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盆地有幾個
中國的盆地數量很多。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被譽為中國的四大盆地,特色各異。
傳統認識上,中國四大盆地為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約40萬平方千米)、新疆北部的准噶爾盆地(約30萬平方千米)、四川東部,重慶西部的四川盆地(約26萬平方千米)和青海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約25萬平方千米)。
形成原因
盆地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地下的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變得彎曲或產生了斷裂就會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如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圍,盆地的雛形就形成了。
許多盆地在形成以後還曾經被海水或湖水淹沒過,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等,都遭遇了這樣的經歷。後來,隨著地殼的不斷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積,盆地內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卻乾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
⑵ 中國一共有幾個盆地
中國主要盆地
中國有五個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別為四川、塔里木、吐魯番、准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面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被稱為「中國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於新疆省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為維吾爾語的漢譯名,意為「無韁之馬」的大盆地。盆地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甘肅、新疆邊境,東西長約1600公里左右,南北最寬處約為600公里左右,面積約為53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約1000米,約佔新疆總面積的二分之一。較四川盆地大2.6倍,較北疆准噶爾盆地大1.4倍,較吐魯番盆地大10多倍,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深居歐亞大陸腹地,四周高山海拔均在4000~6000米,距海遙遠、氣候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和季節變化很大,是典型的大陸性荒漠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元月份平均溫度在零下10℃,7月份均溫到25℃,同一地方冬夏溫差可達50℃—60℃,晝夜溫差達15℃—20℃之間。每當春夏和秋冬之交,早晚寒冷,常常要穿棉衣;而中午氣溫卻很高,穿著單衣還熱。所以人們用「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來形容這里的氣候特點。盆地的降雨量除西部相對地稍多以外,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都在50毫米以下,東部地區只有1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終年滴雨不降。
從盆地邊緣到中心,依次出現戈壁灘,沖積扇平原和沙丘地區,整個盆地呈環狀結構。河流從周圍高山下注所造成的沖積平原,一般都是綠洲。大的綠洲有喀什、莎東、和田、阿克蘇和庫車等。綠洲內農業發達,水渠縱橫,田連阡陌,綠樹成蔭,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瓜果。這里是我國糧食、長絨棉和蠶絲的重要產區。盆地中部是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約33.4萬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由於沙漠面積大,又極端缺水,在舊社會很少有人能進入沙漠的中心地區,故將這個大沙漠命名為「塔克拉瑪干」,意是維吾爾語,為進去出不來。盆地東部有著名的游移湖泊——羅布泊。還有許多條內陸河,水源不是靠天雨,主要靠高山融化的雪水來補給。
塔里木盆地內主要居住的是維吾爾族人。在舊社會由於交通不便等多種原因,這里處於自然封閉狀態,很少有人前來。解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民相互間的交往加速,來的人日漸增多,特別是人民政府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此考查自然情況和資源,已發現這里不僅礦產資源豐富,有多種有色金屬與石油,還有大量的鹽礦等。隨著我國建設的發展,這些寶貴的資源都將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
准噶爾盆地
准噶爾盆地位於天山以北,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西北、東北和南面均為高山所包圍,成一不等邊的三角形,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勢由東向西微微傾斜,東端海拔高度可達千米,而西部的湖沼窪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程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
准噶爾盆地的地形結構與塔里木盆地相似,但四周的山嶺有許多缺口,所以盆地形狀不如塔里木完整。盆地東西兩端較為開展,成為中國通往中亞的孔道。盆地的海拔平均約500米,向東地勢漸高,與內蒙古高原相連接。盆地內部景色較為復雜,有草原、沙漠、鹽湖、沼澤。其中沙漠僅限於中部及東部,即瑪納斯河以東,統稱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這里氣候乾燥,沙丘比較小,高度也較低。瑪納斯河以西,降水量較多,大部分為草原和沼澤地帶。盆地西部有高達2000米的山嶺,但是有幾個缺口,西北風吹入盆地內,因而冬季氣候寒冷。
