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長城的簡介
漢長城 遺址位於烏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80公里。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新忽熱蘇木東北20公里處進入巴盟,總體沿西北方向,經烏蘭蘇木的烏蘭呼熱,過川井蘇木,經沃博爾呼熱和阿爾呼熱入烏拉特後旗巴音前達門蘇木境內,經寶音圖、烏力吉蘇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巴盟境內長約300公里。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巴音蘇木的巴音圓圇東37公里處入巴盟境內,沿西北方向經敦達烏蘇,轉西經巴音杭蓋蘇木、過伊很查干入烏後旗,經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寶音圖蘇木,再向西南人烏力吉蘇木,復轉向西北,經烏力吉蘇木的沙爾扎塔、呼倫陶力蓋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巴盟境內長約280公里。
現代學者多稱北邊的一條為「漢外長城」,南邊的一條為「漢內長城」。這兩條長城和趙秦長城在構築方式上不同。趙秦長城因山崖、溝壑據險而築,幾乎全部用石頭築成;而漢外長城和漢內長城多在草原通過,一般無險依,無石可用,只好夯土為牆,經兩千多年風雨寒暑,遺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寬約4~8米,許多地段被今人當做道路使用。這兩條長城個別地段用石頭築成或外築石內包土,在烏拉特後旗烏力吉蘇木北15公里處為築石包土的長城。
從其整個建築形式來看,漢代的長城 是採取了因地制宜的辦法,因山河形勢,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築了塞牆,在一些地段則開挖了壕溝,一些地段是純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則又是簡易的烽台與欄柵式的防禦工事。滄桑巨變,歷2000年的風雨剝蝕、風沙掩埋與人為破壞,這些長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為平地,蹤跡無尋;或頹為田埂、淺溝,已失卻往日的風采。惟有那殘跡猶存的烽台,在向人們訴說著漢塞的走向與歷史。在沙進人退的歷史遺憾背後,又為旅遊增添與保留了許多好的去處。無情的風沙在逼退人們之後,也在一些地段將漢代的長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得自自然的恩惠,將會有機會去領略漢長城的風姿。
由於自然與歷史的原因,河西漢塞西段的保存狀況是最完整的,特別是在一般認為是漢代玉門關的小方盤附近。遠遠望去,漢塞猶如一條無盡頭的蒼龍,橫卧於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間。殘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寬3米,頂寬1.5米。因當地多砂礫、碎石,缺乏用於夯築的黃土,古人也就採用了非常獨特的建築方式。先以紅柳、蘆葦編成框架,中間實以礫石,層層疊壓而成。為確保其穩固,又用蘆葦作墊和土鋪在每層之間。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使礫石凝結,堅實無比。雖經千百年的風雨浸蝕,仍屹立於戈壁風沙之中,蔚為壯觀。實為中國軍事及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已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敦煌市博物館還辟有旅遊專線,為希望一睹漢塞風採的海內外遊客提供各種服務。
㈡ 與秦長城相比,漢長城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綜述:漢長城與秦長城的變化是構造方式以及建築上面有很大的不同,秦朝的長城幾乎都是根據山崖峭壁溝壑而造的,總體的材料用的大多為石頭,而漢長城,主要是在草原修建,茫茫的草原上沒有材料可用,只能用土牆來造成長城,在質量方面,漢長城不如秦長城更加完美。
漢長城是漢武帝太初年間所修的長城,它是一條以壕溝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組成防禦工事的「外長城」,在漢代書簡中被稱為「塞」,漢武帝在此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
秦長城的特點:
秦長城城高約20米,寬約六米。在修路的過程中,城牆內為緩緩的斜坡,以便於守衛軍隊上下出行,而城牆外面是陡坡,很難讓敵人爬上來。而相隔200米,就有一個看台用來弓箭手射箭。
在秦朝那個年代,能夠修築修建出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也值得我們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為之自豪,雖然在如今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之後,他變成了斷垣殘壁,但是他那個巍峨的氣勢還是令我們膽顫,秦長城主要可以分為兩段。
這兩段之間都經歷了大半個中國,但是秦朝修建長城1中,徵用了大量的民工,導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也就是源於此時。
㈢ 長城的資料(簡單)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期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 。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
長城的代表地段:
1、山海關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
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鎮北台
鎮北台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米,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
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台」之稱。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㈣ 漢長城簡介
漢長城簡介
華夏子 《明長城考實》
