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幾次社會變革
Ⅱ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哪些改革
一、商鞅變法(戰國)
1、目的:富國強兵。
2、時間:第一次改革始於公元前356年
內容:①實行什伍、連坐制度。
②獎勵耕織,重農抑商。
③獎勵軍功,按軍功大小給予賞賜。
時間:第二次改革始於公元前350年
內容:①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井田制,國家承認田地歸私人所有,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②推廣縣制,廢除分封制。把全國分為41個縣,設縣令主持縣政,丞為副縣令,
尉負責軍事。
③統一度量衡。
④「塞私門之請」,移風易俗。以刺激小農戶數量的增加及其生產積極性的提高。
(二個廢除:)廢世卿世祿制、廢井田制
(二個獎勵:)獎勵軍功、獎勵耕織
(二個制度:)什伍制、縣制
(二項法律:)連坐、輕罪重罰
(最後全燒了:)焚燒詩書
3、作用:秦國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成為實力最強的國家。經過一百多年的
變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諸侯國確立起來了。
4、評價:①以法律形式廢除井田制,確認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
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秦國逐漸強大,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③商鞅施行的嚴刑酷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秦朝產生消極影響
④商鞅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二、王莽改制
1、背景:限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穩固統治。
2、內容:①把全國田地改稱王田,私家奴婢改稱私屬,都不許買賣。--貴族、官僚和大地
主佔有者反對,農民不滿意,土地、奴婢買賣照舊進行。
②多次改變幣制,變五銖錢為大錢。--掠奪財產,很多人傾家盪產
3、結果:加劇了矛盾,終於失敗。引發農民起義。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2、內容:
經濟上實行均田制:①把國家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
②受田農民納租、納調;
③受田農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遷都洛陽;
②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封建統治政策。
文化上漢化政策:①採用漢姓;②改穿漢服;③學說漢話;④提倡與漢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范仲淹改革(慶歷新政)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慶歷五年(1045年)初
1、背景:積弱積弱的局面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階級矛盾尖銳,北宋統治岌岌可。
①中央積貧積弱
②慶歷新政,革除弊端(改新除弊)
2、目的緩和社會矛盾,挽救封建統治危機。
3、中心:整頓吏治,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4、內容:(一)明黜陟,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
(二)抑僥幸,即限制僥幸作官和陞官的途徑。
(三)精貢舉,即嚴密貢舉制度。
(四)擇長官。
(五)均公田。
(六)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產事業。
(七)修武備,即整治軍備。
(八)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
(九)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
(十)減徭役。
5、結果:失敗。
原因: 1、新政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
2、宋仁宗對朋黨的防範。
3、改革過於激進。
6、影響: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五、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時)
1、背景:積貧積弱的北宋――――根源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積弱:原因:(1)集中軍權。調兵權與領兵權的分離,實行「更戍法」,;
(2)集中行政權,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3)荒年招募流民當民,軍隊素質下降。
(4)步兵為主,武器質量差,影響軍隊戰鬥力。
表現: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對遼和西夏戰爭敗多勝少。
積貧:原因:三冗(1)冗官(集中行政權分割宰相職位,官職增加;科舉取士;多恩
蔭法授官多
2、目的:直接目的:為了富國強兵,改變積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鞏固封建統治秩序。
3、指導思想開源、富國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4、措施
(一)富國(農業和商業)
農業:A、青苗法(最有矛盾)作用:保證農業生產、免受高利貸盤剝、擴大政府收入。
B、農田水利法(最沒有爭議)作用:促進農業生產。
C、免役法 作用:保障農時,擴大政府的收入、打擊官僚地主利益。
D、方田均稅法作用:增加政府收入,打擊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商業:A、市易法作用:政府調節市場、平衡物價、增加政府收入、打擊了大商人的利益
B、均輸法作用:政府調節市場、增加政府收入、打擊了大商人的利益。
(二)強兵
A、保甲法 作用:保證兵源、維護基層社會治安。
B、保馬法作用:保證軍需,節約財政。
C、將兵法(重點)作用:改變兵將分離的局面、提高軍隊戰鬥力
D、設軍器監 作用:提高武器質量
(三)取士
A、改革科舉制(考試內容的改變)
B、整頓太學,重編教科書
C、惟才是用
5、評價:
(1)進步性: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強了軍事實力,一定程度上
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局面。
(2)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沒有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變法以開源為指
導思想,利用國家行政強制進行收購、運銷。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新法
過於急進。
(3)性質: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
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以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
(4)失敗原因:觸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強烈反對;指導思想有誤(偏重理財、違
背經濟規律);宋神宗後期的動搖;用人不當,危害百姓;沒有觸及社會
根本問題(根本原因)。
拓展1、王安石變法和梭倫改革的比較:
同:(1)背景社會矛盾激化,威脅統治;目的:緩和矛盾,維護統治。
(2)內容比較全面,以經濟措施為核心。
異:(1)梭倫:平民與貴族,工商業奴隸主與貴族矛盾。王:階級矛盾、民族矛盾。
(2)指導思想:
(3)梭:債務問題;政治經濟改革。王:財政問題、經濟、軍事、教育改革。
(4)性質:梭倫隸主階級;王:地主階級。
(5)影響:梭成功(經濟和政治,漸進,廣泛支持)王失敗:急進大地主、
大官僚和農民的反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比較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①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
②變法都得到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③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
④變法者個人的改革的意志堅定,失敗後兩人的命運基本相同。
⑤變法都對生產關系作出了調整。
不同點:①背景不同,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
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四伏時。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分調整
生產關系。
③性質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
王安石變法則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的改革。
④結局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成功的改革。 王安石變法則失敗了。
Ⅲ 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歷了哪些重大改革
改革也就是進行重大性的變革,讓社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重大性的改革,改變了中國古代社會歷史的進程,比如說商鞅變法、郡縣制改革、推恩令、孝文帝改革、科舉制、王安石變法等。我所列舉出來的是一些在歷史上具有較高知名度,我也比較熟悉的重大改革。
1.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應該算得上是先秦時期最為重大一個變革,商鞅變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秦國落後的現狀,使得秦國成為戰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為後來秦朝一統天下奠定了有力基礎。同時商鞅變法內容在後世仍然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雖然商鞅變法在當時並沒有貫徹執行下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商鞅變法是失敗的。
