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如何比較優勢有哪些是否發生過變化
優勢產業是指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產業,是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綜合體現。一、我國比較優勢產業存在剛性及其危害性的實證分析從出口產品結構看我國比較優勢產業剛性2003年以來,我國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實現快速增長,增幅達26.4%,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也實現了長足增長。並且2003年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達1564.4億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41.4%。其增量佔全國總出口增量的61%。2.從外商對華投資流向看我國的比較優勢產業剛性目前絕大多數外資在華投資的產業是第二產業中的製造行業,行業的協議投資金額達到了全部協議金額的70%左右,在這一行業中勞動密集型投資多於技術密集型投資.其結果使得我國製造業成為外商轉移過時設備和過時技術的接收者,抑制了我國在機械製造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二、我國產生比較優勢產業剛性的理論探索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局限性。所謂「比較優勢產業剛性」是指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長期一成不變地依賴傳統的比較優勢產業來發展對外經濟.忽視應有的產業升級.並最終導致該國在國際貿易中雖然能獲得利益,但貿易結構不合理,總是處於不利地位,從而落入「比較利益陷阱」。實現我國比較優勢產業轉型的理論選擇。對於如何實現一國產業的轉型、升級,許多經濟學家在理論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較有影響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於20世紀0年代提出的國際競爭優勢理論。
2. 全球供應鏈的全球供應鏈的趨勢和影響
全球供應鏈涉及到運輸和倉儲等主要物流環節和基本業務的全球化,采購、外包、供應鏈流程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影響,從主要發達國家,到南美、非洲、中東、亞洲等新興物流市場,還涉及全球供應鏈安全的挑戰、全球供應鏈的速度、敏捷性與成本效益優化等領域。
自2005年以來,全球化在物流和供應鏈領域的影響日趨明顯。全球供應鏈涉及到運輸和倉儲等主要物流環節和基本業務的全球化,采購、外包、供應鏈流程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影響,從主要發達國家,到南美、非洲、中東、亞洲等新興物流市場,還涉及全球供應鏈安全的挑戰、全球供應鏈的速度、敏捷性與成本效益優化等領域。供應鏈全球化影響已經深入到企業商業活動的方方面面。
王國文說,供應鏈全球化的趨勢和影響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中國物流界的重視:
一是物流外包已經發展到供應鏈管理流程的全球化外包。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所有物流活動和商業活動的集成。隨著運輸時效、信息技術的開展,運輸、倉儲等主要物流活動的全球化已經開始了很長時間,全球采購、全球配送等物流環節近年來的全球化趨勢明顯,而供應鏈商業過程,如製造、研發、 IT、客戶服務近年來外包發展迅速,供應鏈商業流程外包增加了企業的價值增值能力。
領先的全球化物流服務供應商,已經從提供全球物流服務,向提供全球供應鏈服務轉化。僅僅具備資產和物流服務能力已經不能滿足跨國企業的要求。物流企業要具備供應鏈管理技術,從提供物流能力,轉化到提供知識管理服務的層面,其中涉及到供應鏈戰略、供應鏈網路設計、供應鏈流程再造和優化,為生產企業提供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服務。銳得和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全球供應鏈合作,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供應鏈全球化的趨勢表明,物流企業的能力,必須從提供以資產為基礎的物流服務,向提供以管理能力為核心的完整的供應鏈服務轉型,才能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二是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戰略在不同的國家側重點不同。跨國公司在實施供應鏈全球化戰略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國家所考量的因素和重點不同,給中國如何更好地承接全球供應鏈外包提供了借鑒。
中國和印度是供應鏈流程全球外包的兩個主要承接地,但兩國的優勢和承接外包的主要商業流程不同,跨國公司所考慮的側重點也明顯不同。中國在承接製造業外包方面有明顯優勢,印度在承接完整的供應鏈外包、承接IT外包和離岸業務外包方面有明顯優勢。而當跨國公司考慮供應鏈流程外包的時候,認為外包到中國要考慮到過熱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風險、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政府的政策和規則的影響等方面因素。在物流和供應鏈方面,跨國公司擔心的是中國產業向內地轉移的過程中,沿海地區的 港口 和物流樞紐與內地的連接度不足,而增加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供應鏈管理技術應用四大重點
精益供應鏈、閉環供應鏈、6西格瑪、供應鏈流程標准、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等管理技術,正在提高企業的績效。
自2005年全球物流進入供應鏈時代以來,供應鏈管理技術的應用和影響日趨廣泛深入。新的管理技術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精益供應鏈、閉環供應鏈、6西格瑪、供應鏈流程標准、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等管理技術,正在提高企業的績效。
王國文說,供應鏈管理技術應用的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供應鏈設計。供應鏈設計是企業核心戰略的主要內容之一。好的供應鏈設計,能夠使企業獲得供應鏈競爭優勢,優化成本和服務。作為供應鏈流程的首要環節,供應鏈設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供應鏈設計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但也同樣要求重視企業間的合作和供應鏈協同。企業間的聯合,必須能夠沖破部門的限制,從而保持供應鏈夥伴之間的戰略一致性。