秦始皇是一個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貢獻的傑出人物,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暴君。秦始皇死後,秦二公胡亥依靠趙高等取得帝位,其統治之酷烈,較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導致了一場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埋葬了秦王朝。
劉邦滅秦後,在公元前202年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此際,北方匈奴冒頓單於殺父自立,吞並鄰族,日益強盛起來。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進攻馬邑(今山西省朔縣東北)。因漢將韓信投降,匈奴南下雁門,圍攻太原。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迎戰,卻被圍困於今山西大同東北的自登山上達七日之久。用陳平計,重賂冒頓的閼氏,始得突圍。此後,在惠帝、呂後、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間,都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劉邦稱帝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下令修繕了秦昭王時所築的《史記·高祖本紀》載:「置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關外置河南郡。更立韓太尉信為韓王。諸將以萬人若以一郡降者封萬戶。繕治河上塞。」[1]
西漢王朝經「文景之治」,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平息了「吳、楚七國之亂」,國力強盛起來。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他毅然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攻為守,主動出擊。元光二年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馬邑人聶壹,誘匈奴單於取馬邑,又命李廣、韓安國等率兵三十餘萬埋伏於城外,俟機出擊。被匈奴識破,引兵而去。元光二年的「馬邑之謀」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匈奴遠遁」為止,漢武帝先後任用衛青和霍去病,三次帥兵出擊匈奴。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河套以南戰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戰役和元狩四年的漠北戰役。在軍事進攻的同時,大規模地修築了長城,據歷史文獻記載,大體可以分為四次。
《漢書·武帝本紀》載:元光五年夏(公元前130年)在第一次北去匈奴前三年,武帝「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2]這是對北擊匈奴所作的准備工作。真正較大規模地修築長城當屬元朔二年。《史記、匈奴列傳》載:「其明年(元朔二年)衛青復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
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團。」[3]
武帝元狩二年春,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東南)一千多里。同年夏霍去病、公孫敖又領數萬騎兵出北地郡,在祁連山麓與匈奴渾邪王、休屠王軍激戰,斬獲匈奴四萬餘人。同年秋,渾邪王率部降漢,河西一帶遂全為漢朝所據。為鞏固河西走廊邊陲的安全,漢武帝修築了由今甘肅省永登縣至酒泉的長城。關於這次修長城,《漢書·張騫傳》載:「漢始築令居(今甘肅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4]《漢書·張騫傳》亦載:「令居,縣名也,屬金城。築塞西至酒泉也」。[5]這是漢武帝第二次較大規模地修築長城。
漢武帝第三次較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間所築由酒泉西至玉門關段長城。
《史記·大宛列傳》載:「遣從驃侯破奴,將屬國騎及郡兵數萬,至匈河水,欲以擊胡,胡皆去。其明年,擊姑師,破奴與輕騎七百餘先至,虜樓蘭王,遂破姑師,……於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門。」[6]
漢武帝第四次較大規模地修築長城,從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10年)間,修築由玉門至新疆羅布泊的長城。
《史記·大宛列傳》載:「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鹽水,往往有亭。」[7]
《漢書·西城傳》亦載:「自貳師將軍伐大宛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8]
據《史記·大宛列傳》載,漢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之役,始於太初元年,而終於太初四年。這段長城亦當建於這段時間或稍後。
由漢武帝元狩二年至武帝太初四年歷經二十年,打通了二千華里河西走廊,並沿路築起烽燧亭障.以保障這條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的交通大道的暢通無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史書·高祖本紀》,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8,第369頁。
2.《漢書·武帝本紀》,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6,第164頁。
3.《史記·匈奴列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110,第2906頁。
4.5.《漢書·張騫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61,第2694頁。
6.《史記·大宛列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123,第3171~3172頁。
7.《史記·大宛列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123,第3179頁。
8.《漢書·西域傳》,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96,第38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