4.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真正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改善了中國古代長期以來民族歧視的現狀。讓鮮卑族逐步走向漢化,不僅穩固了孝文帝的統治,也真正促進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多樣性,在今天看來,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依然具有深遠影響。
Ⅳ 中國有哪些成功的改革
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春秋戰國時期比較多,典型的有齊國管仲變法,魏國的李悝改革、楚國的吳起改革和秦國的商鞅變法(商鞅雖死而秦不變其法,表明商鞅變法時成功的)。
秦漢沒什麼典型的改革,隋唐的話,選官制度的改革(科舉),國家機制的變化(三省六部制)。
宋有宋神宗時的范仲淹變法和王安石變法,但應該說都是失敗的(主要是後來的變法中的措施基本廢除)。
明代的張居正改革,總的來說,張居正活著時改革是成功的,死了後就基本沒執行了。
還有一些除了政治方面的改革,比如黃道婆改良棉紡織技術。
中國近現代的改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不過是失敗的。
三大改造以及改革開放都是成功的。
Ⅳ 中國近代的改革有哪些
重大的改革有:
1、18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在朝廷的代表是「老六」奕忻,地方大佬主要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指導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主要成就有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漢陽鐵廠、蘭州機器總局、天津機器總局等(記得不清楚),後1884年中法戰爭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但翻譯了很多科學知識,引進了許多當時的先進技術,還涌現出一批科學家和工程人員,為推動社會進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2、1895年開始的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主要人物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主要想學習日本,實行「虛君共和」即君主立憲的政體。主要改革措施有:廢科舉、興科學,設京師大學堂等。起初慈禧太後默許,後袁世凱告密,說維新黨欲發動兵變,讓慈禧還政給光緒,慈禧大怒,遂鎮壓,以至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而康梁遠遁,光緒被幽禁於瀛台,清朝也就此失去自我改革的最後一次機會。
3、「立憲鬧劇」。戊戌變法雖然被慈禧鎮壓,但仍然沒有全盤否定,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保留了下來。1900年庚子之亂後,清政府內部終於開始了改革的步伐,1905年廢除科舉,後派五大臣去西洋考察憲政,「預備立憲」,但其組建的「皇族內閣」,讓國人認清了滿清政府「預備立憲」本質上仍然是維護滿洲貴族的統治,於孫中山先生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相去甚遠。滿清岌岌可危,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槍打響
Ⅵ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哪幾次改革
一、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幣制改革
1935年國民政府廢止銀本位制﹐實行紙幣制的一次幣制改革。1935年11月 4日起實行。中國疆城遼闊﹐貨幣制度一直很復雜混亂﹐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並且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金融的穩定。1933年3月﹐國民政府廢兩改元﹐實行銀本位制﹐雖對貨幣制度進行了一次改革﹐但整個中國的幣制仍非常紊亂。
四、土地改革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村舉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於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11月至12月,一個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很快在陝甘寧、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華東等老解放區,東北等半老解放區,以及鄂豫皖、豫皖蘇、豫陝鄂、江漢、桐柏等新解放區廣泛開展起來。
五、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Ⅶ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變法與改革,其內容和意義是什麼呢
中國歷史上比較知名的變法與改革有以下幾個:
一、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內容:
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
意義:
使士、農、工、商各就其業,從而使部落的殘余影響被徹底革除,行政區域的組織結構更加精細化,並且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
二、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
內容:
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意義:
1、以法律形式廢除了井田制,確認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2、秦國逐漸強大,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3、商鞅實行的嚴刑酷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秦朝產生消極影響。
4、商鞅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時)
內容:
1、青苗法→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募役法→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
3、農田水利法→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
4、方田均稅法→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
5、市易法→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入增加。
6、保甲法→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抵禦遼和西夏進攻主,減少了軍費開支。
7、將兵法→加強了軍隊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8、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明經諸科,進士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律令、斷案等。
9、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做官。
意義:
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四、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1581年)。
內容:
1、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徵收銀兩。
2、把從前按戶、丁徵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意義:
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納銀代役的規定,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鬆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五、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
內容:
1、以「自強」為旗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代表企業)。
2、以「求富」為旗號,創辦民用工業(原因、代表企業)。
3、籌劃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成立了海軍衙門。
4、創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等。
意義:洋務運動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有一定的抵製作用。
六、戊戌變法(1898年)
內容: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
意義:
1、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學的傳播,有利於維新知識分子參與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
2、資產階級維新派要求實行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實行君主立憲制,在當時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3、戊戌變法又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奔走呼號,指出變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圖存。這對於激發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重要作用。
4、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