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印度也是世界大國,為什麼沒有染指過中國
文/寂寞的紅酒
印度,位於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南亞次大陸。在古代,印度也是世界大國之一,經濟繁榮,國家富庶,孔雀王朝、貴霜帝國、德里蘇丹國、莫卧兒帝國都是世界級強國,連蒙古人都曾兩次折戟在印度西北部。歷史上,周邊國家幾乎都曾覬覦和染指過中國,連越南和朝鮮這種小國都時不時趁中國打盹咬中國一口。不過古代印度雖然強盛,但只有印度和中國相安無事。那麼古代印度為何沒有染指過中國?
第一,地理原因。中國和印度雖然是鄰國,但中間隔著高峻險拔的喜馬拉雅山和茂密的熱帶雨林,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古代生產力條件有限,想穿越這些天險非常困難,兩國之間又有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緩沖國,想要直接接觸非常困難。即使越過這些天險和緩沖國,生在在炎熱潮濕氣候中的印度人也根本無法適應青藏高原寒冷乾燥的氣候,一個高原反應就能讓印度軍隊倒下一大片。
第二,國力原因。古代印度雖然是大國,但比中國還差得遠。古代中國可是世界的老大,誰不服揍誰,印度敢叫板肯定揍的它滿地找牙。唐朝時期,印度曾搶劫了中國的使團,使團副使王玄策逃出虎口,單槍匹馬滅了印度。印度想打中國主意,別說中原王朝,連吐蕃這一關都過不了,當年吐蕃可是和大唐、阿拉伯過招的狠角色,吐蕃曾兩次打到印度河流域,中國不欺負印度就不錯了,印度怎麼敢打中國的主意。
第三,古代印度長期處於分裂,一盤散沙,直到莫卧兒帝國時期印度境內仍然有好幾個國家,印度連統一都是問題,向中國擴張簡直是妄想。雖然印度曾建立過幾個勢力強大的王朝,但多是外來游牧民族建立的,這些游牧民族到了印度就不想挪窩,慢慢就被印度的安逸生活腐化,游牧騎兵喪失了戰鬥力,印度兵又不堪大用,能守住印度本土就不錯了,最多隻能在在南亞稱王稱霸,倒是中國偶爾會教訓一下印度,讓印度安分一些。
『貳』 「上帝之鞭」阿提拉為什麼不攻打中國
阿提拉攻打中國路途遙遠,打回來得不償失。
游牧民族的作戰方式主要以騎射為主,全民皆兵,來去如風,通常是游擊性質的,力量可能稍遜,但是耐力很好,擅長遠距離的奔襲,這恰恰就是西方重騎士,重步兵陣地戰和坦克式推進沖鋒沒有絲毫辦法的。
如論攻城,匈奴不行,但是掠地,上帝之鞭阿提拉他們是打不到又追不上的,還能回頭咬你兩口。至於他為什麼沒有打回來,問題很簡單,路途遙遠,打回來得不償失;
游牧民族的侵略多半來源於生產力低下,食物和生活用品匱乏,建立了帝國以後,這些問題已經逐漸得到解決,為了報仇驅使大軍那麼遠奔襲打回去不太理智。
(2)印度怎麼還不打中國擴展閱讀:
在公元418年,年僅12歲的阿提拉,被作為議和條約中的人質之一送到羅馬宮廷(時值荷諾里皇帝在位,西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同時,匈人亦獲得埃提烏斯(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抗阿提拉進一步西進的將軍)作為人質交換。
在羅馬的時候,阿提拉在宮廷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亦從那裡學習到羅馬人的傳統和習俗,還有他們奢華的生活方式。羅馬人希望藉此使他能把羅馬文化帶回到匈人領地時傳揚開去,以增加羅馬對周邊民族的影響力。而匈人則希望透過人質交換,能使他們獲取更多羅馬內部的情報。
阿提拉逗留在羅馬時,曾經一度嘗試逃跑但失敗了。於是他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羅馬內部結構上,並專注研究羅馬的內政及外交政策。
有時,他甚至會透過暗中觀察外交官們舉行的外交會議去研究這方面的資料。可以說,阿提拉於當時學習的一切對後來他對匈人的統治,以至於他對羅馬的征服戰役都有極大的幫助。
『叄』 亞歷山大征服印度之後,為什麼不繼續東進,攻打中國
作為歐洲最負盛名的軍事天才-亞歷山大,僅用了13年就橫掃了亞非歐三大洲建立了馬其頓王國為為什麼在已經征服了印度後選擇停止,沒有繼續東征,甚至征服中國呢?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分析可以有如下原因:
3. 亞歷山大英年早逝。在放棄繼續東征以後,亞歷山大選擇了回國重頓之後再繼續東征,可在回去之後的沒幾年卻因為意外得病而去世了,享年32歲,在正當壯年的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否則現在的世界格局可就不一樣了。