准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石油、煤和各種金屬礦藏。盆地西部的克拉瑪依是中國較大的油田之一。北部阿爾泰山區自古以來以盛產黃金著名。准噶爾盆地的綠洲較少,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側;盆地東緣因沒有高大山脈為綠洲的發育提供水源,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綠洲。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個巨大盆地,略呈一不等邊的三角形。位於青海省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間,東西長800公里,南北最寬處350公里,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由許多小型的山間盆地所組成。盆地西高東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個高原型盆地。從盆地邊緣至中心依次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
「柴達木」蒙古語即「鹽澤」的意思。二三億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大湖,後來盆地西部上升,湖面逐漸縮小,留下5,000多個鹹水湖。位於盆地中央的察爾汗鹽池是中國最大的鹽湖,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儲鹽量達250億噸,可供全國人民食用8000年之久。鹽湖表面結成大面積堅硬深厚的鹽蓋,最厚處達15米。貫穿盆地南北的公路,有31公里長的路面就是建築在察爾汗鹽湖的鹽蓋上;這里的不少房屋也是用鹽塊砌成的。盆地上還有五光十色的鹽結晶,其中水晶鹽塊可以雕刻成各種藝術品。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石油、石棉以及各種金屬礦藏,曾被人們譽為「聚寶盆」。如今,這個沉睡千年的「聚寶盆」,正在建設成為中國西北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其東部和東南部已成為新墾農業區。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與上述3個盆地的自然景色迥然不同,這里江水滔滔終年不息,蔥郁的山林、翠碧的田野襯托著紫紅色的土壤,紅綠相映成趣,使這個被譽為「天府之國」的盆地顯得分外妖饒。
四川盆地屬丘陵狀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不但形式完整,而且是一個標準的構造盆地。四周邛崍山、龍門山、大巴山、巫山及大婁山環繞,海拔1000~3000米,多紫紅色砂頁岩,故有「紫色盆地」、「紅色盆地」之稱。大約距今1.35億年前,四川盆地還是一個內陸大湖。後因地殼運動,周圍上升為山地,東緣的巫山地形較低,湖水從巫山溢出,湖底逐漸乾涸成為盆地。在地殼水平運動的作用下,盆地山脈都成西南—東北方向排列,以川東一帶地勢最高,華鎣山最高峰海拔約1800米,成為盆地中的最高點。盆地中部丘陵和緩起伏,面積幾乎占盆地一半以上,形成一個丘陵性盆地。
成都平原位於盆地的西部,它是一個由於地殼不斷下沉和河流夾帶的泥沙長期堆積而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平原上河渠交錯,灌溉便利,是四川盆地的精華所在。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防洪和灌溉,在成都平原、岷江上游利用地形特點,因勢利導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建築在灌縣附近岷江中心的一條大堤,它把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都江堰前端的堰頂尖如魚嘴,叫做都江魚嘴。外江的水滾滾而下,匯注長江。內江的水經過人工切開的山岬,通過渠道被引入成都平原。這個引水口叫做「寶瓶口」,被切開後與岸隔離的石堆叫做「離堆」。為了控制灌溉用水,在都江堰下游的內、外兩江之間修了一道飛沙堰,使內江水在平水時可以全部流入渠道,大水時過多的水量可越過飛沙堰泄入外江。這一工程建成以後,灌溉了幾百萬畝農田,有力地促進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勞動人民還在寶瓶口的石壁上刻了水格,觀測水位變化,並積累了許多水利工程方面的寶貴經驗。
四川盆地除了成都平原的沖積土以外,在廣大丘陵地區,滿山遍野都是一片紫紅色的土壤。這種土壤是從紫紅色的砂頁岩風化而來的,含有植物所需要的磷、鉀等礦物養料,是中國南方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但因這種土壤質地比較疏鬆,而盆地中的降水又十分豐沛,再加上多丘陵地形,在缺乏植被保護的地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長期以來,四川人民為了保持水土修築了許多梯田。
四川盆地由於經歷過由陸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後又由湖盆轉變成為陸盆的歷史,所以在盆地中沉積了豐富的煤、鐵、鹽、天然氣和石油等礦藏,再加上盆地內溫暖濕潤的氣候,精耕細作的肥沃土壤,使得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稻、麥、玉米等糧食豐產區,還盛產甘蔗、棉花、蠶絲、茶葉、油菜、葯材和水果。新中國成立後,這里的鋼鐵、機器製造、化工等重工業和許多輕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四川盆地正在建設成為中國內地的一個重要的現代化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⑶ 中國的五大盆地分別是什麼
中國的五大盆地是: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⑷ 中國有哪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准噶爾盆地(漢語拼音:zhǔngaěr pendi)位於新疆的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在天山、阿爾泰山及西部的一些山脈之間。盆地呈不規則三角形,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間,平均海拔4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僅190米。中部為草原和沙漠,邊緣則是山麓和綠洲。
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呈三角形,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北部,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如冷湖的石油、魚卡的煤、錫鐵山的鉛鋅礦等都很有名。所以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的美稱。
四川盆地 (Szechwan Basin )亦作Ssu-ch'uan P'en-ti或Sichuan Pendi。亦稱「紅盆地」(Red Basin)。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上相對凹下的部分;因為地表廣泛出露侏羅紀至白堊紀的紅色岩系,又稱為紅色盆地。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遼闊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屬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
