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用什麼照明
古代照明的器具,也叫錠。燈的樣子很多,一般形制是上有圓形盤,盤內有釺,中有柱,下有圈足為底。盤用來盛油或插燭。朱雀銅燈被設計成朱雀的形象,放燈的圓盤就銜在朱雀的嘴上。朱雀張著翅膀,雙腳挺立,身子略微前傾,似乎即將要展翅高飛。仔細觀察,朱雀的尾部還被刻上了精細的羽毛花紋。細節上的美態最能反映工藝的精湛,朱雀腳下踏的,即燈座的部位是一隻昂著頭的蟠螭。
人類對藝術的追求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一個熱愛藝術的民族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美的機會,包括生活中那些再尋常不過的物件。中國藝術的精髓也往往體現在一些生活器具上。
朱雀銅燈是古代的一種燈具,多是漢代遺物。燈形常見為一朱雀形,雙足挺立,伸頸翹尾,口銜圓環凹槽形燈盤,盤中立有燭釺,燈座為一蟠螭,昂首上視。造型奇特,製作精緻。朱雀在漢代是祥瑞的象徵,以其形造燈,寓吉祥。
朱雀在古代傳說中是百鳥之王,是人們美德的象徵,它具有能歌善舞的靈性和高貴的生活習慣,可給人間帶來吉祥。在漢代朱雀是四神之一,通常被雕刻在畫像石墓的門扇上,成為保護死者的神物,吉祥的預兆,也有希望墓主人死後成仙,早日飛升上天的寓意。
人們相信朱雀是有靈性的祥鳥,於是紛紛把朱雀的形象刻畫在各種物件上,一些大戶人家還會特地在墓穴的墓門上刻上朱雀的像,希望朱雀能像保護神那樣護衛著墓穴的寧靜,能像天界的使者那樣將亡者的靈魂護送上天。到了漢代,朱雀還和青龍、白虎、玄武並稱為「四神」,人們常用朱雀來表示南方。因此,這座銅燈設計成朱雀的樣子,並不為奇。
對現代人來說,困難的是,如何將這造型巧妙的銅燈點燃。這支朱雀銅燈的燈盤里,有凹槽,有格子,有燭釺。這說明它絕不僅僅是一件擺設,但是要如何將它點亮呢?
蠟燭在秦漢時期的實際上是由樺樹皮、松木、草莖等捲成的長10厘米,直徑1.5厘米的長卷。古人將它插在燭釺上,它們雖名為蠟燭,實際上卻是燈的捻子。漢代的這種將燈芯放在燈盤里點燃的方法,被學者們稱為「盞中立炷式」。這種燈一直盛行於戰國至漢晉。
唐朝的時候,由於和西域交往頻繁,西方的點燈方式——盞唇搭炷式。通過西域傳人大唐,這從出土的唐朝燈盞上就可看出。採用這種照明方式的燈通常會有一個葫蘆型的燈盞,燈芯從燈盞口的一側引出來,搭在燈盞的沿子上,方便人點燃。這種燈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於是到了宋代,使用盞唇搭炷式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朱雀銅燈的點燃方式已為人們破解,但古代的燈千姿百態,古人口中的「燭」不僅和今天的有很大差距,且在漫長的歷史中屢屢變化。因此,要想完全弄清古人們的點燈方式,還需要相當時間。
❷ 古代晚上用什麼照明
古代晚上照明的工具是蠟燭,或者就是煤油燈,如果實在貧困的人家裡,晚上是靠火把或者是月光照明的
❸ 古代不像現代有電燈,那麼當時古人是如何照明的
白天里的世界因為陽光普照而非常明亮;到了晚上,太陽西沉,天色就會變得黑暗,但是現在的我們到了晚上許多地方依舊燈火通明。這一切都是電燈的功勞,從特斯拉發現交流電以及愛迪生發明電燈開始,我們的夜晚就不再黑暗。但是在這兩樣東西出現之前,我們的古人是用什麼東西來照明的呢?
