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好地方,也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推廣中華文化的好機構。
孔子學院
就像一帶一路,就像中國夢。走出去,和世界上其他的國家,一起發展,一起共贏,一起走向繁榮。這需要更多了解中國的外國人,走進來,和我們一起合作,一起創業。這就是成立孔子學院 的意義所在。
2. 孔子學院在全世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看待孔子學院
2004年,「國家漢辦」審時度勢,積極開展海外教育,孔子學院應運而生。目前,在全球106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或孔子學院,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也是世界關注中國文化的一個有力例證。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為發展中外友好關系,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漢語和文化的了解,為世界各地的中國學習者提供便利和良好的學習條件在世界上一些有需要和條件的國家建立了以漢語教學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孔子學院」,並在中國北京設立了「孔子學院總部」。
最後,孔子學院的發展需要探索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處理好文化認同與文化批評的關系。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學習者,孔子學院的儒學既不完全西化,也不西方化,但需要充分挖掘儒學、現代人權和民主的共同點,在人權和民主的基礎上追求人的修養的提高,從而實現儒學的現代價值。
3. 大家對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孔子學院就是中國為了在外國傳播中國文化而設立的一個機構 也相當於國內大學裡面的中文系 不同的是我們把這個專業當成一門普通課程來研究 而老外則是把他當成一種新視野來眺望 一個國家強大是經濟的強大也包括文化的強大 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學習中國文化 向世界宣傳中國 吸引外國的目光
每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的對世界文化進行滲透 歐美文化對中國的滲透還是比較成功的 從國內的很多崇洋族就能看出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政治特色 所以在多元化的今天 沒有那一個國家是真正的天堂 美好的印象一直都是對好的一面做出了很好的宣傳而產生的心理現象
4. 為什麼要在國外設置孔子學院
在國外設置孔子學院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要弘揚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去傳播我們中國的漢字,而且其實孔子學院並不是一個學校,而是一個去傳播我們國家文化的一個機構。機構承擔了宣揚我們國家文化的一個責任。而且我們國家現在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確實非常有必要的去弘揚我們國家的文化,去弘揚我們國家的文字。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就像全世界英語是通用語言一樣,我們中國也希望能夠將中文傳播到世界各地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文字,了解中國的魅力。
現在的我們有實力將自己的文化宣揚出去,而且我們確實也做到了讓很多國外的人對中文感興趣,並且在國外掀起了學習中文的狂潮。有很多的國外友人都加入了學習中文的行列。他們認為中國字非常的有趣,中國的文化非常有魅力,這就是我們孔子學院設立的目的,我們就是為了讓國外的人能夠了解我們中國,讓他們對我們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5. 為什麼在外國辦孔子學院
在外國辦孔子學院可以弘揚中國文化,以及教外國人學漢語。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所以孔子能代表中國文化。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於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
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范、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正式設立。
為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為各國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條件的若干國家建設以開展漢語教學為主要活動內容的
「孔子學院」,並在中國北京設立孔子學院總部。
6. 國內不學孔子,為何國外要開孔子學院呢
當代最著名的儒學學者之一杜維明曾經指出,跟韓國、新加坡乃至中國台灣相比,中國大陸在保持儒學傳統方面還存在著差距。相當多學者認為,隨著中國大眾對傳統文化的渴求,儒學在中國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傳播應該成為當下儒學研究的重要話題。
我們在研究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同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將進一步走向世界,並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們所理解和接受,從而將把人類帶入一個和平、穩定、繁榮、進步的新時代。正像張岱年先生曾經說過的——「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時代過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時代也過去了,科學的研究孔子的時代到來了。」孔子是中國的,儒學是世界的。
7. 如何看待中國外交設立的孔子學院
在國外設立孔子學院,本意是良好的。但有兩點需注意:1. 千萬不要商業化,否則不可能長久。2. 先秦的儒家思想,自十九世紀以來,在海外就有一定的傳播;千萬不要低估海外對孔子的認識。要符合先秦儒家思想的本意,不應標新立異,否則效果肯定適得其反。
8. 大家對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有什麼看法
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出現嚴重的「文化赤字」, 「只有在世界文化佔有一定的份額,才能成為文化大國。只有文化大國,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從某種意義上說,誰開始喜歡你的文化,你就開始擁有了誰。」 曾因社會動盪、被迫周遊列國講學的中國古聖人孔子一定很難想像,在2500多年後的今天,走向繁榮的東方古國魅力日增,一座座以「孔子」為校名的學院在世界各國應運而生。承載著中國幾千年文明的漢語,也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際交往不斷增加,中文的應用價值在不斷提升。可以說學好中文,就掌握了與13億人友好交流的工具,擁有了進入世界上一個重要的、廣闊的市場大門的鑰匙。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正是中國國立日益強盛和中國軟實力提升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也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 第一,「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為之不懈奮斗的理想和信念,也可以說,這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對全球化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本質內涵的最早賦予。