤,就模仿隋唐的長安、洛陽,分宮城、皇城和外部城。
日本也是最早受中國文明影響的國家。秦代中國已發展了高度的物質文明,而日本文明還處於黎明階段。秦代已有中國人越海到達日本,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藝。日本傳說著,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實際上到了日本不再返回,並說徐福帶著的1000餘人,是在紀伊熊野浦(現在的和哥山縣新宮祠)登陸的。秦漢以後,移居日本的中國人更多。應神天皇(公元201—301?年)時代,由於樂浪、帶方二郡的秦漢遺民移居日本,日本的養蠶、絲綢等業開始發展起來。《三國志·倭人傳》已有倭人種桑養蠶的記載。雄略天皇(公元457—479年)時,接納中國移民,請他們傳授絲織技術,從秦漢到隋代,從中國移植到日本的原始工業。除上述養蠶、織絲外,還有制陶、造船、煉鐵、皮革、香料、漆器、琉璃、油脂、釀酒、造紙等。在器物方面,中國的銅鐵器、金銀器和陶器,大量輸入日本。作為日本皇權象徵的三種神器——青銅鏡、劍、琉璃、制勾玉,都是由中國傳去的。在農業上,日本的水稻種植,也是由中國傳入的。
隋唐時期,中國物質文化更大規模地傳入日本。日本的遣隋、遣唐使和中國唐代鑒真和尚的東渡,在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總計唐朝時,日本所派出的「遣唐使」共十三次(一說十四次),迎送唐朝到日本使節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有六次,合計共有19次。大規模的入唐使團,一次就有500多人。中國的鑒真和尚,743年到748年六次東渡,最後一次成功地東渡到日本,帶去了「玉作人、畫師、雕檀、刻鏤、鑄寫、綃師、修文、鐫碑」等手工藝人近百人。中國絲綢、瓷器、銅鏡、刀、尺、筆、墨、硯、紙張大量輸入日本。漏刻、測影等儀器,印刷、水車製造、瓷器、銅鏡鑄造等技術,均在唐代傳入日本。在農業上,中國茶種傳入日本。到10世紀時,日本寺院和宮廷的飲茶之風已頗為風行。當時日本人的服飾衣裝,也深受唐朝服飾影響。和服的花紋圖案,與唐代的花紋有著明顯的淵源關系。至今和服中的名詞如「唐草」「唐花」「唐錦」,都反映了這一關系。
在城市建築中,日本的飛鳥、奈良時代的都城,如藤原京、平城京,就是模仿唐長安城、洛陽城建造起來的。寺院建築也往往仿唐,如奈良法隆寺,從平面布局到細部構造,都無不模仿唐代寺院式樣,其台基、殿身、梁架、斗拱、屋頂以及裝飾,幾乎都與唐代式樣一致。至於奈良的唐招提寺,更是由鑒真大師及其弟子依據唐代寺院的風格式樣建造的。
中國的圍棋,也在唐代傳入日本,並在日本民間流傳發展,盛行不衰。
宋代以後,中國物質文化繼續傳入日本。日本人在消化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注意給予發展和創造。12世紀時,日本榮西禪師來華,當時宋朝人飲茶之風甚盛。榮西回國後,著《吃茶養生記》,提倡飲茶養生益壽之道,對於唐式茶會在日本復興,起了很大的作用。到16世紀時,千利休居士(公元1521—1591年)在日本創茶道。1223年,日本加藤四郎來中國學習制陶,長達六年,回國後在日本尾張、瀨戶製造黑粙瓷器。14世紀中葉,又有日本人伊勢五郎,專門到景德鎮學習青花瓷技術,到70歲才回國。後來他在日本製造的瓷器「紙薄磬聲」。宋元時期來中國學習醫學的日本人更多。吉田意休到中國七年,學習針刺,回國後著有《刺針家鑒》。葯物學家阿部照任在福建18年,精於本草學,後來被日本人尊為葯物學的鼻祖。元明以後,日本的造園藝術,也受到中國影響。明末中國學者朱舜水到日本,傳去了中國江南風格的園林藝術。
在東南亞,最早受到中國物質文化影響的,是越南,而且這種影響不亞於朝鮮和日本。實際上,從秦始皇置象郡到公元939年吳權建國前,越南北方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下的地區。早在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中原的鐵制農具、牛耕和手工技術,就開始傳入越南北方。秦末漢初,用轉盤制陶的技術傳入越南。養蠶繅絲的技術,也至遲在漢代傳入越南。公元3世紀,造紙技術也傳到越南。越南人用密香樹皮等,製造出「交趾密香紙」,質量很高,且帶有香味,很受中原士人歡迎。魏晉時期,在中國制陶術的影響下,越南已能生產精湛的彩釉陶和羊陶半瓷的過渡性陶瓷品。越南的印刷術,也是從中國傳去的。前黎朝應天14年(公元1007年),越南黎朝皇帝黎龍鋌派遣使團到宋朝,求得雕印本的《九經》和《大藏經》。以後宋朝和元朝所刻印的《藏經),都曾送給越南。越南人學到印刷術後,也刊刻了不少漢譯佛經和儒家經典。
在器物方面,中國的產品通過貿易大量進入越南。宋朝時輸入占城(今越南中部)的商品有草席、涼傘、絹扇、漆器、瓷器等。中國的器物如瓷碗、綾絹、紵絲等,都深受當地居民歡迎越南的古建築,如城市、宮殿、亭台樓閣等,也深受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越南古都升龍,就是在古代城市龍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漢代設交州刺史冶龍編,公元866年,唐將高駢築大羅城於龍編。後來的升龍,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近代稱為河內。
