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越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
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武裝介入越南內戰。當時中蘇在意識形態問題上惡語相向,爭吵不休。但是在全球戰略利益上,中蘇還是一致的。所以,中國出槍,蘇聯出飛機。中美蘇就在越南這塊地上幹了起來。這就像三國時候的魏蜀吳,雖然,劉備和孫權私下裡也為荊州爭來斗去,但是合力抗曹操還是一點不馬虎的。
蘇聯人高馬大,加上越南人好勇鬥狠,美國人已經很吃力了。更糟糕的是,周恩來還通過外交途徑告訴美國,打仗可以,但是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出軍。這是不是個空頭支票我不知道,反正美國真的像是司馬懿怕了諸葛亮,硬是不敢越過北緯17度。這樣,北越軍隊有勝無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幾年下來,美國實力消耗嚴重。美國人民有個特點,從來不關心什麼正義非正義,打勝仗就支持,打敗仗就反戰。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反戰運動一潮接一潮。越戰開始的時候70%美國人贊成增加防務費用,也就是說支持打仗,到1969年尼克松任職時,比例降到了不足10%。(從伊拉克看,美國人現在還是這個德性)。
70年代初,美國人開始尋求戰略緩和。毛周抓住這一機會,1972年打破中美僵局,實現戰略和解,中美蘇大三角成為全球關系大框架。可見,毛周外交的原則始終是國家利益,而不是意識形態。其原則,也是始終是維持中美蘇之間的平衡,從而獲得最大的戰略利益。
70年代初,中美戰略和解。但是中國外交仍然非常獨立。79年,中越一戰,標志著中國徹底放棄外交上的獨立,站到了美國一側。我的意思不是說中越不能戰,但是打到什麼規模,目的是什麼,決策者一定要清楚。
小國,屬於大國的戰略棋子,毛周向來是以和為主,恩威並施,即使打,也是斗而不破。實際上毛周時代,在1974年我國就和南越打了一個小規模的海戰。雖然規模小,但是搶回了西沙群島,戰略意義非同小可。79年開始的中越南疆之戰,前後10年。毛周時代,哪一戰需要10年。蔣介石3年,美國3年,印度3個月。一個小小越南,10年。這一下,徹底把這個戰略棋子打沒了。
中國戰略轉向,美國因此從中蘇夾擊的態勢中擺脫出來。中國是平衡美蘇的一個關鍵砝碼,毛周一直小心翼翼的調節自己的位置,來保持自己和美蘇之間的均勢。中國徹底倒向美國,蘇聯單獨承受美國的壓力。雖然80年代蘇聯勢力一度擴張,但獨木難支,10年以後蘇聯宣告解體。而這時,中國的國際地位也無可避免的衰落了。蘇聯解體後,美國開始敲打中國。1993年銀河號事件。1999年美轟炸我大使館。2001年,美電子偵察機入侵我國南海。
大國地位的一個主要標志是有多大能力參與國際事務以及避免外國勢力介入國內事務。看毛周時代,南北朝鮮的北緯38度國境線,南北越南的北緯17度停火線,中國都是決定力量。而如今,不但新疆、西藏問題國際化,連一個小小的台灣也成了國際問題。以前,中國的外交斗爭在美國的後院拉美,而現在,美國逼近中國的戰略腹地新疆、蒙古。東北方面,韓國意識形態已經完全美國化。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幾乎和1931年日本入侵前一樣惡劣。
越南之戰,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越南,久拖不決,其目的是為了幾大軍區輪戰,借機大軍區司令互調,軍中勢力全部調整。這樣就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但是代價是毛周辛辛苦苦20年奠定的的中美蘇三國框架付之流水。
從長遠來看,美國獨大,對於中國的安全非常不利。這就像三國爭霸的時候,如果孫權聯曹抗劉,短期有利。但是一旦曹操消滅劉備,接下來孫權就很危險了。所以,長久之策是聯劉抗曹,而不是聯曹抗劉。
我們安全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安全問題的國際化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
