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何中國人很講究「規矩」
俗語中有句叫:「無規矩不成方圓」,意思就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自小記憶起父母就教導我們要懂規矩,大人說話小孩子別亂插嘴的規矩;上學時見到老師要懂規矩開口先叫「老師好」;出來工作後經商要懂得商場上的規矩;為人父母的時候還要教導自己的孩子講究規矩。等等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規矩人,眾人定會唾沫,不是罵其父母管教無方,就是說人家子女無理。總而言之傳統的中國規矩有很多,特別是古代的中國。那些大戶型人家的奴婢丫鬟在府中一定要留心說話,否則會生命不保。 以上論述中國人很講究規矩,規矩有很多。那麼具體體現是在人際關繫上。例如身份地位的高低,下級身份永遠服從上級身份的規矩。不明清況;不夠聰明;不懂得游戲規則的人則會在相應的社會里無情淘汰掉。還有餐桌上、酒桌上的規矩,其中桌位就很有講究。社會層次高的人或是主角永遠會坐在主位上,因為他在主導著整個餐飲過程。就拿一個老人壽星來講,他肯定是一長輩,規矩就是以壽星為主,坐在上桌的壽星得到尊重,晚輩要聽長輩的話等等。這規矩也體現出中國傳承的古話「百善孝為先」。敬一個孝道,做一個尊老愛幼有美德的人。這里的「規矩」告訴了我們待人接物都要以誠為貴。 有人說:「定下來的規矩不公平」,從古至今不公平的規矩有很多。埋怨、怨天尤人又如何?違反了規矩,違反了常理則是自討苦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人那些不公平的「規矩」。 我國封建時代有男尊女卑的規矩。在封建社會里男子地位高,女子地位卑下。這是重男輕女的不平等封建禮教。就是說女子要永遠服從男子的命令。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古禮認為女子出嫁後,不論丈夫性格如何,都要順從。恪守婦道。 不能做出違反常理出格的事情。三從四德一心只能從一夫,如夫戰死,則守寡餘生。 我國古代男子有三妻四妾,意思男子可為多妻。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最明顯的還是要表現在古代的皇帝身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皇上生前嬪妃對其恭恭敬敬,後宮爭寵心計重重。皇上駕崩以後,後宮佳麗還需要培葬,似乎與皇上厚葬可貴極了,死不足惜。 男子妻妾成群,而女子只能從一而終。「一夫多妻制」,以上男子再娶為續弦,女子再嫁是壞節。可見古老的中國「規矩」真不公平。隨著時代的進步,時代的不同,不公平的「規矩」也被廢除。現代很強的女子同樣享受著為她們服務的人們,其中有男的也有女的。女強人很強,讓我們看到了女子同樣可以撐起半邊天。中國婦女的強大,依舊是沒有忘記中國的「規矩」。 為何這么說?因為多數女子依舊要遵守腹中生子女的規矩。當然這不是人定的。所以女性很偉大,還有多數女子依舊服從著家中之主,客人來家中坐客端茶倒水;洗衣做飯等家務事,雖然有些男子願意分擔,但是這規矩依舊好像定於女性,賢妻良母的形象就是從這些破碎的小事才能體現。 我國歷來就有禮上往來的規矩,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也就是說朋友之間應該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 事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規矩都是人定的。中國男女平等很符合現代生活「規矩」。「規規矩矩」當然做人也要有禮貌守規矩、正當守法的。相信中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富強。
❷ 過春節時,中國人一般都講究哪些習俗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當中最具有儀式感的一個節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如今春節不僅成為了中國人的節日,甚至走出國門,讓很多外國友人們都開始歡度春節。但是要說最有年味的國家一定要當屬中國。在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的這一天當中,有很多的習俗是不能夠被忘卻。