塔里木盆地位於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於天山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之間。東西長15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面積達53萬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沖積平原)。
⑸ 中國有哪些盆地
中國的盆地有很多,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被人們熟知,被譽為中國的四大盆地,特色各異。
⑹ 中國都有那些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國最大的盆地
四川盆地 --我國海拔最低的盆地
准噶爾盆地--我國緯度位置最高
柴達木盆地一一我國海拔最高
⑺ 中國有幾大盆地盆地的名稱是什麼
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系維吾爾語,意為「無韁之馬」。塔里木盆地地處天山、昆侖山和帕米爾高原之間,東西長1500公里,南北寬60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約占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一。盆底平均海拔為1000米左右,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具有明顯的環狀地理帶、高山帶、山麓礫石(戈壁)帶、沖積平原帶(綠洲帶)和沙漠帶。中部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近33萬平方公里,為我國最大的沙漠。
2.准噶爾盆地: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北部,介於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沙漠。盆地西端有阿拉山口和額爾齊斯河谷,大西洋水由此進入北疆,對氣候有很大影響。盆地南緣的沖積扇平原廣闊,是新開墾的農業區。
3.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系蒙古語,意為「鹽澤」。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是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環繞的巨大的內陸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海拔為2600—3000米。其西北部有小片沙漠,東南部分布著許多鹹水湖和鹽沼澤,其中察爾汗鹽池面積為1600平方公里,儲鹽量達250億噸,可供全國人民食用8000年左右。此外,這里還盛產石油和各種金屬礦藏,人們贊美柴達木盆地是一個「聚寶盆」。
4.四川盆地:四川盆地西臨青藏高原,東靠巫山,北接秦嶺和大巴山,南面為雲貴高原,是由群山環抱的盆地。因盆地內廣泛分布著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故有「紫色盆地」之稱。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海拔為300一600米,長江橫貫南緣,氣候終年溫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礦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⑻ 中國四大盆地有哪些
中國四大盆地分別為: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及四川盆地。
⑼ 中國的五大盆地是什麼
1.中國的五大盆地是: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柴達木盆地、
准噶爾盆地。
2. 四川盆地:地處中國大陸西南部,位於東經103°~108°、北緯28°~32°附近之間,面積大約45萬平方公里。自東北至西南方向呈不規則橢圓狀。傳統理論認為,四川盆地為中新生代內陸盆地和斷陷盆地型沉積,上三疊統——下侏羅統為含煤砂頁岩建造,中侏羅統——白堊系多磨拉石和紅色碎屑岩建造,第三系主要為斷陷盆地型含膏岩的紅色岩系。
3.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麓,東到羅布泊窪地,北至天山山脈南麓,南至昆侖山脈北麓,大致在北緯37°~42°的暖溫帶范圍內。盆地東西長1400千米,南北寬約550千米。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 大體呈菱形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勢由南向北緩斜並由西向東稍傾。
4.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天山山地東端。「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全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盆地四周為山地環繞,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間。
5.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邊緣的一個巨大的山間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介於東經90°16′—99°16′、北緯35°00′—39°20′之間。盆地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東東方向延伸,東西長約800KM,南北寬約300KM,面積257768平方公里。
6.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境內,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平面形態南寬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根據航磁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准噶爾盆地具有雙基底結構:下部為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上部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皺基底。是我國第二大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浙江省,盆地中央有我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約4.88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