二千五百年多年前春秋末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明確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所謂大同,就是指生產資料共有,人們之間沒有等級差別,沒有剝削壓迫,平等和睦相處,各有所得所樂。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與孔子幾乎同時代的老子則設計了一幅沒有欺壓,人人平等,人人勞動,人人「對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所謂理想社會藍圖。孔子、老子的大同思想主要是從倫理的角度出發,表現出對遠古原始社會的一種懷念和追戀。但這種大同思想對中國歷代思想家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浸潤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大同」思想中的全人類之間那種不分貧富貴賤,充滿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崇高和精神,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它和產生於古希臘多噶學派中的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思想一樣,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也應當是當今全球化核心內涵中最可寶貴的東西,並永遠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 第二,「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優秀傳統倫理美德,可以說,這也是中華民族為實現大同之道而鋪就的對外關系的基石。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其對外關系源遠流長。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尚無近代意義上的中外關系,但其有關靜下、仁和的思想都是十分寶貴的。老子說:「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就是說大國尤其應謙下。大國像居於江河的下流那樣謙下,天下就容易交融、雌順,人類就容易和平相處。這是最早反對大國主義的思想胚芽。秦漢以後各朝代對外交往逐漸頻繁。漢代統治者主動採取了通西域的對外政策措施。西漢最主要的哲學家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代對外關系有很大發展,唐高祖李淵明確主張,對周邊鄰國「盡撫育之方」、「宏仁恕之道」。明代對外關系有新的進展,明洪武初曾任左丞相的李善長提出,對東西洋諸國,「凡日月所照,無有遠邇,一視同仁」。清中葉以後,清政府腐敗無能,並漸行閉關鎖國主義,積弱積貧。帝國主義乘機入侵。清末政治家、鴉片戰爭中傑出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力主抗敵禁煙的同時,仍然主張對洋人「分別良莠」,行區別對待之策;對真正友人,力為保護。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政治家、思想家孫中山先生則更明確主張,作為大政方針,應「持和平主義」:「用外交手段者通常之軌者,用戰爭手段者不得已而用之」:「國家之間,立約遣使,誓以永好,即無約無使之國,亦以禮相處,不復相凌」。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就是這樣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互相之間即使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爭端,也總是首先採用平等協商的和平辦法去解決,「化干戈為玉帛」。正因如此,早在13世紀末葉,客居中國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就由衷地贊嘆中華民族的和平主義精神。16世紀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在自己的著作《十六世紀的中國》中感佩地指出:「在這個幾乎有無數人員和無限幅員的國家。而各種物產又極為豐富,雖然他們有裝備精良的陸軍和海軍,很容易征服鄰近的國家,他們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過發動侵略戰爭。他們很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東西,沒有徵服的野心。在這方面,他們和歐洲人不同,歐洲人常常不滿足於自己的政府,拚命貪求別人的東西。」20世紀初葉日本學者渡邊秀方也認為,世界諸民族中大概再沒有中國人那樣渴求和平的了,他們很少對別的民族從事侵略的攻戰。從這種傳統美德里,我們是否可以看到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淵源呢?我認為,在推進當今世界全球化的進程中,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同樣應遵循這一精神。 補充: 第三,實行「開戶牖」、互學習、兼收並蓄,「攜手共進」。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有人總誤認為中華民族歷來就是閉關鎖國,這是不對的。孫中山先生早就指出:「開放主義,我中國古時已行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總是以博大開放的胸襟,采擷異域的文明之果;同時也把燦爛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早在公元前2世紀,被譽為東方哥倫布的張騫便開通了經西域通往中東、歐洲的「絲綢之路」,建立了中國與西方諸國經濟文化的聯系。之後,唐時玄奘印度取經,鑒真東渡日本,明時鄭和七下西洋,中華民族的友好使者走向世界;與此同時,唐宋之時,義大利、土耳其、波斯、日本等國遣派數萬留學生到中國求學,中國與世界各國掀起一次又一次經濟文化交流的熱潮。明末以後,西方文化較多地傳入中國。為吸收西方文化的先進成果與合理因素,中華民族的許多有識之士,紛紛開展學習、介紹、傳播西方文化的工作。清時中國思想界啟蒙者嚴復悉心研究,積極翻譯,評介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說即是這方面的典型。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優長,又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需要實行開放政策,向其他國家和民族學習,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更不能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否則就必然落後甚至挨打;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又都必須結合各自國家和民族的特點,有所取捨,這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關於「開戶牖」思想給我們的啟迪。這對我們今天如何正確參與和推動當今全球化的發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第四,反對侵略戰爭,維護祖國統一。這是民族繁榮、實現大同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證。世界大同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歸宿,但卻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只要有階級壓迫和根本利益沖突的存在,戰爭就不會消失。中國古語雲:「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災難也。」中華民族在充分認識戰爭是人類深重災難的同時,又把戰爭分為「不義」和「義」兩種戰爭。「不義」之戰即侵略戰爭,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所不齒。但是對「義」戰即反侵略戰爭,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則堅決支持,並認為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起著積極作用,所以主張積極做好義戰准備。例如《武經七書》說道「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