這種情況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南宋末年,南宋,蒙古和金又是一個三國爭霸。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大兵攻金。金國雖然屢戰屢敗,但實力所在,蒙古貴族長期不能達到滅亡金朝的目的。因此,蒙古和金國不約而同向南宋派遣使者,希望結盟。結果南宋君臣選擇助強攻弱,和蒙古結盟。1234年,南宋軍與蒙古軍聯合攻佔蔡州,金朝滅亡。接著,蒙古就開始對南宋的進攻。
是聯弱抗強,還是聯強抗弱,一個正確的戰略關乎國家長治久安。孫權聯弱抗強,三國始終保持鼎立格局;而南宋聯強抗弱,助蒙攻金,結果金亡而宋危。今天的共和國,20年間重文輕武,戰略選擇和南宋多麼接近。1211-1234,蒙古和宋國的友好關系保持了20年。1979-1989,中國和美國的友好關系也只保持了10年。蘇聯解體後,中美關系急轉直下。美國一下子就從親親密密轉為步步進逼。如今中國被重重包圍,不就是南宋末年歷史的重演嗎。
(不管怎樣,戰爭中流血犧牲的勇士是永遠值得尊敬的。)
2. 國足如果輸給越南,會有什麼後果
國足如果輸給越南,那就是真的把底褲都輸了,一無所有了。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到時,肯定有人要為此負責,不可能不了了之。說實話,我有時還真期待,不破不立嘛。
坦率的說,國足即使贏了越南,也不可能出線。國足的命運,在選擇李鐵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足協出錢,俱樂部出人,球迷出感情,大家都在陪李鐵練級,不知道那小子啥背景,反正我是服氣。比賽還沒正式開打,先預約五年,這操作,曠古爍今。
即使出不了線,但越南是絕對不能輸的,那是國足的遮羞布,更是足協的遮羞布。因為越南是本小組最弱的,如果不能拿下越南,甚至輸了,那國足很可能本屆十二強賽一場比賽都贏不了,那後果就是災難性的,想想都不寒而慄。
曾幾何時,我們的對手還是日韓,還是伊拉克烏茲別克,結果,現在我們的對手成了敘利亞越南,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如果連越南都打不贏,那肯定有人會負領導責任,掉烏紗帽。那說明這屆領導犧牲聯賽保國足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那又得從頭再來,又白白浪費時間,白折騰了幾年。
希望國足不要輸給越南,不然就太尷尬了。
國足輸給越南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輸了之後可能是很嚴重的事情。
隨著廣州隊獲得了大量的「熱搜」,中國男足也開始尋找「存在感」。根據J1聯賽球隊大阪櫻花的消息稱,門將鄧文林肩部脫臼將休戰三個月。而這一位門將也是越南隊的國門,他必然會錯過與中國男足的比賽。另一邊廂,張玉寧在接受采訪中表示,國足有針對性地部署與越南隊的比賽。他表示,自己很有信心拿下越南隊這一個對手。
廣州隊陷入危機,在中國職業聯賽並不是罕見。近幾個賽季,中國職業聯賽有幾十家球隊選擇離開,其中不乏傳統強隊遼寧宏運、江蘇蘇寧、北京人和等球隊。這里都在透露著,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是無法盈利的,只能一味地依靠投資方的「注資」。這里涉及的問題比較多,青訓發展一直是停滯不前,導致職業聯賽和中國國字型大小球隊沒有長足的進步。
當然,職業聯賽的發展很可能就是在運營即可,然而足球管理者卻經常伸出「無形的手」。從「中性化」改名開始,已經直接讓投資人「望而卻步」。接著就是破壞市場自由的「四大帽」,更加讓這一些聯賽毫無生氣。萬萬沒想到的就是,當一些俱樂部出現危機的時候,「調節費」依然沒有退回來拯救球隊於水火。所以,職業聯賽的球隊實在是太難了。
無論是之前越南足球「戰前叫囂」,還是張玉寧的信心滿滿。雙方都必須要在中國男足和越南隊的比賽當中來個了斷,才能夠證明是自己還是對方一直在「吹牛」。不過,中國男足應該比越南隊更加渴望獲得勝利,特別是投入巨資在西亞「吃喝玩樂」之後,如果一場不勝返回中國。相信,等待中國男足的必然是球迷們的「口誅筆伐」。畢竟,輸給越南隊,並非那麼簡單的。
又不是沒輸過。
這話說的又不是沒輸過人家照樣好日子過著反正也被罵習慣了
酒照喝,舞照跳,錢照拿
輸誰不是輸,能1:5輸給泰國,憑什麼不能輸給越南?難道,中越友好不如中泰友好重要?難道,中越之間,同志加兄弟的友誼,不值得國足輸一個0:5?