不過上文所說到的火把、油燈、蠟燭、煤氣燈等幾乎都是用火來照明的。真正讓人類的照明工具有火、油走向了電的,是從在19世紀末一位叫做愛迪生的發明家點亮了第1個電燈開始,這個經過幾千次實驗而被點亮的燈泡,成功改寫了人類照明的歷史。而電燈一直發展至今,出現了白熾燈、節能燈、裝飾燈等等各種各樣的燈。一到晚上,城市裡的霓虹燈比天上的星星更加明亮,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亮如白晝”。綜合來看,人類照明的歷史其實也是人類發展歷史的寫照。
❹ 古代沒有電,人們是用什麼照明的呢除了蠟燭之外還能用什麼照明呢
一、火
據考古學材料,早就在至今已有約70萬至20百萬年,舊石器的北京猿人現在開始將火用以生活之中,在史書記載中,照明燈具常見於傳說中黃帝時期,《周禮》中也有兼管取火或照明燈具的官銜。小學教材就說過古代人鑽木取火。大家電視上常常看到,在岩洞中,古代人常常引燃篝火用於供暖、烘烤食材的與此同時照明燈具應用。隨後大家發覺把人體脂肪塗抹在木料或樹幹上,捆在一起就可以製作照明用的火堆。在武俠片里常常播到,電視劇中的俠義之士一旦去秘境實行特殊任務時都會手裡拿著火堆,火摺子,看上去既令人興奮又好玩兒。
四、燈籠
我國小燈籠是西漢以後的事。電視劇中,古代人交通出行通常打燈籠引路,一些名門望族家裡也是兩頂大燈籠照明燈具。傳奇姜太公封完神後,而自己卻沒什麼司職。大年三十眾神歸位,姜太公卻無家可歸,老百姓見他可伶,就在那高桿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產生點燈籠的風俗。
❺ 古時候人們都是用什麼來照明
在漢之前一般用柴禾做燈芯以此來達到照明的目的。但是,用柴禾做燈芯是十分的麻煩的,這是因為用的時候需要有人手裡拿著燭火,隨時用碗接著落下的灰燼,還要准備燃盡了加薪。
在戰國時也有油燈的出現,但是這只是富貴人家才有的。因為那時候尚未有植物油,油燈用的是動物油。
在東漢後期有了蠟燭的出現。因為有了蠟燭的出現,油燈又不算貴了。隨著植物油出現之後,油燈就更不是什麼奢侈品了。
唐代出現的蠟燭與當今現在所用的蠟燭還不是一種。唐道所用的蠟燭是蜜蠟。而現在蠟燭是有蠟樹造而成的。
❻ 古代窮人沒有蠟燭,晚上靠什麼來照明
古代人們普遍使用油燈照明,有些人家會窮到連燈油都買不起,那就只能依靠大自然了。譬如東晉的有個叫孫康的人,非常喜歡讀書,但是家境貧寒就買不起燈油,晚上只能在心裡回憶白天看過的書上的內容,有一年冬天夜晚下大雪,月光映在雪上發出耀眼的白光,孫康心裡很是高興,這一夜他就沒有睡覺,捧起書站在雪地里看起來,雖然冷的受不了,但是對知識的渴求讓他忘記了寒冷。孫康後來走入仕途,官至御史大夫,也算是實現了心中的抱負吧。同樣借光讀書的典故還有我們都知道的囊螢映雪的典故,車胤同樣是克服艱苦的環境最終達成自己的理想。
古人常用的油燈也是在戰國時期才開始使用的,在動物油中插入一根燈芯點燃就可以照明了,他們把這種油叫“膏”,後來就有人在這種油脂中加入香料,被稱為“蘭膏”。到了漢朝,油膏依舊是主要的照明工具,但是在使臣的進貢物品中開始有蠟燭出現了,那時候的蠟燭被稱作“蜜蠟”。
❼ 古代用什麼照明
蠟燭。
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蠟製成,在古代,通常由動物油脂製造。可燃燒發出光亮。此外,蠟燭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在生日宴會、宗教節日、集體哀悼、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蠟燭有犧牲、奉獻的象徵意義。
現代一般認為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7)中國古人怎麼照明擴展閱讀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在西方,有一段時期,寺院中都養蜂,用來自製蜜蠟,這主要是因為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徵,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
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
蠟燭的普及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朝時南越向高帝進貢的貢品當中有蠟燭,有說法認為當時在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君王賞賜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以蠟燭,說明當時的蠟燭極為稀少。
到了南北朝時期蠟燭稍微應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層社會,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唐朝時也記載了在晉州上貢時的貢品當中有蠟燭,另外唐朝的官員還專門設置一個官員來管宮廷蠟燭。宋朝記載有當時和西夏的邊境貿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蠟燭。
蠟燭作為外貿、對外交換的一種東西,說明雖然當時用的比較普遍,但還是比較珍貴的。到了明清以後,蠟燭才漸漸地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較多了,但是一般的燈具,像油燈、火把依然不能和蠟燭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