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傳統民間節日習俗
中華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尤其是有一些傳統節日,都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覺得打樹花這個傳統習俗特別不可思議,雖然很漂亮,但是危險性也極高。
打樹花其實就是潑鐵水,把超高溫的鐵水潑出去,剛開始是由鐵匠發明出來的這種,他們覺得潑出了鐵水很漂亮,所以也就在節日的時候通過打樹花的方式來慶祝節日,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令人難以置信的習俗。
❷ 中國有哪些傳統文化習俗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這當中有很多的民俗傳統流傳下來,生活中我們各地都有一些習俗,比如:很多傳統節日的習俗,很多當地本土的習俗,正月不能剪頭,還有一個就是本命年都喜歡系紅腰帶,或者穿紅色的衣物,大家知道為啥嗎?
本命年是我們中國流傳下來的五行紀年的一個輪回,現在都是十二年一輪回,就是十二生肖輪一圈,比如今年是2019年,豬年,屬豬的今年就是本命年,他們身上應該都有紅色的衣物,這是我們的習俗傳統。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人依然對紅色情有獨鍾,過年的時候對聯都是紅色,紅包也是,紅色不僅是吉祥的,也是象徵紅火,火是紅色,紅色看起來更熱鬧,所以過年的時候人們也會穿戴紅色,一是紅紅火火,二祈禱明年更加順利。所以紅色真的是可以代表中國的顏色。
❸ 中國有哪些傳統習俗
中國的民間風俗有很多,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們年輕人知道的傳統風俗越來越少,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那些傳統的民間風俗。
1、正月初一不掃地,如果正月初一掃地的話中國人認為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
2、正月初二要回門,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
3、正月初三這一天叫「赤狗日」,這一天通常不出去拜年。
4、正月初四祭財神。
5、正月初五要「破五」,這一天要打掃衛生,放鞭炮「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6、正月初六送窮鬼,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把垃圾都扔出去。
7、正月初七是「人日」,這一天不能跟別人爭吵,不能打罵孩子。
8、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一天農村很多地方會舉行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9、正月初十是「石日」,據說這天所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
10、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民間很多地方要看花燈,吃元宵。
11、正月里不理發、正月理發是「思舊」,但是為了舅舅,大家往往不選在正月理發。
12、農歷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理發「剪龍頭」,傳統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樣,二不碰」。
13、農歷三月三「生軒轅」,這一天很多地方會有廟會。
14、清明節吃煮雞蛋,祭奠祖先等。
15、農歷四月十四是呂祖的生日,這一天很多地方有製作神仙糕的傳統。
16、「青梅煮酒」在四月,農歷四月是青梅成熟的季節,部分地方有品嘗青梅酒的風俗。
17、五月五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
18、六月六「曬龍衣」「姑姑節」,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要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來曬一曬,很多地方這一天會把出家的女兒接回家好好招待,還有很多地方這一天要殺羊,吃羊肉,喝羊湯。
19、七月初一「開地門」,七月初一是鬼月的第一天,民間會有一些祭拜活動,表示敬畏之意。
20、七月初二「開天門」,民間很多商鋪會在這一天祭拜,希望這個月可以平安度過。
21、七月初七「七夕節」,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聚的日子,這一天是中國的情人節。
22、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鬼節」,人們在當天會舉辦祭祀活動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23、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傳統的中秋節,僅次於春節的一個節日。人們按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庭前、院落設立香案,擺上各種瓜果,月餅面對明月,全家人,焚香禮拜,這就是相傳已久的拜月活動。
24、九月九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登高賞秋,拜神祭祖,感恩敬老等風俗。
25、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還有給故去的親人送寒衣的習俗,,生者也要進行些象徵過冬的活動,另外後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也在這一天舉行。
26、農歷十一月,有俗語,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舊時在正月十一前後民間就已經開始籌備元宵的燈會以及社火表演了,買燈籠的買燈籠,搭燈棚的搭燈棚,熱鬧非凡。
27、臘月初八又稱「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民俗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過年」就由此拉開序幕。
28、臘月二十三「送灶王」,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就叫「小年」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
29、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
30、臘月二十五「磨豆腐」,「腐」與「福」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獲幸福以及福氣」。
31、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這一天要殺豬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32、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采購。由於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所以,各地的集市在這一天都十分紅火熱鬧。
33、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各家各戶都要開始准備主食過年了。
34、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過年的各種准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了。
35、大年三十「除夕夜」,這一天夜連雙歲,一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有許多民俗活動,如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等。
❹ 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
❺ 中國有哪些傳統文化和民俗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1、臘八節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2、冬至節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3、九九重陽節溯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蕭放 著 中華書局) 4、中秋節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5、清明節插柳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雲:「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打馬球,放風箏,盪鞦韆,斗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容。6、端午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7、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是中國人民春節時早就有的一種饒有風趣的習俗,最早是為了驅趕「百鬼」,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驅趕百鬼的含意早已盪然無存,而今已成為人們除舊迎新、合家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年會了。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雅士對「守歲」這一習俗進行了描繪,為後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文化遺產。梁朝徐君倩在《共內人夜坐守歲》一詩中寫道: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叉重,為待曉光摧。 這就從多個側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們在除夕之夜歡樂待曉的情景。 冬逐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鬢兩年摧。 則是唐朝詩人李德裕對人們除夕守歲一夜不眠的具體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詩人張說的《欽州守歲》一詩,則生動地再現了那些因公務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遠方遊子在除夕之夜守歲不眠的思鄉之情: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歲更是盛行。大文學家蘇東坡所寫的「兒童強不眠,相守夜喧嘩」等著名詩章,則表現了孩子們除夕守歲時的喧鬧場面。至於說皇宮之內或一些富貴人家,除夕守歲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華得多。李世民曾以《守歲》為題寫有一詩: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詩人杜審言也同樣寫有一首《守歲》詩,把那些達官貴人守歲時談笑風生、酒綠燭紅的景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在江蘇省蘇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種「擊鍾分歲」的守歲習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時分,敲鍾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唐朝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一詩中對此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而今天,人們在除夕之夜守歲之時,聽著那寒山寺鍾聲的裊裊餘音,無不思念起自己的親人和遠方的朋友,無不沉浸在幸福和歡樂的海洋之中。
❻ 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
1、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
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盂蘭盆(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2、中國戲劇
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3、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4、漢語詞彙
詞彙是文化最基本的載體。漢語詞彙則是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不斷開成或演變而來的,其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只不過,普通人不太了解而已。如:真心、真實、真相、真諦,這四個詞語都來源於佛家。
5、衣冠服飾
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服飾。少數民族服飾種類較多,如苗族的"嘔欠"、"嘔欠嘎給希"、" 嘔欠濤"。
❼ 中國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習俗有貼春聯、吃月餅、賽龍舟等。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申報非遺: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聯合申報的「賽龍舟」入選,列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