如果真的國足輸給越南,那麼李鐵不應該學賈秀全,最好主動辭職,免得被國人聲討,至於陳戌源么,那就看他臉皮厚不厚,要是要臉面就向體委辭職,要是不要臉那就繼續禍害中國足球吧!說千道萬,我們還是希望贏下越南,這樣主教練也罷,足協主席也罷,也好對國人有個交待!
繼續踢球啊!
國足輸給越南是大概率的事情,本來就實力不如越南隊,中國隊輸掉的重要比賽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是幾乎沒有勝過,所以,如果這次輸給越南隊,對國足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吃喝玩樂可以繼續進行。
罰酒罰到他們醉
3. 79年越戰,我軍到底是贏還是輸,換美軍來打又如何
名義上是平手,但實際情況是中央擔心造成不好的國際影響,下了退軍命令,如果沒有主動撤退,大概再有兩三個小時,解放軍就可以打進河內了。但最後走的時候,解放軍摧毀了越南幾乎所有的工廠,礦山,把越南幾乎打回了封建社會。
4. 中越戰爭中國是不是輸了
中越戰爭中國不是輸了,是贏了。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
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後,宣布越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5. 越戰中國傷亡有多慘
中國解放軍1979年2月17日動用二十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這就是中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解放軍的傷亡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越南媒體報道說是消滅解放軍三萬多人,中國的《解放軍報》報道則說是傷亡四千人。關於越軍的傷亡,越南方面一直沒有說清楚,解放軍初期則宣傳殲敵七萬。原濟南軍區作家李存葆(小說《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解開了這個謎團,他查閱的資料顯示,在中越戰爭之中,解放軍傷亡2.7萬,越南傷亡十萬。
李存葆1979年時曾作為戰地記者,隨部隊開赴越南作戰,親眼見證了戰爭的真實情況,後來為創作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得以由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特許,查閱了許多關於那場戰爭的許多秘密檔案。
李存葆介紹,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應當為2.7萬人,其中陣亡將士為六千多人,負傷戰士為2.1萬多人。而且在六千多陣亡將士里,有五百多人並沒有死在敵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當時解放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
文化大革命時期,部隊也受到沖擊,兵工廠生產質量下降,武器低劣,結果在戰場上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李存葆說,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他就在尖刀連隊采訪,當時解放軍的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沖鋒槍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許多戰士都因此犧牲了。在受傷戰士中,因自身武器質量問題而負傷的戰士也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在救護傷員方面,解放軍與以往有不小的改進,隨著戰斗的進程,大批直升飛機24小時連續工作,將傷員陸續運回國內救治,從而降低了死亡率。
在戰斗進程里,初期的死亡率相當高,個別連隊傷亡甚至到達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為尖刀連的部隊,最後一個連回國的一般只有十幾個人,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禦堅固的原因,但也確實是因為解放軍戰士沒有參戰經驗所致。
關於越軍的傷亡,越南方面一直沒有說清楚。解放軍初期所宣傳的殲敵七萬也有誇大的嫌疑。但越南的含糊其詞也正表明了其傷亡之慘重。對於這個問題,李存葆查閱了1983年時候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檔案,檔案中說殲滅敵人近六萬人,其中擊斃敵人4.2萬多人,擊傷一萬多人,俘虜兩千多人。這個數字主要是解放軍與越南正規軍的交戰結果,包括成建制消滅越南第6師和第13師以及第25師,成建制消滅包括其"英雄團"再內的十三個團。以及重創其316A師等多支部隊,其地方民兵和警察與解放軍的交戰記錄還沒算在內。越南被俘傷兵不治而死的數據也沒算在內。單從戰果統計看,這個數字比較准確。此外,據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的數據,越南在此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五萬人,因此可以推算,越南在79年戰爭中的傷亡,絕對在十萬以上。
