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發展先進生產力。
確立這一任務的主要依據是: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只有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生,社會主義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推進,以至於共產主義的實現,都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第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只有不斷地發展生產率才能實現這個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第三,大力發展生產力是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並為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奠定必備的物質條件。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先進和具有優越性,從根本上說,就是看其能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比先前的經濟制度更高的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2、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和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規定,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條件和要求。報告強調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必須牢牢地把握八項基本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3、本質屬性是社會和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是我們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也是這次全會立論的重要理論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入、逐漸清晰、不斷深化。今天,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的,決定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決定了我們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過和平的、漸進的方法,通過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的調整和改革,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決定了社會和諧是我國社會矛盾存在和解決過程的基本形態,也就是說,我國社會在本質上是和諧的。但是,這種和諧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這就要求我們科學分析影響我國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和諧,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追求的價值目標,又是持續推進、不斷實現的歷史過程。 按照社會和諧這一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兼顧了「大社會」和「小社會」兩個方面。作為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整體和諧的社會,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價值目標與創造性實踐相統一的漸進的歷史過程,需要貫穿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整個歷史過程,體現到黨和國家的一切重大決策、改革舉措和全部工作之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社會建設,旨在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積極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中,既要放眼「大社會」,從「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視野和戰略高度來認識、來思考、來謀劃,始終按照有利於促進和實現社會和諧來統籌考慮我們的戰略規劃、決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又要著眼「小社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4、基本要求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這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分別提出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和「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實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通過科學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和諧,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它們不僅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而且也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貳』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和目標,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叄』 我國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我國根本任務: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根本任務。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後,黨和國家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確保小康社會建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第七段:
1、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
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鄧小平同志認為:在規劃整個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把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他明確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同時還指出民主建設要走法制化的途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這是我們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認識上的飛躍。
中國的現代化是建立在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是不同於世界上其他類型的現代化,而是在中華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當前,在鄧小平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全面准確地理解現代化的涵義,才能保證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實現我黨確立的本世紀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社會的目標。
『肆』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鄧小平在20世紀末,結合中國實際,把發展生產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從而使中共十六大確定了「發展是硬道理,是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它包括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三大內容;其中,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主義文化體系是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基礎和前提,對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起指導作用;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既是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實踐,也是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必由之路。從而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兩種截然不同的根本任務。換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以經濟體系發展為主,以思想體系和文化體系發展為輔」;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根本任務則是「以思想體系和文化體系發展為主,以經濟體系發展為輔」。
這種必然性是由中國儒、道、釋三極文化格局所反映的人文、社會、科學天人合一的三元統一自然法則決定的,它不以西方兩極文化格局和自然科學所反映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轉移,誰也無法改變它。
李勝中2015
『伍』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新中國成立後,多次反復強調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條件。
硬道理就是強調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國家命運之所系,是社會主義的活力之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永恆主題,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強調了發展的重要性。
主要原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首要任務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首要任務,除了遵循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一般規律外,還由以下特殊因素所決定:
首先,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多,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發展成為現實可能。
其次,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主要矛盾所決定。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社會主要矛盾才能逐步得以解決。
『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麼」的答案及解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解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本原則:共同富裕。
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和諧。
基本要求: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亦稱「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即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行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偉大革命實踐開辟的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對於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早就提出過明確的觀點。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並把全部資本集中到自己的手裡後,就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的基本觀點,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其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同時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適應時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適應時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的基本矛盾作用下不斷前進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在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中,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制度是黨和國家各領域各方面制度的「綱」,處於統籌、統領、統帥地位,是我國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失誤錯誤,往往是災難性、顛覆性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不斷健全和完善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形成了一套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的制度規范和工作機制,並轉化為國家治理的制度優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彰顯出更加強大的生機活力。
『捌』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從實際出發,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認識,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從目的角度深化了認識。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和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規定,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條件和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社會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要求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而且也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玖』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並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的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已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拾』 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發展先進生產力。
解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根本原則:共同富裕。
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和諧。
基本要求: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亦稱「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即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行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偉大革命實踐開辟的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