年夜飯絕對是眾多習俗當中最具有年味的一個,在外工作一年的人們在卸下了工作的疲憊之後,從世界各地返回家鄉。目的就是為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裡人團聚在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同時吃上一口熱乎的年夜飯。訴說在這一年當中所遇到的奇聞趣事,和父母嘮嘮家常。
還有的地區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包餃子,甚至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成為了我們不可割捨的環節之一,放鞭炮,吃湯圓,驅趕年獸等等。這些事情只有在中國的春節期間才能夠感受得到,也希望此類項目能夠被很好的傳承下去。
❸ 中國傳統道德講究什麼
1、仁:以人為本,平易近人,是對德行的要求。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2、義:人生的責任和奉獻,是中國人崇高道德的表現。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3、禮:「明禮」即講文明,「禮之用,和為貴」,其價值取向為「和諧」。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谷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4、智:即智慧,明辨是非善惡、不僅知人,而且要自知。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5、信:誠信為本,是一項重要的社會道德規范。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3)中國講究什麼擴展閱讀: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❹ 中國文化講究什麼和西方文化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世界聞名。中國人以勤勞勇敢創造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財富,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首。
東西方文化歷史上也有不斷交流,但總的來說差異很大。東方文化以傳統著稱,比較保守。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無論是儒家文化還是孔孟之道,都是教育人要遵守當朝統治,服從管理,所以被歷朝歷代統治階級所推崇。
❺ 中國人最講究什麼
中國人最講究什麼?打開二十四史看。無論春秋達意,抑或信史直述,其實講得最扎實的只有兩個字:禮與孝。由此發端衍化出來的崇拜情節,各個時代叫法版本不同。到了清代,中國社會風景最茂的時候,叫作「敬天法祖」。這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內核。平常時節只是在言語生活行為中「體現」。到過年,也正是勞累一年「該歇歇氣兒」時,農業國,這時是全民都有點空閑時間的,於是便張忙這事。 打開《紅樓夢》看,賈府里說得最熱鬧的事,不是寶玉、黛玉等一團團的「戀愛霧」,也不是飛長流短的各種人事演繹,元旦祭祀,是賈府內部最鄭重最繁復的社會活動。其實何止賈府?賈府如是動作,與之同時,普天下的人都在動。我們現在是「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農歷二十三,全民進入「年時」。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把面發(蒸饅頭),二十九灌(買)黃酒,三十(兒)捏鼻兒(包餃子),初一(兒)拱揖……天天干什麼,不用政府下令,全民都一致。就是白痴,怎麼過年?「傻子過年看隔壁」———我傻,瞧人家包餃子,我也包。過年時所有的傻子都會聰明得如同正常人。我有一本《請嘉錄》,里頭有專寫臘月正月的過法的。其實,真正的情況是:入臘月,忙年就開始:跳灶王、跳鍾馗、吃臘八粥、做年糕、製冷肉、送皇歷、叫火燭(乞丐們每夜打梆子喊「小心火燭」)打塵埃、過年(放鞭炮送諸神)蒸盤龍饅頭……一天有一天的事,都是規定好了的「口令」。