從這些檔案可以看出,在此次戰爭中,解放軍傷亡2.7萬,越南傷亡十萬。
6. 越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美國為什麼打越南最後的結果什麼
越南戰爭起因:二戰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二戰中,越南被日本人佔領;二戰後,日本投降,法國人卷土重來,妄想恢復殖民統治,結果被越南人民軍打的落花流水。美軍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因為中國變成紅色的原因,總統等在國內飽受詬病,現在看到越南也有赤化的危險,而且受到中蘇的支援,於是基於冷戰的思維,決定支援法國打擊越共,後來法國人退出,美國人全盤接手,就成了美國參與越南戰爭了。
後果:中國發出警告,美國人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就要像朝鮮戰爭一樣參戰。美國人始終沒有能越過17度線,只能南打北炸,更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已經演化為政治戰,無論南北,始終無法消滅越南人民軍,陷入了泥潭之中。國內反戰呼聲很大,壓力很大,尼克松憑借終止戰爭的諾言當選後下決心撤軍,結束了戰爭。
7. 越戰的前因,後果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行個人獨斷獨行的威權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受傷的美軍士兵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府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中南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威權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8. 中國可以打過越南嗎在越戰中 中國傷亡很大啊而且是把越南的主力給引開的。
先給里看一個對比 中國廣西人口5000萬,面積24萬平方公里,去年GDP1460億美元(9502億元人民幣);越南8700萬人口,面積33萬平方公里,去年GDP1046億美元。這里我只簡單對比一下經濟 多的不多說了
從軍事上說中國現在打越南是沒有問題的 不僅是沒問題 如果僅僅早南海沖突 我國南海艦隊整體實力以遠超越南海軍 只用動用大半個南海艦隊 足以滅掉越南海軍 爆發全面沖突現在的越南更不是對手 他們的那點家當太寒酸了
越戰中由於文革影響 軍隊戰鬥力有些下降 但中國教訓越南的目的已經達到 雖然傷亡大了點 即使硬拼 越南主力在的情況也遠遠不是解放軍對手 毛澤東之師不是唬人的 越戰中國自涼山撤軍後 一直都在拿越軍練兵 根本就沒想下狠手 而且不是引開越南主力 而是越軍當時主力在柬埔寨 中國是想救柬埔寨引越軍主力回來 但越軍沒上鉤
如果解決了你的問題 麻煩給個好評
9. 越南戰爭的戰役結果
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計)、600000人受傷。
中國:參戰17萬人(1979年),1146人死亡,60000受傷。
蘇聯:參戰3000人,16人死亡。
共計死亡:1177462(最高估計)共受傷:604200人以上。 美國:參戰650000人,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傷、1687人失蹤。
越南共和國(南越):120萬軍隊;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計)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計)、1170000人受傷。
韓國:參戰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傷,4人失蹤。
澳大利亞:參戰7672人,521人死亡、3000人受傷。
泰國:參戰10450人,1351人死亡、5000人受傷。
紐西蘭:552人參戰、37人死亡,187人受傷。
中國台灣:參戰人數不詳;1人死亡。
寮國王國30000人死亡,受傷不明。
總計:315384人至412000人死亡,1490000人以上受傷。 越南平民死亡:200000人至2500000人(估計)
柬埔寨平民死亡:200000人至300000人(估計)
寮國平民死亡:20000人(最少)
總計平民死亡:42萬人—250萬人 越南為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後,100—250萬南越公民被送進勞改營,估計有165,000名犯人死亡。還有100,000到200,000南越公民被處決。R.J. Rummel估計在被趕到「新經濟區」從事苦役的一百萬南越公民中,五萬人死於重勞動。據聯合國難民署數字,有200,000到400,000越南船民死在海上。在1945年9月2日至1975年4月30日的戰爭中造成了800萬平民的死亡。