以上就是亞歷山大沒有選擇繼續東征的原因,但是他在歷史上仍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肆』 亞歷山大東征都打到了印度,為何沒有接著進攻相鄰的中國
亞歷山大東征都打到了印度,沒有接著進攻相鄰的中國是因為:亞歷山大帝國,主要版圖位於地中海海域附近,距離中國遙遠;在征戰印度時慘遭失利,亞歷山大需要整頓軍頓、休養生息;將士厭戰,不想再戰,軍心渙散。
三、將士厭戰,不想再戰,軍心渙散
連年的征戰,滿足了亞歷山大的爭強好勝的私慾,但是這是建立在眾多將士們思歸的條件上的,並且戰爭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這是軍士們不想看到的,這使得人人不想再戰,士氣低落。
『伍』 亞歷山大征服印度之後,為何不繼續向東攻打中國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的軍事天才,在歐洲同樣也有這樣的軍事天才,像亞歷山大就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軍事天才。他憑借自己出色的個人能力,僅僅用了不到13年的時間,就率領自己的軍隊征服了歐亞非三個大陸,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馬其頓王朝。那麼問題來了,那個時候的亞歷山大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什麼他不繼續向東攻進,打下中國呢?
對亞歷山大來說,要想進入中國境內,他一定要進入中國的西藏。亞歷山大對這個地方並不熟悉,他害怕到時候有不可預知的危險,這樣一來可就得不償失了,就這樣亞歷山大果斷放棄了這個誇張的念頭。
『陸』 是印度為什麼打不過中國的真正原因,中國人的
公元十六世紀,蒙古的鐵騎已經在中原被趕走,但是中亞還是有幾個蒙古帝國建立的汗國,其中已經成為穆斯林的帖木兒汗國的後裔巴卑爾殺進了印度,建立了莫卧兒王朝,直到近代英國打開了印度國門。印度又淪為全球殖民之主的一顆明珠。
這么一來,中國不就成了印度後世的老祖宗了嘛!
回顧三哥的歷史,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隔壁種花家興盛了幾千年,近代更是書寫了一部反侵略史,印度歷史也真是一部活生生的「被侵略史」。
總結一下,這和印度人宗教信仰不無關系,信奉轉世理論的印度人不是很懂眼底下抗爭的重要性,「這輩子贏不了你,下輩子一定報復回來」的心態是大家的共識,不從吃眼前虧的性格導致了他們實在沒什麼激烈抵抗的範例出現。
因此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里,沒多少屬於印度人自己書寫的,這就是三哥的任性之處。
『柒』 印度和中國怎麼不打了
忘記戰爭的是傻子,期待戰爭的是瘋子。
兩國是未來世界兩股強大的力量,至少在亞洲是最強的兩大力量之一。由於戰爭,而把前期的工業化建設全部毀滅, 中國超過美國的希望徹底落空,而印度想要做世界強國的野心也要落空。我們根本就不怕印度,當年只用了西藏的邊防軍就把印度的主力部隊擊潰,一路打到首都,但由於交通不便,後勤補給跟不上,果斷撤軍了。
中國和印度可能再發生戰爭,但絕對不是現在,至少也是中國代替美國,印度來挑戰權威的時候。
『捌』 為什麼印度入侵一個多月了中國都沒有打
為什麼要打呢,動武是雙方對峙僵持下去最無耐的選擇好吧,沒必要打,不打不一樣乖乖撤了
『玖』 為什麼印度侵佔了中國那麼多領土也不反擊
兵家講:傷其一千,自損八百!我們如果列印度的話,不太容易!印度的軍力在世界上也是排前十位的!如果說:美國打伊拉克是大人打小孩的話!我們和印度之間則是兩個成人在打!伊拉克最厲害的殺傷性武器就是「飛毛腿」導彈!射程不超過500公里!而印度有核彈射程3000公里!可以打到上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促使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拾』 62年為什麼印度打不過中國
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無論是戰術素養,還是作戰意志,還有就是指揮官的軍事涵養和戰略,印度無法與當時的中國比較。新中國是一步步打下來的,經過幾十年戰爭的磨練,當時的解放軍銳氣正盛,有著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並培養了大量能征善戰的勇士,且紀律嚴明,而印度國家的獨立是通過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像個孩子一樣的鬧來的,主要還是英國的衰弱,軍隊沒有經過血與火的歷練,遇到解放軍一觸即潰就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