中國物質文化傳入柬埔寨,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公元3世紀初,吳國孫權曾派遣康秦和朱應到扶南國(在今柬埔寨境內)。由於康泰和朱應的建議,當地居民的一些習俗有很大的改變,腰間開始圍「橫幅」。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紡織品、麻織品、陶器、金屬製品,已大量輸往柬埔寨。唐宋時期,中國又向柬埔寨出口金銀、瓷器、緞錦、涼傘、皮鼓、酒、糖等,這些物品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物質生活,極受歡迎,以致追逐「唐貨」(中國貨)成為一時風尚。元代中國與柬埔寨的物質文化交流,規模更大。溫州人周達觀在1296年到1297年到真臘(今柬埔寨),目睹了中國物質文化對柬埔寨的影響。他說,柬埔寨人以中國的金銀飾物為第一等珍品,其次是五色縑帛、江蘇的錫鑞。其他物品如溫州的漆盤、泉州的青瓷、明州的草席,以及紙張、麻布、雨傘、鐵鍋、木梳、簸箕、硫黃、硝石、桐油、針線雜貨等,都無不受當地居民喜愛。當地人盛飯,也喜歡用中國的瓷盤和銅盤。明代皇帝以回贈禮品的形式,把大量的絲、棉織品和瓷器,交流到柬埔寨,僅在朱元璋當皇帝時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使團就給真臘國王帶去金文綺32匹,瓷器19000件。
中國的物質文化傳入緬甸,也是相當早的事情。距今兩千多年前開辟的由四川經雲南進入緬甸、印度的「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對於中國文化傳入緬甸曾起過重要的作用。中國絲綢很早就輸出到緬甸,用中國絲綢縫制的衣服,在古代就為緬甸人民所喜愛。中國唐代的古籍中就已有「驃國(公元1至9世紀的緬甸古國)婦女披羅緞」的記載。古代緬甸手工業不發達,鋼、銑、銅鏍、鐵鍋、剪刀、縫衣針、瓷器等,也大量從中國輸入,尤以明清兩代為盛,直接方便了緬甸人民的生產、生活。兩國人民頻繁交往,許多瓜果蔬菜,如石榴、辣椒、捲心菜等,都由中國傳入緬甸。有的瓜果蔬菜,還直接冠以緬語「德由」(意為「中國」),以示來自中國,如芹菜、韭菜、油菜、蠶豆及荔枝、紅棗、枇杷、楊梅、柿子等。「包子」「餌鈌」「米線」等食品的名稱,則借用了雲南方言,說明其傳自雲南。從中國傳入的這些瓜果、蔬菜、食品,大大地豐富了緬甸人民的物質生活。
泰國也在很早就受到中國物質文明的影響。從元代到清代,中泰海路貿易的規模一直很大,超過同期中國與越南、緬甸的貿易。泰國宮廷和民間所需的物資,特別是絲綢、瓷器和銅,都從中國輸入。泰國古代的手工業技術,也在多方面受到中國的影響。元代,中國工匠到泰國,傳入燒制瓷器的技術。後來泰國有名的宋加祿瓷器,就是在吸收中國燒瓷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初至清中葉,中國造船工業發達,高超的運船技藝由華僑傳到泰國。當時泰國的木船設計和製造都模仿中國。泰國民間使用的器物特別是銅器,也特請中國廣東等地的工匠代為加工打制。'
中南半島上的內陸國家——寮國,也在多方面受到中國物質文明的影響。在古代中老貿易中,中國的絲綢、瓷器大量輸入寮國;釀酒、養蠶、烘茶、絲織等技術,也從中國傳入寮國。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物質文化,也受到中國文明的廣泛影響。19世紀以後,中國福建、廣東兩省的居民,大批來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帶去了中國的物質文明。現在,在新加坡總人口中,華人佔了3/4,馬來西亞華人也占人口總數的1/3。
對東方制度文明的影響
古代中國在制度文明方面,也是先進的,適應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因此,中國封建社會的文明,特別是中國唐代所確立的制度文明,包括官制、學制、法制、禮制、田制和稅制,為周邊國家主要是日本、朝鮮和越南所欣賞、羨慕、學習和模仿。中國制度文明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是中國文化對東方文明影響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對被影響國家的歷史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最早較為全面地學習和模仿中國唐代制度文明的國家。日本大化革新的主要內容,就是學習唐代的先進制度,確立適應當時日本封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各個方面的制度。這次革新從公元650年(大化元年)開始,到701年(大寶元年)頒布《大寶律令》才告完成。大化革新所確立的各項制度,明顯地受到唐代法令、制度的巨大影。
在官制方向,日本在大化革新後所形成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中央設置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相當於唐朝的太師、太傅、太保;中央設有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宮內八省,也採納了唐朝的三省八部制而又有改進。此外,大納言、彈正台、五衛府、國司、郡司等,都直接根據唐制移植到日本。地方官員如國司、郡司等,都由中央政府任命。