戰爭結束時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100萬孤兒、200萬寡婦、50萬殘疾人、7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中國和柬埔寨發生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越南戰爭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使美國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盡管美國自建國以來在絕大多數戰爭中都是獲利的,但是越南戰爭卻是美國人的滑鐵盧。戰爭初期國防開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為10%以上。與此同時,1965—1966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均超過6%。但隨著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陷入困境,國防開支負擔不斷加重,美國經濟又調頭向下,1967年經濟增長率降到2%。1970年美國經濟增長則完全陷於停頓。事實上,美國從1969年12月爆發經濟危機,到1982年12月經濟才得到復甦。
大陸地區
中國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最主要的支持國和援助國。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再加上社會制度的因素,中國援助越南800億元人民幣,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中國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的損害,越南倒向了蘇聯。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破壞了東盟國家的局勢,同時在中越邊境挑起沖突,並在其國內大肆排華。中國於1979年2月17日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教訓越南。
香港地區
1975年越南統一後,有越南難民不斷乘船來港,聯合國在同期推行第一收容港政策,指定香港須首先接收越南難民(港府稱越南船民)。1978年匯豐號事件後,殖民地政府在香港多處地方設立越南難民營,大型難民營包括望後石及深水埗軍營(今西九龍中心),此後不斷有越南人偷渡來港,當局與越南交涉,並遣返越南難民直至2000年望後石難民營關閉為止。
由於越南難民背景不同,香港政府懵然不知而讓北越及南越難民在同一難民營內生活,親共的北越人和反共的南越人曾多次在難民營內進行打鬥,更試過出動駐港英軍鎮壓。由於有部分難民營設置在居民區附近,香港人對經常生事的越南難民反感,越南人在香港的形象十分低落。至今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仍拖欠港府的越南難民處理經費。
膾炙人口的「北漏洞拉」廣播亦是越南難民潮的產物,當時殖民地政府為防止更多越南人來港,實施甄別政策以減少越南難民對香港的負擔。直到今天,因為越南難民問題,香港仍然對越南人實施嚴格的出入境管制,包括禁止他們參與專才計劃。 如同中東戰爭,越南戰爭成為了冷戰中東西兩方新武器、新戰術的試金石,並且由於美國的直接參戰,對美軍1980-90年代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越南戰爭是第一場大量投入直升機進行作戰任務的戰爭;美軍利用直升機快速起降與起降場地需求小的特性,發展出利用直升機快速移動部隊,進行敵後奇襲的空中騎兵戰術,在戰爭期間發揮出相當的效力。此後,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對直升機的倚重進一步增加,直升機空中機動作戰幾乎成為美軍的典型戰術,不過,美軍直升機在越戰後期的損失率節節高升,也顯示出直升機在戰場的脆弱性。
常久以來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越南叢林與農田密布的地型限制了美軍裝甲、坦克部隊的運用,而大大削弱了美軍在傳統武力上的優勢。此論述再加上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裝甲部隊為阿拉伯國家裝配的俄制反坦克導彈重創的戰例,成為了70年代後風行一時的「坦克無用論」的理論依據。然而在實際上,美軍裝甲部隊在越南的部屬與活動受到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更甚至在某些行動中大規模的使用裝甲部隊作戰(如在1965年掃盪湄公河三角洲時,就曾大量投入新式的M113裝甲運兵車,對缺乏重武器的當地北越軍造成很大的沖擊),美軍裝甲部隊在越戰期間的缺乏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交戰對手裝甲兵力上的不足與節制性的運用;直至美軍撤出後,北越軍的裝甲力量才出現長足的成長,不但在越戰末期與南越軍發生過大規模的坦克對戰,同時也在1975年最後的攻勢中發揮舉足輕重的角色。
越南上空的空戰也對美軍戰機發展帶來影響,美國海空軍在質、量上均優於對手北越空軍,但在戰爭的頭幾年間卻無法在空戰中取得優勢,甚至付出了近乎一比一的難堪交換比。美軍戰斗機部隊的拙劣表現之原因在於,作為海空軍主力的早期型F-4幽靈式戰斗機因為當時流行的武裝全導彈化概念而未裝置機炮,而當時導彈的准確性又難以保證,導致美軍飛行員時常出現導彈失靈/脫靶後無法還手的窘境,而美國飛行員教育因全導彈概念而輕視纏斗,編隊戰術上也較為僵化,結果使重型的美軍戰機在面對北越相對輕巧的戰機時陷入苦戰。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美軍開始在F-4E以後的各型戰機上重新加裝機炮、加強飛行員的纏斗訓練及獲得可靠性較高的空對空導彈後,美國戰斗機部隊才得以奪回越南空戰的優勢,將敵我交換比拉大到一比三。此外,北越空軍輕型戰機在戰役期間的活躍表現,讓美軍出現了名為戰斗機黑手黨的戰術、設計概念,從而催生出F-16戰隼式戰機。