正規的進入「年」,卻比我們今天遲了一天,是臘月二十四,叫「廿四夜送灶」。 過年的國家,不止我們。一些東南亞國家幾乎與我們是「同步進行」的。我住在南陽,每到年二十三夜十二點,滿城的爆竹會響得暴雨一樣,近處的「嘣」、「叭」震耳欲聾,遠處的不分個兒,有點像開鍋的稀粥。這個時候,我常常到陽台上去看,呀!到處都閃爍著爆竹光火,二踢腳、地老鼠、小焰火,明滅不定中伴著清脆或沉鬱的爆響。有時下雪,那就更好看,硝煙中閃著光,雪片被染成五彩繽紛在硝煙中盪漾,夾著密不透風的響聲……那是什麼景觀?你來看看才知道,二月河用筆跟你說不明白,拍照片不行,錄音也不行,錄像攝像呢?恐怕都不行,氣氛是沒法「表達」的。 城裡人現在簡單,在這樣的「氣氛」下全家吃點、喝點,打開電視「看點」什麼。鄉里人還是要祭灶的,胖乎乎的灶君夫婦,兩旁貼著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香煙繚繞中人神歡喜。《請嘉錄》里頭說得就更熱鬧:家家「以膠牙餳祀之,俗稱糖元寶,又以米粉裹豆沙餡為餌,名曰謝灶團,祭時婦女不得予。先期僧尼分帖,檀越灶經,至是填寫姓氏,焚化禳災……穿竹筯作杠,為灶神之簽,升神上天,焚送門神火光如晝……」太繁復了,這還不到五分之一的「工作」。清人楊秉桂有詩: 殘臘匆匆一年又,門丞貼舊須眉皺。 祀灶人家好語多,燭影草堂紅善富。 接下來的年事令人愈來愈眼花繚亂:燈掛、掛錠、買冬青柏枝、喝口數粥(赤豆雜米粥,食之可免「罪過」)、接玉皇、燒松盆、照田財、送年盤、存年物、過年市———就是親友來往,送東西,備年貨,火爆喜慶氣氛充滿人世間。佛天人物似乎都亢奮起來了。到除夕這一天,新門神貼出去,一切正常的社會業務全部停止。比如說:做生意、談事兒、討債要賬———這樣惹人煩的事,對不起,你不能進門了,有話過罷年再說! 除夕夜,合家團聚、舉宴,這一條「規矩」,我們至今仍舊堅持執行著。這一夜是一個家族一年之中最歡樂、最鄭重、最富足、最……什麼呢?最和諧溫馨的一夜。家中多少事都放下。為了多享受一些這樣的「幸福時刻」,形成的規矩叫「守歲」,也有叫「熬年」的。一家人圍爐團坐,說喜慶話,說福祿,說豐收,說祖上之德,說豐年有餘,說到後半夜,小孩子熬不住,睡在大人懷里,大人們撐著眼皮搭訕著還在說。這天晚上吃餃子,北方家家如此。 我的姑姑說:「年歲夜的餃子大家包,但你奶奶要一個一個仔細看。(往鍋里)下餃子,只有你奶奶看鍋。這圖的吉利,一個餃子也不能煮破的。」餃子皮不夠,不能說「皮兒少了」,要喊「餡兒多了」。餡兒少了也不能說,要喊「皮兒多了!」我們如今是鍋一開,笊籬一撈,合家就吃。昔時的吃法,頭一碗撈出來,必定是恭恭敬敬供到祖宗牌位前,滿供桌的供享呀!各色點心油炸麵食、冷肉……都是平時根本吃不到的,琳琅滿目供在桌上。老爺子帶全家老小「給祖上磕頭」。上供上香,禮敬如生,循循下退。然後是後輩子孫給健在的老爺子、老太太磕頭,領壓歲錢。這些事畢,才能開懷痛吃、痛飲。我父親說過他幼時偷吃供享的軼事———那盤點心太誘惑他了,他偷吃了兩塊,把餘下的重新碼齊了,躲出去。等了一會兒又忍不住,再過去偷吃兩塊……後來,見重新碼盤子也掩不住「偷吃」的事兒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滿盤點心吃了個精光……爺爺倒也沒有責罰他。關於這一夜,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雲:妻孥一室話團圓,魚肉瓜茄雜果盤,下筯頻教聽讖語,家家家裡闔家歡。這年夜是諸神降臨時,說什麼就會應什麼,人說話都托著舌頭,稍不吉利的一句也不說。 還有一項頗有意思的活動,今天已經失傳,那就是「鏡聽」。這件事從祭灶開始到正月十五,幾乎每家都作,預卜來年家庭形勢——大清早起來,懷里揣面鏡子,到祖宗牌前念念有詞「並光婁儷,終逢協吉」。然後出門,聽見外人說的第一句話,比如說「您好」、「您吉祥」——得,這就是你一年的兆頭。這件事我在寫康熙大帝時移植了進去,寫明珠用鏡聽卜算考試功名的事。再接下來的年事:行春、打春、耕春、拜牌、接喜神、上年墳、小年朝、接路頭、看參星、齋天、走之橋、放煙火——到鬧元宵,一連三天鬧,轟轟烈烈的年事告結。 三年前我到馬來西亞,聽當地華人說:「我們這里過聖誕,也過年、過元旦。」祭天地、祀祖宗的活動仍舊熱鬧紅火。我在大陸看我們自己過年,也伴著聖誕和元旦,隨著濃重年節硝煙的彌漫,東方的神和西方的神在天上握手,東西方文明也在糅合,快樂而莊重的鍾聲交織著、撞擊著,會給普天下送來丙戌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