供應鏈合作。供應鏈上獨立企業間的橫向合作可以改進服務水平,減少成本,為資本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環境。企業之間的供應鏈協同戰略,可以實現鏈上企業同時獲得價值增值的能力,創造更多的經濟增加值(EVA)。
供應鏈與客戶服務。客戶滿意度對企業增長起著關鍵的作用。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的關鍵是要有強大、高效供應鏈的支持。滿足客戶需求需要創新、靈活的工作流程以及供應鏈的支持。優秀企業在實踐中能讓供應鏈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可持續的供應鏈。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研究2020年的供應鏈管理。MIT的研究認為,影響2020年供應鏈管理的假設條件和可能的宏觀因素,包括石油沖擊、綠色法規、國際貿易、全球貿易和亞洲經濟增長等。其中,建立對環境負責的供應鏈,是保證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3. 供應鏈已成為大國競爭的主要戰線了嗎中國在供應鏈領域的勝算如何
中國在改革開放政策引導下,抓住歷史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在經濟、科技、軍事、文化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競爭能量和發展優勢,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歐美國家造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尤其是中國在重要原材料的供應、強勁的外貿交易活動和全工業類別製造體系的構建、核心產業完善供應鏈配套為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發聲添加了話語權、奠定了中國在全球產業中的價值鏈地位。
經濟的韌性首先要求供應鏈具有韌性,供應鏈的韌性體現在抗打擊、修復性、可重塑。在手機領域,尤其顯得明顯。從90年代中國手機製造產業開始萌芽,到21世紀初期的野蠻生長,到如今成為世界手機製造中心,中國手機完成了對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外資手機的逆襲,國產機陣營現時已羽翼漸豐,基本形成「華米OV」(華為、小米、OPPO、vivo)格局。但中興通訊被制裁、華為被「斷芯」事件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手機品牌對供應鏈的「無奈」,這兩個事件也成為了國產手機自建供應鏈的分水嶺。可喜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生產商加快了手機供應鏈國產替代的步伐,隨著華為P50系列的發布上市,京東方、比亞迪、藍思科技、韋爾股份、領益智造等。
盡管國內供應鏈在過去幾年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支撐如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日用家電等多領域產業快速發展走向世界,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國仍在不少核心領域存在嚴重的「卡脖子」難題,國產替代、自主供應鏈的崛起,勢在必行,必將成功!
4. 全球一體化供應鏈:中國觀察
全球化顯著改變了國際市場。傳統供應鏈正在朝著全球一體化供應鏈的方向發展,成為一個跨職能、跨地區和跨商業合作夥伴的更具整合、優化和協作特點的供應鏈。然而,通往全球一體化的道路卻並非一帆風順,全球化公司將面臨各種外部阻礙以及內部阻礙,如地區市場差異,新貿易保護主義,組織結構和不成熟的協作機制。 今天的跨國公司已不再把中國視為一個廉價的製造基地。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將研發、采購和其它核心職能移往中國。與此同時,跨過公司也日益認識到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由於欠發達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供應鏈核心管理能力相對落後,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正面臨著一系列供應鏈的挑戰:銷售數據透明度有限、層級繁瑣的分銷系統;實時信息共享的落後;過長的訂單交付時間和不斷增高的物流成本;合格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管理機制的匱乏。 中國正在通過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並購等方式日益融入全球經濟。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已促進中國公司向海外拓展運營 - 包括生產、銷售、市場營銷、分銷和客戶服務。但是,大多數中國公司依然處於全球化的起步階段,因而在供應鏈上面臨著諸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低端的產品形象、了解海外市場的困難、缺乏在海外建設物流和分銷網路的管理經驗,以及並購後復雜的供應鏈全球整合。所有這些挑戰都是中國企業和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實現增長的重大障礙。 為了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實現增長,我們認為,建設「全球一體化供應鏈」才是成功的根本所在。為了成功地加入全球一體化供應鏈,公司必須在以下領域打造核心能力:充分利用核心資產,從而達到最高績效;針對本地市場進行能力差異化;供應和需求的同步;在戰略和流程中加入可持續發展因素;管理與全球夥伴的合作風險和提高協作與供應鏈的透明度。
5. 大量外企將中國視為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核心,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大量外企將中國視為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核心,因為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僅是現在,還是未來其潛力都非常大。從過去二三十年來看,就知道中國的發展速度多快,而且目前發展僅僅是小部分城市,未來的消費市場還會繼續擴大。我們中國的產業體系完整,且基礎設施完備,可以為企業較少很多成本。
大量外企將中國視為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核心,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我們中國的產業鏈完備,非常符合外企的需求。第二點是中國的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消費潛力非常巨大,人口基數的龐大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