東西方的輕兵器代表AK-47和M16也在越戰中被廣泛投入(至今其衍生型仍繼續在各國部隊中服役),自動武器的參戰使單兵火力被提升到二戰時期的數倍─這對廣泛以小股部隊甚至單兵進行游擊、騷擾戰術的北越方面帶來的優勢尤其明顯。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主要是步兵)在越南被投入一場沒有決定性的正規會戰、由大量的小部隊交戰與搜索構成的「非正規」戰役,而這種戰爭模式中所需求的戰技(諸如偵搜、班─排級的戰斗教範、叢林-住民地戰斗)多是過去美軍所忽略的。同時,美軍當時大量徵招大專學生擔任尉官的制度,也產生了大量不適任的基層幹部;越戰的教訓無疑使戰後的美軍更重視相關的訓練(其中尤以特種部隊作戰方面獲得長足之發展)。此外,防彈衣也首度在越戰期間被美軍大量發配做為單兵防護裝備。
戰後創傷綜合症(PTSD)也因為越戰返國軍人所出現的問題而廣為大眾所知,因而促進了日後對戰爭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 《越南大戰》Green Berets(1968年)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年,馬丁·斯科塞斯和羅伯特·德尼羅經典合作)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第一滴血2》First Blood 2(1985年)
《第一滴血4》First Blood 4
《野戰排》Platoon(198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1987年)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年)
《野狼呼叫21》Bat*21,(1988年)
《西貢小姐》Miss Saigon(1989年)
《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年)
《天與地》Heaven&Earth(1993年)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2002年) 《叢林之狐》系列Viet cong
《戰地風雲:越南》Battlefield Vietnam
《重返狼穴3:越南視線》
《越南地獄》
《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
《彈震症:越南67》
《彈震症2:血跡》
《戰地:叛逆連隊2-越南》
《戰爭之人:越南》
《風起雲涌2:越南》Risingstorm2 Vietnam 《進軍歌》杜友益詞 文高曲
越南軍團,
為國忠誠,
崎嶇路上奮勇前進。
槍聲伴著行軍歌,
鮮血染紅勝利旗。
敵屍鋪平光榮路,
披荊建立根據地。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越南軍團,
旗標金星,
指引民族脫離火坑。
奮起建設新生活,
打破枷鎖一條心。
多年仇恨積在胸,
為了幸福不怕犧牲。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What's Going On》——Marvin Gaye
Mother mother
There's too many of you crying
Brother brother brother
There's far too many of you dying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lovin'here today -Ya
Father father
We don't need to escalate
You see war is not the answer
For only love can conquer hate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lovin'here today
Picket lines and picket signs
Don't punish me with brutality
Talk to me so you can see
Oh what's going on
What's going on
Ya what's going on
In the mean time
Ah what's going on
Right on baby
Right on
Right on
Oh but who are they to judge us
Simply because our hair is long
Oh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understanding here today
OhPicket lines and picket signs
Don't punish me with brutality
Talk to me
So you can see
What's going on
Ya what's going on
Tell me what's going on