在教育制度方面,早在公元3世紀末,朝鮮半島上百濟國的漢學家王仁到日本,帶去《論語》等著作,入日本宮廷為漢學教師,日本古代比較正規的宮廷教育由此興起。但比較完整的學制,形成於大化革新時期。大中兄皇子即位(天智天皇)後,始設大學於京都,隸屬於式部,入學者稱博士學生;國有國學,隸屬於國司。大學內設明經道和紀傳道等課程,教育內容從漢文書籍如《禮記》、《春秋》、《左傳)、《毛詩》、《周禮》、《周易》、《論語》、《文選》、《史記》、《漢書》等為主。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以後,漢文教育曾趨衰落,但在江戶時期(公元1603——1868年),儒學特別是朱熹的理學,對日本教育仍有很大的影響。
日本中古時代的刑罰分笞、杖、徒、流、死五等,又有六議(議親、故、賢、能、功、貴)八虐(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義)等,均由唐代的五刑、八議、十惡蛻化而來,不過較為簡約。
大化革新所確立的田制與稅制,也力效唐制,規定全國土地為天皇(國家)公地,實行班田收授法,受田者負擔租庸調:租為田租,交納稻米;庸為徭役,調為貢物,一般交納絹布。
日本中古時代的禮制,也仿唐制。嵯峨天皇在公元818年下詔說,「朝會之禮,常服之制,拜跪之等,不分男女,一準唐儀。」
古代朝鮮的制度,也深受中國制度文明的影響。早在三國時期,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就開始學習中國的制度文化。公元6世紀,百濟曾派人見梁武帝,請求梁朝派遣講授《三禮》、《毛詩》的博士。唐時,這三個國家更加主動地學習唐朝的制度文化。公元648年,新羅女王真德派子文王、侄春秋來中國,「請改章服,從中國制。」來唐的朝鮮留學生也絡繹不絕。僅在840年,新羅在唐學成回國的留學生就達105人。10世紀高麗統一朝鮮半島後,在各方面都積極吸收中國唐、宋時代的制度。
在行政制度方面,新羅也仿效唐朝,實行中央集權制,朝官有宰相、侍中、司農卿、太府令等。高麗時期,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權制。中央機關的核心是三省,即內史門下省、尚書都省和三司,執行機關為六部,即吏部、兵部、戶部、刑部、禮部、工部。地方行政為道、府、郡、縣四級制,分別以按察使、府使、郡守、縣令為各級地方官。這套中央集權的行政制度,幾乎完全同於唐制。
在教育制度方面,公元4世紀時,高句麗就設太學,教貴族子弟學漢字和懦家經典。公元682年,新羅在首都設立國學。高麗王朝時期(公元918——1392年),儒學成為教育的基本內容,科舉制度成為基本的教育制度。公元930年,太祖王建在西京創立學校,設立學博士,實施儒家教育。958年,王建採納留居朝鮮的後周武勝軍節度巡官雙冀的建議,開科取士,施行科舉制度。此後數百年,科舉制度成為選拔人才官員的主要方式。992年,高麗又在首都開京設立最高學府國子監。1109年,又擴充國子監,設立7個專業。1392年李朝建立後,基本上承襲了高麗時的教育制度。
朝鮮封建社會的田制和稅制,也深受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影響。公元722年,新羅對國家直接管轄的農民實行丁田制(以丁授田)和租庸調制。高麗立國後,竭力加強國家對全國土地的支配權,用法律固定下來,於926年起實行田柴科制度,對全部耕地和山林進行登記,統一規定了各級官員和其他吏員的收租權,也規定了授予每個服兵役者的府兵團為十五結(三十三步見方為一結)。
越南中古時代的許多制度,也是在中國的影響下形成的,而且,中國制度文明對中古越南的影響,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對日本、朝鮮的影響。這種情況,與越南北方地區在公元10世紀之前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下的郡縣,也不無關系。
『捌』 中國建築發展史
1、夏商周
最早的建築就地取材,築土構木、建房架屋,大致上有以下三種形式:干闌式-長江流域,潮濕多雨,人居樓上因地制宜;木骨泥牆式-黃河流域,傘架方式,圓形結構;夯土牆-奴隸時代,與青銅器時代制度有關。
2、春秋戰國、秦漢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修築馳道,築長城,鑿靈渠。
漢代繼秦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3、魏晉南北朝
代表建築: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
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隋唐
代表性建築:隋唐洛陽城 趙州橋 大雁塔
隋朝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開鑿了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時期,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
5、宋、遼、金時期
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北宋崇寧二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
6、元、明、清
代表性建築:故宮 明孝陵
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
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保留至今,如京城宮殿、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