I'll tell you what's going on -Uh
Right on baby
Right on baby 內容簡介
越南戰爭開戰伊始在美國就備受爭議。這部饒有興味的歷史著作清晰地講述了美國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就捲入亞洲中南半島事務,並且深刻探究了美國遏制共產主義運動在亞洲蔓延的種種復雜動機,書中向我們揭示了幾個關鍵問題:為什麼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4年決定向南越提供援助,而在1965年約翰遜總統卻下令發動戰爭;為什麼北越雖然在1968年的春節反擊戰中失敗但最終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美國到底從越南戰爭中學到了什麼。本書全面介紹了這場曾讓美國付出56000多條生命的地區沖突,有助於讀者從多個角度了解這一美國歷史上失敗的戰爭。
作者:莫里斯·艾澤曼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美國與越南:錯過的諸多良機 亞洲與太平洋,1948
第二章 美國歷時最長的戰爭的背景 北越與南越,1954—1975
第三章 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的原因:1954—1961 湯姆·多利醫生與發生在越南的善惡之戰
第四章 肯尼迪的戰爭:1961—1963 羅伯特·S.麥克納馬拉的反思
第五章 約翰遜的戰爭:1963—1964 1964年的「和平候選人」—林登·約翰遜
第六章 騎虎難下:1964—1965 胡志明小道,1965
第七章 越南戰爭中的美國步兵鮑勃·克雷與美國的痛苦記憶
第八章 地面戰爭:1965—1967 越南共和國,美國軍事力量戰術區,1968
第九章 空中戰爭北越的防空體系,1969—1972河內希爾頓約翰·麥凱恩—廣受歡迎的戰俘政治家
第十章 大後方:辯論與抗議湯姆·海登與芝加哥大街上的善惡之戰
丹尼爾、菲利普·貝里根與天主教反戰抵抗運動「和平與愛情」:越南戰爭與反正統文化
第十一章 春節攻勢春節攻勢,1968年,越南戰爭如何削弱了民主黨
第十二章 尼克松的戰爭:1969—1973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學與反戰運動的命運空中戰爭,1972年大選:「和平在望」
第十三章 戰爭結束作戰失蹤:蘭博與美國的越戰記憶「水門事件」:越南戰爭怎樣毀掉了尼克松的總統職務
南越政權的垮台,1975「越戰老兵紀念牆」
推薦閱讀 Acrossstheuniverse(2007年) 越南大閱兵紀念越戰結束40周年
閱兵式上有學生揮舞「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旗幟。西方社會認識的簡稱「越共」一般是指這支由越南共產黨指揮的游擊隊。
越南在胡志明市街頭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越南戰爭結束40周年。
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阮國慶中將致辭時說:「430勝利是越南人民的黃金轉捩點。」
10. 請問越南戰爭對戰後國際關系的影響是什麼
越南戰爭 - 影響和餘波
越南
越南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法越戰爭在內的30年戰爭造成了500萬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戰爭給越南留下了一片滿目蒼夷的土地和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殘疾人,20萬妓女。但這還不是苦難的終結,越南又先後與柬埔寨和與中國陷入戰爭(中越戰爭)。長期的戰爭以及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導致經濟崩潰,通貨膨脹;1970年代後期,超過150萬越南難民乘小船逃離越南。
美國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柬埔寨
柬埔寨戰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間努力維持自己脆弱的獨立地位。朗諾的政變和美軍入侵把柬埔寨徹底的捲入了戰爭。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乘機獲得了政權。波爾布特推行極左統治下,柬埔寨發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一百餘萬平民死於該時期,其中包括越南僑民。由於波爾布特政權的人口滅絕政策不僅造成了地區動盪,而且也嚴重威脅越南政府的國內安全,應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對派的邀請,越南出兵將波爾布特驅逐出城市,並著手扶植韓桑林政權,紅色高棉則繼續在農村對新政府發動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擔心國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極端政治勢力和中國的損害他倒向了蘇聯。在1979年,因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壞了地區均勢,中國出兵越南,導致中越戰爭。